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原创]从曾经的市场交锋谈运营商的市场竞争力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08-9-16 12:46
作者: dongqing1949     标题: [原创]从曾经的市场交锋谈运营商的市场竞争力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时间:  2008-9-16 12:48
作者: dongqing194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时间:  2008-9-16 12:50
作者: dongqing194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时间:  2008-9-16 14:17
作者: 半口烟的距离

此文写的不错。
时间:  2008-9-16 14:37
作者: ahch

看看
时间:  2008-9-16 14:44
作者: julian_sjc

好文章,不错。
时间:  2008-9-16 14:45
作者: julian_sjc

从携号转网来看,转电信要换手机,转联通不需要换手机,联通比较有优势。
时间:  2008-9-16 14:47
作者: hljcxw

原帖由 dongqing1949 于 2008-9-16 12:48 发表
携号转网试水 联通电信禁止转入移动


泡泡网



    据相关人士透露,工信部已经在本月向天津深圳两地下达了关于“可携号转网”的相关文件。文件指出:将执行“非对称管制”措施,既只允许中国移动的用户单 ...
也许是一个利好

附件: 20080403_f5d2950b3c64df4cb652VpUq1sGorWki.jpg (2008-9-16 14:47, 541.25 KB) / 下载次数 14
https://www.txrjy.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zA4NTN8ODQ5OWMzYjZ8MTcxODU0ODA4N3wwfDA%3D
时间:  2008-9-16 14:49
作者: 冰雪儿     标题: 楼主是人才

可惜不在运营商干。
时间:  2008-9-16 15:07
作者: Michael_1982

收藏了,看看!
时间:  2008-9-16 15:14
作者: longrongkun

dddd
时间:  2008-9-16 15:18
作者: 秘书

太长了,先做个记号,晚上回家再看
时间:  2008-9-16 15:20
作者: 与往事干杯

好文章,不过楼主信息得知速度太慢了!
还好,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谁还有关于指出电信弱点的文章发出来共享一下!!!
时间:  2008-9-16 15:42
作者: desert200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时间:  2008-9-16 16:08
作者: dongqing194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时间:  2008-9-16 16:52
作者: genie2002

太有才了
时间:  2008-9-16 16:56
作者: hljcxw


时间:  2008-9-16 17:12
作者: ghxer

好啊
时间:  2008-9-16 17:14
作者: rayxzb

文章太长了,没耐心观看
时间:  2008-9-16 19:28
作者: txzy33

不错,收下了
时间:  2008-9-16 19:31
作者: flyno_1

好贴
时间:  2008-9-16 22:05
作者: ccfzy

好文章,不错。
时间:  2008-9-16 22:10
作者: danielxiang

呵,移动的客户挽留意识的确很强! 现在主要任务是保留中高端用户。广州移动全球通新开户已经不算考核指标了,但是一遇到VIP客户销户,营业员会马上联系客户经理进行挽留,反应真的很快。

另外LZ说的移动单机在广州每间沟通100服务厅都有一台,用于给外来民工在星期六,日打电话回老家。每人可打15分钟,免费的。
时间:  2008-9-16 22:46
作者: 通信行者     标题: 楼主的认识很正确

楼主对移动的认识很正确!不管zf怎样不对称管制,只要不是太离谱,移动都不会很怕怕,呵呵,执行文化不一样啊!说到底最后还是人力资本的竞争,其他几家运营商在这方面还有差距的。
时间:  2008-9-16 23:18
作者: kilov

不错
时间:  2008-9-16 23:35
作者: zjmfh

非常透彻!
时间:  2008-9-17 01:11
作者: dongqing194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时间:  2008-9-17 06:57
作者: ltpt1299

不是固定单机发展不起来,是该业务是违规业务,通信管理局不让明做,而且电信也在互联互通上进行了限制.
时间:  2008-9-17 08:55
作者: 岩砍


时间:  2008-9-17 09:36
作者: dongqing194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时间:  2008-9-17 09:45
作者: liugang8486

好文章
时间:  2008-9-17 09:52
作者: alexdonna     标题: 路过看看


时间:  2008-9-17 10:02
作者: wh9416

支持楼主,支持原创!
时间:  2008-9-17 10:04
作者: 豪哥

一面之词
时间:  2008-9-17 10:15
作者: zyjfting

颇有见解,有钱好办事啊
时间:  2008-9-17 10:18
作者: 公司打工

观望
时间:  2008-9-17 10:18
作者: 公司打工

观望
时间:  2008-9-17 10:19
作者: 公司打工

观望
时间:  2008-9-17 10:55
作者: kuailemao     标题: 从营运商的角度有些事情看得太透了,这些文字就不单独发贴了!

