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军衔等级:

  大元帅

注册:2004-8-101013

爱心徽章,06年为希望小学奉献爱心纪念徽章 爱心徽章,09年为家园助学活动奉献爱心纪念徽章 家园09年十大网友 爱心徽章,2010年为家园助学活动奉献爱心纪念徽章 爱心徽章,2011年为家园助学活动奉献爱心纪念徽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1-20 14:46:5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h68810115 于 2020-8-26 09:10 编辑

我的华为二十年
       In 2018

        

        1998年11月17日是华为现在正式认可我作为华为员工的一天,虽然我记得我是11月16日周一入职的,原来系统里面记录也是16日,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系统里面就变成了17日了。但实际上,在那个时候,入职之前还有大队培训,中队培训合计三周,要培训完才能办理入职,才算正式员工。虽然华为在培训期间也给你发钱,但我们这些培训的学员还不是华为的正式员工,因此发钱的名义也就从“工资”变成了“培训补贴”。

        

        不管名义是什么,钱不少也行,因为我是满足任总所有说的“胸怀大志,一贫如洗”华为新员工标准的一半,当然满足的是后面的一半,一贫如洗,在上海国企工作了一年,到华为深圳报道的路费都要靠借,估计比我贫的也不多了。而当时胸里是最大志只是能够在传闻中高淘汰率的华为混三年,攒三年工作经验(因为在国企一年什么活都没干,没有任何面试所需要的项目和编程的经验)和10万块钱,再回上海找个工作,因为我老家是江苏的。但是没想到的是我在华为能干满20年。


01 华为.jpg

        

       工号的遗憾

        

        15004是我入职华为的工号,那个时候还没国庆黄金周,本来想在9月报道,但是人力资源的接口人告诉我入职培训的人太多,只能安排在10月下旬了,后来才知道,那年华为有5000人入职华为,而华为98年年底也只有1万人左右。

        

        在度过担心被淘汰的两周大队培训之后,由于年底了,研发的中队培训人数不够开班,中队培训只能“缓培”,这一缓,缓了20年也没给我补上。没有中队培训,但是按流程还没到办理入职的时间,因此只能先到部门报道。

        

        因为没入职,在华为过了一周没有工号没工卡没邮件的黑户生活,这一周里,看到别人都是挂着工卡在食堂刷卡吃饭,而我只有临时卡,只能到公司边上的快餐店吃快餐,颇有点自卑感。没入职也不能领新电脑,也没有邮箱,除了一本GSM原理的书和一份培训文档之外,其他的电子文档只能到实验室随便找个电脑来看。

        

        等了一周,终于到报道的时间,但是,我们是被搭进市场部班里一起办入职的,市场部的班长自然就是新员工填写基本信息和排序的组织者,他们班的自然就排在了前面,而我们搭进去的就自然排在后面,这个和现在报道公司已经排好工号的流程是不一样的。结果就是,他们班的工号都是14XXX,而我们班都是15XXX。本来也没什么,但是从15XXX工号的人大多数都是99年来的,而我是98年的,在换工号之前,很多次别人看到工号都说我是99年来的,但是对我来说,黄埔3期还是黄埔4期还是很在意的。

        

        工号还有一个遗憾,准确的说是损失。在98年11月之前入职的新员工,是有租房补贴的,为期3年,第一年每个月600,第二年每个月400,第三年每个月200。如果按照我自己的计划是准备9月份去报道,应该是可以享受的,阴差阳错的迟了几周,就没享受到这个补贴,当然这个就只能自我安慰一下了,因为还有11月2日报道的,他只差2天,而我差了2个礼拜呢。


       500人之一

        到了部门之后,虽然还没入职,估计部门领导看我长得一副老实相,应该不会被淘汰,给我安排了思想导师,但思想导师出差了,一直到我转正都没见过。但没见过导师不等于导师不负责,导师安排了他带过的另外一个美女徒弟带我,比我早几个月进公司,已经转正,她就替导师带我了。

        

        一进部门,她先对着机架给我讲了半个小时,后来回想起来当时记得的只有一个叫基站的东西。另外还一个只知道发音叫“依旺”的线,但是不知道“依旺”是什么。我是学计算机的,通信零基础。那时候在实验室,一直听别人“依旺”,“依旺”的说着,就一根线,为什么叫“依旺”呢,还不知道怎么写,也没有好意思问。直到两三天后看到一个文档,才知道原来是E1,只是1念成One,我还不是一般的土啊。通过文档也知道了,除了E1,还有E3,还有STM-1,看来要学的东西是很多的。

