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七语同传引爆东博会,我们拆解了讯飞AI翻译的“东盟攻坚战”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25-9-20 09:20
作者:
tayun
标题:
七语同传引爆东博会,我们拆解了讯飞AI翻译的“东盟攻坚战”
智东西(公众号:zhidxcom)
作者 | 王涵
编辑 | 漠影
“刚刚我用马来语和它对话,马上就被翻译成了俄语,而且还是即时翻译的。”在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以下简称“东博会”)现场,马来西亚汉文化中心主席拿督吴恒灿对来访记者盛赞讯飞双屏翻译机2.0。
看着眼前的电视剧台词被实时翻译成
东盟十国语言
,并直接生成贴合演员声线的配音,东博会逛展期间,知名香港演员、主持人王祖蓝被讯飞展台前的“AI翻译神器”所吸引,“用它就可以将我们的文化作品配成不同的语言,传播到东盟国家,以后我的剧要传播出去就靠它了!”他感叹道。
他们口中的“它”,正是由
科大讯飞打造的AI翻译系列产品
。在本届东博会上,科大讯飞凭借开幕式惊艳的
七国语言同传字幕
、能互译
东盟十国语言
的翻译机等“黑科技”,成功俘获了各国参会者的心。
一、七语同传、数字人主持,讯飞AI翻译“引爆全场”
在东博会开幕式上,最震撼的一幕莫过于嘉宾演讲时,身后巨型LED屏幕上实时跳动的字幕。中文、英语、越南语、泰语、缅甸语、马来语、印尼语
七种语言
精准贴合发言节奏,如瀑布般流畅呈现,引得各国嘉宾掌声不断,纷纷举起手机记录。
<iframe> </iframe>
除了震撼的同传,两位特殊的
数字人司仪
也成为全场关注焦点。代表中国的“CC”和代表东盟的“AA”交替主持,身着融合了双方文化元素的四套精美服饰,与嘉宾自如互动。“现在马上为您捕捉本次开幕式发言中多次提及的大会热词。”更令参会人赞许的是,数字人话音刚落,大屏幕上便出现了“东博会”“人工智能+”等关键词云图。
为了将无障碍沟通覆盖到每个角落,会场还部署了
200台讯飞双屏翻译机
供嘉宾使用,并向志愿者发放了10000个讯飞翻译APP二维码卡片。正是这些设备,让拿督吴恒灿驻足体验,让港星王祖蓝连连称赞。
从核心会议的同传字幕,到参会嘉宾手中的翻译利器,科大讯飞用一个丰富立体的
AI产品矩阵
,在东博会实现了惊艳的
“全场景无障碍沟通”
。
二、让多语种国际会议实现无障碍沟通,讯飞是怎么做到的?
一场惊艳亮相的背后,是讯飞系统性的解决方案和针对性的技术攻关。讯飞不仅提供了一系列AI翻译产品,更构建了一套从底层模型到前端应用的完整体系。
首先,是为东盟“量身定制”的大模型底座。 为了给开幕式同传交上满分答卷,讯飞在星火多语言大模型基础上,利用马来语、印尼语、泰语、越南语等
东盟十国语言
素材进行专项训练,最终推出了
“星火东盟多语言大模型”
。这个AI底座,是实现精准翻译的坚实地基。
其次,是在夯实地基上搭建起的“软硬一体产品高楼”。 针对东盟地区的需求,讯飞发布了一系列创新产品:
讯飞双屏翻译机2.0(东盟语言升级):
这款为面对面交流及小型会议等场景设计的“随身翻译官”,专门针对东盟语言进行了优化。它不仅支持包括
东盟10种语言
在内的
22种语言
互译,还新增了“外到外”翻译功能,例如可实现泰语与缅甸语的直接互译。
考虑到展会、工厂等信号不稳的场景,它更搭载了
离线大模型
,在无网、弱网环境下也能快速精准翻译。针对嘈杂环境,其独有的
内穹顶式降噪技术
,宛如一道物理隔音屏障,可有效过滤1米外的噪音,从源头保障语音输入的纯净度,确保翻译快速精准。
讯飞听见多语言会议系统(东盟版):
如果说双屏翻译机解决了移动中的交流,那么这个系统则专为固定会场打造。它是一款面向
跨国会议
的智能解决方案,依托讯飞星火大模型,支持
超过20种语言
(全面覆盖东盟十国语言)的实时识别与翻译。
在实际应用中,它能实现多语言会议的实时记录、生成会议纪要,甚至直接输出同传字幕。它适用于日常办公会议、国际商务洽谈、多语言教学等多种场景,并支持
私有化部署
,满足涉密会议的高安全需求。
讯飞翻译SaaS平台:
它如同讯飞AI翻译的“枢纽”,整合了文本翻译、讯飞同传、讯飞译制、人工翻译等所有核心能力。更重要的是,它打通了讯飞翻译机、翻译APP等多端数据,用户在硬件上的翻译记录可自动同步至平台,在PC端进行高效管理和再处理,实现了
软硬件的无缝联动
。
通过
“一个大模型底座+一套软硬一体产品矩阵”
的组合拳,讯飞系统性地回答了“如何实现无障碍沟通”这一命题。其核心逻辑在于:以强大的AI大模型为基座,用丰富的软硬件产品做触手,最终将无障碍沟通的体验延伸至东博会会场的每一个角落。
三、为东盟博览会,讯飞啃下了哪些“硬骨头”?
