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云服务与数据中心调研纪要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25-7-1 10:23
作者: 无聊小北     标题: 云服务与数据中心调研纪要

梦想的第四维

在二季度,海外云市场有哪些值得关注的趋势?
在二季度,海外云市场出现了一些变化。从四月份以来,客户有调整IT预算的需求,特别是在云基础设施层面上,表现为降本增效的需求,并非意味着客户要下云。这种需求变化对云厂商带来了三个显著影响:首先,微软在持续增强亚马逊云和谷歌云的市场份额,并通过捆绑销售提供折扣,由于其软件层生态更丰富,用户体验更好,导致微软在6月有较高的云收入;其次,美国数据中心建设及需求在东部和西部地区较为集中,但上架率提高和定价成本逐步提升促使数据中心增量需求向中部和西北部转移,因此可以看到甲骨文新的财年在中部德克萨斯州有一个大的数据中心项目,单财年将贡献80亿美金的订单合同,新的财年预计大概670亿美金的总收入,单个数据中心还是贡献了10%以上的订单合同占比;最后,边缘侧算力租赁需求较强,特别是CoreWeave等厂商通过在边缘节点布设高性能GPU服务器,精细化运营下实现了比大型云厂更高的GPU利用率,从而提供更具性价比的算力租赁服务。

为什么边缘侧算力租赁能拿到一些大厂的份额,以及它相较于大型云厂有何优势?
边缘侧算力租赁能获取大厂份额的核心原因在于其按实际用量计费的方式,相比大型云厂以时长或算力资源租赁的形式更为灵活,更适合中小企业需求。例如CoreWeave在全球拥有350多个自建边缘节点,通过在这些节点部署高性能GPU服务器,其GPU利用率比大型云厂高出约25-30%,并通过控制规模和管理客户容量实现按量付费、提升GPU利用率,进而降低了客户的云基础设施成本。此外,边缘侧算力租赁厂商还能通过精细化运营,将额外增量利润返利给客户,进一步降低客户成本。

从中期维度看,云及软件测的发展趋势如何?
从中期维度来看,整个云包括软件层面正受益于token消耗量的成倍增长。谷歌IO大会数据表明,从去年4月份的月均9.7万亿token消耗量增长至今年5月份的月均480万亿,增长超过500%。

海外token消耗的增长主要由哪些因素驱动?
海外token消耗的增长主要受到编程类需求和大型厂商自有业务消耗的推动,以及思维链思考过程变长导致单次消耗token自然增长的影响。同时,Agent相关的token消耗也是重要因素。

国内相关厂商的token消耗量如何?
ZJ跳动公布了他们的token的消耗,增长也是非常快。二月份大概是日均4万亿,月均120万亿,四月份的时候达到日均6万亿,月均180万亿,到了五月份,已经到了日均16万亿,月均480万亿。

为什么国内收入利润业绩增长相较于海外偏慢?
国内token增长主要依赖于用户任务量增加带来的单次token消耗增长,而非总token量爆发性增长。这与海外以编程和大型厂商消耗为主的结构有显著区别。

云服务市场竞争状况如何?
云服务市场中,一旦有厂商采取价格战策略,其他厂商提价并提升利润率将面临困难。海外云市场格局为AWS和微软的双寡头格局,有较强的提价动能,而国内则是“1+3+N”的竞争结构。公有云来看,AL的份额最高,在30%左右,第二梯队包含HW、天翼、TX等三家厂商,分别是9-13%左右的市场份额, N大概是5%以内份额的公司,包括ZJ等。

AL和ZJ在云服务方面的表现如何?
去年,ZJ在公有云大模型服务调用市场份额达到46.4%,今年一季度,了解到AL也是持续在向火山去租赁算力,所以如果这部分收入算给ZJ的话,一季度AL在云特别是AI云方面,调用其实还是持续承压。相比于4Q来说,环比降了1.9个百分点,其实也是跟ZJ的势头比较相关。

AL与ZJ在AI云收入方面的对比如何?
仅计算AI云的体量,预计今年ZJ的AI云收入将从26亿大幅增长至约100亿左右,主要是公有云调用。AL去年1200亿的收入中,AI云的收入占10%,这一块AL的口径整体会宽一些,还会包含除了大模型以外的其他AI软件的收入。所以其实仅从AI云的收入体量来看,其实ZJ不逊于AL,同时由于它们激进的价格策略,也会对AL整体的利润率成长形成一定限制。

国内外数据中心领域厂商目前有何差异?
海外数据中心整体会受益于需求的提升,如Equinix等企业的上架率和容量是在稳健增长的,目前估值22倍左右。而国内的数据中心厂商如世纪互联和万国,估值其实又回到了10倍左右。

大厂的数据中心需求如何?未来有何催化?
从大厂今年的数据中心需求来看,AL、TX整体大概是3-4G瓦的数据中心需求,但TX主要是以自建为主,租赁主要是AL和ZJ。虽然二季度整体算力采购相对来说比较受阻,如H20禁运,513禁令过后特朗普政府要求大模型厂商不能使用国产芯片做训练推理工作,二季度整体芯片采购是承压的。但三季度会有所转暖。三季度可能会迎来Deepseek R2和V4的更新,参数的大幅提升可能会带来幻觉率的50%左右的降低,以及Deepseek的边际降本增效动作,可能是行业面上偏积极的变化。


时间:  2025-7-1 13:51
作者: 不吹不黑

辛苦你了!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