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军衔等级:

  新兵

注册:2011-7-313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5-11-22 20:41:0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铁塔公司极简站“分光互补+市电补足”供电模式专项分析
一、模式核心定义与技术架构1. 概念界定
“分光互补 + 市电补足” 是针对极简站(无机房、低能耗)设计的混合供电方案:
• 分光互补:以光伏为主能源,搭配储能系统(电化学储能),部分地区叠加风能(风光互补),实现可再生能源优先供电
• 市电补足:市电作为备用电源,在光伏出力不足(阴雨天、夜间)或储能放电完毕时自动切入,保障 7×24 小时连续供电
2. 技术架构图
• 核心组件:3-5kW 光伏板(单站)、10-20kWh 储能电池(280Ah 电芯)、MPPT 控制器、智能切换装置(切换时间<50ms)
• 控制逻辑:优先使用光伏直供→余电储能→储能放电→市电补足,全程智能联动,无感知切换
二、核心优势(对比传统供电 / 纯光储方案)
对比维度

分光互补 + 市电补足


传统市电供电


纯光储方案


电费降幅


40%-70%


0


60%-80%


初始投入


4-8 万元 / 站


0.5-1 万元 / 站


8-12 万元 / 站


投资回报期


1.5-3 年


-


3-5 年


供电可靠性


99.99%+


99.9%


99.5%-99.8%


运维成本


降低 30%-40%


基准值


降低 20%-30%


政策适配性


高(契合双碳 + 绿电政策)





关键优势解读
1. 经济性跃升:受益于储能成本下降 80%(2025 年储能电芯集采价 0.35 元 / Wh),单站储能投入较 3 年前减少 60%,叠加绿电补贴(投资额 10%-15%),回报期压缩至 1.5-3 年
2. 可靠性保障:市电兜底解决纯光储方案阴雨天续航不足问题,安徽铜陵铁塔案例显示,风光互补 + 市电模式使备电时长从 5 天提升至 20 天以上
3. 政策红利最大化:符合跨省份绿电交易、“隔墙售电” 政策,可额外获取绿电消费阶梯补贴,进一步降低度电成本
三、适用场景与配置方案1. 场景筛选标准
筛选维度

核心指标


能源条件


年日照时数≥1200 小时(光伏资源),或年平均风速≥3m/s(风光互补)


电费水平


市电单价>0.8 元 / 度,或峰谷价差>0.5 元 / 度(储能套利空间)


运营需求


站点剩余寿命>8 年,运营商共享率≥30%(规模效应摊薄成本),市电稳定性一般(年停电次数≥3 次)

2. 差异化配置方案
地区类型

配置方案


核心参数


年电费降幅


回报期


光照充足偏远地区


3kW 光伏 + 15kWh 储能 + 市电


光伏年发电量 2800-3500 度,储能深度放电 80%,市电补电占比≤15%


60%-70%


1.5-2 年


风光资源兼备地区


2kW 光伏 + 1kW 风电 + 12kWh 储能 + 市电


风光年发电量 3000-4000 度,MPPT 智能分配功率,备电时长≥15 天


55%-65%


1.8-2.5 年


城市近郊地区


2kW 光伏 + 10kWh 储能 + 市电


适配屋顶 / 附属空间安装,峰谷套利(谷段充电、峰段放电),市电补电占比≤25%


40%-50%


2.5-3 年

四、经济性测算(2025 年最新成本数据)1. 单站投入产出模型(光照充足偏远地区)
成本 / 收益项

数值


初始投入


光伏组件 1.2 万元 + 储能系统 3 万元(15kWh,0.35 元 / Wh)+ 控制器 0.5 万元 + 安装 0.3 万元 = 5 万元


年收益


电费节约:原年电费 4.2 万元→改造后 1.26 万元(降幅 70%),年省 2.94 万元;绿电补贴 0.75 万元(投资额 15%)→合计年收益 3.69 万元


年运维成本


光伏清洗 + 储能巡检 = 0.15 万元


净年收益


3.69-0.15=3.54 万元


投资回报期


5 万元 ÷3.54 万元≈1.41 年(含补贴)

2. 规模效应测算(1000 站改造)
• 总投入:5 万元 / 站 ×1000 站 = 5000 万元
• 年化总收益:3.54 万元 / 站 ×1000 站 = 3540 万元
• 3 年总收益:1.062 亿元(覆盖投入 2.1 倍)
• 额外收益:共享率提升 15%,塔服费增收约 1200 万元 / 年
五、风险应对与优化策略1. 核心风险及解决方案
风险类型

应对措施


光伏出力波动


配置 MPPT 控制单元(提升光能转化效率 15%),储能系统采用磷酸铁锂电池(循环寿命≥3000 次),智能预测光照强度动态调整供电策略


储能衰减风险


选择 280Ah 高容量电芯(年衰减率≤2%),建立储能健康度监测系统,每 3 年进行容量校准


市电切换中断


采用 ATS 双电源切换装置(切换时间<50ms),配置备用油机接口(偏远地区可选)


政策变动风险


签订长期绿电采购协议(5-8 年),锁定补贴政策,优先参与跨省份绿电交易(免征部分输配电价)

2. 运维优化建议
• 建立 “源网荷储” 协同平台:整合光伏出力、储能状态、市电质量、设备负载数据,实现 AI 智能调度
• 光伏组件运维:采用无人机巡检 + 定期清洗(每年 2-4 次),提升发电效率 8%-10%
• 储能管理:实行 “浅充浅放” 策略(充放电深度 60%-70%),延长电池寿命至 8-10 年
六、实施步骤与协同机制1. 实施流程(6 个月周期)
1. 站点筛查(1 个月):结合日照数据、电费水平、市电稳定性筛选目标站点
2. 方案设计(1 个月):定制光伏 / 储能容量,对接市电接入方案
3. 设备采购安装(2 个月):优先选用铁塔集采供应商(降低采购成本 15%-20%)
4. 调试运行(1 个月):测试供电切换、储能充放电、远程监控功能
5. 验收优化(1 个月):核算实际节能效果,调整控制策略
2. 运营商协同方案
• 收益共享:节能收益按铁塔 40%+ 运营商 60% 分成,共享率提升部分收益额外分配
• 成本分摊:初始投入按铁塔 70%+ 运营商 30% 承担(或由铁塔垫资,从节能收益中抵扣)
• 协议保障:签订《绿电供电合作协议》,明确市电补电比例、电费结算标准、故障责任划分
七、总结与战略定位
“分光互补 + 市电补足” 模式是极简站降本增效的升级方向,通过 “可再生能源为主 + 市电兜底” 的组合,实现:
1. 电费成本降幅 40%-70%(远超传统改造 15%-60% 的区间),投资回报期压缩至 1.5-3 年
2. 供电可靠性提升至 99.99%+,解决偏远地区市电不稳定痛点
3. 深度契合双碳政策,最大化获取绿电补贴与税收减免红利
4. 铁塔公司风光发电电费可以盈利。
战略建议:短期(1-2 年)在光照充足、高电价地区推广 试点;中期(3-5 年)结合 “虚拟电厂” 建设,将改造站点纳入区域能源调度网络;长期(5 年以上)打造 “零碳基站集群”,实现绿电使用率 100%,拓展节能服务输出新业务。

举报本楼

本帖有 1 个回帖,您需要登录后才能浏览 登录 | 注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版规|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5-11-23 00:07 , Processed in 0.329170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