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连载]中国现代通信技术革命的回顾与展望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07-4-5 11:18
作者: 一泓家园     标题: [连载]中国现代通信技术革命的回顾与展望

中国现代通信技术革命的回顾与展望(连载之一)
———论三次通信技术革命的整体历程

一泓老泉

内容提要:本文提出:过去20年中国经历了两轮通信技术革命,这就是前10年由程控交换机和移动电话引发的电话技术革命,以及后10年由互联网和城域网引发的数据技术革命;而下一个10年,我们将经历第三次通信技术革命——由网络电视和数字电视引发的视频技术革命。文中回顾了前两轮通信技术革命的历程及特点,分析并展望了刚刚开始的第三次通信技术革命,最后总结论述了这三次通信革命的整体历程及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 通信技术革命  网络电视  数字电视  发展趋势  三网融合  智能信息网


1.过去20年中国通信技术革命的回顾——引言

回顾过去,笔者认为,大致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持续约20年(1985年到2005年),我国的通信技术经历了两场翻天覆地的大革命。
第一次通信技术革命,从1985到1995年,主要是以电话业务为中心的通信技术革命,可以称为电话技术革命。它由数字程控电话及移动电话启动和引发,革命的主要目标是电话业务,主要特点是话音的数字化、交换的程控化、传输的光纤化,以及从模拟移动电话发展到数字移动电话。这场革命完成了电话网的数字化和移动化。
第二次通信技术革命,从1995到2005年,主要是以数据业务为中心的通信技术革命,可以称为数据技术革命。它由互联网及城域网启动和引发,革命的主要目标是数据业务,主要特点是建设以互联网、以太网为基础的城域网,发展并普及万维网、电子商务、网络电话、网络游戏、网络聊天、窄带视频及多媒体,以及移动电话通信中的短消息、彩铃、彩信等数据新业务。这场革命完成了电话网和数据网的话音和数据两重业务的融合。
笔者认为,2005年启动、2006年开始的下一个10年,我们将经历第三次通信技术革命,它由网络电视IPTV和数字电视DTV启动和引发,革命的主要目标是视频业务,主要是解决宽带视频业务在通信网中的融合问题,所以这是一场以视频业务为中心的宽带革命。这场视频技术革命,将在移动电话网、计算机数据网和广播电视网中发展并普及视频业务,完成视频、数据、话音三重业务的融合,并以新一代IP协议为基础推进三网融合,部分实现三网之间的互联互通。

从历史的发展规律来看,每一轮通信技术革命的发展进程都有相同的特点:首先是有3到5年的前期研究试验准备时间,然后正式启动,后续展开进入快速普及高速增长时期,最终发展减缓或基本饱和,同时又探索新的变革准备下一轮新的革命。
从技术革命的社会影响及行业变革结果来看,每一轮通信技术革命都会深刻影响并改变人民的生活习惯,极大地促进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并且导致整个通信行业体制、管理机构及运营商的大变革、大动荡、大改组。
时间:  2007-4-5 11:30
作者: 一泓家园     标题: (连载之二)过去20年中国经历的两轮通信技术革命

(连载之二:过去20年中国经历的两轮通信技术革命)