现在联通连搞促销的前都没有了,从04年开始传言分家,多年影响还是比较明显的。有些东西LZ看的不客观,也许是局外人的原因,更多是从用户感受来看。很多内部情况LZ不清除。
   04年联通发展的CDMA用户,WZJ这个猪去移动后,全部回收。这些机子很多在移动仓库。这些事情真是没有人管呀,一个电话够一个老百姓一年的粮食开支了,国家真有钱?????移动的钱是WJZ还是各个分公司老总的????????服务好用户换卡很正常,可是存5000送5000的笔记本这种事情也搞,这些钱是WJZ的???????如果是一个民营企业能这样弄???
    还有LZ说让民营资本进入,难道民营资本会象移动一样存5000送5000,他们是慈善家???说白了实力决定跟不上。我到要看看电信大量送手机后这次移动是不是还要用GSM手机换回来。一个客户单位请吃饭,让送礼,移动拿2W给领导,其他公司只能象征性拿2000红包,你说用谁的????国家管过这些东西吗?现在通信行业增长已经比GDP增长慢了,就这还是移动拉高了平均值,这个情况有人注意吗?国外行业的传新能力,中国有吗?中国移动有吗?没有!现在中国通信市场的竞争不是真正的传新,就是很低级的价格、营销手段传新。说简单电信、联通信号没有移动好,补贴没有移动高,如果我不在营运商我也用移动的。联通、电信不是白白浪费国家钱????不如都并入中国移动?韩国政府如果不是通过不对称管制把SK份额降下来,能有现在韩国通信行业全球领先?如果韩国只有SK一家说不定现在技术发展还不如中国呢。(自己感觉现在中国来搞非对称管制已经完了,个人观点不一定正确,解决目前局面只有免费给用户用,三个公司同时倒闭,一切规则推倒重来)
    另外,移动不可能上WCDMA,如果上现在就不要再试验什么TD了,白搭。移动有义务承担这个国家的重担,就像他们有权利把国家的钱拿去送一样。
    作为一个运营商的人,我觉得5年河东5年河西,都不想什么企业发展了,只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就好了,对得起自己,对得起领导。十年前的电信、现在的移动、5年后???????只要自己生活过得去,家人健康、孩子学业有成自己就觉得不错。现在营运商为发展,人都放第二位(包括移动),送礼、为了收入,陪酒陪唱,甚至。。。。。。业绩越好,这种事情做得越厉害。真不知道多拿钱得目的是什么?
时间:  2008-9-17 11:08
作者: 626198808

lz太强了,学习中。。。
时间:  2008-9-17 11:26
作者: lhb98

移动的先天优势很快会没有的,应该想想如何面对下一步的竞争,电信的转型现在还看不到太大的好处,但方向思路是对的,移动联通该好好想想
时间:  2008-9-17 11:52
作者: flyno_1

有点道理
时间:  2008-9-17 12:26
作者: 求一夜情管饭

不完全赞同楼主的观点,但是很多值得我们学习。
时间:  2008-9-17 13:17
作者: syschange

固定单机。有些人叫它“商务电话”。不管它叫什么,反正这些名字都是别人告诉我的。每次有人说电信或者网通有了移动牌照后如何如何天下无敌。我就想起来2件事。1件是当
初移动悄悄推固定单机,另一件是发生在我身边的一次移动和联通的面对面的市场竞争。我想,从这2件事里,我们可以学到很多。现在咱们先来看看这是怎样两件事。

第一件,移动推广固定单机。

当初移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悄悄的推固定单机的,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当我听说了这个奇怪的词的时候,很多人都已经开始使用和到处托关系买这东西。为什么托关系买呢?因为之前太畅销了,似乎惊动了老北方电信(也可能已经改网通了,我忘记了,先按照老电信叫吧),引起了某些人的敌视,于是很快就奇货可居了。

为什么好卖呢?因为打电话便宜啊。当时固定电话还是20元月租。而固定单机没有月租,打多少算多少,而且每分钟只要1毛钱。比当时的固定电话便宜一点。而且,打长途拨IP的话,每分钟总共收3毛钱。比固定电话还是便宜。于是销售特好。

最初这种电话只允许卖给商业客户,不能卖给个人。但是代理们为了获取更多利益,没有遵守游戏规则。于是很多固定单机被卖到了私人手里。他们拆开座机样式的固定单机,把SIM卡拆出来。装到普通手机里面用。于是,很多人第一次选择了放弃固话。后来虽然通过不知什么方式,迫使移动限制了固定单机的销售。但是战火已开。移动后来通过更改固定单机的样式,规定每个号码销售前都必须用一种很牢固的东西把SIM卡完全包起来,不能再拆到普通手机里用。这样也许算是给老电信一个交代了。但是要我说,移动这样也顺便阻止了固定单机和自己的普通套餐竞争。

