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R-Zero 深度解析:无需人类数据,AI 如何实现自我进化?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25-9-2 13:39
作者: tayun     标题: R-Zero 深度解析:无需人类数据,AI 如何实现自我进化?






本文第一作者黄呈松 (Chengsong Huang) 是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博士生,Google scholar citation 五百多次,目前的研究的兴趣是强化学习和大语言模型。机器之心曾经报道过其之前工作 Lorahub 已经被引超过 250 次。

大型语言模型(LLM)的发展长期以来受限于对大规模、高质量人工标注数据的依赖,这不仅成本高昂,也从根本上限制了 AI 超越人类知识边界的潜力 。《R-Zero:从零数据中自我进化的推理大模型》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范式,旨在打破这一瓶颈。该研究设计了一个名为 R-Zero 的全自主框架,使模型能够从零开始,通过自我驱动的协同进化生成课程并提升推理能力,为通往更自主的人工智能提供了一条值得深入探讨的路径。

《R-Zero》论文的核心,是构建一个能从「零数据」开始自我进化的 AI 框架 ,主要依赖于两个 AI 角色挑战者(Challenger)解决者(Solver)





挑战者 - 解决者的协同进化

R-Zero 的架构核心是从一个基础 LLM 出发,初始化两个功能独立但目标协同的智能体:挑战者(Challenger, Qθ)解决者(Solver, S)

这两个智能体在一个迭代的闭环中协同进化,整个过程无需人类干预 :

1.挑战者训练:在当前冻结的解决者模型上,挑战者通过强化学习进行训练,学习如何生成能使解决者表现出最大不确定性的问题。

2.课程构建:更新后的挑战者生成一个大规模的问题池,作为解决者下一阶段的学习材料。

3.解决者训练:解决者在这个由挑战者量身定制的新课程上进行微调,提升自身能力。

4.迭代循环:能力增强后的解决者,成为下一轮挑战者训练的新目标。如此循环往复,两个智能体的能力共同螺旋式上升。





这是一个完全封闭、自我驱动的进化循环。在这个过程中,AI 自己生成问题,自己生成用于学习的「伪标签」,自己完成训练,完全不需要任何外部人类数据的输入。

具体实现方法





由于没有外部「标准答案」,解决者必须自我生成监督信号。

1.难度校准:显式地剔除了过易或过难的任务。

2.质量控制:一致性极低的问题(例如 10 次回答各不相同)往往是定义不清或逻辑混乱的,该机制能有效过滤掉这类噪声数据。消融实验证明,移除该步骤会导致模型性能显著下降 。

为了生成高效的课程,挑战者的奖励函数由三部分构成 :

实验结果与分析





数学推理能力显著提升:经过三轮自我进化,Qwen3-8B-Base 模型在多个数学基准测试上的平均分从 49.18 提升至 54.69(+5.51)。

向通用领域的强大泛化能力:尽管训练任务集中于数学,但模型的核心推理能力得到了泛化。在 MMLU-Pro、SuperGPQA 等通用推理基准上,Qwen3-8B-Base 的平均分提升了 3.81 分 。这表明 R-Zero 增强的是模型底层的通用能力,而非特定领域的知识记忆。

与人类数据的协同效应





实验证明,先经过 R-Zero 训练的基础模型,再使用人类标注数据进行监督微调,能达到比直接微调更高的性能。这说明 R-Zero 可以作为一种高效的中间训练阶段,最大化人类标注数据的价值 。

核心局限与未来展望

尽管成果显著,R-Zero 框架也揭示了其内在的挑战和局限性。


来源:网易


时间:  2025-9-2 18:32
作者: 不吹不黑

太高效了!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