一泓老泉

1.1.第一次通信技术革命——电话技术革命
电话技术革命的前期准备从80年代初开始,有两个重要的标志事件。一个是1982年12月福州市电信局首次从日本引进的万门程控市话交换系统投产使用。另一个是1984年10月和1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和中央书记处分别对邮电发展作出“六条指示”。一个样板工程,解除了人们对电信领域引入外资、技术和设备的顾虑。一个政策指引,明确了电信行业在改革开放发展国民经济当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提出了优先发展电信产业的方针。
从1985年开始,以引进和发展数字程控市话交换机为代表的电话技术革命正式展开,革命风暴席卷全国,市内和长途电话超常规发展,数字程控交换机供不应求成了卖方市场,厂家的订单甚至已排到3年、5年以后。而且在数字程控电话大发展的同时,对整个长途通信网也进行了彻底的换代改造,与程控数字电话配套的大容量数字复用设备、数字光纤通信系统、数字微波通信系统迅速发展。这场革命最终将模拟电话交换和传输设备送进了历史的博物馆,包括:纵横制电话交换机、磁石/共电式人工交换机、同轴/明线长途载波通信系统等。
在数字程控电话大发展的同时,1987年底广东开通了中国第一个TACS制式模拟移动电话系统,这标志着移动电话革命的开始。1993年9月,我国第一个数字移动电话通信网在浙江省嘉兴市首先开通。1994年3月邮电部移动通信局成立。1994年10月,我国第一个省级GSM数字移动通信网在广东省开通。1995年4月中国移动在全国15个省市相继建网,全国GSM数字移动电话网正式开通。1995年7月 中国联通GSM 数字移动电话网也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建成开通。可见发展到1995年,全国GSM数字移动电话网基本建成,这场普及固定/移动数字电话的通信技术革命已大见成效。
  1985至1995年的这场电话技术革命,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电话普及率,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及国民经济的发展,不仅使我国电话网络的技术体制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而且还拉开了邮电体制改革的序幕。它导致了1994年7月中国联通的正式挂牌成立,成为了打破垄断、深化改革的里程碑。 1995年,原国家电信总局也以“中国邮电电信总局”的名义进行了企业法人登记,完成了政企分开、职能转移。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次电话技术革命不但带来了我国电信网络的超常规发展,而且带动了国产数字程控交换机“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群体突破,最终奠定了以当时“巨、大、中、华”为代表的中国民族通信制造业的基础。
1991年底,由解放军信息工程学院与邮电工业总公司联合开发的HJD04万门数字程控交换机研制成功,这是中国自己研制的第一台万门程控交换机。1995年是国产大容量局用数字程控交换机群体突破的丰收年:中兴通讯的ZXJ10机、华为的C&C08机、电子部五十四所和华中理工大学联合研制的EIM-601机,以及大唐的SP30机相继推出并进入市场。这标志着中国民族通信产业“自主创新”的重大突破,从此中国通信制造业以程控交换机为起点,开始了赶超国际先进通信技术,全面参与国内外通信市场竞争的新历程。

1.2.第二次通信技术革命——数据技术革命
在电话革命后期,有几个重要事件为下一轮数据技术革命起到了政策引领和前期准备的作用。
1993年,国务院批转了原邮电部《关于进一步加强电信业务市场管理意见的通知》,宣布向社会开放包括无线寻呼、电话信息服务、计算机信息服务、电子信箱、电子数据交换、可视图文等在内的9种电信业务。这项政策**后,吸引了大量资金投入到相关通信领域,为下一轮数据技术革命创造了条件。
1994年3月,原邮电部成立数据通信局,正式将数据通信确定为电信业务的发展重点。同时,电信系统的的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ChinaPAC)和中国公用数字数据网(ChinaDDN),也于1993年、1994年相继开通。
1994年4月,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络工程接入国际互联网,开通了Internet全功能服务;从此中国被国际上正式承认为有互联网的国家,它也是我国发展互联网、掀起数据技术革命的试验工程。
到1995年5月,中国电信的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完成与Internet的全功能联网,投入商业运营。1995年11月,国家教育部的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也完成Internet联网投入运行。
从此,互联网开始在全国范围进入公众生活,一场更加深入的数据革命、网络经济革命的风暴风靡全国。数据技术革命的发展,推动了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金融、海关、财税、工商等部门利用公用数据网组建了各自的信息系统;互联网、城域网、接入网建设在全国各地迅速展开;电子商务、网络电话、网络游戏、网络聊天、多媒体业务、手机上网、手机短信、彩铃、彩信等新业务层出不穷,中国网络经济的发展进入高速成长阶段。
这场数据技术革命历经10年,至2005年3月底,全社会互联网上网人数达到9400万,总体规模居世界第二位,互联网普及率达到7.3%;其中使用宽带上网的用户4280万,上网计算机达到4160万台。电信业固定资产投资已连续五年超过2000亿元。全国电话用户已超过6.74亿户,继续居世界首位,电话普及率超过50%;而且实现了手机用户数(3.49亿户)超过固定电话用户数(3.25亿户),
1995到2005年的这场数据技术革命,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信息产业的发展,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习惯,而且还导致了整个通信行业的大变革、大动荡、大改组,彻底改变了行业竞争格局。
首先是1997至98年的邮电分营,打破了50年来“邮电合一”的传统体制。
然后是1998年撤消原邮电部和电子部,组建信息产业部,这是面向21世纪发展我国信息产业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接下来在1999至2000年完成了中国电信的重组,分出中国移动。
到2002年中国电信南北分拆、重组,形成了新中国电信和新中国网通。
至此,在中国电信市场上形成了电信、网通、移动、联通、卫通、铁通6家基础电信企业,以及4000多家经营互联网相关服务和其他增值电信业务的公司,中国电信市场形成了新的市场竞争格局。
但是在进入2005年以后,电信产业已面临压力:用户增长已经趋缓,高速膨胀不再成为主流业务发展趋势;而且竞争加剧,营收趋于平稳,“增量不增收”;通信业务营业收入的增长速度近20年来首次跌破10%。中国的电信运营商需要进行战略调整,寻找新的增长点,寻找高速增长的动力。
事实上,中国的通信行业在近几年已经开始酝酿并启动下一轮通信技术革命。