值得注意的是,老电信在通过非市场方式解决危机后,并没有什么应对措施出台。而移动公司紧接着,在神州行18元月租的基础上,推出打18元市话返月租的套餐,很快,又出现了交X元免费接听所有电话的优惠活动,反响很好。再后来,又出现每月无月租,市话保底10元,免费接听所有电话的套餐。从出现打18返18的时候,就等于是没月租了,后来加上X元包接听免费。实际上就已经对固话正面开战了。可惜,直到出现10元最低消费的套餐,实际比固话便宜一多半的时候,网通也没有反应过来,还是以不变应万变。于是,理所当然的,固话用户连续几年大量拆机。

值得一提的是小灵通的作用。小灵通的出现,使移动下定决心取消了收取来电畅听包月费。改为当月收取费用,下月结帐时返还,也就是我前面说的“免费接听”。如果没有小灵通,移动可能不会那么快的取消这个费用。从这个角度上说,移动的用户都该感谢小灵通。呵呵。这是04年的事了。由此可见,中国的通信业的进步,得靠市场竞争,不能指望国家发善心行政干预。政府行政干预单向收费的时候,其实全国的单向套餐已经到处都是了,上面不过是赚个面子,收买民心,顺便把这些以前不是很合上面意思的资费转正。
-----------------------------------------------------------------------------------------------------------------------------
移动推广固定单机,是用擦边球打开农村市场,营造新增用户数尤其是农村新增用户数的指标.这一方式实际上就是短期资源的浪费和对长期投资回报的降低.不过短期内财务指标回有很大提升,实际上是以牺牲发展用户质量来换取一个数字而已.
-----------------------------------------------------------------------------------------------------------------------------
第二件,是发生在我身边的一次移动和联通的正面对决。

具体是哪一年我忘记了,肯定是04年以前了。那时侯我们身边人用移动的卡很多。用联通卡的只有极少几个人。那时联通来我们这片抢市场,带来的资费是:每月6元月租,3元来电显示,每分钟市话2毛,虚拟网内通话1分钱/分钟。但是,这些资费只给新号码提供,对于老用户,他们说,等过些天来,一定会给办好的。

在联通来发展业务的第2天,移动的人也出现了,移动带来的资费是:每月打18元返18,来显3元,打市话移动的号1毛,移动以外的2毛,每月虚拟网内免费通话500分钟。以前的套餐,除了动感地带都可以增加免费接听和虚拟网免费通话500分钟。而且当时就给办理。移动和联通的套餐都是本地接听免费的。大家觉得如果是你,你会怎么选择呢?当时我正因为移动乱收梦网费的事和移动公司闹得很火大。于是决定干脆全家都离开移动转联通去。加上帮同事办的卡,我一次向联通办了十几张卡。每张卡存了100块。其他人也办了很多联通卡,3天大概办了4百多张卡。
-----------------------------------------------------------------------------------------------------------------------------
移动梦网,当时就是SP的印炒机,基本上凡中国移动的用户都被进行过强开,一方面是SP利益的需要,另一方面就是移动领导门的需要了,不便多言............
------------------------------------------------------------------------------------------------------------------------------
但是后来的事情完全出忽意料。移动连续多天现场办公,虽然没办出去几个新号码,但是老号码没什么大损失,大多都保下来了。而联通看没几个人办新号了,都是不断来要求给老号码加优惠的,干脆不来了。打他们现场办公哪个人的手机,他先问是办新号还是老号,告诉他是老号,就说正在公司办手续,老号码要再等等。(直到现在,等了4年了,也没给老号码办那些优惠。)

用了没几天,发现新办的联通号,有好几个号都出现SP费用。打1001投诉,对我们爱理不理的。找那个大客户经理,也是没作用。最后只是取消了继续收费,扣多少钱返多少钱而已,根本不向我们道歉,也不执行双倍或者3倍赔偿的要求。碰巧的是,之前我向移动投诉的梦网费的事,移动1860反馈回来说查清楚了,给我双倍赔偿。于是……我决定还是凑合着用移动的网络吧。几年过去了,当初办的那些联通卡绝大多数都是打完那100块就全扔了。现在我们身边的人,几乎又没几个联通卡了。
----------------------------------------------------------------------------------------------------------------------------
垃圾短信在这个时候蔓延,移动已经无法控制,一些省分的移动当时干脆购买了一批联通卡,向联通的高端用户发送垃圾短信.没有移动领导授意,谁敢做这样的事?
-----------------------------------------------------------------------------------------------------------------------------

