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推荐]《光纤通信工程与工程管理》 难得一见的好书!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07-12-7 15:31
作者: tyfyhl     标题: [推荐]《光纤通信工程与工程管理》 难得一见的好书!

【作者】: 尹树华
【ISBN号】7115129924  
【开本 】 :16
【出版社】 :人民邮电
【出版日期】:02/01/2005
【文件格式】:超星
【摘要或目录】:本书在简要介绍光缆和SDH网络技术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光纤通信工程设计、工程施工、设备安装、工程建设的管理与控制等内容。具体包括:光缆的特性与选型;光纤通信工程建设与设计;光缆线路工程施工技术与方法;SDH技术与组网;设备硬件安装技术与方法;光缆线路工程与设备安装验收;光纤接入网与综合布线系统;工程建设的质量管理与控制;工程建设的投资管理与进度控制。
   本书结构独特,内容新颖,覆盖面广,实用性强。适用于:从事光纤通信工程规划设计、维护管理的工程技术人员;通信工程施工技术、组织及管理人员;通信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  
第1章 光缆 1
1.1 光纤的结构与分类 1
1.1.1 光纤的结构 1
1.1.2 光纤的分类 2
1.2 光纤的衰减与色散 7
1.2.1 光纤的衰减 7
1.2.2 光纤的色散 8
1.3 光缆的结构与材料 9
1.3.1 光缆的基本结构 9
1.3.2 光缆的其他结构 13
1.3.3 光缆的端别 14
1.4 光缆的机械与环境特性 14
1.4.1 光缆的机械特性 15
1.4.2 光缆的环境特性 16
1.5 光缆的分类与选择 17
1.5.1 光缆的分类 17
1.5.2 光缆的型号 18
1.5.3 光缆的选择要点 20
复习思考题 21
第2章 光纤通信工程设计 22
2.1 光纤通信工程建设程序 22
2.1.1 基本规划 22
2.1.2 组织设计 23
2.1.3 建设准备 23
2.1.4 工程施工 23
2.1.5 竣工投产 24
2.2 通信工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24
2.2.1 设计的基本原则 24
2.2.2 设计的主要内容 24
2.3 光纤通信系统设计 25
2.3.1 光纤传输系统设计的一般要求 25
2.3.2 光纤传输系统设计的基本参数 25
2.3.3 传输设计 27
2.4 设备安装设计 30
2.4.1 机房及机房的平面布局 30
2.4.2 设备的选型及配置 30
2.4.3 可靠性设计 30
2.4.4 网管系统的设计 31
2.4.5 供电系统的设计 31
2.4.6 机房配套设施的设计 31
2.5 光缆线路设计 32
2.5.1 光缆线路的路由选择 32
2.5.2 光缆的选择 33
2.5.3 光缆的敷设方式及要求 34
2.5.4 光缆的接续及预留 38
2.5.5 光缆线路的防护 39
2.6 工程设计勘察 39
2.6.1 勘察与测量的目的 39
2.6.2 设计勘察步骤 40
2.6.3 施工图测量 41
2.7 设计文件的编制 42
2.7.1 设计文件的主要内容 42
2.7.2 概/预算的编制 42
2.8 应用CAD技术进行工程设计 44
2.8.1 绘制工程图纸 44
2.8.2 编制概/预算 45
2.8.3 概/预算软件的使用要点 45
复习思考题 46
第3章 光缆线路工程施工 47
3.1 光缆线路施工特点和路由复测 47
3.1.1 光缆线路施工特点 47
3.1.2 光缆线路路由复测 48
3.2 光缆的单盘检验 51
3.2.1 单盘检验的基本要求 52
3.2.2 单盘检验的基本内容 52
3.2.3 基本准备工作 52
3.2.4 单盘光缆检验操作 53
3.3 光缆配盘 54
3.3.1 光缆配盘应遵循的原则 54
3.3.2 光缆配盘的方法 54
3.4 光缆线路敷设 56
3.4.1 直埋敷设 57
3.4.2 架空敷设 61
3.4.3 管道光缆敷设 64
3.4.4 硅芯管光缆的敷设 67
3.4.5 水底光缆的敷设 70
3.4.6 光纤架空地线复合缆的敷设 73
3.5 光缆接续 76
3.5.1 光缆接续安装的基本要求 76
3.5.2 光缆接续的特点 78
3.5.3 光缆的接续 78
3.6 光缆进局与成端安装 80
3.6.1 进局光缆的敷设 81
3.6.2 光缆的成端 82
复习思考题 83
第4章 SDH网络技术 85
4.1 SDH帧结构与开销 85
4.1.1 SDH的主要特点 85
4.1.2 SDH帧结构 86
4.1.3 SDH的开销 88
4.2 SDH复用映射结构与指针调整 95
4.2.1 SDH的映射复用结构 95
4.2.2 139.264Mbit/s到STM-1的映射和复用过程 96
4.2.3 34.368Mbit/s到STM-1的映射和复用过程 97
4.2.4 2.048Mbit/s到STM-1的映射和复用过程 99
4.2.5 AUG到STM-N的复用过程 101
4.2.6 SDH指针调整 101
4.3 SDH网元与应用 103
4.3.1 SDH设备的逻辑功能描述 104
4.3.2 终端复用设备(TM) 107
4.3.3 分插复用设备(ADM) 108
4.3.4 数字交叉连接设备(DXC) 108
4.3.5 再生器(REG) 110
4.4 SDH网络结构与保护 111
4.4.1 网络的基本物理拓扑 111
4.4.2 自愈网 112
复习思考题 117
第5章 通信机房内设备安装 119
5.1 通信设备对机房建设的要求 119
5.1.1 通信机房总体布局 119
5.1.2 通信机房的建筑要求 120
5.1.3 通信机房的环境要求 120
