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短信验证,便捷登录

搜索

军衔等级:

  三级通信军士

注册:2017-8-14197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5-11-25 10:01:0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S2小伙伴

前言

2025年9月12日,工信部、公安部、财政部等八部门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年-2026年)》,明确提出“有条件批准L3级车型生产准入”。相较于2年前发布的方案,本次发文增加了公安部,旨在从产品安全和交通安全的角度,对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进行适度把控。种种迹象表明,自动驾驶在中国商业化应用的时代已然不远,L3智驾真的来了。

政策破冰:L3级车型准入意味什么?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国家标准(GB/T40429-2021),驾驶自动化被划分为L0至L5共六个等级。其中,L3级“有条件自动驾驶” 是一个关键转折点。它意味着在满足特定运行条件时,车辆能够完全自主执行所有动态驾驶任务,驾驶员的角色从操作者转变为监督者,仅在系统发出介入请求时接管车辆。

与需要驾驶员全程监控的L2级相比,L3允许驾驶员在系统启用时完全脱手,标志着汽车真正开始承担驾驶职责。也正因如此,责任主体也随之发生变化:驾驶责任不再完全由驾驶员承担,车企也需对系统行为承担相应责任。这使得车企在宣称达到L3时极为审慎。然而,一旦有先行者车企成功通过L3车型准入,便意味着其技术实力与责任承担能力获得官方认可。随着上述方案的发布,未来两年有望迎来L3智驾的商业化风口,先行者也将获得显著的品牌优势与市场回报。

自2022年起,全国多地已设立自动驾驶试点区域,覆盖Robotaxi、无人配送物流、无人外卖车等多个场景。从测试情况看,这些车辆在简单路况中表现出了较高的可靠性,但也伴随一些事故与纠纷。此次L3级车型准入政策的推出,是对前期测试成果的阶段性肯定,其“有条件”属性也预示着后续将有更多细则出台,包括具体适用场景、责任认定规则等。L3真正实现规模化商用,仍有待相关配套规则的进一步明确。

技术解读:单车智能和V2X

在智能驾驶的技术演进中,单车智能与V2X(车联网) 均为重要的自动驾驶技术基础。单车智能可被视为一种“独立智能”方案。车辆依赖自身的传感器(如摄像头、雷达、激光雷达)与车载计算平台,独立完成环境感知、决策规划与控制执行,实现自动驾驶功能。而V2X则代表“协同智能”,强调车辆与外界的互联互通。通过将车辆与其它车辆、道路基础设施(如信号灯、路侧单元)等连接起来,V2X构建起一个完整的交通运行系统,能够实现超视距的感知、协同决策与全局优化,从而提升整体交通的安全与效率。

从技术演进来看,V2X最早由美国主导,初期采用基于专用短程通信(DSRC)的技术标准,典型应用如ETC电子收费系统。我国则自2013年起布局V2X,并确立了基于蜂窝网络的C-V2X作为技术路线,以华为、中兴等国内企业为核心推动其产业化。随着我国C-V2X产业链的成熟与生态影响力的扩大,美国等传统DSRC阵营也开始转向研究与采纳C-V2X技术。然而,V2X芯片研发门槛较高,需具备强大的模拟信号处理能力,能够实时处理视觉图像并精准转换为数字信号;此外,V2X的规模化部署不仅依赖于车辆端的智能化,更对道路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改造与跨部门协同提出更高要求。

目前,全球范围内仅有少数国家具备相应的政策支持与资源投入能力。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决心与执行力,使其成为推动L3智驾落地最具潜力的市场。自2021年起,相关的试点工作已经全面开展,试点范围包括北京、上海等多个城市,涉及乘用车、客车、货车等全品类。同时,试点车辆均配套“车路云一体化”系统,在车辆前装V2X通信模块和北斗高精度定位系统。可以预见,未来智能驾驶的主战场将在中国展开。

商业动向:巨头们早已闻风而动

高通:强强联合,抢占V2X市场

2025年10月10日,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对高通公司正式立案,启动反垄断调查。这是高通继2015年后时隔十年再次面临中国反垄断审查,起因是其于2025年6月收购以色列V2X芯片企业Autotalks时,未依法向中国监管部门进行经营者集中申报。