从这次看似简单的交锋中,我们可以看出移动和联通的能力差别。联通先组织一次突击一小片市场的计划,在当天,移动就反应过来,第2天就出击保护地盘,而且及时拿出了类似的资费并且注重保护老客户。联通的资费吸引了不少人,但是在后期执行中做的不好,不在意老客户,也没想明白失去了老客户,新客户也保不住。对客户的承诺没做到。也没坚持多搞几天现场办公发展业务。从SP的问题上看,移动和联通的SP都是没一个好东西。但是移动最终能正视自己的错误,也有勇气改正。而联通根本不在乎客户的投诉,对自己的错误不愿承认,不在乎丢几个客户。可惜啊,就是一点点的,用户越来越难发展,自己的信誉也很难做好。
----------------------------------------------------------------------------------------------------------------------------
SP和联通很难建立利益联盟,因为用户规模的原因.而移动和SP的关系可以很紧密,很多省移动一二把的背后都有SP的影子,不处理好,要出事了怎么办?
----------------------------------------------------------------------------------------------------------------------------
移动在这其中表现出来的优点有:反应迅速,动作有力度,坚持到合适的时候才离开。做事有始有终。这些事看起来好象是小事,好象没什么了不起的。但是大家仔细想想,为什么别的公司就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好呢?简单的说,除了企业文化以外,企业的组织结构,领导的能力,员工的责任心都有关系。
----------------------------------------------------------------------------------------------------------------------------
领导在里面分钱,当然有责任心了.有时侯并不是社会责任,而是个人利益使然,要看清楚本质的东西,要真的管理得好,就不会出现乱扣费了,实际上,中移动目前的增值业务收入比重,已经占到了27%.
----------------------------------------------------------------------------------------------------------------------------

现在很多人在说什么电信网通有了移动牌照后会怎么无敌。但是我觉得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以前移动基本不做固话领域,靠固定单机打了一次,在市场上是胜利了的,固话根本没有还手之力。而在移动通信领域,联通基本上还是没什么还手之力。就我看,联通的市场操作能力比网通电信要强。毕竟联通这些年是打过来的,电信网通还是靠垄断吃饭的。这就象老兵和新兵的区别。如果联通这个老兵都打得很辛苦,那些从没真正靠本事打市场的人就更没戏了。

我想真心的给移动以外的人提个醒:不要自我感觉过好。移动不是那么好对付的。你们应该拿出所有的精力来应对与移动间的竞争。过去固话是靠垄断吃饭的,那不是你们的本事,是政治特色给你们的好处。今后,每个人都必须有长期持续恶战的准备。
-----------------------------------------------------------------------------------------------------------------------------
移动的运营之所以成功,在于前期邮电部对于联通的压制,不论在业务开展,还是资源分配都给予了联通致命的打击.并非是移动的市场化有多么成功.当时邮电部内部会议就有指示:把联通扼杀在摇篮里.很多的结算和业务规则都是不利于联通的.
换句话说,正是邮电部打压中国联通才造就了中国移动的今天.
-----------------------------------------------------------------------------------------------------------------------------

分析下以我的角度看待的各家的情况:

相对联通,网通和电信的优势是和政府关系好;拥有大量的原有固话用户,有一定的口碑;通讯线路是自己的;可以以现有通道资源卡移动脖子,限制对方发展;有固话和宽带做后盾,不完全指望移动网络赢利,抗风险性强等等。缺点是缺乏移动网络运营的经验;官僚作风比较严重;多年的近亲结婚造成企业内部缺乏有效的竞争体系,人员工作效率低下;移动对固话的替代作用使原有收入受到影响,不过宽带的增长抵消了这部分损失;移动网络的用户规模还比较小,规模效应不够强;手头资金不是很多,应付网络升级和用户推广的压力比较大。


移动的优势是:企业体系比较正规,企业文化比其他公司好,近亲结婚的还比较少,企业内部竞争结构比较好;和政府关系比较近;对于市场竞争有丰富的经验,企业形象比较正面;流动资金多;网络质量好;接收铁通后在固话和宽带方面会有前景;接收铁通网络后拥有部分骨干网,最近几年移动自己大力铺设城市光缆,会逐渐摆脱别人的限制。员工任务比较少,上下关系不太矛盾。
-----------------------------------------------------------------------------------------------------------------------------
移动根本还未遇到过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竞争,如果移动说和联通的竞争是市场竞争,那是一个巨大的笑话.900M的频点资源和已经成熟的产业链造就了移动的G网辉煌.
-----------------------------------------------------------------------------------------------------------------------------
移动的缺点是:现有用工制度存在风险;缺少传输网的资源,老被人卡脖子;缺少宽带出口,没有国际光缆,国内接收的铁通的光缆和固话网质量和规模都不能和其他家比,需要大量资金注入为铁通偿还欠债;网间结算目前还不利于移动网络;部分移动老员工在快速向国企的黑暗面发展,想吃老本了;接收的铁通虽然有一些网络,但是铁通的人员和移动的企业文化相差很大,存在内部管理方面的风险;这些年的收入多,眼红的人也多,总被人当作靶子;作为上市企业,管理又很严格,每年的赢利都有要求,都有压力,但萨班斯管理比较严,不能象网通那样大量做假,企业经营比较掣肘。

