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求教关于朗讯设备Forward BBE误码(前向纠错)问题。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06-11-7 08:38
作者: 海底世界     标题: 求教关于朗讯设备Forward BBE误码(前向纠错)问题。

本人使用的是朗讯ADM16/1传输设备,但是LCT登陆本端设备,发现有forward BBE误码(FEC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前向纠错 ,是一种数据编码技术,传输中检错由接收方进行验证,如果有错则通知发送方重发。它允许从低比特误码的编码数据中重新编码构成一列无误码数据流),同时也发现该设备也检测Near end误码和Backward 误码(前向纠错),我有点搞不清楚forward BBE、Backward BBE和Near end三者误码之间实际意义上到底有什么区别,多次咨询朗讯技术工程师和朗讯800电话,对方无法解释清楚,真昏,什么世道呀,各位XJJM,知道的请告诉我,行吗?谢谢!

时间:  2006-11-7 09:59
作者: bigtaildog


ADM 16/1是不用FEC技术的。 你这里所说的是Forward, Backward, Near-end and Far-end BBE是SDH系统中对误码监测时的方向和位置问题,和FEC是没有任何关系的。在这里,我试图将这四个方向的上的误码说清楚:

1) 一个端口,如果探测到本地方向上有误码(B1/B2/B3),就报Near End BBE(本地有BBE),同时,向上游信号发送REI, 上游接收端口对REI计数,报 Far END BBE (远端有BBE),这样一个误码会引起本地的接收和远端的接收的BBE报出。
2)换个思路说: 如果一个端口探测到 Near-End BBE, 表明本地接收到的信号有误码。如果它探测到Far-End BBE, 就表明它发射方向上的终结点的那个网元的接收有误码。

希望上两个步骤,使你能分清 Near End 和 Far End.

3) 在中间的节点,对REI的监测又分为Forward 和Backward两种。 如果一个端口报 Forward   BBE, 那么表明这个端口收到了REI。你顺着这个端口接收方向向回走,"走"到那个信号的发射来源的那个网元,这个网元的接收肯定有误码,就是它发的REI;

4)如果一个端口报 Backward BBE, 那么是这个端口探测的是这个网元另外一则的端口收到的REI. 那么你要顺着这个端口的接收方向继续向前走,"走"到最终的接收网元,这个网元你走的这个方向上的接收有误码.
希望已经说明白。

你看到Forward BBE, 最重要的是要找到那个正在接收误码的网元端口,它正在报 Near End BBE.

再去check 是不是业务有问题,光端口的接收功率是否正确等。



时间:  2006-11-7 10:42
作者: 海底世界

    很高兴能收到你这么详细的解释,我已经明白Near End 和 Far End和区别了,但奇怪的是我们朗讯设备上并没有显示Far End误码这个内容的。
    其次,对于Forward 和Backward误码的解释,我还是糊涂的很。这样说吧,我们使用的是一套点对点的设备(没有所谓的中间节点的),其中一个设备在我们机房,还有一个设备在另一个机房,两边都配置的是TP端口,各自出去的155M电路都是连接其他设备去了。假如我们机房的设备收到Forward BBE,那么是哪里来的?是支路收到的REI误码,还是线路对方收到REI误码?反正backhaul?
谢谢,希望能够得到你的再次帮助,真的非常感觉,你比朗讯技术服务支撑还好!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7 10:46:06编辑过]


时间:  2006-11-8 12:13
作者: 海底世界

朋友快出来现身吧,我还等你的再次解释呢,拜托!!!!
时间:  2006-11-9 14:37
作者: bigtaildog

TP端口一般是不报Forward Backword BBE的,应该只报Near End, FarEnd,只有 CTP端口才报Forward and Backword.
你具体的配置,我不了解。不管怎样,肯定有一个端口在报Near End, 找出这个端口来再分析吧,抱歉。
时间:  2006-11-9 15:25
作者: hanshenglong

有点意思
时间:  2006-11-11 22:54
作者: 一支独秀

朗讯ADM16/1设备的TP端口事实上除了报Near End之外,还上报Forward BBE /Forward ES/Forward SES and Backword BBE/Backword ES/Backword SES,设备配套的说明书也实在太烂了,这方面根本没有任何说明,与华为设备的操作说明书无法相比,一个字--烂。朗讯800服务电话,小姐服务态度很好,但是技术工程师无法帮你解释清楚,就是---烂特了。
真希望有位专业的人士出来解释一下,等待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11 22:57:25编辑过]


时间:  2006-11-12 15:00
作者: fssw

俺来告诉你为啥朗讯工程师解释不清楚吧,因为RDI,REI,FORWARD,BACKWARD这几个告警,一般都给在网管上屏蔽了,根本就不看。
时间:  2006-11-13 10:38
作者: 一支独秀

