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Sandisk对NAND涨价50%,多家模组厂暂停出货!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25-11-10 09:08
作者:
PH值
标题:
Sandisk对NAND涨价50%,多家模组厂暂停出货!
11月8日消息,据DigiTimes报道,存储芯片大厂SanDisk(闪迪)已将其11月份的NAND Flash闪存合约价格提高了惊人的50%的涨幅。
Sandisk此举凸显了在人工智能(AI)数据中心对于存储芯片需求持续增长以及存储晶圆供应日趋紧张趋势下,存储市场供应缺口和价格波动正越来越大。也直接导致了下游多家存储模组厂商暂停报价和出货。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的消息显示,三星电子在今年10月就曾被曝出暂停的DDR5的合约报价,随后也引发了SK海力士、美光等DRAM原厂相继跟进,导致DRAM供应链面临严重的供货中断,迫使有急需的客户只能转向现货市场抢货,进一步导致DDR5现货价格一周内大涨了25%。(详见:三大DRAM原厂暂停报价,DDR5现货价一周大涨25%)
相对于DRAM的涨价幅度来说,NADN Flash的涨价幅度则相对较小。市场研究机构TrendForce于9月底发布的预测报告也显示,预计今年第四季NAND Flash各类产品合约价平均涨幅为5-10%。
业内消息显示,SanDisk在9月就已经率先宣布对NAND Flash合约价调涨10%,美光也因价格与产能配置考量暂停报价。然而,令人大跌眼镜的是,仅时隔1个多月,就又传出了SanDisk将涨幅提高50%的消息。
DigiTimes的报道还援引市场消息人士的话称,SanDisk的合约价的大幅上涨,已经对下游的存储供应链带来较大的冲击。促使创见(Transcend)、宜鼎(Innodisk)和宇瞻科技(Apacer Technology)等存储模组制造商暂停出货并重新评估报价。
Sandisk第一财季净利环比暴涨587%
得益于存储芯片市场的供应紧缺及涨价,存储芯片大厂Sandisk最新公布的2026会计年度一季度(截至2025年10月3日)财报及第二季财测数据均大幅超出了市场预期。
Sandisk第一季营收23.1亿美元,同比增长22.6%,环比增长21%;GAAP净利润为 1.12 亿美元,同比下滑47%,环比暴涨587%;Non-GAAP净利润为1.81亿美元,同比下滑31%,环比暴涨331%。
财报显示,Sandisk数据中心业务第一财季营收环比增长26%至2.69亿美元,通过两家超大规模企业的资格认证,第三家超大规模企业和顶级存储 OEM 计划在2026年上市,还与五家主要超大规模客户达成合作。
需要指出的是,Sandisk与铠侠的合资协议,保障了其存储晶圆的供应,这也使得其能够拥有较强的产能和成本优势。
Sandisk董事长兼CEO David V. Goeckeler表示,我们的业绩反映了Sandisk团队在需求走强环境下的执行力。同时,他还指出,第一季度,NAND Flash产品的需求持续超过供给,预期这一态势将持续到2026年底及以后。
基于此,Sandisk预计第二财季收入将在 25.5 亿美元至 26.5 亿美元之间,高于分析师预期的23.6亿美元;预计Non-GAAP 摊薄后每股收益将在3.00美元至3.40美元之间,大幅超越分析师预期的1.82美元。
创见Q3净利同比暴涨334%,已暂停报价和出货
报道称,存储模组大厂创见从11月7日已开始暂停报价和交付,并预计“市场条件将持续有利”。
创见最新公布的财报也显示,2025 年第三季度,其营收为41.1亿新台币(1.33 亿美元),同比大涨63%,环比增长27%,毛利率高达45%,净利润更是同比暴涨335%至15.1亿新台币。
创见董事长束崇万11月7日指出,AI正推动DRAM与NAND Flash需求全面攀升,这是36年来的盛况。在DRAM价格大幅上涨之后,NAND Flash涨势才刚开始。
在DRAM方面,束崇万指出,三大原厂三星、SK海力士与美光均将重心转向AI所需的高带宽内存(HBM)与AI服务器所需的高性能DRAM(DDR5)。 三星1z制程DDR4生产线,也已由两条减为一条,预计仅维持至2027年底。SK海力士和美光也在减产DDR4。这也导致了DDR4产能全面紧缩,价格暴涨。
束崇万预计,由于没有新增产能,DDR4供应短缺恐将延续至2026年上半年。
在NAND Flash方面,束崇万指出,受到AI需求爆发的影响,上游的NAND Flash原厂先前宣布涨价25%,但后续报价再上修50%,使得最新11月合约价,相比最初调涨之前合计涨幅高达75%,已与现货价同步。(虽然这里并未指出是哪家NAND Flash原厂,但是创见的NAND Flash晶圆主要来自于三星、SanDisk等原厂,有长期合作协议。)