对于未来的发展。我认为得分2种情况看。电信是CDMA2000新联通是WCDMA是确定了的。不确定的就是移动是否再上WCDMA。
------------------------------------------------------------------------------------------------------------------------------
移动是不可能上W了.
------------------------------------------------------------------------------------------------------------------------------
如果移动只有TDS,那么移动就惨了。TDS的缺陷决定了其基站数量多性能差,需要花更多钱去建网。地皮电源等等的开销都不少。而且终端不理想。虽然国外厂家介入做了几个终端,但是数量太少价格太高。如果移动将来为终端提供补贴以把TDS的价格拉到和WCDMA一样,那么会占用很多资金,等于是在这些客户身上半年或者1年的收入全帖给TDS利益集团了。这还没算网络的额外开销。而不补贴的话用户肯定流失非常大。这都还没算TDS的技术和专利风险。

电信可以用最少的钱去快速建立CDMA2000网络。可以尽快提供服务,而且可以宣传CDMA2000的保密性好、环保、辐射低、客户地理定位准确的优点,重点吸引低龄客户和有孩子的客户。但是缺点是CDMA2000的终端还是比较少。而且价格有点高。依附于CDMA2000网络的增值服务少,网络流量也不是很便宜。相对联通,我是更看好电信的未来的。只是担心电信的资金能否支持终端赠送。如果没有终端赠送,恐怕很难吸引新客户购买CDMA2000的终端。TDS肯定主要都是定制机,电信不送的话就输给移动了。反正CDMA2000只有电信用,真不如以赠送终端的方式捆用户。

新联通的WCDMA是白拣了太多好处,目前的水货手机很多都支持WCDMA的。各种终端,尤其是大量的水货的不断进入,给联通的发展扫清了道路。可以说,联通是3G市场中最轻松的一个。只要自己别犯大错,就可以混得很不错了。只是联通和网通的人似乎都不怎么会做市场策划和宣传的。企业文化和结构不是轻易能改变的,这是个短板。
-----------------------------------------------------------------------------------------------------------------------------
移动的市场策划和宣传是自己做的?
错!是广告公司和咨询公司.实际上,说难听一点,只要有钱,猪都可以作出来.
-----------------------------------------------------------------------------------------------------------------------------
如果移动也上WCDMA。那么联通就累了,电信也累了。用户为了有更多的选择肯定买WCDMA手机。然后在优惠和促销方面移动一向是做得最好的。各种优惠层出不穷。靠赠送的瑞士军刀啤酒花生油体重称把各年龄段的人都吸引了。移动有钱啊。规模效应正适合移动这种情况。到时候联通的客户就象是移动的用户后备库,随时从联通抢,可怜联通和电信抢过来的客户很可能要转手给移动了。谁让移动的活动经费太多啊。要不怎么苹果都只和移动谈不找联通呢?

电信就惨了。大头肯定不好抢了,2个对手其实都和自己重点对决。不过自己的网络自己有数,现有的客户因为终端问题也不容易被抢走,除非对手下大成本赠手机(移动联通要是真狠心拿终端赠送来拼电信,恐怕电信也抗不大住啊,好在政府的关系不会允许这种情况大量出现的)。CDMA2000性能比较好。覆盖比较全。个人客户不好抢但是工业应用市场也很大啊。CDMA2000正适合这个。和固话的捆绑也能挣来些客户。谁让电信的固话太强大?

联通就又难过了。又回到分拆前的状态了。一方面要和电信打。一方面移动和联通是正面交锋用户转移动成本很低。不同的只是上次的敌人有小灵通这次换成CDMA2000了。当然了联通也有网通的固话可以捆绑,也是相对于移动的优势。而不需要大量送终端的方式使经营成本降低,可以给客户更多优惠。

不管是哪种情况,移动接手铁通后,固定电话号码尤其是好号段短缺是个大问题。

以上这些都是在网间结算不改变的前提下的设想。如果网间结算改变,游戏规则会有很大改变。再就受制于是否开通带号转网。

对于未来,我只希望充分竞争,发挥市场特色。优胜劣汰。改倒闭就倒闭。能起来新公司的话也给民营企业公平的机会。

从前段时间联通大力宣传156号段来看。联通的经营方式真的是缺乏长远眼光,只注重短期利益。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劣势。而就在半个月前。我们这的联通还打广告宣传一个套餐不需要客户登记个人资料。联通这样做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呢?!!花钱损害了自己的企业形象!现在大家对于骚扰电话非常反感,国家也要求加强客户真实资料的录入。联通顶风上真是不合算!最近那个广告换成网通的了。看来2家融合得差不多了。希望以后新联通能注意改善企业内部结构,注重企业执行力。做任何计划前都做好调研,做好定位和计划。在执行中能够落到实处,把每个动作的威力都发挥出来。