        

        部门领导终于有时间和我们几个新员工见个面了。我入职的部门是测试部,和测试部对应的是开发部,无线测试部只有一个部门,几十个人,但是无线开发有好多部门。做产品开发肯定是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所以当时很多人对分配到测试部是很有意见的。领导和我们讲的其他都不记得了,只是记得领导说,大家不要觉得测试没有开发好,全中国做开发的人很多,但是做专职测试的人是很少的,特别是专职做软件测试的,全中国加起来都不超过500人。

03  软件测试.jpg
国内软件测试刚刚起步

        

        好嘛,我是全中国500个人之一,自豪感油然而生。当然领导也不是瞎说,当时国内软件开发还处于很低的水平,大型复杂软件是不多的,一般都开发人员自己做测试,有问题直接修改。而在测试方面的积累就更少了,国内的测试理论,方法和工具都还在探索和起步阶段。华为在测试方面的投入是相对比较早的,无论是理论探索,工具实践,用例管理,自动化测试应该都是走在前面。前几年也有原来一个部门的兄弟,测试专家,出去创业,专业做测试,现在已经走上了正轨了。

因此我就从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开始了20年的华为生活。


       被忘记转正的新员工

        那个时候是没有新员工转正答辩的,因为一般来了之后立即干活的,从简单的干起。系统测试不会干,做单元测试总可以的,干活的同时,晚上自己加班看一些协议,文档,逐渐的也开始能够弄系统测试了,3个月之后已经基本上能够独立干活。

        

        我们进公司的时候,工资都是标准的,社会招聘的是4500,正常情况下3个月转正,转正涨500块的工资,一定比例的人可以涨1000。因为没有新员工答辩,也就更没有像现在这样管理规范的主管沟通,因此涨工资就成了转正的标志。我是11月入职的,按照常规,应该是1月或者2月转正,中间夹一个春节,这两个月都有可能。但是我等啊,等啊,2月没涨工资,3月份工资也发下来,也没涨。难道试用期不合格?难道要被淘汰?忐忑不安的想了两天,赶紧和领导沟通一下,为什么没转正,会不会被淘汰。

        

        领导则是一脸茫然,啊,你的转正早就报上去了,你表现还不错,给你涨的是1000块工资呢。原来工资还没涨啊?帮你问一下。过了两天,知道原因了,那个时候转正好像是用书面报上去的,提交到某领导那签字的时候,正好领导出差了。这也很正常,但是关键是领导出差回来之后,把那个签字的事情忘记了,忘记了!原来我是被忘记转正的新员工,可怜的我就这样比别人多了2个月的试用期。

        

        通过这个事情,我学会了技能1一定要沟通,不然别人真不知道,事情没进展的原因可能并不是如自己的猜想,可能只是别人没看见或者忘记了

04 华为深圳总部.jpg

华为深圳基地

        

        原因清楚了,补救措施也很快很给力,立即转正,转正时间按2月份算,补发2月份和3月份的工资差额,也就是2000块。再加上99年4月份第一次将发工资的时间从28日改为15日,因此在3月份工资发完半个月之后再发一次工资,而我还额外多2000块,感觉突然特别有钱,很开心,赶紧去华强北,配了一个兼容机,以后就可以和同学兼室友一起打星际争霸了,在此之前只能蹭别人的电脑玩。


       第一次开局

        在测试干了两年,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了,正好碰上BTS30基站开实验局,当时我是做控制器测试的,正好控制器开局组的人手不够,也就有我在华为第一次出差,并且这个出差持续了一个月,也收获良多。

        

        平时在实验室做测试,需要跟踪设备接口的消息,以便定位问题。一般在实验室,一般也就1-2个基站,因此习惯性的就跟踪某个接口的所有消息。但是也就是这个在实验室的习惯性,在几十个基站的现网差点引起了问题,在白天话务高峰期,在现网跟踪某接口的所有消息就意味着消息数量巨大,在确定按钮按下去之后,突然看到消息跟踪窗口里消息直接而快速的翻屏,不但找不到需要的信息,而且计算机反映也慢了。赶紧停止消息跟踪,点了几次没反映,继续点,终于将消息跟踪停止。

        

        后来想想还是有点怕的,如果不能将消息跟踪停止,光消息跟踪就可能将前后台的正常通信带宽全占了,会影响到日常维护的前后台通信。晚上赶紧写一个邮件,将这个过程说了一下,并建议在消息过滤和筛选上面做出更严格的限制,比如,对于量最大的消息一定要筛选,能够跟踪指定TRX和指定信道的消息等等。这些东西在实验室没想到,到一拿到实际使用就很轻易的能够想到相对完善的方案。