Autotalks公司从2009年起便致力于V2X通信,具有丰富的芯片研发经验,而高通对Autotalks的并购将会是一次“强强联合”。首先,Autotalks将让高通在单车自动驾驶芯片的研发能力提升,可以在中国市场中收获潜在的V2X商业收益;同时,Autotalks目前在华份额不高,借助高通在车端市场的影响力,Autotalks将快速占领全球智驾汽车的V2X芯片市场,市占率将会获得飞升。高通此次收购意在强化其在智能汽车芯片领域的整体布局。2025年6月,高通在苏州举办的汽车技术与合作峰会上披露,全球超3.5亿辆汽车已采用骁龙数字底盘解决方案。在完成Autotalks的收购后,高通宣布Autotalks车规级V2X芯片将纳入高通骁龙数字底盘,形成包括智能驾驶、座舱、汽车智联平台和车对云服务的一整套解决方案。

华为:率先出击,收获L3系统“牌照”

华为始终是L3级自动驾驶技术发展的坚定推动者。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多次公开强调:"我们真正具备了L3的能力"。这一信心的坚实后盾,正是华为在2025年4月发布的"技术核弹"——乾崑智驾ADS 4.0系统。

该系统专为L3级自动驾驶设计,已完成超过6亿公里的仿真验证。ADS 4.0搭载的ADS Ultra旗舰版采用了多重传感器融合方案,配备192线激光雷达,探测距离达250米,系统决策延迟控制在100毫秒以内,在硬件故障时仍能维持90%的控制能力,为实现安全可靠的L3级自动驾驶提供了完备的技术保障。

在首批获得L3准入的车型中,华为ADS 4.0系统展现出强大的技术优势。长安、奇瑞、赛力斯、北汽和东风等车企均搭载了这一系统。其中,长安汽车获得的17张准入资格和赛力斯获得的11张准入资格,都充分证明了ADS 4.0在环境感知和道路测试方面的卓越表现。值得一提的是,华为ADS 4.0所代表的多传感器融合路线,与特斯拉的纯视觉方案形成鲜明对比。该系统的激光雷达+4D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组合,在复杂天气条件下展现出更高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为L3级自动驾驶的规模化商用树立了技术标杆。

未来动向:技术+心理的难题攻克

虽然L3级自动驾驶在结构化高速公路等简单场景中已通过大规模测试验证,技术成熟度较高,但在城市复杂路况下的全面落地仍面临诸多技术挑战。城区环境中存在的非标准道路结构、动态变化的施工区域、以及复杂交通参与者(如行人、非机动车)的随机行为,都对系统的感知决策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5G-V2X基站和路侧智能设备覆盖率不足,且跨区域标准不统一,制约了L3系统与环境的实时交互能力;同时,自动驾驶信息的快速交互,对信息的更新速度与传输时延提出了较高要求,但5G的低时延通信与通感机制尚不能很好得应对上述场景,尤其是对突发场景中无法给予用户较充裕的反应时间,具有一定的隐患。

值得期待的是,随着6G通信、通感算一体化及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持续演进,车辆的环境感知维度与实时交互能力将实现质的飞跃。6G网络所支持的通感融合技术可将路侧、基站等基础设施的感知数据与车载系统深度融合,构建超视距、全要素的动态交通数字孪生,从而系统性解决当前L3在复杂城市场景中的感知局限和协同决策难题。

然而,技术突破仅是L3普及的一个维度。由于L3系统要求驾驶员在特定条件下将车辆控制权完全移交系统,公众在心理接受度与技术信任度方面仍存有显著顾虑。这类问题无法仅凭技术迭代彻底解决,更需要依托完善的法规政策、明确的责任界定体系、以及长期可靠的产品验证,逐步构建社会层面的广泛认知与信任。只有技术、法规与用户心理三者协同推进,L3级自动驾驶才能真正实现从“可用”到“愿用”的商业化跨越。

举报本楼

本帖有 1 个回帖,您需要登录后才能浏览 登录 | 注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版规|手机版|C114 ( 沪ICP备12002291号-1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GMT+8, 2025-11-25 16:10 , Processed in 0.126941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Copyright © 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 License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