呵呵,就是,这些功能都是我们自己从网管上开出来的。
时间:  2006-11-14 00:57
作者: fssw

嘿嘿,你们好强,哪里的,有机会去你们那里学习学习哈。
时间:  2006-11-15 09:55
作者: 一支独秀

有朗讯专业人士站出来解释吗?期待中------
时间:  2006-11-15 16:53
作者: fssw

那位兄台,各个厂家对相同的故障其实只是描述不同,实际上告警现象都一致,为什么不把HELP帖出来,大家看看HELP怎么说呢?
时间:  2006-11-15 17:24
作者: 一支独秀

help???怎么玩?窝没有玩过呀,望告知。
时间:  2006-11-16 22:34
作者: 人是个迷

以B3字节即VC4的检错码字节为例,有A.B.C,D四个网元组成链状网络,从A网元上有一条140M(PDH)电路到D网元下,中间在B和C网元直通。
首先说明B3字节的产生,首先“产生”的概念是很重要的,什么叫“产生”?!即写入,往overhead里写入,在什么位置写入呢?在140M映射进入VC4,然后加入POH时才写入。
以上述140M电路为例,如果按照国际标准,严格的讲,仅在A网元和D网元处能写入该字节即BIP8,(题外话,该位置即被成为TTP即路径终端点),其余任何位置、任何交叉连接所涉及的CTP端点(专业术语,简单解释下,就是连接终端点)都不可能写入,它们能作的仅仅是打开这个字节,查看这个字节的图案(0和1组成的比特流),它无法改写这个字节的值或者叫图案,它只能让该字节继续往下一端口传送,那么它的误码怎么来的呢?
它自己也进行一个BIP8计算,然后和打开来的B3字节值,作比较,因此得出多少个误码块。

先在这里提个问题,问:此时的误码,比如假设是在C网元从A网元方向来的信号中收到的,那么,请问,此时的误码,反应的是哪一段的误码呢??

------

接着来:该字节继续往前传,最终抵达了另一个路径终端点,比如从A终于到了D,从VC4变为了PDH,此时,B3字节“终结”。“终结”也是个很重要的概念。先不讲解太详细了。

此时D网元也会把B3的值打开,自己也对收到的实际信号的比特流进行BIP8计算,两个值进行某种计算,得出实际传输过程中,到底产生了多少误码?

请问:此时的B3字节是从哪里来的?是B网元,C网元,还是A网元??

答案:A网元,D网元受到的B3自己的值是A网元写入的,任何其他网元无法变更,除非传输过程本身造成了其比特值的错误,
否则: A处的BIP 8= D 处的BIP 8

因此,请问:D网元的误码,反应的是哪一段的误码呢???

答案很明显:A-B-C-D整个端到端的误码。因为,B3字节本身就是通道层的开销,不可能衡量B-C这个过程的误码。所以,D上收到的C传来的信号中的误码,其实是整个从A到D的误码。

但是,如果在C网元处的误码(假设从A网元方向的信号收到的),则该处的误码是B-C这一段的吗??

很多人在这个问题上很糊涂:如果各厂家的设备是严格按国际标准的话,那么C网元的误码其实是,从A到C的,而不是从B到C的。

B网元的误码,是从A到B的误码,C网元的误码是,从A到C的,D网元的误码是从A到D的。

所以,如果仅仅观察B3字节,其实,我们是不可能“直接知道”从B到C这一段误码的。当然,我们能够把C处得来的误码,减去B处得来的误码,得到B-C的误码数。但,不可能直接通过B3字节的BIP8校验直接检出这个数来。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传统的SDH开销理论中,特别设计了一系列的N1,N2,N3字节的设计呢(涉及到多个层次,复用段,高阶,低阶),就因为这个情况:很郁闷,我们无法直接知道中间段落的误码产生情况,该字节的设计目的就是为了指定一个中间段落的起点,比如我指定该节点是B,让它在C处终结,作校验,具体校验方法,也是BIP8计算,那么我就能直接从C上得到了某个误码值(这个误码值和B3校验出来的没有直接关联,是独立的),就是从B到C的这一段上产生误码。

这样设计也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只有一个字节,只能指定一个起点,一个终点,只能监测可一个中间段落。
所以,在最新的OTN标准中,觉察了这个字节的局限,特意设置了很多TCM字节(TCM,专业术语,串联连接监视),你可以指定TCM1从中间的网元2 到网元3,而TCM2可以从网元4到5,这样,我们就可以自由灵活的查看各个中间段落所产生的误码了。

当然,会有很多人疑问,既然在SDH理论中,很少有应用这个N1,N2,N3字节的,为什么还在网管上看到TCM误码的字样呢?特别是在性能日志中看到呢??