5.1.4 通信设备的供电要求 121
5.1.5 通信设备的保护要求 123
5.2 通信机房内传输设备安装 124
5.2.1 SDH整机结构 124
5.2.2 SDH设备安装工程准备 127
5.2.3 SDH设备硬件安装 130
5.2.4 DWDM设备硬件安装 140
5.3 通信机房内数字程控交换设备安装 148
5.3.1 交换机机柜结构 148
5.3.2 机房内机柜放置 149
5.3.3 机柜的安装 149
5.3.4 线缆的安装 152
复习思考题 158
第6章 光纤通信工程验收 159
6.1 光缆线路工程的验收 159
6.1.1 随工验收 159
6.1.2 初步验收 160
6.1.3 竣工验收 162
6.1.4 竣工技术文件 163
6.2 设备安装工程验收 163
6.2.1 设备安装的验收要求 163
6.2.2 工程竣工资料 164
复习思考题 165
第7章 光纤接入系统 166
7.1 光纤接入网概述 166
7.1.1 接入网的概念 166
7.1.2 接入网的功能结构 168
7.1.3 光纤接入网的结构 169
7.1.4 光纤接入网的应用选择 171
7.2 无源光网络 173
7.2.1 OLT功能模块 173
7.2.2 光分配网络 173
7.2.3 ONU功能模块 175
7.2.4 PON组网 175
7.3 APON接入系统 177
7.3.1 APON接入特点与技术指标 177
7.3.2 APON系统构成与工作原理 179
7.3.3 APON传输帧结构与接入技术 182
7.4 以太网无源光网络 185
7.4.1 EPON系统构成与分层结构 185
7.4.2 EPON的技术优势与传输原理 188
7.4.3 EPON帧结构与光路设计 189
复习思考题 192
第8章 综合布线系统 193
8.1 综合布线系统概述 193
8.1.1 综合布线系统组成 193
8.1.2 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等级 195
8.1.3 综合布线系统应用分级及设计要点 195
8.1.4 综合布线系统标准 196
8.1.5 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流程 196
8.2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准备 197
8.2.1 施工环境条件和基本准备 198
8.2.2 设备、器材、仪表和工具的检验 199
8.3 综合布线系统设备安装 200
8.3.1 设备安装工程范围和基本要求 200
8.3.2 设备安装的具体要求 201
8.4 综合布线系统电缆敷设 202
8.4.1 综合布线系统电缆施工范围 202
8.4.2 建筑物主干布线子系统的电缆施工 202
8.4.3 水平布线子系统的电缆施工 204
8.4.4 缆线的终端和连接 206
8.5 综合布线系统的光缆敷设 207
8.5.1 光缆敷设应注意的问题 207
8.5.2 光缆施工的基本要求 208
8.5.3 光缆的敷设 208
8.5.4 光缆的接续和终端 210
8.5.5 综合布线系统的标识 212
复习思考题 212
第9章 通信工程建设的质量管理与控制 213
9.1 质量管理与控制的重要性 213
9.2 影响工程建设质量的因素 214
9.2.1 人员的素质 215
9.2.2 设备、材料和配(构)件的质量 216
9.2.3 工艺方法 216
9.2.4 施工条件 217
9.3 工程实施阶段中的质量管理与控制 217
9.3.1 勘察设计阶段的质量管理与控制 217
9.3.2 设备、材料的质量管理与控制 220
9.3.3 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与控制 221
9.3.4 工程质量的验收与交付使用 224
复习思考题 226
第10章 通信工程建设的进度控制 227
10.1 通信工程建设进度控制概述 227
10.1.1 进度控制的概念 227
10.1.2 影响进度的因素 227
10.1.3 进度控制的主要任务 228
10.1.4 进度控制计划的表示 229
10.2 通信工程设计阶段的进度控制 230
10.2.1 设计总进度计划 230
10.2.2 阶段性设计进度计划 231
10.3 通信工程施工阶段的进度控制 233
10.3.1 施工准备工作计划 233
10.3.2 施工总进度计划 234
10.3.3 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234
复习思考题 236
第11章 通信工程建设的投资管理与控制 237
11.1 通信工程建设项目建设费用的构成 237
11.1.1 直接工程费 238
11.1.2 间接工程费 240
11.1.3 计划利润 241
11.1.4 税金 241
11.1.5 设备、工器具购置费 241
11.1.6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241
11.1.7 预备费 242
11.2 通信工程建设投资的管理与控制 243
11.2.1 通信工程项目投资的特点 243
11.2.2 通信工程投资控制的基本原理 243
11.3 通信工程投资的宏观管理 244
11.3.1 通信工程投资管理的意义 244
11.3.2 控制工程投资的重要环节 245
11.3.3 宏观管理的重要手段 246
11.3.4 宏观管理的重要保证 246
11.4 通信工程投资的微观管理 247
11.4.1 设计过程中的工程投资管理 247
11.4.2 成本控制过程中的工程投资管理 249
11.4.3 价款结算过程中的工程投资管理 250
复习思考题 250
附录A 国家计量单位及电信传输单位 251
附录B 光缆通信工程施工验收表格 254
附录C 高速率SDH设备线缆连接关系 268
参考文献 273