关于校园营销的情况也是类似于版友所说的。移动受欢迎,但是移动是最没架子的。在开学前几天就开始在校门口占下地方开始宣传。坚持的时间也比联通长。再加上移动搞得活动比较吸引人,例如开学入网送自行车,节假日入网和交话费送长途汽车票代币券等。联通则没什么特色,只有单一的交话费送通话时间等等。感觉联通本身就弱,搞策划还没有精准的目标。而移动则是精确计算,准确出击,坚持不懈的。也许,新联通也该从移动挖几个人过来组一个单独的团体,给他们足够的资源,看看两家的差距究竟有多少了。
-----------------------------------------------------------------------------------------------------------------------------
教育部都被搞定了啊,公关做得很不错,得承认,从校长到老师,都被移动搞定了.联通很多学校根本就进不去.
-----------------------------------------------------------------------------------------------------------------------------
前段时间听移动的同学说,他们领导开会跟他们讲要加强市场争夺和大客户保留。他们领导说很快会有对移动的限制条件出来,很可能是移动号码单向携带。目前只有占领80%的市场,在3G时代才有可能留下50%的份额。

移动的危机感很重啊。
------------------------------------------------------------------------------------------------------------------------------
不仅仅是号码携带,还有可能涉及2G网络的跨运营商漫游和频谱资源的分配.也就是说,移动的2G时代的垄断资源将有可能共享给中国联通,一方面防止重复建设,另一方面,加快均衡的速度.
时间:  2008-9-17 13:34
作者: dscks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时间:  2008-9-17 13:35
作者: ahch

学习
时间:  2008-9-17 14:57
作者: wqs202662


时间:  2008-9-17 15:11
作者: 130_139_150_15

看看
时间:  2008-9-17 15:11
作者: 一级将军

好文采.顶个先
时间:  2008-9-17 16:44
作者: 中华人民一部分

:)
时间:  2008-9-17 17:17
作者: zgsjzml

原帖由 hljcxw 于 2008-9-16 14:47 发表
也许是一个利好

我对你的说法有同感。
时间:  2008-9-18 20:14
作者: ahch

路过看看
时间:  2008-9-19 15:36
作者: dongqing194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时间:  2008-9-21 02:41
作者: syschange

-------------------------------------------------------------------------------------------------------------------------
我所接触的固定单机都是在城市大量使用的。不是农村。现在农村也还是用手机的多。谁带个座机下地干活啊。
我认为降价并不是《短期资源的浪费和对长期投资回报的降低》。比方说04年的固定单机资费你觉得低,08年普通手机更便宜怎么办?提高网络使用率对提高收入也是很重要的。小客户也是钱,也应该赚。
-------------------------------------------------------------------------------------------------------------------------
客户大小?就是低端客户。说白了就是用利润来扩大垄断优势。

-----------------------------------------------------------------------------------------------------------------------------
移动梦网,当时就是SP的印炒机,基本上凡中国移动的用户都被进行过强开,一方面是SP利益的需要,另一方面就是移动领导门的需要了,不便多言............
-------------------------------------------------------------------------------------------------------------------------
《移动蒙网》。我一向是喜欢这么叫。移动最初是做得不好。后来最先改正的却是移动。而其他运营商,还在拿用户继续当冤大头呢。08年不就有很多原先和移动合作的SP跑电信网通那去了嘛。移动能做到投诉的事情2倍赔偿,这就不错了。希望其他家也能真正做到。
------------------------------------------------------------------------------------------------------------------------
其他的运营商SP都赚不到什么钱,实际上处理SP投诉,很多都不只2倍赔偿,几百倍都有可能,不过大一点的SP可以摆平罢了。现在哪一家不做2倍赔偿的?似乎有强制要求。

-------------------------------------------------------------------------------------------------------------------------
垃圾短信在这个时候蔓延,移动已经无法控制,一些省分的移动当时干脆购买了一批联通卡,向联通的高端用户发送垃圾短信.没有移动领导授意,谁敢做这样的事?
-------------------------------------------------------------------------------------------------------------------------
这事没听说过。个别地区的现象吧?
-------------------------------------------------------------------------------------------------------------------------
个别地区?几十个地市也叫个别?