那么,要为东博会及其背后的东盟市场,“量身定制”这样一套复杂的AI翻译系统,技术上真正的难点在哪?答案,就藏在那些流畅的实时字幕和即时翻译背后。为了攻克东盟小语种的特殊难题,讯飞团队着实啃下了几块“硬骨头”。
难题一:攻克语言本身
这是最基础也最核心的挑战。讯飞翻译机产品线总监孙境廷指出,与拥有海量数据的英语不同,东盟“小语种”的公开高质量语料
极度稀缺
,部分语言甚至“几乎没有公开的大规模语音数据”。同时,语言本身也十分复杂:泰语、越南语等存在多声调,发音稍有差池,语义便谬以千里;泰语书写无空格,AI需先精准“分词”;越南语“一词多义”现象严重。资源稀缺与语言复杂双重叠加,对AI的学习能力提出了严苛考验。
难题二:整合系统与视觉
有了底层能力,如何稳定、创新地呈现出来,是工程上的巨大挑战。讯飞同传产品经理张辉透露,项目需同时整合
“星火语音同传大模型”
和新研发的
“星火东盟多语言大模型”
,不同模型的接口和调用方式差异巨大。此外,开幕式上“七语同传瀑布流”的全新视觉样式,也是团队耗时一个多月持续打磨的创新成果。
难题三:打通产品生态
将AI能力从单一产品延伸到生态,其核心难题在于数据。讯飞翻译产品经理聂子云坦言,SaaS平台开发中最困难的部分就是
“实现多端产品记录的同步”
。这需要打通讯飞翻译APP、讯飞同传以及多款不同型号翻译机的历史数据与账号体系,背后涉及复杂的后端数据结构、传输协议等研发工作,是构建软硬一体化生态的关键一步。
攻克这些技术难题并非一蹴而就。据讯飞同传产品经理张辉透露,早在今年年初,科大讯飞研究院便已着手多语言大模型的准备。自6月与广西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后,更是成立专项工作组,将东盟语言列为重点攻关对象。
付出终有回报。克服了资源匮乏与技术整合的重重困难,最终不仅在东博会开幕式上成功实现了七语同传的震撼效果,更将这些技术突破沉淀为了实实在在的产品力。
结语:从东博会到全世界,AI翻译的“中国方案”
迄今为止,讯飞AI翻译已累计服务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42万场会议,覆盖观众超4亿人次。从进博会、北京冬奥会、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到亮相巴塞罗那MWC、迪拜Gitex等国际顶级展会,讯飞同传已成为国际交流的“标配”。其翻译硬件也远销美、韩、日、澳等国,沙特麦加政府甚至采购了5台科大讯飞多语言AI透明屏应用于朝觐场景。
从服务东博会等全球顶级盛会,到推动中国AI翻译技术和产品扬帆出海,科大讯飞正以一套成熟可靠的“中国方案”,诠释着跨语言技术的全球价值。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加速推进,讯飞的多语种技术,无疑将为区域间的经贸与文化交流注入更多科技动能。
来源:智东西
时间:
2025-9-20 12:20
作者:
伤心小镇
高科技
时间:
2025-9-20 15:35
作者:
不吹不黑
高大上!!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