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高通合资获批:打击了紫光,引不来技术,也扶不起大唐!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18-5-7 09:11
作者:
老地瓜
标题:
高通合资获批:打击了紫光,引不来技术,也扶不起大唐!
5月5日,大唐电信(600198)发布了重大投资项目进展公告,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反垄断局对北京建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通公司等新设合营企业案不予禁止。曾经引发极大争议的高通大唐合资公司获得审批通过。
2018-5-7 09:10 上传
下载附件
(116.27 KB)
2017年5月26日大唐电信发布公告披露,全资子公司联芯科技将与高通合作,成立合资公司瓴盛科技,瓴盛科技的业务将聚焦低端手机芯片市场。这则消息一出,旋即在行业内掀起了轩然大波。当时,不少半导体专家加入议论,在微信上发表了尖锐的评论。
如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所长叶甜春在其微信上做出评论:“合资定位竟然是低端,这是引狼入室打乱仗。目标恐怕不是联发科而是展讯。国字号资本不应该干这事。”当时争议的焦点就在于,这家定位低端市场的中外合资手机芯片企业,可能会阻碍国内同行的发展。
时隔一年,在中美贸易谈判的节点,在“中兴事件”燃起国人对发展国产芯片的期盼和决心之时,大唐高通合资公司获批,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美国《华尔街日报》在第一时间获得消息后发表观点认为:新的合资公司瓴盛科技,主攻中低端手机芯片细分市场,将与紫光集团旗下紫光展锐进行直接竞争。
高通合资获批,向热情高涨发展中国芯的紫光“泼了一盆冷水”
此前4月10 日在深圳举办的第六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展会上和4月22日在福州举办的首届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览会上,展示的紫光芯片引来众多观众排队观看,其中的创新芯片:由紫光展锐研发的国内首家、全球第二家拥有自主嵌入式CPU关键技术的手机芯片平台SC9850KH,尤其引人注目。
2018-5-7 09:10 上传
下载附件
(67.12 KB)
观众排队观看紫光展示的芯片
观众对国产芯片的热情关注和期盼,让紫光人信心和自豪感大增。在展会期间,紫光集团全球执行副总裁,紫光展锐CEO曾学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信心满满地表示,紫光展锐要加大研发力度,最终成为世界一流的芯片设计巨头。
紫光展锐目前是一家年营收超过100亿元、出货量世界第三,仅次于高通和联发科的手机芯片设计公司、中国领先的泛芯片供应商。虽然紫光展锐正在逐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但是紫光展锐和高通等领头羊仍具有较大差距。
为更好地追赶高通,成为世界一流,曾学忠给紫光展锐带来了三大策略布局:一是夯实低端,二是稳步进入高端,三是利用5G改变格局。紫光展锐的竞争优势在中低端芯片,中低端是紫光展锐的根基,夯实发展中低端产品线,不但能够巩固现有的市场,还能增强技术积累,为进入高端市场打基础。
瓴盛科技也同样计划主攻中低端手机芯片细分市场,将直接与紫光展锐进行竞争,将对也同样集中在中低端市场的展锐带来沉重打击,有可能在低端芯片打价格战,直接碾压展锐,并且对展锐布局高端和5G战略造成重大冲击。
通过打压紫光展锐,狙击紫光展锐冲击高端芯片,让自己在5G上减少一个竞争对手,或许是高通在国内建立合资公司的潜在意图。
中国缺芯之痛未解,弱小的中国芯更需要呵护
芯片是国家信息安全和产业安全的核心。对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来说,发展芯片这样的“重科技”势在必行。我国一直处于“缺芯”状态,大部分芯片依靠进口。根据海关统计,集成电路进口金额连续多年超过2000亿美元,2017年更是达到2600多亿美元。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仍很弱小,全球半导体第一阵营,尚无中国大陆半导体公司入围。
在芯片上受制于人,不但存在信息安全风险,也存在很高的商业风险。“中兴事件”已证明,芯片等核心部件受制于人,成为国内ICT企业难以承受之痛,如果中国“缺芯”问题得不得根本解决,还可能出现下一个“中兴”。业界已形成共识:在芯片上实现国产化替代是必然之举。
而要发展一家成功的重资本、高技术的芯片企业谈何容易!以目前处于快速发展中的紫光展锐为例:紫光展锐发展到今天,经过了17年的投入积累,从被紫光集团收购,获得紫光的和大基金的资金支持后,近两三年得到快速成长。
可以说,紫光展锐获得今天的成绩和信心都来之不易,需要政府、市场等各方的支持与呵护。
如果高通通过合资公司,打击了拥有自主技术能力的展锐,打压了国产自主芯片的崛起,对中国芯片产业发展是悲剧,而且,会使得高通更加垄断中国市场,也不利于中国手机企业提升议价能力。
以市场换技术多是一厢情愿:技术没有引进来,市场被占领,企业被挤垮,本土品牌一个个消失
虽然从注册资本占比来看,中资处于主导地位,但高通不会出让合资公司的技术主导权,更不会转让核心技术。事实上,就以往无数合资案例看,几乎没有涉及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技术的发展权始终握在外资企业手中。
自改革开放以来,与境外企业的合资企业众多,而期望以市场换技术的合资模式,从消费品、汽车到IT,几乎找不到成功的先例,最终结果是没换来技术却被人拿走了市场。这次还可能例外吗?
