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省公司高管被查细节曝光!
109万!这是一个部门经理"细水长流"贪腐的最终账单
在很多人眼里,央企的行政后勤部门似乎是个"清水衙门",无非就是管管办公用品、食堂餐具这些琐碎小事。然而,中国移动某省公司行政安保部原总经理蒙某的案例告诉我们:小权力照样能玩出大腐败。
一、"全家总动员"的生意经2007年,蒙某主管公司后勤采购时,发现了一个"商机"——公司的小额采购监管存在漏洞。
于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家族生意"拉开序幕: - 岳母入股的公司成为供应商,提供日常用纸、餐厅厨具
- 妻姐和外甥女的公司也来分一杯羹,供应桌椅、电热瓶
- 妻兄也没闲着,参与到这场"盛宴"中
最讽刺的是什么?妻姐公司的注册资本仅仅3万元,却能长期为大型央企供货。这背后的猫腻,不言而喻。
二、十年"细水长流"的贪腐术蒙某的手法并不高明,但却很"稳"。
从2008年到2017年,近10年时间里,他亲自审批了41次付款申请,累计向亲属公司支付79万余元。平均下来,每年不到8万,每次不到2万——金额不大,次数不少,细水长流。
更狠的是,他还通过虚报项目、开具虚假发票等方式,直接骗取公司钱款109万余元。加起来,这个"小官"贪腐金额接近200万!
三、对抗组织的"演技派"最让人愤怒的是蒙某的嚣张。
2015年到2020年,公司多次开展领导亲属经商办企业专项治理,他年年填报"零报告"。2020年5月,纪委找他谈话,明知东窗事发,他依然矢口否认,继续提交"零报告"。
这不是简单的贪腐,更是对组织的公然欺骗和挑衅。
四、代价:5年6个月的铁窗生涯2020年12月,蒙某终于栽了。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因贪污罪、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6个月。
从部门总经理到阶下囚,从体面的央企干部到人人唾弃的贪官,蒙某用自己的人生给所有人上了一课。
五、警钟长鸣蒙某案暴露出的问题值得深思:
一是小额采购监管的盲区。金额小、次数多的采购往往被忽视,恰恰成为腐败的温床。 二是"一把手"权力过于集中。蒙某一人说了算,采购、分配、审批一手抓,为贪腐提供了便利。 三是亲属经商监督形同虚设。连续多年的"零报告"竟无人察觉,监督在哪里?
"苍蝇"虽小,危害却大。蒙某用10年时间,把公司后勤变成了"家族产业",把公共资源变成了"私人提款机"。这样的教训,足够深刻!
CMCC那点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