(待续)
时间:  2007-4-5 11:53
作者: ikaka

<p>阅过</p>
时间:  2007-4-6 15:44
作者: 一泓家园     标题: (连载之三)下一个10年——第三次通信技术革命的发展预测

中国现代通信技术革命的回顾与展望(连载之三)2.下一个10年——第三次通信技术革命的发展预测
如前所述,2005启动2006年开始的新一轮通信技术革命,是继电话技术革命和数据技术革命之后的第三轮通信技术革命,是一场以视频业务为中心的革命,可以称为“视频技术革命”。笔者认为,这场通信革命的相关特点如下:

2.1.主要特征——以视频业务为中心的宽带革命
在2003年ITU-T全业务-VDSL工作组公布的《视听及多媒体系统/运营商需求》文件中,电信运营商提出了开展视频及多媒体业务的带宽需求。表1摘录了该文件附表中基于电视和基于PC的各种网络视频业务比特率要求,并补充了最新视频编码的带宽优化数据。
表1 基于电视机和基于PC机的网络视频业务带宽需求


从表1可以看出,在网上用电视机收看广播电视及VOD点播,采用MPEG 2编码,需要3至6 Mbps的下行带宽,高清电视HDTV则需要高达12至19 Mbps。但是,改用先进的H264/MPEG4 AVC或中国的AVS编码后,收看广播电视及VOD的带宽可减少到1至2 Mbps,高清电视可减少到5至8 Mbps。而表1列举的基于PC机的带宽需求,则表明用PC机收看电视直播、VOD、视频会议、交互式游戏等视频节目时,只需要300 to 750 kb/s的下行带宽,远远小于基于电视的视频业务带宽。

以上比较说明,因为目前我国互联网上大多数用户的带宽在0.5Mkb/s左右,可以满足基于PC机的视频及数据节目(以及IP电话)的质量要求。但是,为了在网络中推广基于电视机的IPTV宽带电视节目,接入带宽必需要扩展到2 Mbps左右;将来若要收看高清电视,还需要扩到8 Mbps以上。

所以说,这场技术革命的最明显的外部表象特征,就是为融合宽带视频业务而扩展整个网络的带宽,是一场以视频业务为中心的宽带革命。当然,电信网要融合大量的2兆到8兆的宽带视频及综合业务的接入,还不仅仅是接入网的宽带改造问题,这关系到包括接入网、交换网、互联网、移动网和传送网的网络转型,关系到整个网络从边缘到核心的全程全网的宽带及相关性能改造。

2.2.主要技术发展特点——以宽带视频为中心的三网融合

笔者认为,这场视频技术革命的主要技术特点是:以IP协议为基础,实施视频与通信的融合、视频与网络的融合;并以宽带视频业务为中心,完成各网自身三重业务的融合,进一步促进三种网络的融合。简单说来就是“以宽带视频为中心的三网融合”。其中,视频是主要业务目标,宽带是基本手段,IP是基础协议,三重业务融合(即Triple Play)是主要成果,三网融合(准确含意应是“三种网络的融合”)则是最终的整体发展目标。