点此查看
时间:  2007-12-7 15:41
作者: benleishoua

谢谢了!!
时间:  2007-12-7 15:53
作者: 服务生

谢谢分享!
时间:  2007-12-7 16:03
作者: tyfyhl

<p>一共三卷</p><p>结束</p>
时间:  2007-12-7 16:14
作者: myhjyc

不错,赞一个
时间:  2007-12-7 16:39
作者: gofay

我非常非常之喜欢,谢谢奖励一个
时间:  2007-12-7 22:04
作者: 风来疏竹

好书啊,谢谢了
时间:  2007-12-17 14:10
作者: clarent0210

下载回帖,谢谢
时间:  2007-12-17 16:59
作者: wm544822

楼主资料真多
时间:  2007-12-22 19:03
作者: 红辣椒

<table height="265"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99%" border="0"><tbody><tr><td valign="top" width="100%"><div id="dispbody" style="ADDING-RIGHT: 0px; MARGIN-TOP: 10px; PADDING-LEFT: 25px; FONT-SIZE: 12px; OVERFLOW-X: hidden; PADDING-BOTTOM: 40px; WIDTH: 94%; WORD-BREAK: break-all; TEXT-INDENT: 0px; LINE-HEIGHT: 21px; PADDING-TOP: 0px; WORD-WRAP: break-word;"><font class="font_body" id="zoom_9">好书啊,谢谢了</font>
                                        </div></td></tr></tbody></table>
时间:  2007-12-24 14:45
作者: xjzxs1981