        

        通过这个事情,我学会了技能2现网经验很重要,实验室能学习知识,但最好的经验都是从现网中来

05华为百草园.jpg
华为百草园员工宿舍

        

        也正是有了这样的感悟,也有了我后来3个月的网规网优的锻炼机会和6个月印尼某项目区域设备安装经理的锻炼机会,这两次的锻炼让我对无线网络的规划,建设和维护的理解有了很大的提升。


       转战市场技术和维护

        后来工作岗位由测试转到了市场技术,这个岗位名称就说明了工作的内容,就是研发技术和市场行销之间的桥梁,接口,代表研发支撑市场答标的技术部分,常规的功能是否支持基本上市场去答了,对于不确定的功能或者技术部分不熟悉的部分,会由机关行销转到市场技术接口人这里,代表研发对外答复。

        

        当时华为市场承诺管理已经有了一定的规范,在更早的时候,华为在答标中过承诺的情况是经常发生的。曾经流传的一个编的段子,就能反映过承诺的情况:某日某电信局长把华为市场销售人员叫过去,问,你们的设备挺好,但是这个机架是否能做个翅膀飞出去吗?市场销售人员立马斩钉截铁的回答说:能,我马上打电话叫中研做。这里的中研就是原来研发体系在那个时候的简称。

        

        答标是有一定的时间限制的,咨询过来的问题一般都是要在特定时间之前完成答复,功能支持还是不支持,后续怎么处理。有一些新产品,整个技术部分可能都要我们来答复。

        

        而正是这种严格要求,也使我学会了技能3:按时完成,要不就直接在接任务的时候就说完不成,但是只要答应了,就在限定时间里交货

        

        做市场技术的时候,经常会碰到很奇怪的问题或者需求,甚至极其不合理的需求。这就需要深入到问题的背后,为什么要提这个问题或者需求。比如做CDMA WLL的时候,非洲某小运营商提出一个需求,要求我们系统实现定时开户和定时销户的功能。这个需求就和一般人理解不一样,开户和销户应该都是在营业厅白天上班时间操作的事情,为什么一定要定时去做呢?经过了解,这需求是这个运营商的维护经理提出的,维护经理是一个到非洲工作的中东人,提出这个需求的原因就是要将自己的一个号码在上班时间和下班时间分别在手机和固定台使用。既然知道了原始的诉求,只要帮着解决问题就可以了,利用现在的功能就可以实现,而不需要开发新功能。

        

        通过无数个案例我学会了技能4:需求和问题一定要问到背后的原因,也要以换位思考的方式协助解决一线的问题,因为一线行销永远不可能无缘无故提一些不合理的需求

06 华为上研所.jpg

笔者所在的华为上海研究所

        

       解决过的最有意思的问题

        曾经管过某产品维护差不多一年时间,在这一年时间里面,最大的感悟就是,只要是BUG,肯定会在网上暴露出来,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不但是我们产品的BUG,我们还定位出过SQL Server数据库在双机备份上的一个BUG。维护定位问题虽然很辛苦,但是也会有一些很有意思的问题。

        

        某天,加班之后坐公交车回家,路上接到某局点服务人员电话,说新开的但是还未放号的局点在通话中经常掉话,固定台还复位,然后我就开始问有什么现象,说着说着,随着公交车一次鸣笛,断话了(当然当时不知道和鸣笛相关)。过了一小会,服务人员再打过来,立即就说,就是刚才那样的现象,他是用测试固定台打的。然后两个人就开始讨论到底什么条件能够导致莫名其妙的断话和复位,又断了一次之后,我就感觉可能和我所在的公交车鸣笛有一定的关联。第三次通话中,两个人就不咸不淡等待着司机再次鸣笛,随着公交车第三次鸣笛,期待的断话和固定台复位如期而来。

        

        现象清楚了,问题就很好查了,第二天和开发团队将现象一说,2个小时实验室就复现了,原因也清楚了,因为这个产品是无线系统和固网交换机相连,会在通话过程中传递DTMF(双音多频)信号,也就是我们一般固定电话按数字键发出的那个声音。虽然拨号盘上只有10个数字,*,#,但是DTMF定义的频率组合起来,有超过这个10个数字和两个符号范围的,而公交车的鸣笛的声音正好在超出部分的范围。固定台的处理芯片一看,这些DTMF信号怎么用没人告诉我啊,急死我了,我重新启动一下吧,所以固定台就复位了。这是芯片处理不完善的地方,系统也可以规避,就是屏蔽超出的部分,出个补丁。而这个问题,也是我处理过的最有意思的一个网上问题。