它与前两次通信技术革命显著不同的发展特点是:第三次通信技术革命将主要是实施视频与通信的融合、视频与网络的融合,是一场以普及宽带视频业务为主要目标的革命,是完成三网融合最为困难和复杂的关键的一步。

具体的技术发展特点包括:

对于电话网来说,就是逐步引入软交换,实施固定电话与IP电话、移动电话的融合(FMC);发展3G或WiMAX,完成话音与互联网的数据/多媒体/视频业务的融合(IMS)。

* 对于互联网来说,就是逐步实施MPLS和IPv6转型,建设大容量的全业务融合平台;改造城域网和接入网的带宽;建设内容分发网络(CDN),并合理利用P2P软件的分发能力,完成宽带视频业务的融合及普及。

* 对于广电网来说,就是首先进行数字化革命,加速完成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完成有线(DVB-C)、地面(DVB-T)、卫星(DVB-S)全数字广播网络的建设,并全面完成数字电视相关增值业务的应用平台,例如付费电视、IPPV、NVOD、广播网站、家庭信息服务、卫星/地面移动多媒体广播、高清电视广播等。广电网的第二个任务,就是实施宽带双向网络改造,完成广播网络与IP网络的融合,在广播电视网中实现交互式视频业务,完成视频业务与数据、话音业务的融合。

总而言之,这场视频技术革命的主要发展特点是:在通信和网络中普及宽带视频业务,实施以宽带视频业务为中心的三重业务及三种网络的融合,也包括广播电视技术的彻底改造。

2.3.主要引发因素——IPTV与DTV

事实上,引发这场视频技术革命的有两种主要的视频业务,一个是数字电视DTV,另一个是网络电视IPTV。
数字电视是普及最广泛的传统广播电视的数字化改造,它包括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和地面/卫星数字电视广播网的改造。正如当年语音数字化是电话革命的基础一样,视频数字化也是这场视频革命的基础。它关系到中国一亿多家庭用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到中央、省、市、县四级几千个广电网络的设备更新换代,当然也关系到一大批数字电视新兴产业的几千亿产值,所以说数字电视是这场视频技术革命的重要课题和引发因素。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数字电视启动三年进展缓慢、缺少动力,而且数字电视改造只需在广电网络中进行,主要是广电自身的事。

而IPTV是最具代表性的宽带视频业务,也是标志性的三网融合业务,是电信运营商介入视频业务的切入点。而且基于IP的网络电视的兴起,关系到互联网、移动网及固话网的IP融合改造,是这场革命最大的投资,是最具潜力的杀手级业务。所以,IPTV网络电视与数字电视比较,虽然启动稍晚一些,但它是这场革命的主要挑战者,其影响更全面、作用更深远、更具竞争性,是这次电话网和互联网革命的引发因素和发展动力,也是引发和激励数字电视快速发展的动力。

  所以,数字电视DTV和网络电视IPTV都应该是第三次视频技术革命的引发因素;但是准确地说,主要还是IPTV发起挑战,引发了这场革命。(待续)


时间:  2007-4-9 14:22
作者: 一泓家园     标题: (连载之四)电信发展IPTV是向广电视频主业的正面挑战

(连载之四:主要竞争对象和竞争特点)