其实,那是因为网络级的大网管收集了各个网元的误码性能值,然后自己作了个计算,就象你自己计算:C处网元误码-B处网元误码=B到C这一段的误码

这就叫TCM,网络级的网管就是因为能知道多个网元的信息,所以才能计算,而网元级的网管仅仅使用一个网元的数据,是不可能知道的。


----------
这样,第一个方向上(从A到D)的各个误码,也就是NERE END 误码,大家应该明白了吧。

进行第二个方向(从D到A)的误码:现在D已经检测到了A处传来的误码数量,此时,D网元把该数量(注意,仅仅是误码的“个数”这个数量)写入REI,然后往回送,送到哪里呢?送到A段,因为这个相关REI字节也是通道层的开销,它也是仅仅“产生和终结”在VC4变为PDH的边界,所以,它将一路不作改变的,被送到A端点。中间任何网元对于这个REI,根本无法改变其数值,仅仅能查看。

这个字节,被依次回送到了C网元,B网元,A网元。

请问:此时,这个C网元的值于,B网元,A网元什么关系???

答案:如果严格按国际标准: A网元=B网元=C网元

为什么??因为它们显示的都是一个唯一不可变的字节的值。所以,他们应该是一样的。


这个显示的数量,就是FAR END 误码(远端误码)。

所以,远端误码应该是一致的,一条端到端的路径应该是一致的,比如,2M到2M,那么所有经过的VC12端点处,只要是一个方向上的FAR END 误码,那么就应该一致,除非该字节值在传输过程中本身被改变。

--------------

这样,大家也就都明白了吧。

不过,我说的都是严格按照国际标准,各厂家对此实现机理不一样,可能个别就有区别,比如华为,据说华为能在各个TTP和CTP处选择将其开销是终结还是直通等等(我不是华为的,不太清楚,仅是听说而已),如果是的话,那么其B3字节的实现机理就有区别了。

有条件的,比如运营商的兄弟们,:),可以自己作条电路,把各个端点的误码性能检测打开,然后比较一下。

基本上,如果理解了SDH原理,对误码也就不那么糊涂了。

好久不上来了,呵呵,最近失恋,所以只好借“大白话胡扯SDH”来派遣了,呵呵,有错误请高手指点。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16 22:42:08编辑过]


时间:  2006-11-20 12:59
作者: 海底世界

谢谢"人是个迷"兄进行SDH原理分析,但是原理与现实毕竟很很大的差异。
首先,朗讯设备的误码上报术语根本没有采用SDH里面的规范用语,SDH里面是没有所谓的Forward, Backward, Near-end and Far-end BBE误码讲法的。
其次,你讲的N1,N2,N3我在SDH书上没有看到过,我理解的意思其实就是B1/B2/B3误码之间的区别。
再次,下游设备收到误码后向上游设备反馈REI误码,那么应该是上游设备的线路端口收到FORWARD误码呀。而你讲的FAR END 是不是就是forward end误码呀?是支路侧的还是线路侧的?
时间:  2006-11-21 23:42
作者: Soloman

1)首先,要明确就是near end 和far end的是相对于TTP来说的,TTP没有什么forward,backward的误码。比如如下的传输线路: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A和B两个网元,都是一个VC4通道的终结点,即TTP。注意这个VC4通道可以经过了很多网元,图中用省略号表示。那么对于TTP-A来说,它对接收的B3进行计算,如果有误码,则报告near end 误码。同时他也检测接收的REI,如果不等于零,则报far end误码。

注意这里的TTP不限于VC4,还可以是RS, MS, VC3, VC12等等。只不过对于RS和MS来说,只可能在两个相邻的ADM16/1网元之间,中间不可能有其它的ADM16/1网元。

2)然后,我们来看CTP。还是上面那个图中的VC4通道,CTP简单的讲就是就是这个通道在图中那些用省略号表示的网员的监视点。所以在ADM16/1上,只可能有VC4,VC3,VC12的CTP(不考虑级联)。为了与TTP区别,ADM16/1中用AU4,TU3,TU12来表示.所以当你在CIT之类的网管软件上选择一个AU4的监测点时,实际上选择的是一个CTP点。

forward,backward是相对于CTP来说的。考虑下面一个网元的结构图,每一个通道上的数据流都通向交叉矩阵CC,在那里被交叉到另外一个通道上。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上图中,1,2等是ADM16/1的端口。所有端口收到的数据流,在送往CC之前,都将被监测
BIP/REI。注意,我们只需要监测各个端口接收的数据,道理想一想就明白了。比如上面说的那个网元A到B的VC4通道,从1口进来,交叉到2口出去。那么1口收到的数据,在进CC之前,将被监测B3和REI。如果B3有误码,则报forward误码,如果REI不为零,则报backward误码。

lz说的那个forward BBE,应该就是你们那两台主网元之间的误码,我想你们的155M的电路应该没有在这两台网元上终结掉,而只是交叉出去到别的网元上去了,否则应该没有forward误码才对。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22 0:06:53编辑过]


时间:  2006-11-22 14:29
作者: fssw

楼上高人啊。
时间:  2006-11-22 19:38
作者: bluebug592

热贴,好贴。
时间:  2006-11-24 10:22
作者: 一支独秀

真的感谢,明白了。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