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李镇披露的数据显示:通信运营商正加速向AI基础底座供应商转型,累计投资已超百亿元,建成4个万卡级智能计算中心,智算规模较“AI+”行动实施前增长超2倍。
这已不再是传统的网络扩容,而是一场关乎未来的战略卡位。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重点布局的四大智算中心,标志着运营商正逐渐撕去“管道工”的标签,向“AI基础底座供应商”全面转型。尽管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但这也是抢占AI基础设施制高点的必要投入,一场百亿级的“豪赌”已然开局。
一、“万卡集群”:名副其实的“吞金兽” 所谓“万卡集群”,规模数量由一万张及以上的加速卡(包括GPU、TPU及其他专用AI加速芯片)组成的高性能计算系统,用于加速人工智能模型的训练和推理过程。由于AI大模型的训练极度消耗底层算力,因此,通过集成巨量规模的单卡算力芯片,成为当前算力基础设施部署的主流趋势。 目前,在国际上,包括微软、Google、Meta等AI领域的巨头,都已落子超万卡集群的项目部署。如Meta于2022年推出了拥有16000张算卡的超级集群中心;Google于2023年推出了一个拥有2.6万张算卡的Compute Engine A3;而持有OpenAI的微软更是传出正在进行百万规模算卡集群的筹建。 在国内,由于意在争夺AI市场的厂商数量众多,竞争态势则更为激烈。除以中国移动为代表的运营商外,2023年,蚂蚁集团宣布已建成万卡异构算力集群。此外,包括字节跳动、阿里、百度、华为及科大讯飞等在内的互联网和AI头部企业均在发力万卡集群的建设。 其“吞金兽”特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硬件成本天价:当前高端AI GPU单卡售价高达数十万元。仅万张GPU的采购成本就可能达到数十亿量级。 配套投入巨大:要驱动这些“电老虎”,需要建设顶级的数据中心机房、配备超高功率的电力系统(往往需专线供电)、部署先进的液冷等散热设施,并铺设低延迟、高带宽的网络互联。这些配套成本有时甚至不低于硬件本身。 运营维护费用高昂:电力消耗持续处于高位,同时需要配备顶尖技术团队进行运维和优化。
已公开的项目投资显示:中国电信临港智算中心投入约20亿元,中国移动智算中心(呼和浩特)则达到40亿元。投入差异体现出集群规模、技术选型及地域因素(如地价、电价和政策补贴)的影响。例如,中国移动呼和浩特集群可能规模更大,或选用了更先进的H100芯片及配套液冷与网络设施。 二、战略转型:从“管道工”到“底座供应商”的必然逻辑 李镇在发布会上指出,“‘人工智能+’绝对不是简单的技术叠加,而是一场全方位的范式变革。”这一判断在央企实践中已得到验证。众多央企依托运营商算力基础设施,实现强强联合。央企在16个重点行业打造了800多个应用场景,其中40项被列为“高价值场景”。例如在智慧物流领域,某央企通过运营商算力支持实现全国仓储网络动态优化,平均配送时间缩短31%。 运营商此次转型并非盲目投入,而是内外驱动力共同作用下的必然战略选择。 内驱力:寻求新增长极。 传统语音和流量业务已进入微利时代,5G的投资回报周期较长。而全球AI浪潮催生的智能算力需求呈爆炸式增长,租售算力服务成为一个明确且高价值的商业模式,能够为运营商打开广阔的B2B市场空间,构建“第二增长曲线”。 外驱力:响应国家战略。发展人工智能已成为国家级的战略竞争焦点,算力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生产要素,堪比工业时代的“煤和电”。作为“国家队”,运营商肩负建设国家算力底座、保障数字基础设施安全可控的使命。国资委的“AI+”行动正是这一背景下的具体指引,运营商的巨额投资是使命必达。 独特优势:深厚护城河。与独立的AI芯片公司或互联网云厂商相比,运营商转型AI底座拥有天然优势:全国乃至全球覆盖的网络骨干网,可提供计算与网络融合的低延迟服务,这是云服务的生命线;遍布全国的数据中心(IDC),积累了大量基础设施资源;作为央企,在政务、金融、国企等重要领域具备极高的信任度和安全性,为承接关键AI业务奠定基础。
三、百亿投掷背后的巨大挑战与潜在风险 尽管前景广阔,但运营商迈向AI底座的道路仍充满挑战: 资金压力持续:百亿投资仅为首期建设成本,后续芯片升级、扩容及运维仍需持续投入,对企业现金流和财务报表构成压力,尤其在投资回报尚未明晰的初期阶段。 技术迭代风险:AI硬件与算法更新迅猛,当前重金投建的万卡集群可能在未来几年面临技术落后与资产贬值的风险。如何规划技术发展路径、保持集群先进性,成为重大挑战。 运营与生态短板:运营商的核心能力传统上集中于网络建设和运维,而非面向开发者的云计算和AI平台服务。需弥补其在软件栈、开发工具链、模型服务及技术支持等方面的不足,构建活跃的开发者生态,并与阿里云、华为云等已有优势的厂商竞争。
展望与结论:必要的阵痛与未来的棋局 随着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的发布,央企的AI建设将进入新阶段。总体来看,运营商斥资百亿布局万卡集群是一场长远战略投资。短期而言,这是沉重的财务负担;但长期来看,这是提升国家AI竞争力和确保自身发展空间的必要投入。 四大集群的建成,仅意味着拿到进入AI时代核心竞争舞台的入场券。未来的竞争,将从“硬件”实力的较量,逐渐转向“软件”和生态的角逐——包括高效调度算力的能力、友好强大的平台工具,以及繁荣的开发者生态。唯有将这些优势结合,运营商才能真正成为AI时代的基石,将当前投入转化为未来的巨大收益。这条转型之路虽然漫长且充满挑战,但方向已明,再无退路。
就是大环境背景下的势在必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