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军衔等级:

  大将

注册:2008-7-231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1-31 14:26:5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当电报大楼响起东方红 当老电报员还坚守在这里

运营商世界网 罗帆/文

矗立在西长安街的电报大楼依然会响起飘扬在十里长街的东方红乐曲,与北京站的钟声遥相呼应。电报大楼似有沧桑痕迹,表盘却仍然平稳地转动。1985年以前,每月300万封电报从这栋大楼发出。现在,却只剩下一个窗口还在坚持发报了。很难想象在电报逐渐退出大众视野后,仍有几位电报员坚守在这里,而我也有幸采访到了他们。

这个大楼可真不错啊!

1976年,国际报房发报员白何廷初入电报大楼。据他回忆,早年他在呼家楼中学念书时,毛主席一发表最新语录,同学们就会上街游行,西边来的到东单,东边来的到西单,走过整个长安街,电报局是必经之路(那时电报大楼叫电报局)。那时的他不敢想象,有朝一日也能有幸进入电报大楼,只是一边仰望,一边感慨“这个大楼可真不错啊!”

这座“不错”的大楼始建于1956年4月21日,直至1958年10月1日才正式投入生产。毕业于北京电信长途学校的白何廷,直接分配到了北京电报大楼。因为技校毕业,没有学徒的过程,经过几个月的学习后,直接成为了国际报房的一级工。国际报房发送电报的范围是中国境外和港澳台,所以白何廷的专业英语水平也相当出色。

遥想当初,在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电报是作为长途通信的重要手段。在白何廷刚进入电报大楼时,仅第二报房就有200人。如今,北京只剩一个窗口还在坚持办理电报业务,也只有白何廷、王德源和一位女报务员还坚守在这个岗位上了。白何廷向我们绘声绘色地描述了电报大楼当时的样子;“那时,一层是对外接待,包括长途电话、电报、长市话等;二层主要存放所有档案和报底;三层就是二报,对外也叫国际报房;四层是处理国内电报的一报房;五层整层都是机房;六层就是办公室”

电报是报喜报忧的唯一方式

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53.8秒,河北省唐山市突发7.8级强地震。那时,白何廷正在国际报房做一种名为卡拉奇的电路。不到天亮,电报大楼就已经围得水泄不通,来发电报的人都急于知道灾区的情况,关注在唐山的亲友是否安然无恙,电报是最快也是唯一的途径。一封封电报从收报,到译电,再到送报,真是一刻都不能耽误。

所以,送报员也在以飞快地速度将电报交付到等报人的手中。“那个时候电报还分为普通电报和家急电报。如果是加急电报,即使夜里2点也要送。”送报员王德元回忆道:“送报楼会在楼下大喊,xxx,你的电报!如果,这个要接收电报的人家还没有听见,就只能去楼上敲门了。那个时候,北京也很少有电梯的概念,一般都是爬楼。就算送报员穿着大皮靴,也得照样上去敲门。为了完成任务,真的是喘着粗气也得上去。有时候要送的这家还没醒,楼下都醒了。为了这些,我们也不少挨数落。”

这番话分明说出了这个职业不为人知的劳累与辛酸,可王德源说出来却带着一点自豪。“那个时候摩托车驾驶、电动车驾驶都属于技术工种,还有一些补贴呢!”

不愿离开的理由

刚开始,电报职业的确是一个“金饭碗”。那时候,工资分为8类,最高的是上海,而在北京电报大楼工作可以拿到最高级别的工资。白何廷告诉我们:“那时候,一级工是41.5,足够养活一大家子人了”

可是后来,随着通信技术的演进,电报行业的工资已经没有想象的那么高了。其中一个分水岭就是2000年,有大批的电报人换岗。想来已经17年了,几位电报人还坚守在这个岗位上实属不易。

“那个时候虽然物质匮乏,但是人的精神状态还可以。”王德源这样形容。后来的我们,见惯了频繁换岗,却很难理解什么是“干一行爱一行”。见到这几位老电报人,我似乎略有所懂,上一辈的人都是这样去爱一份工作的。

永不消失的电报精神

如今的电报大楼早已改成了联通营业厅,只有一个柜台仍然摆放着“受理电报业务的牌子”,这已经北京唯一一个能发电报的柜台了。

“20年前的电报大楼不是这个样子的”陷入深思的我一下子被白师傅的话拉回了现实:“那时候,一排10多个柜台,春节繁忙的时候,柜台里十多个工作人员接过写着简短问候、消息的纸条,拿给电传机的打字员,一个个敲进电传机,楼上的发报员滴滴答答地,将亲人回家、过年问候的消息传递给远方。”

在白何廷的桌子上,仍然摆放着纸质版的密码本和一沓“采报流水单”。因长期翻阅,密码本早已泛黄褶皱。核对电报冠字流水号也是他每天都需要做的事情,长达40年的电报工作,经他翻译及核对的电报竟无一丝错漏。

为了将电报事业继续传承下去,55岁的送报员王德源自请学习英文代码。原电报大楼销售部的陈宝凤也毫不犹豫地加入了报务岗。他们在收报机和发报机间来回穿梭,滴滴答答的声音饱含深情。

看着眼前三位老电报人,时而欢喜地讲述在电报大楼发生的一点一滴,时而忙碌的收发电报。我就已经深知,他们早已对通信的变迁抱有接受和理解的态度。今年4月,白何廷师傅就该告别41载的电报职业生涯了。他会站好最好一班岗,然后把在此之前所有的故事都讲给我们听。

即使电报大楼只有唯一一个窗口还在坚持发报业务,北京人心中的电报也不会就此消失。即使邮电绿不在长安街徜徉,“干一行爱一行”的信仰也会在我们心中铮铮有力。现在国庆阅兵,也是从西单到东单,可见历史的轨迹就此延续下来了。

举报本楼

军衔等级:

  少将

注册:2008-9-29385
2#
发表于 2017-1-31 14:43:58 |只看该作者
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

举报本楼

军衔等级:

  上校

注册:2015-3-9538
3#
发表于 2017-1-31 14:50:04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我上幼儿园的时候,生日,我妈从上海打来一个电报祝我生日快乐。幼儿园老师当着大家念完电文,把装电报的绿色小塑料袋一起给我,觉得很好玩。
后来有了长途电话,要排队花十块钱一分钟去拨,也是很好玩。
再过几年就有了传真机,有了拨号上网的猫。
30岁刚过,上面这些东西就全部过时了。

举报本楼

军衔等级:

  中将

注册:2014-2-9349
4#
发表于 2017-2-1 07:45:50 |只看该作者
这里其实道出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那些只掌握过时技术的员工,该怎么兜底。如果是国家单位,毫无问题。但这只是极少数。如果是私企的一个员工,他最美好的年华都投资在一个过时的技术上,如果这个人能挨到退休也就算了,如果正好是五十岁的时候这个技术就没用了,那该怎么办

举报本楼

军衔等级:

  少将

注册:2012-3-6265
5#
发表于 2017-2-1 11:52:30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不与时俱进 迟早淘汰

举报本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Archiver|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4-4-20 02:08 , Processed in 0.156609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3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