ABC2019 发表于 2020-5-27 23:12:54

举国体制是突破芯片制造等产业卡脖子环节最有效的方法

本帖最后由 ABC2019 于 2020-5-28 08:08 编辑

光刻机等关键设备,芯片制造等产业卡脖子的环节,投资大,风险高,并且可能长期亏损,即使是大型企业,可能也无法承受这种巨大投资、高风险和长期亏损,中小企业更是承担不起。
即使局部取得突破,但是,局部的设备和软件,不能独立运行,需要被集成到产业链中,才能发挥价值。但是,性能和品质可能不如成熟的产品,成本居高不下,没有人愿意采购,无法生存和发展。

这类产业,采取举国体制,布局产业链各个环节,特别是卡脖子的环节,重点投入,实现整体性突破,在性能和品质还不尽如人意的时候,咬着牙用,可以先用于生产中低端产品,通过市场检验和改进,升级换代,通过市场获取收入支撑后续研发,不断改进和进步,才能实现芯片制造产业的突破。

举国体制,不是说只允许国有企业参与,排斥民企,排斥民间投资。无论是国企,还是民企,或者合资,只要有能力,都可以参与到产业链中来,去布局自己擅长或者想进入的环节。不是说只允许国内企业参与,合资企业,国外企业,甚至是美国企业,只要能突破美国的管制,都可以参与到产业链中来。不是说政府指定参与者,而是企业大学研发机构和用户,只要有兴趣有能力都可以参与。有些需要研发,有些有成熟的产品可以直接购买使用。形成有些设备和软件有国内或国外、国企或民企,多家供货商可供货的局面,彻底摆脱卡脖子;有些可能暂时只有一两家供货商,有些可能暂时没有国内企业能供货,但是,可以买得到国外企业的产品,供应链相对脆弱一些,可以暂时先用着,逐步发展更多的供应商,形成多家供货局面,保障供应链安全,避免被卡脖子。采购方面,无论是国企还是民企,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企业,都应当有一些订单,保障供应链安全和多元化。市场份额取决于产品品质和价格竞争力。在供应商比较多的情况下,竞争激烈,有些会被淘汰掉。在供货商不多,只有两三家的情况下,也应当给弱小的供货商一定份额,支持其成长起来,避免独家垄断。
采购时,优先采购非美国产品,外迁摆脱美国管制的产品,也可采购一些,刺激资本技术人才外迁。采购受限或者可能受限的美国产品,有品质相当的替代品的,基本上不采购美国产品,除非没有替代品,或者替代品差距太大,才会去采购美国产品,并且,这类产品应当集中火力支持竞争性产品,支持替代品发展壮大。

企业自筹资金参与,吸引风险投资基金参与,国家投入一定的科研经费,国家产业基金投入,形成利益共同体。研发失败,企业要承担一些损失,其他投资方也会承担损失。有国家资金投入的项目,严格审计,对造假欺诈的,追究责任,包括追回资金,罚款,追究刑事责任等。如果没有造假欺诈违法犯罪行为,各方承担风险,宽容失败。但是,宽容失败,不是宽容犯罪,因此,对于造假欺诈一定要严惩。

以项目为中心,以形成技术成果和产品,实现产业化为目标,产学研用结合,去搞研发。而不是玩文字游戏,研发成果砖家评审结题了事,完全无法产业化。以有实力的企业牵头,高校科研机构用户参与去做研发,以合同协议的方式明确责权利。竞争对手,可以共同参与到某些项目的研发,共享研发成果,研发成本最低,研发速度最快(有效聚集技术人才资源,有效聚集人力物力财力)。国家产业基金投入,风险投资基金投入,纯粹的财务投资,占有股份,同时对资金的使用进行监督。国家科研经费的投入,则是无偿的,但是,要签订研发合同协议,明确责权利。

形成投资多元化,研发生产主体多元化(国企民营,国内国外,合资企业),以项目为中心,以形成技术成果和产品,实现产业化为目标,产学研用结合,以合同协议明确责权利,对资金使用有监督的举国体制,或者叫全球体制,去突破卡脖子的环节,建立中国主导、多家供货商供货(避免被卡脖子),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建立产业基地。


中国有庞大的市场,庞大的制造能力,庞大的零部件采购订单(可以决定买哪家公司的,不买哪家公司的,哪家的多买点,哪家少买点)。竖起大旗,吸引国内国外、国企民营,各类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及用户参与,共同去寻求突破,建立完整的多元化供货的产业链。有巨大的利益 ,特别是初具雏形,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内外资源加入。


查看完整版本: 举国体制是突破芯片制造等产业卡脖子环节最有效的方法

cnqq9999 发表于 2020-5-28 08:51:44

这个想法很好,效果值得商量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举国体制是突破芯片制造等产业卡脖子环节最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