<p>谢谢</p>
时间:  2008-1-7 10:18
作者: 冰波

非常感谢!!!!!!!!!!!!!!!!!
时间:  2008-1-24 13:06
作者: nmgnydxzw305

谢谢了
时间:  2008-1-24 13:20
作者: yongqiyue

正在下载中,正是我想想看的,谢谢LZ
时间:  2008-1-28 13:47
作者: wh9416

回贴才是硬道理!
时间:  2008-3-6 09:09
作者: 回香豆

<p>非常感谢!这位工程师先生!</p>
时间:  2008-3-6 09:43
作者: tongxinbozai

谢谢楼主的分享!
时间:  2008-3-7 08:49
作者: rookieboy

<p>正是在找的书呢,pdg是用什么软件看的啊,还没去找,等3个下完后去找找</p><p>谢谢分享</p>
时间:  2008-3-7 10:37
作者: zyh-6505

谢谢楼主分享,正想看这方面的书呢
时间:  2008-3-7 17:05
作者: 通信先锋小菜鸟

<p>感谢楼主的分享!希望能多一点关于光纤通讯方面的</p>
时间:  2008-3-11 19:01
作者: 东方快车

好书,多谢楼主了!
时间:  2008-3-12 13:28
作者: huangjian4

<p>好书,好书,谢谢!!!</p>
时间:  2008-3-14 17:06
作者: 古贝

<p>谢谢,</p>
时间:  2008-3-23 11:46
作者: wangyuer

这好东西,可得顶住喽
时间:  2008-3-23 22:28
作者: protosslu

楼主!你为什么他妈的如此强呀!不顶你不行呀!
时间:  2008-3-31 17:28
作者: fengshiai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时间:  2008-4-2 20:16
作者: spirit4999