       尽人事,听天命

        在华为的前10年,在工作上的自我压力一直比较大,不是工作完成质量或者进度的压力,而是工作的内容,总担心我这出错产生对外的影响。最早做测试,版本测试完成上网,作为测试人员最担心的是漏测导致的网上问题。做了市场技术,又担心对外的失误答复影响项目。做维护的压力就更大了,操作指导书,问题答复都可能出纰漏,团队也的确出过一个纰漏,某个操作指导书本来安排了某员工验证,但他实际未验证然后告诉我验证了,没问题,但是里面有一个重大错误,差点引起某局点升级的重大事故,因此维护压力是最大的。

        

        上面的这些压力还是来自于公司内部,后来到了MIC(移动创新中心),和客户一起研究一些技术创新,有进度的压力,有产品规格的压力,有新产品测试和商用的压力,并且这个压力是直接来自于客户,以及他们不满意的时候就会直接与产品线领导的沟通。那段时间是压力极大,做事情缩手缩脚,甚至有了一定的畏难情绪。


        在某次客户在巴塞罗那的会议期间,产品线领导何总与我聊了1个多小时,并说我之前做事情不事这样的,在这次沟通中,何总说了一句至今让我铭记在心的话“不要自己有额外的压力,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保证并不是随随便便换一个人就能做得比你好就可以了”。之所以原来有额外的压力,觉得自己要对事情的结果负责,没分清楚责任结果的压力并不是在某一个人,而是整个团队,当然自己输出质量也是要保证的。

        

        通过这次沟通我学会了技能5:任何工作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就可以了,就算是失败,也不仅仅是一个人的责任,实现自我减压。工作推动上碰到困难,给领导讲清楚要点,领导的力量和能量比我大很多

07 华为上研所.jpg

上海研究所的人工湖

      

       职业生涯最大的转身

        从海外回国之后,做了2年SE(System Engineer),也就是系统工程师,做了一个版本。SE也被称为产品设计的万恶之源,所有产品的问题最后都可以回溯到设计,因此也被自嘲为Stupid  Engineer,而我做的解决方案(Solution)SE也就称为Super Stupid Engineer。

        

        研发都有向其他部门输送人员的任务,某次部门例会,强哥说我们部门的输送任务还没完成,让我们在自己小组例会的时候动员动员,看是否有想到其他体系的人。既然要动员,那么我肯定要先看看有哪些岗位,这样才好动员。打开文档一看,除了之前常见的销售,服务之外,居然还有财经岗位。

        

        我个人一直就比较喜欢财经,看新闻也比较喜欢经济方面的,从04年开始就一直分析中兴年报,写年报解读的文章。我当时也算是研发人员里面为数不多的能够读懂上市公司财报的,既然有财经的岗位,索性就把自己输送出去,既完成了部门的输送任务,也能使自己兴趣和工作结合在一起。面试很顺利,自己做的版本也正好刚刚结束,于是就在一个月内,就从研发SE华丽丽的转身到产品线的财务代表,当然还是无线产品。

        

        刚刚转身时,的确有一些难度,财务的基本概念虽然知道,但是财务代表的工作肯定不仅仅是基本概念就够用的,所有知识,技能都需要从头再来。当然在华为,财经的分工也很细,产品线的财务代表的主要工作也只围绕产品损益表,其他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基本不涉及,资金,账务,税务都不涉及,这样学起来相对简单些。

        

        从SE转财经也已经超过6年了,无线业务的背景也给我在财经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华为的运营商业务相对比较复杂,主要是因为产品相对比较多,商业模式也相对复杂,因此财务核算系统也要复杂一些,各种管理诉求也会叠加到财务系统上。在财经的6年多,除了财经日常的经营分析,汇报,预算之外,也成功做了一个SRAN的核算方案,并将核算方案做进公司的财务系统,使得之前每个月都要好几个人天,年累计工作量几个人月的工作变成每个月只要1-2个小时,年度并不需要额外的投入,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在这个过程中,因为涉及到公司多个系统的修改,也学会了技能6为单个部门的需求,不要一下子就将所有的需求都抛出,复杂的方案和工作量可能会吓到需求接收方,通过分阶段的目标,有节奏的提出需求并逐渐改进反而更容易成功。