显然,这也直接影响到了创见等模组厂的利益,因此也不得不暂停对客户的报价和出货。
束崇万分析称,现阶段存储芯片循环,已从以往的“产能调整周期”转为“AI需求主导”,如果AI投资热度维持半年至一年,那么缺货将延续; 如果AI短期降温,那么价格或有回落风险。
束崇万强调,DDR4涨价主要因产能转向DDR5,未来不会再有人投入DDR4生产。 而DDR5与NAND Flash价格上扬属于结构性改变,反映AI服务器与边缘AI计算应用持续扩张。
而边缘AI计算设备置同样依赖于DRAM与NAND Flash,许多客户的嵌入式系统仍需一般型存储芯片支持。 创见与三星、SanDisk等原厂均有长期合作协议,以确保稳定供货与合理库存水平。
创见目前嵌入式产品占6成、渠道占4成。 束崇万强调,嵌入式业务强调服务,客户重视品牌与长期支援,公司除产品外,也协助库存管理与供应稳定,因毛利稳定,未来将积极拓展此一市场。
宜鼎Q3净利暴涨247%
工业存储模组大厂宜鼎最新的财报也显示,其三季度营收同比大涨 64% 至 38 亿新台币(1.23 亿美元),净利润更是暴涨247%至6.42亿新台币。
宜鼎董事长简川胜近日接受采访时表示,人工智能(AI)应用市场爆发成长,是造成这波内存缺货潮的主要原因,存储器价格趋势持续向上,并看不到尽头。预计,宜鼎集团AI相关应用产品营收比重有望挑战30%占比的目标。
针对业界关注DDR4供货短缺及价格走势,简川胜表示,这波DDR4缺货是在业界预期之内,不过缺口会如此之大,却是自DDR4 DRAM产品问世以来首见。 他强调,已有很多指标企业都表示缺货问题短期难解,他也抱持同样的看法,原因是AI发展已自云端向边缘AI扩散,云端AI需要大量的高带内存(HBM),这个需求狂潮还在扩大中,可预期主要原厂会倾所有资源加速DDR5 DRAM及HBM产量,压缩DDR4供货。
简川胜形容各大原厂增产DDR5及HBM,“不可能回头”增产DDR4 DRAM,未来几年将考验谁能顺利取得DDR4及DDR5 DRAM货源,是支撑业绩能否成长的主要关键。他强调, 宜鼎在各大原厂中也是价值供应链成员,因此有信心未来一季,甚至明年业绩仍可稳定成长。
简川胜表示,目前很多工控产品如工业电脑、网通、POS系统等,都采用DDR4,尽管DDR4缺货,会驱动一部分客户加速导入DDR5,但短期内还会以DDR4为主流,就目前的供需来看,DDR缺口非常大,目前还看不到供货会获得缓解及价格会涨到何时的尽头。
宇瞻科技Q3净利暴涨463%
存储模组厂商宇瞻科技第三季度营收为32.2亿新台币(1.04亿美元),同比大涨70%,净利更是同比暴涨464%至2.2亿新台币。
宇瞻科技CEO张家騉此前指出,随着DDR4及部分DDR5价格上涨,公司也自第三季起反映给客户,毛利率自7月起开始改善,加上NAND Flash出货量稳定增加,带动整体获利表现。此外,随着AI需求持续火热,将带动服务器DDR5与企业SSD的升级,助推DRAM与NAND Flash市场。
威刚今年前10月营收已超2024年全年
受益于DRAM与NAND Flash报价上涨浪潮,存储模组厂威刚10月销货虽采惜售策略,营收仍同比增长30.87%至44.63亿元新台币创下同期历史新高。 累计今年前10月合并营收416.35亿元新台币,同比增长23.71%,已超越去年全年的400.37亿元新台币。
威刚董事长陈立白表示,亚马逊AWS、微软Azure及Google等CSP三巨头纷纷加码调升资本支出,扩大云端基础建设布局,打算抢先包下未来3年存储器厂产能,因应急增的AI算力需求。 但目前存储器原厂库存已降至相当低水平,明年也无新产能加入供应,甚至喊出2026年产能都已售罄。 现阶段不只DRAM、NAND Flash价格涨幅一波比一波强劲,机械硬盘(HDD)价格亦联袂起涨,是前所未见。
陈立白强调,现在买多少都不够卖,工厂已经再度满载加班,努力支持主要客户的供货缺口,明年DRAM与NAND Flash的市场缺口恐将延续一整年。 目前公司除了将加速采购、拉高库存水平外,也会维持谨慎出货态度,让每笔订单都能获取最佳效益。 在2026年存储器荣景来临之际,期许第四季和明年整体获利能再创佳绩。
江波龙Q3净利暴涨1994.42%
同样受益于存储芯片需求增长及存储芯片价格上涨,国产存储器大厂江波龙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67.34亿元,同比增长26.12%;净利润7.13亿元,同比增长27.95%;扣非净利润4.79亿元。其中,2025年第三季度,江波龙实现营业收入65.39亿元,同比增长54.60%;净利润6.98亿元,同比增长1994.42%;扣非净利润4.47亿元,同比增长1162.09%。
在最近接受机构调研中,江波龙在对于存储价格展望颇为乐观。调研记录显示,综合第三方信息,由于大型云服务商对高容量DDR5和eSSD新增需求显著,服务器客户新增订单需求已超过原厂原计划的预期供应量;同时,原厂产能转向服务器市场,导致消费级及嵌入式存储供应收紧。