不回不厚道!
时间:  2008-4-8 16:28
作者: feiyuwawa

谢谢楼主
时间:  2008-4-9 00:40
作者: wwjalvin

<p>好书,good!</p>
时间:  2008-4-11 10:04
作者: shoudoushi33

谢谢
时间:  2008-4-22 10:32
作者: john541010

<p>好,谢了。 </p>
时间:  2008-4-22 16:17
作者: zhaigaoye

多谢分享
时间:  2008-4-23 12:48
作者: youzhongfu

<p>找了好久的书,谢谢楼</p><p>主分享!</p>
时间:  2008-5-21 16:22
作者: xl04609


时间:  2008-5-24 10:56
作者: tankxbd

<p>真的是本好书 感谢分享</p>
时间:  2008-5-25 08:00
作者: 蔚蓝

小生回礼啦!
时间:  2008-5-25 13:13
作者: mitu

感谢
时间:  2008-6-13 16:28
作者: tssjs

我是版主就给你加分,嘿嘿。谢谢啦
时间:  2008-6-13 18:30
作者: dgsky666

谢谢共享资料,该支持。
时间:  2008-6-13 19:08
作者: anesthetist

留下了.
时间:  2008-6-14 08:55
作者: myte2100


时间:  2008-6-14 10:17
作者: xuwei20030316

谢谢楼主了,真是一本好书啊!
时间:  2008-6-14 14:05
作者: 东方快车

多谢!
时间:  2008-6-14 15:09
作者: txgsxj

好书啊,谢谢了
时间:  2008-6-14 20:53
作者: tejixuya

多谢
时间:  2008-6-15 09:45
作者: lvfengxiao

谢谢楼主
时间:  2008-6-26 20:14
作者: sentout

谢谢
时间:  2008-6-28 20:33
作者: 谇心

学习一下
时间:  2008-6-29 23:52
作者: 午后阳光

lz大好人一个!
时间:  2008-7-2 19:15
作者: wxh1234

谢谢
时间:  2008-7-2 19:17
作者: wxh1234

谢谢
时间:  2008-7-4 10:14
作者: prettymood

谢谢分享
时间:  2008-7-8 14:46
作者: caotou

谢谢楼主分享!!!
时间:  2008-7-11 08:54
作者: pcli

谢谢分享
时间:  2008-7-11 13:00
作者: Michael_1982

非常感谢!
时间:  2008-7-11 15:34
作者: luckygirl

谢谢分享
时间:  2008-7-11 18:03
作者: lhl6639

收了,谢谢Lz
时间:  2008-7-12 14:22
作者: win9981

好书。下载后,我把它转成pdf来看
时间:  2008-7-16 09:42
作者: zjxxg

谢谢  分享
时间:  2008-7-17 11:24
作者: ayiyoyo

多谢
时间:  2008-7-17 11:48
作者: hcm688

目前正少这部分的书,下来学习学习
时间:  2008-7-22 10:47
作者: kilelook

好人呀,继续支持你
时间:  2008-8-24 16:48
作者: zzhhbb

先下,再细品
时间:  2008-8-25 16:19
作者: jianongpao

感谢 非常感谢
时间:  2008-8-25 16:29
作者: jianongpao

请问一下,解压第一部分好像缺少东西啊.不能解压啊
时间:  2008-8-26 08:48
作者: zt2233

3Q
时间:  2008-9-18 13:24
作者: anthonyu

谢谢共享
时间:  2008-9-27 23:02
作者: yangun

谢谢楼主的分享!
时间:  2008-9-28 14:08
作者: fpowerhb

感谢分享
时间:  2008-10-16 09:02
作者: linkman

很全的哈!
时间:  2008-10-18 09:42
作者: shenmiyihao

要用超星软件才能看的啊,
时间:  2008-10-21 09:37
作者: vchgq

好东西啊。
时间:  2008-10-21 10:28
作者: wang6179

谢谢
时间:  2008-10-29 10:37
作者: jzshm

谢谢。学习中。
时间:  2008-10-30 16:20
作者: ice_jay

谢了~
时间:  2008-11-4 20:12
作者: leon81

谢谢老鹰
时间:  2008-11-5 08:30
作者: sangxz

谢谢,不过还得去搞个软件
时间:  2008-11-8 18:45
作者: wlan1861

很好的一本书
时间:  2008-11-11 13:26
作者: 自游自在     标题: 啥也不说了!


