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解决问题
只要LTE PDCP层的SDU丢失一个,RRC连接就重新建立吗?  (进入论坛模式)
离问题结束还有0天0小时  |  提问者:cwang_sh   |  提问时间:2013-1-31 21:11
各位同行:

本人对LTE 并不熟悉,希望大家不吝赐教。

触发RRC 连接重新建立的一个原因是 PDCP 数据完整性校验失败,是不是意味着,只要有一个PDCP 包丢失,RRC 就要重建?

在RLC的ARQ 以及MAC 层的HARQ ,都是为了保证向PDCP 层提交无丢失的包。

本人不清楚:

1)PDCP 的SN 分两种,长SN 和短SN,这两种SN 是必选一种吗?即使上层的应用允许丢包,比如是基于UDP 的应用,也必须使用SN?

2)RLC 的ARQ 重传的次数是多少?什么文档里有讨论?如果这个重传次数超过了,而数据仍然没有被成功接收(即重传了若干次,仍然没有收到ACK),是不是RRC 一定就需要重建了?

3)文档里说PDCP 有AM 模式,即Acknowledge Mode, 请问有不需要确认的模式吗?若有?是什么?哪个文档里讨论过?

Thanks in advance
cwang_sh
问题答案 ( 12 条 )
我想PDCP的重传(AM)主要用于Lossless Handover,所以PDCP丢包不应该导致RRC 重建。
RLC-AM包重传次数达到最大值后就会触发RLC entity reset, reset次数达到最大值后才会触发RRC 重连, 这个重传最大次数是OMC可配的.
长SN 主要用于RLC-AM模式用于发送大IP数据包比如FTP,email.
短SN主要用于RLC-UM模式用于发送短IP数据包比如VoIP.

上面解释如果有不对的地方请各位大虾指教!
回应该答案 (0)  |  回答者:jianglinhua   |  2013-2-1 11:07
感谢楼上的回复啊,您懂的真多。
 |  回应该答案 (0)  |  回答者:cwang_sh   |  2013-2-1 12:18
不错,最近在学习LTE
 |  回应该答案 (0)  |  回答者:@zheng   |  2013-2-1 12:35
1、必有SN
2、RLC最大重传次数由基站通过RRC配置,超过则发起RRC重建流程(3GPP:3632236331)
3、UM(Unacknowledge Mode)模式即不需确认,这里确认和非确认用于切换时是否允许掉包(AM模式可保证无损切换,即Lossless Handover)(36323)

另外:这里完整性验证失败和丢包没有关系,即使是乱序的包,只要逻辑正确,也能通过完整性验证。丢包只可能导致RLC超过最大重传次数而发起重建
 |  回应该答案 (0)  |  回答者:runordie   |  2013-2-1 17:48
学习ing!
 |  回应该答案 (0)  |  回答者:sunwaveuestcrf   |  2013-2-1 22:24
关于2楼的回答:SN的选择是根据应用层的信息,也就是说,RLC 曾需要看到看到应用层(至少也是TCP层)的东西?

关于5楼的回答:如果选择的是UM,即非确认模式,那么在handover时,有丢失的PDCP包,这时RLC层如何处理,也需要重传吗?我想这部分丢失的数据肯定无法恢复了.原因如下:

由UM的handover过程可知,在handover时,以downlink为例,在接收到切换指令时,通常会在源基站缓存了一部份数据,这部分数据已经完成了PDCP层的处理,但是尚未发送到下层协议的entity,"有损切换"将不会转发这部分数据到目的基站,即这部分数据将彻底丢失,此时UE的RLC层肯定会发现这些丢包,接下来在UE和目的基站之间的RLC层会发生什么?因为目的基站没有这部分数据,RLC层的重传次数无论多大,都无法获得这部分数据.这个丢包事件,具体是如何处理的?

谢谢大家的讨论.
 |  回应该答案 (0)  |  回答者:cwang_sh   |  2013-2-2 22:02
RLC的配置是per bearer配置的,因此L3在配置RLC层的属性时可根据bearer的属性进行配置,如根据其QCI等要求来配置,因此不存在‘看到应用层的东西’之说,是高层配置的。
对于下个问题,如果选择UM模式,则意味着该业务科接受丢包,否则应配置为AM模式。另外,只有RLC层有AM/UM/TM 模式之分,PDCP层是建立RLC层之上的,具体可参考3GPP36.323.
 |  回应该答案 (0)  |  回答者:Grace_Hou   |  2013-2-3 20:37
有点明白了,谢谢诸位同仁
 |  回应该答案 (0)  |  回答者:cwang_sh   |  2013-2-3 22:34
PDCP 的AM 模式指的是承载于 RLC 的AM 模式之上。 AM可可靠传输也靠的是RLC来保障。
对于面向连接的应用,有一些QCI 对应AM模式,此时RLC 会保证不丢包。 切换时AM也是不丢任何一包数据的。
由于完整性验证失败而导致的重建立很少发生。只有当空口CRC没检查出错误或者被第三方篡改数据后才可能完整性验证失败。这两种都是小概率事件。当然密钥维护不一致也会导致完整性验证失败。
做了半年以上的PDCP并反复体会PDCP协议就会消除困惑了。还有就是多度协议,尤其是RRC的和36.300的LTE总体概括协议。 多用Google搜索英文资料也能加快理解。
 |  回应该答案 (0)  |  回答者:雨下路人   |  2013-4-23 21:49


所谓无损情况,通过X2/S1转交给目标eNB的数据才不重传,其他统统会被丢弃重传;RLC的AM模式可以和TCP比较一下,UM模式可以和UDP比较一下;voice/video stream 根本就不能用AM,只能用UM,丢掉就丢掉,别想着恢复了。
 |  回应该答案 (0)  |  回答者:star2004   |  2013-5-2 20:57


RLC-AM包重传次数达到最大值后就会触发RLC entity reset, reset次数达到最大值后才会触发RRC 重连, 这个重传最大次数是OMC可配的.

你好,请问下这个流程是UE侧的吧,对于基站侧,当RLC达到最大重传次数后,会是一个什么流程?谢谢
 |  回应该答案 (0)  |  回答者:一向如此   |  2015-9-19 13:16


reset次数达到最大值

你好,这个也是基站配置的吗?
 |  回应该答案 (0)  |  回答者:一向如此   |  2015-9-19 13:16
 
我要回答:  回答字数在10000字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