-------------------------------------------------------------------------------------------------------------------------
SP和联通很难建立利益联盟,因为用户规模的原因.而移动和SP的关系可以很紧密,很多省移动一二把的背后都有SP的影子,不处理好,要出事了怎么办?
-------------------------------------------------------------------------------------------------------------------------
所以联通就可以不管用户的利益,只管自己拿分成就行了??
-------------------------------------------------------------------------------------------------------------------------
一样的处理,不过对SP没有那么暧昧了.

-------------------------------------------------------------------------------------------------------------------------
领导在里面分钱,当然有责任心了.有时侯并不是社会责任,而是个人利益使然,要看清楚本质的东西,要真的管理得好,就不会出现乱扣费了,实际上,中移动目前的增值业务收入比重,已经占到了27%.
-------------------------------------------------------------------------------------------------------------------------
移动把数据流量费也算在里面了。27%有水份。
-------------------------------------------------------------------------------------------------------------------------
不是市场就是支撑的,哈哈
-------------------------------------------------------------------------------------------------------------------------
移动的运营之所以成功,在于前期邮电部对于联通的压制,不论在业务开展,还是资源分配都给予了联通致命的打击.并非是移动的市场化有多么成功.当时邮电部内部会议就有指示:把联通扼杀在摇篮里.很多的结算和业务规则都是不利于联通的.
换句话说,正是邮电部打压中国联通才造就了中国移动的今天.
-------------------------------------------------------------------------------------------------------------------------
对这话,我不了解内情,不评论。我认为单纯从做市场的角度看移动是目前做得最好的。
-------------------------------------------------------------------------------------------------------------------------
你可以仔细看一下邮电部的文件,给你一些线索吧。邮电部明确指出:长途电话,电报,市内电话等电信基本业务由省各级邮电局含邮政局电信局统一经营,其他任何单位无权经营。
GSM移动电话是联通先于邮电部建立,只是在联通建设之后邮电部才下决心上GSM移动网项目,但是在邮电部自己的系统开通之后,联通网才被批准开通使用,从1995年7月19日到1996年7月19日的整整一年内,联通新建的GSM移动电话网没有一个能与邮电网互连,后开通运营更为难以理解的是,邮电部不允许联通公司的130移动电话打入如119、110、120、122这样的公众服务电话,这样的市场环境下造就了移动的高端用户积累,也使联通错失了最佳发展时间。如果你对这个感兴趣,可以对1993年-2003年的主管部门(电信)文件仔细翻阅,你就可以了解到答案了。移动之所以有今天,邮电部和当时的电信总局是最大推手。
---------------------------------------------------------------------------------------------------------------------
移动联通那要是不叫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竞争。那么电信网通就没有竞争这个词了。联通也有G网。结果如何呢?
--------------------------------------------------------------------------------------------------------------------
笑话,这也叫市场竞争?一个10多亿人的市场只有两家,而且在资源分配上就是一大一小。根本无需任何超人的经营能力,因此运营商来说,即使大老板换掉,一样转。
--------------------------------------------------------------------------------------------------------------------
也许策划不是移动做的。但是能肯定别人思想的火花并执行好具体行动的能力也不是哪家都有的。
--------------------------------------------------------------------------------------------------------------------
有钱能使鬼推磨,何况人呢?
-------------------------------------------------------------------------------------------------------------------------
教育部都被搞定了啊,公关做得很不错,得承认,从校长到老师,都被移动搞定了.联通很多学校根本就进不去.
-------------------------------------------------------------------------------------------------------------------------
这话说的不负责任。有几个学校让移动进不让联通进的?占多大比例???
即使在双方都在一起的时候也没见联通占上风啊。
------------------------------------------------------------------------------------------------------------------------
不让联通进的实在是太多了,不排除是个别地方做得狠一点,即使是很少的比例,但个别中小学学生的家庭作业只能通过中国移动的手机短信接收这一招是不是也损了点?给老师、大学后勤提成的方式是不是妥当?定期组织那些校长出去“培训”是不是真是讨论教育啊?
-------------------------------------------------------------------------------------------------------------------------
-------------------------------------------------------------------------------------------------------------------------
2G时代的什么垄断资源????GSM网络?联通要移动的GSM网络干什么?有趣!
-------------------------------------------------------------------------------------------------------------------------
2G时代900Mhz的频率资源,还有无线资源,也就是说以后可能运营商将共用BTS,只是类似漫游的一个模式。这个应该是要和携号转网、对应的不对称结算规则配套推出的,否则无法打破目前的怪圈。
时间:  2008-9-23 15:50
作者: dongqing194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时间:  2008-9-23 16:45
作者: 中华人民一部分

好文
时间:  2008-9-23 17:25
作者: ahch

路过
时间:  2008-9-25 21:51
作者: syschange

原帖由 dongqing1949 于 2008-9-23 15:50 发表
首先谢谢你的关注和回复。我的看法和你的略有不同。还请赐教。谢谢


我所接触的固定单机都是在城市大量使用的。不是农村。现在农村也还是用手机的多。谁带个座机下地干活啊。
我认为降价并不是《短期资源的浪费 ...