时间:  2008-11-14 08:41
作者: booboobell     标题: 如何选择光纤测试仪表

如何选择光纤测试仪表常用光纤测试表有:光功率计、稳定光源、光万用表、光时域反射仪(OTDR)和光故障定位仪。    光功率计: 用于测量绝对光功率或通过一段光纤的光功率相对损耗。在光纤系统中,测量光功率是最基本的。非常像电子学中的万用表,在光纤测量中,光功率计是重负荷常用表,光纤技术人员应该人手一个。通过测量发射端机或光网络的绝对功率,一台光功率计就能够评价光端设备的性能。用光功率计与稳定光源组合使用,则能够测量连接损耗、检验连续性,并帮助评估光纤链路传输质量。    稳定光源: 对光系统发射已知功率和波长的光。稳定光源与光功率计结合在一起,可以测量光纤系统的光损耗。对现成的光纤系统,通常也可把系统的发射端机当作稳定光源。如果端机无法工作或没有端机,则需要单独的稳定光源。稳定光源的波长应与系统端机的波长尽可能一致。在系统安装完毕后,经常需要测量端到端损耗,以便确定连接损耗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如:测量连接器、接续点的损耗以及光纤本体损耗。    光万用表: 用来测量光纤链路的光功率损耗。有以下两种光万用表:    1、由独立的光功率计和稳定光源组成。    2、光功率计和稳定光源结合为一体的集成测试系统。    在短距离局域网(LAN)中,端点距离在步行或谈话之内,技术人员可在任意一端成功地使用经济性组合光万用表,一端使用稳定光源另一端使用光功率计。对长途网络系统,技术人员应该在每端装备完整的组合或集成光万用表。    当选择仪表时,温度或许是最严格的标准。Bellcore推荐现场便携式设备应在-18℃(无湿度控制)至50℃(95%湿度)    光时域反射仪(OTDR)及故障定位仪(Fault Locator): 表现为光纤损耗与距离的函数。借助于OTDR,技术人员能够看到整个系统轮廓,识别并测量光纤的跨度、接续点和连接头。在诊断光纤故障的仪表中,OTDR是最经典的,也是最昂贵的仪表。与光功率计和光万用表的两端测试不同,OTDR仅通过光纤的一端就可测得光纤损耗。OTDR轨迹线给出系统衰减值的位置和大小,如:任何连接器、接续点、光纤异形、或光纤断点的位置及其损耗大小。OTDR可被用于以下三个方面:    1、在敷设前了解光缆的特性(长度和衰减)。    2、得到一段光纤的信号轨迹线波形。    3、在问题增加和连接状况每况愈下时,定位严重故障点。    故障定位仪(Fault Locator)是OTDR的一个特殊版本,故障定位仪可以自动发现光纤故障所在,而不需OTDR的复杂操作步骤,其价格也只是OTDR的几分之一。    选择光纤测试仪表,一般需考虑以下四个方面的因素:即确定你的系统参数、工作环境、比较性能要素、仪表的维护    确定你的系统参数    工作波长(nm)三个主要的传输窗口为850nm,1300nm 及 1550nm。    光源种类(LED或激光):在短距离应用中,由于经济实用的原因,大多数低速局域网LAN(<100Mbs)通常使用LED光源。大多数高速系统>100Mbs使用激光光源长距离传输信号。    光纤种类(单模/多模)以及芯/涂覆层直径(um):标准单模光纤(SM)为9/125um,尽管某些其它特殊单模光纤应该仔细辨认。典型的多模光纤(MM)包括50/125、 62.5/125、100/140 和 200/230 um。    连接器种类:国内常见的连接器包括:FC-PC,FC-APC,SC-PC,SC-APC,ST等。最新的连接器则有:LC,MU,MT-RJ等    可能的最大链路损耗。    损耗估算/系统的容限。    明确你的工作环境    对用户/购买者来讲,选择一台野外现场用仪表,温度标准或许是最严格的。通常,野外现场测量必须在严峻的环境中使用,BELLCORE推荐现场便携式仪表的工作温度应该从-18℃~50℃,同时储运温度为-40~+60℃(95%RH)。实验室的仪器仅需在较窄的控制范围5~50℃工作。    不像实验室仪表能够采用交流供电,现场便携式仪表对仪表电源通常要求较为苛刻,否则会影响工作效率。另外,仪器的电源供电问题还经常是引起仪器故障或损坏的一个重要诱因。因此,用户应该考虑和权衡如下因素:    1、内装电池的位置应便于用户更换。    2、新电池或满充电池的最少工作时间要达到10小时(一个工作日)。然而电池工作寿命的目标值应在40~50小时(一周)以上,以确保技术人员和仪器的最佳工作效率。    3、使用电池的型号越普通越好,如通用9V或1.5V五号干电池等,因为这些通用电池非常容易就地找到或购得。    4、普通干电池优于可充电电池(如:铅-酸、镍镉电池),因为充电电池大多存在“记忆”问题、包装不标准、不容易买到、环保问题等。    以前,要找到符合上述所有四个标准的便携式测试仪器几乎是不可能的。现在,采用最现代CMOS电路制造技术的艺术化光功率计,仅用一般五号干电池(随处可得),即可工作100小时以上。另外一些实验室型号提供双电源(AC和内部电池)以增加其适应性。    如同手提电话一样,光纤测试仪表同样具有众多的外观包装形式。低于1.5公斤的手持式表一般没有许多虚饰,只提供基本功能和性能;半便携式仪表(大于1.5公斤)通常具备更复杂的或扩展的功能;实验室仪器是专为控制实验室/生产场合设计的,具备AC供电。    比较性能要素:这里是选择步骤的第三步,包括每种光测试设备的详细分析。    光功率计      对于任何光纤传输系统的生产制造、安装、运行和维护,光功率测量是必不可少的。在光纤领域,没有光功率计,任何工程、实验室、生产车间或电话维护设施都无法工作。例如:光功率计可用于测量激光光源和LED光源的输出功率;用于确认光纤链路的损耗估算;其中最重要的是,它是测试光学元器件(光纤、连接器、接续子、衰减器等)的性能指标的关键仪器。      