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军衔等级:

  新兵

注册:2018-12-281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11-2 02:52:5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5G应用市场介绍课程作业
一、调研全球各大运营商拥有的5G频段及其典型特点?
中国      
电信:3.4-3.5GHz
              联通:3.5-3.6GHz
              移动:2.515-2.675GHz,4.8-4.9GHz
日本      
NTT Docomo:28GHz频段(400MHz),4.5GHz频段(100MHz),3.7GHz频段(100MHz)
              KDDI:28GHz频段(400MHz),3.7GHz频段(100MHz)
              Softbank:28GHz频段(400MHz),3.7GHz频段(100MHz)
              Rakuten:28GHz频段(400MHz),3.7GHz频段(100MHz)



图1  日本电信频谱使用
美国      
Verizon:28GHz毫米波频段,Verizon 5G Home服务采用28GHz毫米波频段,载波带宽为400MHz,峰值速率可达1Gbps,其向用户承诺的下载速率为300Mbps,覆盖距离最高可达1000米。
AT&T:AT&T的5G+采用的39GHz毫米波频段,拥有375MHz带宽的毫米波频谱,但目前5G+的载波带宽仅为100MHz,以及采用的是2x2 MIMO技术。
T-moblie+Sprint:Sprint拥有2.5GHz中频段,T-Mobile拥有600MHz低频段和毫米波高频段,两家运营商合并后,可利用低、中、高频段三层组网,600MHz做覆盖层,2.5GHz做容量层,毫米波做高容量层(热点),既做广了网络覆盖,又做厚了网络容量。
韩国
              SK:3.6GHz-3.7GHz(100MHz),28.1GHz-28.9GHz频段(800MHz)
              KT:3.5GHz-3.6GHz频段(100MHz)和26.5GHz-27.3GHz频段(800MHz)
LG Uplus:3.42GHz-3.5GHz频段(80MHz),27.3GHz-28.1GHz频段(800MHz)
瑞士
              Sunrise等三家运营商:3.5GHz-3.8GHz      
  等等。。。
频谱分配建议:
在2GHz以下,用于广域覆盖和室内场景覆盖;而在2-6GHz(C-Band)用以作为主频谱使用,兼顾覆盖和数据传输;在6GHz以上,用于处理特殊场景,用作超快数据传输
图2  全球5G中 C-Band划分
图3  全球5G中6GHz以上频段划分



图4  全球各国频谱可用性
二、自学5G帧结构,并调研全球各大运营商选择的帧结构及其特点?
5G NR(New Radio)的物理层相对于4G来说,5G最大的特点是支持灵活的帧结构。5G要支持更多的应用场景,其中,超高可靠低时延(URLLC)是未来5G的关键服务,需要比LTE时隙更短的帧结构。对于这种帧结构具有以下的特点。
1、Numerology
5G的一大新特点是多个参数集(Numerology),其可混合和同时使用。Numerology由子载波间隔(subcarrier spacing)和循环前缀(cyclic prefix)定义。
在LTE/LTE-A中,子载波间隔是固定的15kHz,5G NR定义的最基本的子载波间隔也是15kHz,但可灵活可扩展。
所谓可灵活扩展,即NR的子载波间隔设为15*(2^m) kHz,m ∈ {-2, 0, 1, ..., 5},也就是说子载波间隔可以设为3.75kHz、7.5kHz、15kHz、30kHz、60kHz、120kHz...(如下表):



图5  灵活的子载波间隔设置
2、帧结构
对于5G帧结构,由固定结构和灵活结构两部分组成。
图6  5G基本帧结构示意图
如上图,与LTE相同,无线帧和子帧的长度固定,从而允许更好的保持LTE与NR间共存。这样的固定结构,利于LTE和NR共同部署模式下时隙与帧结构同步,简化小区搜索和频率测量。不同的是,5G NR定义了灵活的子构架,时隙和字符长度可根据子载波间隔灵活定义。
3、Mini-Slots
5G定义了一种子时隙构架,叫Mini-Slot。Mini-slots主要用于超高可靠低时延(URLLC)应用场景。
如上图(红色方框),Mini-Slot由两个或多个符号组成(待进一步研究),第一个符号包含控制信息。对于低时延的HARQ可配置于Mini-Slot上,Mini-Slot也可用于快速灵活的服务调度,估计仅一些5G 终端支持Mini-Slot。
4、同步信号
为了连接网络,5G UE需执行初始小区搜索,其主要目的:
•寻找信号最强的小区来连接
•获取系统帧timing,即帧的起始位置
•确定小区的PCI
•解调参考信号
为了支持小区搜索,需用到PSS(Prim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主同步信号)和SSS(Second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辅同步信号)。PSS和SSS在同步信号块(SynchronisationSignal Block)里传输,与PBCH(物理广播信道)一起,配置于固定的时隙位置,如下图:



图7  帧结构中同步信号块示意图
在初始小区搜索期间,UE通过匹配滤波器对接收信号和同步信号序列进行相关,并执行以下步骤:
(1) 发现主同步序列,获得符号和5ms帧timing。
(2) 发现辅同步序列,检测CP长度和FDD / TDD双工模式,并从匹配滤波器结果中获得准确的帧timing,从参考信号序列索引获取CI。
(3) 解码PBCH并获得基本的系统信息。
为了支持波束扫描,同步信号块被组织成一系列脉冲串(burst),并周期性发送。
5、PBCH(物理广播信道)
PBCH向UE提供基本的系统信息,任何UE必须解码PBCH上的信息后才能接入小区。同时其他广播信息会被映射到共享信道上。
•下行系统带宽
•无线电帧内的定时信息
•同步信号脉冲发送的周期性
•系统帧号
•其他较高层信息等
6、同步信号和PBCH的映射



图8  同步信号和PBCH映射示意图
PSS/SSS/PBCH只有4个符号,这样可确保快速的获得时间,PSS/SSS的保护带确保减少干扰,所有5G UE都必须支持24个PRB的带宽,同步信号块带宽取决于子载波间隔。
7、系统信息
系统信息获取采用分级的方式。基本小区配置信息由PBCH提供,共享信道进一步提供更多的系统信息。完整的信息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获得:
(1)UE读取提供基本小区配置的PBCH,并找到下行控制信道(其调度共享信道)。
(2)UE读取为所有其他系统信息块提供调度信息的最小系统信息。
(3)UE读取其他所需的系统信息。
(4)   UE请求系统信息,例如仅与特定UE相关的系统信息。
三、你觉得5G会最先在哪个领域商用?其商业机会在哪里?
商用领域包括了从5G未来医院、5G+智慧东奥、送货机器人、5G无人机智能物流以及联通eSIM智能终端等众多5G终端产品以及众多5G应用。
2018年,各大运营商已经纷纷宣布成立了自己的5G创新研究中心。而运营商之外,华为、中兴、OPPO、vivo等也具备商用能力的5G智能手机。中兴通讯与上海交大合作研发的5G+仿生机器人;华为包括8k+5G直播、5G医疗、5G无人矿车、VR滑雪等在内的5G应用及解决方案;联想,高通等企业也具有5G下的许多特色产品。
5G三大场景技术将催生大量新的应用和场景,这将会对网络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新的网络技术和架构来满足这些新应用的需求,而边缘计算就是这样的一项技术。
一方面,通过引入边缘计算技术,不仅可降低时延和带宽传输成本,提高网络内容分发效率和用户体验,有效缓解网络拥堵甚至崩溃等问题的发生;另一方面,边缘计算对于保护用户隐私以及数据安全也将更加的具有意义。所以在5G应用领域下,边缘计算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长,如“工业边缘云AI机器视觉解决方案”、“5G+MEC智慧场馆解决方案”、“5G智慧港口解决方案”、“5G医疗的边缘云系统”等,以还有PaaS系统为核心的为边缘计算应用提供业务开通、部署、运维等基础能力,集成了网络和行业特色API能力向第三方应用开放,实现边缘计算对垂直行业的赋能,构建开发的应用生态第一系列平台的建设与发展。
5G最先商用的领域,我认为是和VR/AR4K/8K产业相关的领域。
5G三大场景当中,作为延续了4G功能的eMBB场景,其同时也被认为是将能够最早实现商用的一大场景,而“5G沉浸式体验展”、“5G+4K/8K”、“5G+AR/VR”等黑科技越来越多的展示使得5G与泛体娱文化领域新型合作,运用创新等产品竞相发展,是一个流量的爆点,也是一个前所未有的热点。比如通过8K超高清沉浸式影院为消费者打造真实内容沉浸体验;5G超高清赛场——篮球训练营,通过5G+4K/8K+VR技术与体育赛事的融合,不仅能让消费者体验到超高清赛事的身临其境感,并且还能通过互动装置让参与者尽情炫技。5G快游戏、5G超高清直播、5G超高清视频彩铃、AR/VR/超高清终端等产品的发展和运用,将会对未来的生活模式产生重大的影响,甚至是变革。
随着5G商用牌照的正式发放,5G将在各领域得到更广阔的实践应用,而包含了AR/VR/4K/8K等在内的eMBB场景则将成为5G最先爆发的领域。单就面向于人与人之间互动的eMBB场景而言,在智能手机增长乏力的情况之下,全球手机市场格局基本定型。但在智能手机之外,随着5G、智能硬件等技术的提升,下一代以多屏互动、全息、VR/AR等新一代交互方式为代表的产品形态将有可能出现新的颠覆型产品,至于如何把握这些新的发展机会,其过程与结果都值得我们期待。

举报本楼

本帖有 2 个回帖,您需要登录后才能浏览 登录 | 注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4-6-17 10:58 , Processed in 0.268578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3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