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查看: 2578|回复: 0
打印

[工程安装] 割接方案 [复制链接]

军衔等级:

  列兵

注册:2017-3-28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5-10 10:17:1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概述:某区域基站进行搬迁,需将原基站的设备及线路搬迁至新建站址(原址附近约100米),此新建站点的市电引入、走线架等配套和天馈系统已经完成,光缆长度足够,无需新敷设。批准搬迁割接窗口为5月7日00:00至7:00。
一、准备阶段
1.完成搬迁割接报告,主要包含搬迁割接任务性质、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参加人员车辆、人员车辆分组、个人工作、个人联系电话、一至两套工作步骤、工作要求、设备类型及型号、光缆型号、光纤纤序、资料要求。还可以添加其他与割接有关的内容。参加割接人员组长以上人员人手一份。
2.5月5日完成光缆路由的清理和支撑,包括光缆的走向、孔位等;完成新机房设备位置的定位、各类线缆的走线规划、静电接地和防雷接地位置的复测,各类尾纤、接地电缆、设备电缆、铜鼻子等线料的准备。
3.5月5日完成机房ODF业务的定位,特别注意将双芯业务精确至单芯业务,同时又保留双芯业务的位置信息。摸查资料中,把资料摸查的精准而详细,要记录这对业务的线序关系,即是平行线还是交叉线。将ODU子框里的法兰盘位置同所在光缆纤芯色谱对应起来,并用表格记录;将法兰盘外侧的跳纤至传输设备等端口的尾纤全部核对一遍,并用表格记录(记录的内容要包括传输设备端口的槽位信息);将传输设备等端口到无线设备的尾纤全部核对一遍,并用表格记录(记录的内容要包括无线设备端口的槽位信息)。
4.现场需准备一辆指挥车、一辆小货车(配小推车)。一组设备施工人员、一组线路施工人员,设备施工组配置包括且不限于一套扳手、一套螺丝刀、断线钳、老虎钳、尖嘴钳、美工刀、压线钳以及前一条准备好的线料备件;线路施工组配置包括不仅限于熔接机1台、熔接机外置电池1套、切割刀1只、剥线钳1把、美工刀1把,刀片若干、断线钳1把、斜口钳1把、螺丝刀工具套装1套、热缩管100根、标签纸5张、记号笔1支、卫生纸、棉球和酒精若干。以及照明、防雨等其他附属设备等。
5.对端机房。基站对端上联机房不少于2人,配置光时域反射仪(OTDR)1台、双圆头尾纤4条,光纤清洁器1套、标签纸10张、光源光功率计1套、记号笔1支等。
6.所有搬迁割接人员提前一天上岗,项目经理现场进行详细的交底,明确分工,熟悉设备、测试使用的仪表,掌握操作步骤和操作要领,了解设备搬迁的工序、流程和注意事项,对工作场所进行防护,做到万无一失。施工严格按照步骤进行,每项任务完成经确认方可进行下一项工作。熟悉应急方案,应对突发事件。施工开始前,参与割接人员,带好相应的劳护用品,提前 3小时到达现场,熟悉割接方案,掌握光缆走向、尺码带,束管、光纤序号及色谱,了解搬迁设备在新机房的位置,设备搬迁的先后顺序,设备线缆的路由走向。上联机房测试人员应在晚上10点前到达现场。
二、实施阶段
1.割接前 3 小时之前各搬迁割接小组到达施工指定位置集中,搬迁割接负责人带领各组主接人熟悉割接现场,再次进行包含以下内容的安全技术交底:
1)待割接的光缆的确定,回抽的方法和长度
2)走线路由的在熟悉和工艺要求
3)明确基站综合柜的位置和ODU在综合柜的位置
4)记录余缆尺码段、预留位置及长度、盘纤、接头盒固定的照片等资料
5)设备施工的顺序和控制流程
6)车辆停放、操作点设置的安全控制
7)确保搬迁割接现场的操作空间
8)专人监督施工进度的时间节点
2.各施工小组在迁改前 1 小时之前再次确认已到达施工现场;施工前各小组完成必要的准备工作,并打开仪器仪表及工具。由割接总指挥和建设单位机务负责人确认电路是否调空,待建设单位的指令确认后,下达割接指令。在得到开断指令后必须由各割组负责人进行设备下电、断开光缆。割接点未接命令不得擅自动作,必须得到割接命令后才能进行施工。
3.5月7日00:00,割接命令下达后,两个小组同时操作。第一步施工必需要求设备组进行ODU所在综合柜的拆除和搬迁、线路组进行光缆回抽和布放;综合柜内传输设备不必拆除,PTN至架顶配电单元的电源线也同时保留;完成综合柜的搬迁后检查接地情况,让PTN处于能随时加电的状态。