事实已经证明,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也是换不来的!
实际上,中国绝大部分合资公司沦为境外公司在中国的代理人,帮外企占领中国市场。为此,有专家推测,瓴盛科技极有可能会重复以往合资公司的套路,瓴盛科技只会成为高通的代理人,扮演高通低端芯片销售渠道角色。
从大唐电信以联芯科技以及下属子公司立可芯全部股权作价7.2亿元的金额,就可以看出,大唐电信剥离的所有芯片业务的价值也就这么区区几亿。联芯之前在手机芯片市场已被边缘化,并已解散了手机芯片研发团队,合资公司更大可能是通过出售高通现成的低端芯片获利。
经营深陷困境的大唐电信,想借合资翻身恐难达预期
对于大唐来说,成立合资公司的目的,与其说为了获取技术,不如说主要是为了扭亏所需要的财务考虑。
此前,大唐电信已经持续亏损多年。4月27日,上交所甚至发出了大唐电信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导致“*ST大唐”连续吃掉三个跌停板。这次与高通合资获批,似乎让大唐电信抓住了一颗救命稻草,也成为持有大唐电信股民的一重大利好消息。
2018-5-7 09:10 上传
下载附件
(113.02 KB)
作为自主3G TD-SCDMA通信标准的重要承担单位,大唐电信没能承担起共和国长子的责任,在3G以及随后的4G时代,一直没有拿得出手的拳头产品。经营上深陷困境,多年亏损、面临退市风险,这对于作为央企的大唐来说,早已脸上无光,成为扶不起的“阿斗”。甚至有网友调侃大唐电信:最成功的经营是投资了中芯国际,不过据说还是用国家的钱。
这样一家在市场竞争中屡屡折戟的企业,依靠与高通合资就可能咸鱼翻身吗?有人还为大唐电信担心:2018年混过去了,2019年怎么办?
附件:
0?wx_fmt=jpeg
(2018-5-7 09:10, 116.27 KB) / 下载次数 0
https://www.txrjy.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zU0NjgyfGRlNjE3OTAyfDE3NTgxNTA5NjJ8MHww
附件:
640?wx_fmt=jpeg
(2018-5-7 09:10, 67.12 KB) / 下载次数 0
https://www.txrjy.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zU0NjgzfDEwYThjZjBifDE3NTgxNTA5NjJ8MHww
附件:
0?wx_fmt=jpeg
(2018-5-7 09:10, 113.02 KB) / 下载次数 0
https://www.txrjy.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zU0Njg0fDk1MzU3ZjBmfDE3NTgxNTA5NjJ8MHww
时间:
2018-5-7 09:20
作者:
wwddhw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时间:
2018-5-7 09:32
作者:
usaa
看看满街的合资车就明白了
时间:
2018-5-7 09:39
作者:
jiayuanfuguan0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时间:
2018-5-7 10:51
作者:
milanflourish
。。。。。大唐啥时候成共和国长子了
时间:
2018-5-7 11:06
作者:
拉吉夫苏里
展讯和英特尔合作就不是买办了?
时间:
2018-5-7 11:11
作者:
xiaozz
时间:
2018-5-7 11:18
作者:
悠然见南山
拉吉夫苏里 发表于 2018-5-7 11:06
展讯和英特尔合作就不是买办了?
说得对啊。展锐和瓴胜,哪来的本质区别?
时间:
2018-5-8 07:53
作者:
没事来看看
拉吉夫苏里 发表于 2018-5-7 11:06
展讯和英特尔合作就不是买办了?
回顾下历史,没有联芯科技(大唐)的努力,没有TD-SCDMA,能有今天的展讯吗?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