2.4.主要竞争对象——电信发展IPTV是向广电视频主业的正面挑战

    中国电信集团的权威人士韦乐平总工程师曾明确表示,IPTV战略的实施对于电信运营商来说意义重大;电信公司进入IPTV领域,已经不是一种可有可无的选择,而是一种生与死的战略抉择。
    对于ARPU值持续下降,宽带接入发展乏力的电信网来说,IPTV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会。很明显,广电3.5亿电视用户(其中有线电视用户1.3亿)的电视机数量,远远超过电信宽带接入用户的PC机数量。而IPTV也是基于电视机的业务,可以将网络视频及数据业务带入电视用户领域,从而分流电视用户,突破宽带发展中计算机数目的限制瓶颈,保持宽带接入的可持续发展。
    而且,IPTV业务可以增加电信用户的ARPU值,有利于保留用户,降低离网率。因为据预测计算,视频、语音和数据三重业务捆绑的离网率比单种语音业务降低50%,且ARPU值可能提高3倍。
    此外,IPTV是一种高带宽的多种业务捆绑技术,不仅仅局限于视频广播/点播,它还能提供潜在的融合视频的新业务、新收入、新商务模式的创收机会,它对广播电视有很强的竞争力。
    从国外的情况看,日本和美国已先后研制出将因特网和电视结合在一起的网络电视机,而且具有很高的清晰度,从而大大推动了网络电视的发展。欧洲已经有了众多的网络电视用户,近1/4英国和法国家庭申请了网络电视服务。
毫无疑问,电信已经瞄准由广电一家独霸的电视用户市场,已经发起了向广电视频主业的正面挑战。
    一个是传统电视业务的改造,一个是交互电视业务的创新;广电网的数字电视和移动多媒体,与电信网的IPTV和手机电视,成了针锋相对的竞争对手,双方的拼博厮杀与竞争合作将是这场视频技术革命最令人关注的前台大戏。

2.5.主要竞争特点——以视频业务为中心、合作共赢为主流

    第三次通信技术革命是前两次通信革命的继续和深入,与以往相比,行业竞争格局和主要业务特点都已经有所不同,因而市场竞争的特点也不再是简单的圈地运动和硬碰硬地拼杀。
    笔者认为,这次通信技术革命的主要竞争特点是:以视频业务为中心,以电信与广电的合作共赢为主流;双方既是竞争者又是合作者,在竞争中求合作,合作中有竞争。
在这次通信技术革命中,尽管三网内部的改革改造,网络的转移换代,会有不同的技术方案和发展特点,但是表现在市场前台的竞争,都主要是围绕宽带视频业务的竞争。而宽带视频业务的成功推广,需要广电丰富多彩的节目源,也需要电信高质量的宽带接入网,缺一不可。现在广电基本上还是一张单向广播网;并且要集中人力和资金搞数字化改造,不可能在短期内自建宽带双向网。而电信业有一张正在加紧改造、不断升级的宽带接入平台,并有雄厚的资金、人力资源和强大的技术、市场推广能力;但却缺少视频节目内容平台,而且目前的监管政策还不允许涉入电视业,也拿不到相关牌照。所以,事实上双方只有合作才能优势互补,才能更快更好地开发和推广IPTV、手机电视、交互式数字电视等宽带视频融合业务。所以说,虽然电信发展IPTV是向广电争夺电视用户,但反过来广电也可以通过电信的网络开拓和发展自己的电视广播业务。
    当然,电信和广电也不会就简单地联合开发IPTV一类视频新业务。事实上,不论是拿不到牌照,还是打擦边球上IPTV、3G多次被叫停,或者是正在与广电系统合作搞IPTV及手机电视,这一切都并未让电信运营商停止独自上IPTV和手机网络电视的步伐。电信仍在搞自己独家的IPTV网络,包括视频节目源。中国移动还联合设备厂商开发基于移动网络的专用广播技术。
    另一方面,IPTV并非电信/互联网的专用技术,广电网搞了双向改造后就能实现与互联网的融合,届时照样可以上IPTV。可见在这次通信技术革命的竞争中,合作不可避免,但是出于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竞争也不可能回避(包括广电系统内部各相关部门、企业、集团之间的竞争)。

(待续)

时间:  2007-4-9 14:29
作者: 服务生

正解!
时间:  2007-4-9 15:48
作者: ikaka

有理
时间:  2007-4-9 16:26
作者: sangyongli

hao
时间:  2007-4-11 10:47
作者: 一泓家园     标题: (连载之五)三网融合必将导致监管机制的融合,视频革命必将导致广电运营商的兴起

中国现代通信技术革命的回顾与展望(连载之五)

2.6.主要社会变革特点——行业监管改革与广电运营商的兴起

    这次革命的主题是在各种网络中融合视频业务,是在前两次革命的基础上推进三网融合。但是我们目前的国家监管机制和管理部门的设置,却是广电总局和信息产业部两个部门分别监管视频和话音、数据三种业务,与这次通信革命要求的融合的产业结构特征不符。笔者相信,技术的进步,产业的融合,必然会导致监管机制的融合。生产关系必需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这种过时的、重叠的监管体制终将会成为这次通信革命的障碍。