4.线路组在完成原光缆的布放后,迅速地、有条不紊地进行固定、开剥和成端的制作;成端在接续前准备工作中的标签应由各割接小组主配人粘贴、负责人核对;成端接头开始纤芯接续前由负责人对待接续的纤芯数量、纤芯强度进行确认,按建设单位的计划指令割接,确保在用设备提前开通,余下的纤成端一组再成端一组。通常割接不通的原因是光缆选取错误、光纤纤序错乱,简单的与上联站点的测试人员配合进行通光或者用OTDR测试查找就可以判定正确的纤序,然后依据正确的纤序,接通就可以。
5.成端完传输设备占用的那一组光纤后,由测试人员跳纤,与上联机房以及后台网管传输督导配合,调通PTN设备,以便后台对其进行数据操作。
6.设备组安装设备开通的顺序对其他如无线BTS等设备的搬迁、加电等工作,通过业已调试完毕的传输设备,与无线督导配合,对无线设备进行开通、调试等操作;期间线路组要对光缆进行整理、标识以及ODU纤盘的标识、尾纤的整理等。整理的全程均在后台网管的监控之下。
7.割接前后均存在系统调纤(估计首尾调纤时间均在1个小时左右),故割接过程中、在接到原有光缆可以断开的指令后应快速施工,原则上在3:00前完成纤芯的成端和盘绕固定(最迟不得超过04:00)。
8.机房测试人员在配合接续点对纤之后应记录各接续点的纤长,应将成端光纤的端面和法兰盘逐个清洁干净,提高存盘图像的质量。测试需要及时记录各接续点衰耗,遇到衰耗超标要及时通知接续人员重接。在存图像的过程中要将图像保持在界面的50%~70% 。
9.迁改负责人在迁改过程中每隔半小时确定一次各组的进度情况,发现异常应立即调配相关资源予以修正其迁改进度。迁改结束后,由指挥向网管及机务负责人确认恢复后,下达撤离命令,没有命令所有参与迁改的人员不得离开割接、测试地点。
三、应急处理方案
1.现场秩序。人员分工明确,工具摆放整齐、位置固定,操作人员注意力集中,不得发生无关人员高声讨论、无序建议和来回走动;迁改中每个地点至少有两个移动手机等多种联系方式,确保联络方便。
2.考虑到迁改过程的不可逆性,需要在工程车上预备一定数量的光缆和一个接头盒,防止原光缆在施工时发生意外损伤。
3.光纤交叉现象。光缆在制式、束管数目及光纤的色别上有所差异, 使两根光缆在接续处产生了光纤交叉;机房内的成端出现错误,也会造成光纤交叉。通过两端机房的测试人员进行单芯对测,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通过调换法兰头位置或者其他方法予以消除。
4.假如成端原跳纤不能拆除,且建设单位不要求进行单芯测试,一定不要进行通光和OTDR测试,以免由于光源发光过强打坏光端机的光板,造成更大的损失。
5.迁改过程中若遇业务不通或无法恢复,应用备件替代,或采取布放临时线缆,将业务代通,等问题排除后再实施。
四、割接完成和总结
1.迁改全部完毕后将施工中的废弃物集中回收,统一处理,做到人走料清场地净,防止产生意外;清理现场完成至离开之前,再次同网管、业务检测部门负责人,以及现场的随工、监理确认业务恢复情况,无误后方能撤离。
2.迁改完成,第一时间收集资料,包括现场记录的OTDR曲线,成端处光缆尺码带,机房测中继段衰耗,机房平面图,各设备的面板图,端口占用位置以及线缆的走向等。
3.总结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计划外的情况,是否没考虑进去,以此作为突发情况是如何应对的,写进总结完善后期割接方案的制定;二是实施过程中,发现哪些潜在的风险没有写进应急预案里,实施人员是如何规避这些可能发生的事故;最后是,整个割接的流程是否存在窝工的环节,造成的结果是浪费了批准的时间额度,给整个割接窗口带来不确定。
4.整个割接的指令都必须从割接总指挥发出方能有效。
5.应该有在迁改前突遇环境变化(如大雨)时可申请取消迁改的流程。

举报本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4-6-13 03:03 , Processed in 0.123901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3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