08 华为松山湖基地.JPG
华为东莞松山湖新基地

        

       开始《通信之路》

     

        在17年初的某一天晚上,看微博和今日头条也看到夜里12点半,突然觉得很无聊,很浪费时间,虽然看的也基本上是属于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但每天看,也就那点内容。原来还有个爱好,打打游戏,但也很早就不打了。正好看到爱立信16年亏损的财报,看到诺基亚和阿朗合并的纪念文化衫,突然很有感慨,决定写点东西,以纪念一下逝去的通信高峰。我09年写的8万字的《华为无线竞争力》也是在看了两个礼拜天涯的帖子之后觉得太浪费时间才写的,看样子,无聊才是我写东西的最大动力。


合并路径2.jpg

诺西和阿朗合并的纪念文化衫

        

        在开始写这篇文章之前,本来没有太多的信心,自己的积累并很多,那么信息的主要来源肯定主要是互联网,或者说,大多数的内容都是从网上摘抄的,写出来会多少意义?后来和一个朋友聊到这个事情,朋友给了我很大的鼓励,他说,网上的材料只是素材,你按照你的观点和逻辑写出来,就好比所有厨师做菜的材料都是一样的,未经加工的是生肉,生茄子,经过厨师加工的就变成了肉末茄子,而厨师的水平高低就看炒出来的菜的味道怎么样。这么一说我也就释然了,虽然天下文章一大抄,但是经过我的加工,以我的逻辑呈现,还是有一定意义的。

        

        最开始写也不知道能写多少,当初估计能够写20万字最多了,后来发现网上素材挺多,越研究思路越开阔。等差不多写了5,6万字之后,整体的轮廓,大纲也就基本清晰了,应该有30万字左右。从2017年07月21日公众号第一篇开始,一年半不到,差不多已经有70篇了,已经超过30万字,后面的篇幅可能还会超过已经发的。

        

        写《通信之路》,主要是利用原来晚上看手机的时间,不耽误任何其他时间,该上班上班,该加班加班,该做饭做饭,该洗碗洗碗,该聚会聚会,该喝酒喝酒。写这些完全是凭着自己的兴趣,没有进度压力,没有时间压力,只要写的进度比发的进度快个几万字就可以了,毕竟自己的水平有限,不能随写随发,写的时间也不固定。


      通过写《通信之路》,也看了大量的资料,新闻,扫描的杂志,自己也学习了很多通信的知识,通过研究AT&T,北电,摩托罗拉,朗讯,西门子,诺基亚等公司兴衰史,对这些企业为什么能够起来,又因为什么原因衰落有了更多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总之,写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学习和提高的过程,自己也很享受这个过程。

        

       感恩华为

        加入华为20年,华为从收入不足百亿人民币发展到18年预计超1000亿美金,20年,我也从一个通信零基础的懵懂少年成为了快到华为退休标准的中年但不油腻的通信男,当然现在已经是财务男。在这个过程中,伴随着华为“三个人干五个人的活,拿四个人的工资”策略下给的薪酬,构筑起自己的幸福生活。

        

        作为基层员工,最喜欢就是华为的简单,不需要搞关系,不需要溜须拍马,只要把活干好了,该有的都会有,无论是升职,还是加薪。在华为20年,经历了超过10任领导,每个领导对我都挺好。在华为20年,从来都没有和任何一任领导提过工资,奖金,如果涉及到这个话题,都是领导告诉我,涨工资了,或者发奖金了。

        

        30岁的华为,我经历了20年,这20年,是快速发展的华为,也是逐渐成长的我,不但是年龄,还有知识,能力和阅历。

        

        感恩生活,感恩华为,感恩任总,感恩中国!

09任总和华为.jpg

已有 9 人评分经验 家园分 收起 理由
ttxp2020 + 1 赞一个!
swzxb + 1 赞一个!
悠然见南山 + 1 感谢分享!
zgq_hh + 1 赞一个!
TYMING + 1 赞一个!

总评分: 经验 + 50  家园分 + 77   查看全部评分

举报本楼

军衔等级:

  大校

注册:2011-7-6156
2#
发表于 2019-1-20 14:48:41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原创?牛了!

举报本楼

军衔等级:

  副版主

注册:2014-12-31486
3#
发表于 2019-1-20 14:50:38 |只看该作者
在你公众号里很早就拜读过这篇!赞!

