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浅论电信区县单元如何造业务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25-8-19 11:42
作者: bbqqjj     标题: 浅论电信区县单元如何造业务

本帖最后由 bbqqjj 于 2025-8-19 11:42 编辑

   笔者是浙江电信的一个基层产数工作者,在论坛上看了很多吐槽运营商基层套餐冲量的帖子,也谈谈产数造量的一些现象,可能区域不同运营商不同感受不大一样,抛砖引玉大家讨论一下。    电信现在的业务基本上分成两块,一块是原来的基础业务包括手机宽带这些,也叫主量收入,一块就是原来的政企业务扩展成ICT业务,后来ICT的业务范围还不够,最后统称产数业务,通俗点就是为了弥补主量收入的不足其他的服务收入都算。

   电信的体制是集团公司高高在上,下面省市县三级体系,具体业务其实是落到市县两级,再往下涉及到一个权力和资源的问题,套餐这些冲量会落到各下面的包区,但产数基本上就靠市县两级了,特别是区县这个层级。

    那为什么说叫造业务呢,而不说做业务呢,表面的客观原因是这几年的业务指标的突飞猛进,前几年的指标考核都是以前一年的收入为基准,要求10个点以上增长,在电信基础业务基本上没有增长空间的当下,比如一个区县前一年的收入是2亿,当年的考核指标就是2.2亿,多出来的0.2亿基本上就是要靠产数收入来晚上,如果连着3年完成,第4年的产数收入就要上亿了,也就是第一年是做业务,第二年勉强还能做业务,第三年肯定就要造业务了。
    但是深层次的原因却是电信现在的企业文化,业务造假升官发财,收入完不成起立调岗,比如去年有个区县的收入完不成,就出现过全经营单元领导起立调整的极端例子,而如果真的因为造业务而不小心被查出来的也就换个地方继续当领导,而市县领导的收入考核又在上一级,年度收入完成与否跟领导的个人收入关联极大,而一个地方的领导又基本上不会超过三年任期,所以造业务就像饮鸩止渴,击鼓传花,成了勒在基层脖子上越来越紧的那条绳子。
    说回到具体造业务,专业点术语也叫过单,就是套取成本,因为浙江电信的产数业务规则是只要一个项目的利润超过10%就全额算业务收入,做的隐蔽点的就是通过虚增交易环节,一个真实的项目电信插进去原有的甲乙关系,变成了甲-电信-乙,做的粗糙点的就是直接找乙方签,再替乙方把钱付给最后的丙方,或者绕一圈再转回乙方。这些业务其实还是比较明显的,基本上签约单位如果是科技公司,建筑公司,装修公司,还有省外公司,诸如此类从常规理解都是违反业务规律的。而因为市县一体的收入考核指标,所以对于区县的收入造假,省市两级基本上也都是睁只眼闭只眼,只要不做的太业余,比如前后向单位关联,别集团AI识别到,基本上也不会细纠。
     那造业务出现的10%的利润怎么出来呢,就回应前面的权力和资源的问题了,为什么这个造业务基本上会在区县一级,就因为电信每年有庞大的管线赔补业务,区县一般都是通过管线赔补里面的截留小金库来处理产数业务里面的利润问题,而更下一级没有这一块的业务,如果光靠人工成本那根本是负担不起这笔贴利的。
    笔者从事产数业务4年,深感脖子上的这根绳子是越来越紧,集团推的自有业务永远停留在PPT上,造的业务却是越做越大,每个月盘点收入,缺口越来越大,头发越来越少,何时是头啊。

时间:  2025-8-19 11:42
作者: bbqqjj

欢迎交流指正
时间:  2025-8-19 11:47
作者: youx

通信运营商 是地位最低的 国企
时间:  2025-8-19 13:43
作者: lixuan1240

基层指标压力确实大,但长期靠虚增收入解决问题只会让雪球越滚越大,最终伤害的还是整个组织的健康。
时间:  2025-8-19 13:45
作者: wang0906601

一线的声音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