    回顾历史,在第二次通信革命中,为了适应数据和电话的融合,数据革命启动后的第三年即1998年,中央撤消了原邮电部和电子部,组建信息产业部,完成了电话/数据监管机制的融合,促进了后续数据革命的发展。在当前这场革命中,相信也一定会在适当的时候(也许在三年内?),解决电视、数据、电话三种产业统一监管的管理融合问题。

    至于今后运营商的重组与分合,电信业界已有多种说法,比较一致的看法是运营商将重组合并,多数认为会减少到三家。因为从最近几年看,美国电信业是最好的例证,从最初的一家公司曾经分解为16家,而面对当前的产业竞争,为了提高效率,到现在又已经合并成三家。

    但是笔者认为,考虑到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国土辽阔的通信大国;而且由于历史的原因,结构庞大、体制复杂的广电系统进入市场较晚;所以,在第三次通信技术革命的市场竞争格局中,还必须考虑由广电系统演变出来的有线网络运营商、无线网络运营商、视听节目提供商,以及各种具有广电特色的视听内容服务平台的位置。

    鉴于目前有线电视四级网络的分散现状,在广电系统彻底完成体制与机制改革后,通过市场竞争的洗礼,一定会形成众多的实力强盛的地区性和全国性网络运营商、视听节目提供商、视听内容服务平台。笔者相信,经过长期残酷的竞争,最终会兼并联合,形成多个与电信运营商实力相当的广电特色的大型运营商,并培育出有较强竞争力、较大影响力的文化企业集团。又因为本次革命的竞争特点是以电信与广电的合作共赢为主流,这些广电运营商又会与某些电信运营商相互合作、掺股或合并,优势互补,构成新一代的全业务运营商。

    总之,第三次通信技术革命实施的三网融合,必将导致监管机制的融合;而这场以宽带视频为中心的革命,必将导致广电运营商的兴起。

(待续)

时间:  2007-4-11 11:13
作者: ikaka

难道广电真的也要进来了
时间:  2007-4-13 14:07
作者: 一泓家园     标题: (连载之六)1985-2015我国通信革命的整体历程——总结与展望

中国现代通信技术革命的回顾与展望(连载之六)

3.我国现代通信技术革命的整体历程——总结与展望

总结以上关于我国现代通信技术革命的论述,可以绘制出三次通信技术革命的整体历程示意图,如图1。它慨括反映了三次通信革命的不同任务,清晰说明了三网融合的历史进程;同时也预示了10年以后的发展趋势。

[IMG][/IM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图中可以看出,从1985年到2015年三次通信技术革命的整体发展历程主要分三个阶段,即:电话技术革命、数据技术革命、视频技术革命;而三种网络的发展历程为:首先数字化→然后IP化→再到三重业务融合→最终到三网融合。

其中电话网的发展历程:模拟电话/人工或机电交换→数字电话/程控交换→模拟移动电话→数字移动电话→话音+数据→话音+数据+视频→三重业务融合→三网融合。

数据网的发展历程:低速数据专线/分组数据交换→互联网IP包数据交换→数据+话音→数据+话音+视频→三重业务融合→三网融合。

电视网的发展历程:模拟电视/单向广播→数字电视广播→双向改造/交互式视频→视频+数据→视频+数据+话音→三重业务融合→三网融合。

第三次通信技术革命完成时整个信息网络会达到什么样的状况呢?笔者认为:

  *  历经十年,三种网络将会逐步实现各网的三重业务融合以及三网之间部分业务的互连互通。
    电话网将实现移动和固定可视电话、手机上网、手机电视的融合。计算机数据网将实现IPTV网络电视、网络电话、网络电视电话、宽带实时流媒体业务、宽带无线接入、高可靠专用VPN网络的融合。广播电视网将实现数字电视广播、交互式网络电视、高清电视、互联网数据、网络电视电话、移动多媒体广播的融合。而且,三网之间会部分实现电话、计算机、电视机之间的相互通讯。