点评

ViKaetre  请问是哪个公众号,想关注大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2-18 14:35

举报本楼

军衔等级:

  上校

注册:2018-3-17978
4#
发表于 2019-1-20 15:27:44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华为到目前为止,是一门心思抱着无线(系统加终端)的大腿发展起来的(光网络的兄弟憋住,别骂哦)。楼主轻描淡写的SINGLE RAN 核算大法,估计是融合了研发全寿命,市场各商务模式,工程交付加服务交付,最后加上公司内部考核为产品线头头桌子底下用软件抢加分项出老千。这是大专家,鬼才啊!

风流名士,核心竞争力人才,全球一流人才。

举报本楼

军衔等级:

  大校

注册:2005-6-2524
5#
发表于 2019-1-20 16:06:36 |只看该作者

举报本楼

头像被屏蔽

军衔等级:

  中校

注册:2016-6-876
6#
发表于 2019-1-20 16:28:41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举报本楼

军衔等级:

  大校

注册:2011-7-6156
7#
发表于 2019-1-20 16:42:26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akuka 发表于 2019-1-20 16:28
楼主的技术生涯,很坎坷的啊,不到四十岁就不得不放弃技术,改行当账房先生;

中国所谓高科技企业,就是这 ...

不废继续搞技术又能如何呢?恐怕收入不到他现在的一半吧。所以让你选你恐怕也选账房先生。呵呵!

举报本楼

军衔等级:

  新兵

注册:2016-1-24
8#
发表于 2019-1-20 16:56:51 |只看该作者
楼主经历了这么多,太厉害了!!

举报本楼

军衔等级:

  下士

注册:2011-6-8
9#
发表于 2019-1-20 18:12:42 |只看该作者
挺有意思,支持楼主,继续啊,不要太监

举报本楼

军衔等级:

  上士

注册:2011-3-2
10#
发表于 2019-1-20 22:46:49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站在了风口上

举报本楼

军衔等级:

  上校

注册:2009-1-7133
11#
发表于 2019-1-21 00:02:1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大元帅写的东西,还是不错的!有很强的可看性!当然,屁股决定脑袋,这个华为,是大元帅心中的华为,其他人,见仁见智!另外就是转财务,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转型!精通业务+财务知识的结合,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这个懂得才懂,不懂也是白说……

举报本楼

军衔等级:

  上校

注册:2009-1-7133
12#
发表于 2019-1-21 00:02:59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大元帅写的东西,还是不错的!有很强的可看性!当然,屁股决定脑袋,这个华为,是大元帅心中的华为,其他人,见仁见智!另外就是转财务,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转型!精通业务+财务知识的结合,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这个懂得才懂,不懂也是白说……

举报本楼

军衔等级:

  中将

注册:2015-10-3197
13#
发表于 2019-1-21 08:01:27 |只看该作者
楼主至少已经实现财务自由了。

点评

悠然见南山  楼主的追求早已不是财务自由!人生于世,除了吃饱穿暖,还是要能够留下一些自己的印迹的。这点我服楼主,不仅在华为的20年工作经历,《通信之路》也是不可磨灭的印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1-22 09:54
h68810115  问世间财务自由为何物?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1-21 13:22

举报本楼

军衔等级:

  新兵

注册:2019-1-21
14#
发表于 2019-1-21 09:00:10 |只看该作者

楼主至少已经实现财务自由了。

举报本楼

军衔等级:

  上等兵

注册:2018-12-13
15#
发表于 2019-1-21 09:03:30 |只看该作者
逻辑高手!

举报本楼

军衔等级:

  中士

注册:2008-6-45
16#
发表于 2019-1-21 09:07:26 |只看该作者
《通信之路》写得真好,系统、全面而不缺乏深度,持续拜读中。。。

点评

ET_PJZ  通信之路的连接有么,拜读一下。谢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1-21 13:07

举报本楼

军衔等级:

  上将

注册:2011-5-20292
17#
发表于 2019-1-21 10:52:15 |只看该作者
能干20年也是不简单了。。

举报本楼

军衔等级:

  大校

注册:2006-9-202
18#
发表于 2019-1-21 11:03:53 |只看该作者
对未来的通信从业年轻人是个很好的激励

举报本楼

军衔等级:

  下士

注册:2018-12-194
19#
发表于 2019-1-21 11:27:56 |只看该作者
佩服

举报本楼

军衔等级:

  下士

注册:2010-6-18
20#
发表于 2019-1-21 11:52:15 |只看该作者
好文!

举报本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Archiver|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4-4-19 22:09 , Processed in 0.434337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3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