针对用户的具体应用,要选择适合的光功率计,应该关注以下各点:      1、选择最优的探头类型和接口类型      2、评价校准精度和制造校准程序,与你的光纤和接头要求范围相匹配。      3、确定这些型号与你的测量范围和显示分辨率相一致。      4、具备直接插入损耗测量的 dB功能。      几乎在光功率计所有性能中,光探头是最应仔细选择的部件。光探头是一个固态光电二极管,它从光纤网络中接收耦合光,并将之转换为电信号。可以使用专用的连接器接口(仅适用一种连接类型)输入到探头,或用通用接口UCI(使用螺扣连接)适配器。UCI能接受绝大多数工业标准连接器。基于选定波长的校准因子,光功率计电路将探头输出信号转换,把光功率读数以dBm方式显示(绝对dB等于1 mW, 0dBm=1mW)在屏幕上。图一是一个光功率计的方块图。    选择光功率计最重要的标准是使光探头类型与预期的工作波长范围相匹配。下表汇总了基本的选择。值得一提的是,在进行测量时,InGaAs在三个传输窗口都有上佳表现,与锗相比InGaAs具有在所有三个窗口更为平坦的频谱特性,在1550nm窗口有更高的测量精度,同时具有优越的温度稳定性和低噪声特性。    光功率测量是任何光纤传输系统的制造、安装、运行和维护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下一个因素与校准精度息息相关。功率计是与你应用相一致的方式校准的吗?即:光纤和连接器的性能标准与你的系统要求相一致。应分析是什么原因导致用不同的连接适配器测量值不确定?充分考虑其它的潜在误差因素是很重要的,虽然NIST(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建立了美国标准,但是来自不同生产厂家相似的光源、光探头类型、连接器的频谱是不确定的。      第三个步骤是确定符合你测量范围需求的光功率计型号。以dBm为单位表示,测量范围(量程)是全面的参数,包括确定输入信号的最小/最大范围(这样光功率计可以保证所有精度,线性度(BELLCORE 确定为+0.8dB)和分辨率(通常0.1 dB or 0.01 dB)是否满足应用要求。      光功率计的最重要选择标准是光探头类型与预期的工作范围相匹配。      第四,大多数光功率计具备dB 功能(相对功率),直接读取光损耗在测量中非常实用。低成本的光功率计通常不提供此功能。没有dB功能,技术人员必须记下单独的参考值和测量值,然后计算其差值。所以dB功能给使用者以相对损耗测量,因而提高生产率,减少人工计算错误。      现在,用户对光功率计具有的基本特性和功能的选择已经减少,但是,部分用户要考虑特殊需求----包括:计算机采集数据纪录、外部接口等。    稳定光源      在测量损耗过程中,稳定光源(SLS)发射已知功率和波长的光进入光系统。对特定波长光源(SLS)校准的光功率计/光探头,从光纤网络中接收光,将之转换为电信号。为确保损耗测量精度,尽可能使光源仿真所用传输设备特性:      1、波长相同,并采用相同的光源类型(LED,激光)。      2、在测量期间,输出功率和频谱的稳定性(时间和温度稳定性)。      3、提供相同的连接接口,并采用同类型光纤。      4、输出功率大小满足最坏情况下系统损耗的测量。      当传输系统需要单独稳定光源时,光源的最优选择应模拟系统光端机的特性和测量需求。选择光源应考虑如下方面:      激光管 (LD) 来自LD发射的光,波长带宽窄,几乎是单色光,即单波长。与LED相比,通过其光谱波段(小于5nm)的激光不是连续的,在中心波长的两边,还发射几个较低峰植的波长。与LED光源相比,虽然激光光源提供更大功率,但价格高于LED。激光管常用于损耗超过10dB的长途单模系统。应尽量避免用激光光源测量多模光纤。      发光二极管(LED):    LED具有比LD 更宽的光谱,通常范围为50~200nm。另外,LED光是非干涉光,因而输出功率更加稳定。LED光源比LD光源要便宜的多,但对最坏情况损耗测量显得功率不足。LED光源典型应用在短距离网络和多模光纤的局域网LAN中。LED可以用于激光光源单模系统进行精确损耗测量,但前提条件是要求其输出足够功率。    光万用表      将光功率计和稳定光源组合在一起被称为光万用表。光万用表 用来测量光纤链路的光功率损耗。这些仪表可以是两个单独的仪表,也可以是单一的集成单元。总之,两类光万用表具有相同的测量精度。所不同的通常是成本和性能。集成光万用表通常功能成熟、具有各种性能但价格较高。      从技术的角度来评价各种光万用表配置,基本的光功率计和稳定光源标准仍然适用。注意选择正确的光源种类、工作波长、光功率计探头以及动态范围。    光时域反射仪和故障定位仪      OTDR是最经典的光纤仪器装备,它提供测试时相关光纤最多的信息。OTDR本身是一维的闭环光学雷达,测量仅需光纤的一个端头。发射高强度、窄的光脉冲进入光纤,同时高速光探头纪录返回信号。此仪器给出有关光链路的可视化解释。在OTDR曲线上反映出接续点、连接器和故障点的位置以及损耗大小。      OTDR评价过程与光万用表有许多相似点。事实上, OTDR 可以被认为是一个非常专业的测试仪表组合:由一个稳定高速脉冲源和一个高速光探头组成。OTDR的选择过程可关注下列属性:      1、确认工作波长,光纤类型和连接器接口。      2、预期连接损耗和需要扫描的范围。      3、空间分辨率。      故障定位仪大多是手持式仪器,适用于多模和单模光纤系统。利用 OTDR (光时域反射仪 ) 技术,用于对光纤故障的点定位,测试距离大多在20公里以内。仪器直接以数字显示至故障点的距离。适用于:广域网(WAN)、20 km范围的通讯系统、 光纤到路边(FTTC)、单模和多模光纤光缆的安装和维护、以及军用系统。在单模及多模光缆系统中,要定位带故障的连接头、坏的接续点,故障定位仪是一种优异的工具。故障定位仪操作简单,只需单键操作,可探测多达7个多重事件。
时间:  2008-11-17 02:00
作者: gavintiger

