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立信发布的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呈现出一幅极具戏剧性的画面:净销售额同比下滑9%,但净收入却同比飙升191%。
对于不熟悉通信行业的投资者而言,这似乎是一个矛盾而又振奋的信号。然而,拨开这层亮丽的利润迷雾,我们看到的是一家行业巨头在应对5G建设周期放缓和地缘政治变局时,所采取的冷静而务实的“生存主义”战略。文 云坪/5G通信
首先,必须指出,高达191%的利润增长,其主要动力并非来自主营业务的爆发,而是一次性的财务操作——剥离旗下iconectiv业务所带来的76亿瑞典克朗资本收益。这笔“意外之财”如同一剂强效针,极大地美化了利润表。如果剔除这类非经常性项目,更能反映其核心业务健康状况的“有机销售额”实际上下降了2%。这一下降,清晰地折射出全球5G市场的宏观现实:北美等主要市场的5G网络部署已越过投资高峰期,而中国市场的份额也陷入停滞,仅靠印度等新兴市场的增量,已难以完全对冲整体的下行压力。
然而,这份财报真正的亮点,隐藏在利润率的提升之中。调整后的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46.3%提升至48.1%,这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它表明爱立信的管理层正在通过“卓越运营”——即优化供应链、削减成本、聚焦高价值合同——成功地在缩量的市场中,实现了更高的盈利效率。这是一种典型的“瘦身健体”策略,当无法开源时,便极致地节流,确保每一笔交易都能贡献更丰厚的利润。
爱立信CEO鲍毅康(Börje Ekholm)的讲话,则为我们勾勒出了公司的未来路径。他反复强调“Open RAN就绪的产品组合”和“AI原生的软件架构”,这并非简单的技术宣传。在当前运营商普遍追求网络建设成本更低、供应商选择更灵活的大背景下,拥抱开放和智能,是爱立信应对华为价格竞争和新兴厂商挑战的关键武器。通过支持与第三方硬件解耦,爱立信试图从一个封闭的“黑盒”提供商,转变为一个更开放的生态赋能者,以此巩固其技术领导地位。
爱立信的这份财报是一面多棱镜。它既反映了全球5G市场从狂热走向理性的客观现实,也展现了一家老牌巨头通过精细化运营和战略性资产剥离来维持财务健康的强大能力。利润的暴增是一次性的狂欢,而有机销售的微降和利润率的稳步提升,才是其生存状态的真实写照。
对于爱立信而言,狂飙突进的时代已经过去,如何在平稳甚至略有收缩的RAN市场中,通过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转型,为即将到来的6G时代积蓄力量,将是其未来数年最核心的命题。
这家百年企业,曾经的无线网络领导者,还会再崛起吗?5G通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