哈哈,立场各有不同。

难得长篇回复,个人是站在管制的角度来把目前的问题摆出来,而君是始终站在中移动居于高位来谈问题。殊不知电信行业在我国,不论过去的固网还是移动网都是双寡头垄断,而这一格局乃至市场份额都是政府行为所导致,而不是企业行为

移动的运营在目前的中国通信业来说创造了一个典型,但任何的事件都有他的缘由,我所讲到的案例都是客观存在的。
你所提到的双倍返还联通不执行?
这可是信产部、中消协和全电委要求的,并不是哪个企业的行为。
在进行电信市场违规经营情况调查的过程中,每家电信企业都有违规,只是中移的问题最为突出,不仅发现了中移动具有利用移动固话倾销进入农村市场的例子,关于几十个城市有联通的高端用户收到移动市场人员组织发送的垃圾短信的问题也是实情,同时还有收购C网终端和恶意策反高端用户、利用当期利润倾销、利用无线设备干扰对方发射信号等反市场竞争的行为。
并没有专门敌视中移的意思,但是通过长期的调研结果来看,中移当前的实际独家垄断实际上与前期邮电部干预联通发展有很大的关系,而后期的竞争失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国目前缺乏有效的电信市场干预和电信市场管制导致的结果。
国家出台的种种补贴联通的政策,有人说是劫富济贫,也有人讲是惩奸罚恶,我觉得都不对,其实是对前期信产部带有偏袒的决策失误的一种修正。而缺乏有效的法规是硬伤,如果继续无法可依(反垄断法的出台是一个开始也是一个基础,但目前相关的法律解释太过笼统,并且没有相关的专门针对电信行业的有关条款),那么可以肯定的就是这个电信市场将继续无法像预期的那样健康发展。
这些我甚至觉得都不够,真正有利于民的,是更大程度的开放电信市场,让有信息提供能力的电信运营商,信息服务商,有创新能力的企业来进入这个领域,真正实现信息无障碍,而不是“移动能,其他不能”。
我们需要的是“大家都能”,而人与人之间,人与机器之间,机器和机器之间能够很方便地进行信息交互,而不用太多地考虑成本的问题。当然,这只是一个遥远的梦想,而按照移动目前的发展态势,中国会离这个梦想越来越远,仅此而已。

[ 本帖最后由 syschange 于 2008-9-25 23:00 编辑 ]
时间:  2008-9-25 22:46
作者: 路由源码

很好奇,楼上的是那家运营商的,长期调研是什么背景
时间:  2008-9-28 13:34
作者: syschange

原帖由 路由源码 于 2008-9-25 22:46 发表
很好奇,楼上的是那家运营商的,长期调研是什么背景


Curious about me ?
I am not from carriers.
时间:  2008-9-28 13:47
作者: syschange

-------------------------------------------------------------------------------------------------------------------------
2G时代的什么垄断资源????GSM网络?联通要移动的GSM网络干什么?有趣!
-------------------------------------------------------------------------------------------------------------------------
2G时代900Mhz的频率资源,还有无线资源,也就是说以后可能运营商将共用BTS,只是类似漫游的一个模式。这个应该是要和携号转网、对应的不对称结算规则配套推出的,否则无法打破目前的怪圈。

900M左右的频率两家都有啊。联通频段是少,但是其用户也少啊。“不对称结算规则”是指什么?
------------------------------------------------------------------------------------------------------------------------
是有,但不够用啊.用户不少了,900MHz是很关键的资源(当然,如果有850Mhz更好).关于这一块的消息现在都出来了,下一步就是不对称结算了,如果允许移动进行高价结算,那么这样做就一点含义都没有,等于反而会使携号转网起到相反的效果.
今后很有可能联通还会享有结算补贴.或者两者实行差价结算的政策,也就是说,联通将用很少的钱使用移动已经建设的网络,而用户承担的是更低的费用.现在还需要订立网间漫游的管控规则,避免钻互联互通的空子.
时间:  2008-10-20 17:09
作者: dongqing194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时间:  2008-10-20 17:22
作者: dongqing194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时间:  2008-11-25 11:14
作者: xinzy2007     标题: 路过!学习

路过!学习
时间:  2008-11-25 11:17
作者: bearxwq

支持
时间:  2008-12-3 17:31
作者: dongqing194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