谢楼主分享
时间:  2008-11-18 22:19
作者: xhm5360847

谢谢~!辛苦了`!
时间:  2008-11-25 10:08
作者: yhlscj001


时间:  2008-12-1 12:56
作者: sodai

多谢了 不知道书后面的关于施工和管理的内容怎样
时间:  2008-12-1 14:09
作者: iori0309

好人还是多,感谢
时间:  2008-12-20 09:47
作者: 66293450

不错啊
时间:  2008-12-23 01:03
作者: lgc408

顶起来!
时间:  2009-1-6 11:38
作者: wq163163

先感谢了再看
时间:  2009-1-10 22:13
作者: 非诚勿扰

好东西是需要顶的。呵呵
时间:  2009-1-21 17:27
作者: tonysjk

请楼主把2楼和3楼的文件名改为Qs2zFCJv.rar和Qs3zFCJv.rar否则下载下来不能解压缩。楼主下次一定要注意文件名要统一。方便大家下载后使用。谢谢
时间:  2009-2-16 11:40
作者: wanka3

收藏了,谢谢分享
时间:  2009-2-28 22:29
作者: ibmwto

谢谢分享,学习!
时间:  2009-3-10 09:13
作者: tongxin126

好书
时间:  2009-3-10 16:37
作者: huangjian4

非常感谢!!!!好资料
时间:  2009-3-11 17:52
作者: 冷月饮雪     标题: 谢谢


时间:  2009-3-12 15:52
作者: forever728

thanks
时间:  2009-3-13 22:10
作者: baby_lazy

多谢多谢。
时间:  2009-3-15 13:28
作者: flo518

好资料,谢谢
时间:  2009-3-15 23:31
作者: flashine

非常感谢楼主的分享
时间:  2009-3-23 11:45
作者: 6m66

:) :) :)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