江波龙指出,晶圆采购至存储器销售的生产周期间隔,决定了存储晶圆价格上行时对公司毛利率将产生正面影响,但原材料价格波动仅为业绩结果的部分因素。近年来公司在企业级存储、高端消费类存储、海外业务以及自研主控芯片等方面持续取得突破,内生性成长因素将更直接且持续地驱动公司盈利能力的提升。
佰维存储Q3净利暴涨563.77%
国产存储厂商佰维存储最新财报显示,佰维存储前三季度营收为65.75亿元,同比增长30.84%;净利润为0.30亿元,同比下降86.67%。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后,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9亿元。
其中,2025年第三季度,佰维存储营收为26.63亿元,同比大涨68.06%;净利润为2.56亿元,同比暴涨563.77%。如果剔除三季度股份支付费用5,877.50万元后,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15亿元。
对于后续存储市场的走势,佰维存储在近期的机构调研中表示,NAND Flash方面,TrendForce预测产品价格在2025年第四季度继续上涨5-10%。DRAM方面,TrendForce预测一般型DRAM价格在2025年第四季度继续上涨8-13%。目前存储价格持续回升,叠加传统旺季的备货动能,以及AI眼镜等新兴应用需求旺盛,从当前时点来看,景气度仍会持续。
小结:
从目前的整个存储芯片市场的趋势来看,受益于AI数据中心的需求的持续增长,对于HBM、DDR5 DRAM的需求更为强劲,而上游存储晶圆厂也更多的将资源投入到利润率更高的HBM、DDR5和企业级SSD产品当中,这也使得对于消费类存储芯片的供应产能造成了排挤,加剧了消费类存储芯片的缺货和涨价。
而对于价格更为敏感的消费电子产品消费者来说,上游ODM/OEM如果要想将DRAM/NAND Flash增长的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必然会抑制消费需求的增长。
据台媒报道,工业电脑龙头研华近日表示,DDR4价格狂飙,已侵蚀上季毛利率1%。此外,由于固态硬盘(SSD)价格同步上涨,也为研华带来额外成本压力;网通大厂合勤控也表示,若DRAM报价续涨,恐影响毛利率约4至5个百分点。
由于存储价格上涨,小米旗下Redmi K90标准版12GB+256GB配置起售价比上一代K80上涨了200元至2599元。小米总裁卢伟冰回应称,由于内存芯片价格大幅上涨,导致手机制造成本增加,这一成本压力最终反映在了新产品的定价上。
另外,还不少的消费类电子ODM/OEM厂商由于此前与客户签下订单时根本没有预估到DRAM/NAND Flash短期内价格的迅速上涨和缺货,如果客户不愿接受在之前签订的价格基础上涨价,这将导致这些订单面违约或亏损的尴尬局面:要么是拿不到足够的存储芯片,使得终端产品无法按时按量交货;要么只能是到现货市场高价购买存储芯片,使得整体终端成本严重超支,出货即亏损。据芯智讯了解,目前已有不少华南地区的消费类电子ODM/OEM厂商深受其害。
因此,在消费类市场,存储芯片的供应紧缺和涨价如果持续下去,可能将会出现较大的风险。
相比之下,云端数据中心客户本身的资金雄厚,对于存储芯片价格没有那么敏感,并且由于他们的采购需求量大,因此与存储芯片原厂有一定的议价能力和锁定产能供应的能力。只要AI数据中心的建设热潮没有消退,这部分的存储芯片需求就不会有问题。
而且,对于存储芯片原厂来说,在经历过上一轮的残酷的存储寒冬之后,在新的存储上升周期当中,他们不会贸然大肆扩增产能(即便是有在扩增AI数据中心所需的HBM、DDR5 DRAM产能,这当中是有不少原本用于消费类市场的产能转向了这部分需求,而新建的产能目前还比较有限,且短时间内产能也无法迅速开出,NAND Flash的扩产则更为谨慎),在强劲的需求的支持之下,他们会希望能够尽量持续维持这种供不应求、价格上涨或维持高位的甜蜜时光。所以下游的存储模组厂也都一致认为,2026年存储市场将会持续供不应求。
存储控制芯片厂商慧荣科技总经理苟嘉章近期也表示,存储芯片大缺货根源来自于AI推理需求的爆发性增长,目前市场缺口已非原先预期的七至八成,而是需求量与产出量的差距已达到200%之巨。预计2026年情况会持续紧缺。
所以,除非人工智能泡沫突然破裂,云服务大厂大肆削减资本支出,导致众多的AI数据中心建设计划搁浅或推迟,届时存储芯片的需求也必然会骤然坠落。但从目前来看,这种可能性不大,虽然已经有一些投资人开始警惕AI泡沫,甚至开始做空。
编辑:芯智讯-浪客剑
时间:
2025-11-10 11:25
作者:
wellsley
闪存涨价这么猛,明年装机成本要涨了。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