*  历经十年,视频技术革命必将带来视频通信的普及和宽带视频业务的规模应用。  
    笔者认为,正如电话和数据技术革命带来了今天的电话和数据通信的普及一样,视频技术革命也会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带来视频通信的普及,以及高质量的宽带视频娱乐业务和办公业务的普遍应用。

*  笔者相信,随着视频技术革命的深入发展,下一代互联网将发展成为视频业务流占主导地位的网络。融合视频的通信和娱乐节目将为运营商带来全新的赢利模式和重要的收入来源。
    由于视频通信特别是视频流媒体节目具有宽带、高速、长时间持续不断的传输特性,下一代网络中向用户传送的下行码流将大部分(甚至绝大部分)都是融合视频的通信及流媒体比特流。作为回报,视频通信和宽带视频节目将成为三网运营商的重要或主要收入来源。

图1还预示了10年后的通信技术革命发展趋势。

笔者认为,现在人们谈论的“三网融合”都是广义的、泛指的三网融合,实际上一般是指“三重业务的融合”;而三重业务的融合与三种网络的融合并不是完全相同的概念,应该明确地区别开来。在第三次通信革命中,电话、数据、电视三种网络会各自完成视频、数据、话音三重业务的融合,但是因为真正的三网融合互通涉及的问题太多,这一阶段只可能部分完成三种网络的融合、互联和互通。

笔者预测,10年后一场新的通信技术革命将彻底完成以IP协议统一三重业务,真正实现Everything over IP,并逐步统一三种网络,完成下一代移动电话网、下一代计算机数据网和下一代宽带电视网的融合互通,最终实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对任何人的任何类型终端(包括:移动电话、计算机、电视机、智能家电、智能终端、智能网络)的相互通信。笔者认为,这应该是建立在三网融合基础上的一种全新概念的、更广义的个人通信,这也许是十年后的下一轮通信技术革命——“智能信息革命”的目标。

也许10年之后的第四次通信技术革命将最终实现电话网、数据网、电视网融合为一个智能信息网,完成三网融合,实现三网合一。最终,独立的电话网、电视网都可以取消,任何业务都将统一通过融合后的更新一代的“互联网”实现。而且,随着智能家电、数字家庭网络的发展普及,智能信息网不但能实现智能化的人与人之间的个人通信,而且能实现人与智能家电、智能设备或智能网络间的可靠通信和控制。


[参考文献]

1.韦乐平:三网融合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2006年06月06日《人民邮电报》
2.《中国电子报》:点评通信行业20年,2004-12-23  
3.伊佳:谁将是CN2座上宾 中国电信CN2面临转型考验 2006年09月11日《赛迪网》
4.杜燕鹏:电信vs广电:谁动了谁的“奶酪” 2006-10-17 《中国电信业》
5.ITU-T:AUDIOVISUAL AND MULTIMEDIA SYSTEMS/OPERATOR EQUIREMENTS  (Draft V1.0 - February 2003)

(全文连载完毕)

时间:  2007-4-13 22:11
作者: 一泓家园

<p>记得当年广电网的电视机普及率还高于电信网的电话机普及率,并利用多方投资建成了全国光纤网。在电信刚开始搞电话Modem及ISDN上网时,广电就发起了HFC网络双向改造试点,并利用Cable Modem搞宽带上网,雄心勃勃地参与互联网接入竞争。当然,终因综合实力太差等多种原因,以及电信改上ADSL而败下阵来。</p><p>但这次广电是有备而来的,尽管数字电视整体转换进度远远落后于计划,但从去年开始已加速在全国大城市铺开大干。并试验、试点改用光纤、EPON、IP等先进接入技术搞双向网改造和宽带接入。并密锣紧鼓地在加快建设数字无线地面/卫星广播、广电类移动电视、手机电视、高清电视等新技术。在广电网上完成双向网改造后,它就是一张融合数字广播电视网的互联网,电信网有的功能它都有,电信网没有的功能它也有!尽管困难重重,并非一帆风顺,但在下一个10年的以视频业务为中心的三网融合中,必定会兴起一批广电出生的网络运营商、视频节目平台运营商及节目制作提供商。</p>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