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手机停机号码被回收后容易信息泄露?工信部说这样做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17-5-9 22:33
作者: c01     标题: 手机停机号码被回收后容易信息泄露?工信部说这样做


手机号码已经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个人标识,也成为移动互联网用户最重要的安全堡垒。建立与之相对应的信用、安全体系,需要电信、金融、互联网行业共同推动码号资源信息、信用的共享机制。2017年5月8日,工信部旗下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在京牵头发起码号服务推进组,并成立了码号资源共享平台。该平台计划通过推动移动互联网、金融、电信运营商等领域电话号码应用、资源的信息共享,以解决困扰各个行业和消费者很久的“二次号码”、“新号段推广”等难题。

工信部推码号资源共享平台 共治“二次放号”难题

二次号码是电信行业近年来频繁出现的问题,经常有消费者发现自己刚刚办理的手机号码被标记为“骚扰电话”,或者在热门互联网应用注册时发现已被使用,用户无法注册。此类问题已经成为投诉热点。

根据《电信网码号资源管理办法》规定,码号资源属于国家所有,为了提高码号资源利用率,未办理停机保号业务且停机超过3个月以上的手机号码,监管部门需要回收并再次利用。但是,该号码此前在移动互联网上的使用行为并不能在回收的同时进行清除。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此前被手机助手标记过的信息、在各大互联网平台注册的资料,在手机号重新使用后,依然伴随着新用户。

更夸张的是,此前还有用户使用新办理的手机号,通过“找回密码”的方式登录到陌生人的支付宝、微信。据了解,目前微信已经通过技术手段解决这一“漏洞”,但仍有大量互联网公司被此困扰。

二次号码成“牛皮癣”难题

“2016年全年,中国联通二次号码投诉量达到16855起,平均每月1400起左右,”推进组成立会议上,中国联通市场部终端与号卡处高级业务经理李海燕表示,“二次号码是用户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当然,实际受影响的用户数可能远高于此。李海燕在会议上介绍:“中国联通施行‘首问负责’原则,员工会在用户提出问题的第一时间受理并协助解决问题,很多用户问题不会统计到投诉中。”

值得一提的是,被投诉的不只是运营商。提供手机号码标记的互联网公司也被大量投诉,一位安全公司人士告诉记者:“因为标记信息有误,手机助手的投诉率高达36%,其中也存在很多二次号码产生的问题。”

但是,无论互联网公司,还是运营商,均无法有效解决二次号码问题。以中国联通为例,由于无法掌握用户在各类应用的注册信息,联通只能在收到用户问题咨询后,第一时间联系对应的企业以求解决问题。但是,联通需要耗费大量人力联系众多互联网企业、金融企业,而很多企业往往不在官网预留联系方式,联通客服很难联系到后者进行协调,最终只能通过“给用户换号”的方式进行处理。但是,对于号码已经使用了一段时间的用户而言,“换号”方案难以接受。对于一些用户投诉严重的手机号,运营商也只能进行持续“冻结”,不利于码号资源的回收利用。也正是因此,二次号码被称为运营商的“牛皮癣”问题,难以根治。

当然,无法了解手机号码是否被回收的互联网公司,大多没有能力做出应对措施。根据目前的公开信息,仅微信通过终端辅助判定解决了这一问题,当用户的登录终端,登录时间、登录地点均出现严重偏差时,微信会触发保护机制,并利用更多信息验证登录者身份。不过,大多数互联网公司并不具备这一能力。

推进资源共享

值得一提的是,在电信行业内部,二次号码问题并不存在。手机号在冻结回收之前,往往也会开通运营商的邮箱、音乐、阅读等增值业务,但因为内部数据共享,在手机冻结回收期间,该手机号开通的业务也会随之解绑或者注销。

2016年10月,中国联通构建了二次号码信息比对分析模型,并且将系统对外开放,目前已经介入10家企业,累计调取信息3000万条。互联网公司能够及时获取码号数据回收信息,并将对应数据、应用进行注销、解绑,二次号码难题将迎刃而解。

但是,如果想同时对接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40多家移动转售企业,以及成百上千家的互联网企业,只有依靠官方第三方平台,即“码号资源共享平台”。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高级项目主管孟然在会议上介绍,目前该平台已经有部分信息共享工作开始进行,未来将推动更多信息共享。

这一共享平台能解决的不只是二次号码问题。当互联网公司发现和拦截诈骗、骚扰电话时,这些数据也可以第一时间通过平台传递给运营商进行码号冻结处理,这将大幅提高电信诈骗的防治效率。

与此同时,该平台还在推进手机号、身份证、银行卡号匹配验证。如果能够实现银行卡、手机号与同一用户身份进行匹配验证,银行卡盗刷风险将大幅降低,打击绝大部分通过第三方支付绑卡盗刷的行为。

此外,信息共享也可以大幅降低国家码号资源的推广难度。以往,国内每次开放新号段,三大运营商都需要与各大银行、公共服务部门沟通普及该新号段,推广成本较高。此前,17号段开放时,移动转售企业因未开展上述推广工作,其手机号均无法接收银行、互联网公司验证码,极大阻碍了业务推广工作。而该平台成熟之后,新号段推广时,运营商、企业均可以同一时间获悉信息,并同步进行业务部署,大幅降低了业务推广难度。

不过,目前的难点在于,如何尽快推动电信、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信息共享工作。一方面,除中国联通之外,电信、移动码号资源往往储存在各省公司,平台需要接入数十家省公司的数据资源才能完善信息,加上40多家移动转售企业,该平台需要对接近百家运营商。另一方面,互联网公司往往更乐于索取信息而非对外共享,这也许会成为未来码号信息共享的痛点。


时间:  2017-5-10 01:23
作者: 随便看看就好

恐怕问题还没解决已经有新的问题了,现在到处都要绑手机,多到恐怕自己都无法记住绑了哪些平台。怎么解绑?
时间:  2017-5-10 01:45
作者: WindowsCentral

本帖最后由 WindowsCentral 于 2017-5-10 08:54 编辑

注册用邮箱,国内邮箱要手机号注册,手机号已经实名制,禁止任何服务收集公民信息,就不存在手机号码的问题。

注册要手机号的司马昭之心,尽人皆知。
时间:  2017-5-10 01:51
作者: 观海

这文是陈老师新作。
时间:  2017-5-10 07:56
作者: 3gpp-r12

WindowsCentral 发表于 2017-5-10 01:45
注册用邮箱,邮箱实名制,禁止任何服务收集公民信息,就不存在手机号码的问题。

注册要手机号的司马昭之 ...

注册必须绑定手机一方面是互联网企业为了利益自发行为,一方面也是政府为了监控的默许行为,所以无解
时间:  2017-5-10 08:07
作者: 阿华爱吃哈密瓜

绑定手机号的企业,必须要备案资料到工信部,二次放号周期一年半,那么企业与工信部必须一年一次做核对,离网用户自动解除绑定关系。
时间:  2017-5-10 08:52
作者: WindowsCentral

TingKaMan 发表于 2017-5-10 07:16
邮箱实名制?真搞笑

国内邮箱都需要手机号注册了,手机号实名制,所以邮箱也就实名制了。
时间:  2017-5-10 12:11
作者: 随便看看就好

没有默许哪敢这样,楼上就说得比较明确,一方面是企业出于自身利益甚至收集用户信息,另一方面就不说了,他们只关心这一个,至于用户的信息安全他们 并不关心。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