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讨教传输工程、运维管理经验。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03-9-16 16:13
作者: 豹子     标题: 讨教传输工程、运维管理经验。

随着传输技术不断发展、更新。传统的管理模式逐步地不再适应传输的发展,如何能够不断适应,请指教?
时间:  2003-9-17 11:21
作者: 叶付盖尼

目前,实际传输网的技术体制已经开始向着多样化方向演化,它包括DWDM、CWDM和MSTP等技术,实际网络技术体制的多样化和网管技术发展的滞后特点,导致一个整体网络的网管运行效率十分低下。运营体制改善是一条出路,但它必须从网络技术体制的多样化、网管技术发展的滞后特点和改善服务水平这些实际出发,业界已经有这方面的经验。
时间:  2003-9-17 14:46
作者: 豹子

网络技术体制的多样化包括传输设备多样化、电路速率多样化、数据业务多样化,这就必须要求一个综合网管的管理才能满足技术层次需要。但目前传输综合网管受各厂家知识产权的保护而滞后发展,这种瓶颈不解决,运营体制无论怎么改,也是频于奔命,也不能很好的服务于市场的需求。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管理?
时间:  2003-9-17 15:43
作者: 叶付盖尼

哈哈~
综合网管的发展有3个阶段,它主要受制于多厂商接口问题的困扰,虽然有如CORBA等的分布系统技术,但在传输综合网管实用平台的研发上,很难有实际的突破,因此,阶段性的突破是很难的。现在大部分网络处在第一阶段,这一阶段往往是多厂商网络并存,且相互分离,形成多个管理域,如:一个本地传输网有多达二十几个管理域(管理平台),运营体制的改革就是在这一阶段对系统的改良,采用集中平台的方式,归并管理域。体制改革作用虽然有限,但它的好处是:1,减少了人力成本;2,有利于专家级在中心集中处理业务,避免了多个管理域维护人员处理水平参差不齐给服务水平带来的消极影响;3,有利于在传输资源管理系统支持下,对全网资源的统一调配。
时间:  2003-9-18 14:06
作者: 豹子

请问综合网管的另外2个阶段是什么?
时间:  2003-9-18 15:01
作者: 家园客人

在传输资源管理系统支持下的初始多厂商平台;业务层综合;新业务综合。

时间:  2003-9-18 15:06
作者: 家园客人

**综合网管的技术演进(综合网管技术发展的滞后特点)

目前,在实际运营中的SDH传输网管都基于OSI的TMN体系结构,应用层接口基于CIMP, M.3010和G.784等建议对SDH网元管理层平台的形成起了关键和积极的作用,这是TMN有关SDH网元管理层系列建议得以完善和该系列建议被厂商普遍采纳的网络运营基础。但是,这种网管体系结构的不足在于难以支持网络管理层和服务管理层网管系统的开发;GDMO建模过于复杂,实际系统开发极易产生对象信息模型的多样性,引起管理接口不能互操作和多厂商问题。此外,基于OSI的TMN的网管平台费用昂贵、计算开销大、不易开发和使用。
  基于 CORBA的TMN是针对上述弱点提出,它的优点在于:具备了开放的分布式网络管理系统的可移植性、可互操作性、可伸缩性特性,为网络管理层和服务管理层的复杂应用对象管理提供较好的构造方法,它支持对象的定义、传送、实现和引用,支持分布对象的实现,因此,它有利于应用对象在被管理环境的快速设计、配置和实现。
基于 CORBA的TMN体系结构的提出给蹒跚不前的综合网管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许多针对电信综合网管的CORBA应用项目的开发和研究相继启动,一些电信设备制造商也陆续地推出带有CORBA网关的SDH网管平台,然而,这些基于CORBA的应用并没有象人们想象的那样在综合网管领域顺利展开,能够支持实际运营的基于CORBA的SDH综合网管平台几乎还停留在人们的构想之中。
传输综合网管的实现可以有两种途径,一,以厂商Q3接口适配接入基于CORBA的多厂商网管平台;二,以厂商CORBA接口适配接入基于CORBA的多厂商网管平台。前者需要将基于厂商的GDMO/ASN.1信息模型映射到带有CORBA /CMIP网关的多厂商网管和进行必要的客户应用开发。后者会涉及不同软件开发商拥有的CORBA产品中ORB互联互通和提供基于TMN五大功能的CORBA接口完整性问题。国内某些运营商已通过CORBA接口对跨平台的传输综合网管进行了尝试性开发,但仅限于告警管理。在标准化方面,ITU-T已就CORBA技术引入TMN加快了进程,X.780 X.780.1 Q.816 Q.816.1分别规定了采用细粒度或粗细粒度方法的基于CORBA技术的网络管理接口定义指南和CORBA服务,M.3120将基于GDMO/ASN.1的M.3100/X.721信息模型映射到CORBA通用信息模型,告警管理信息模型Q.821和性能管理信息模型Q.822已被映射到基于CORBA信息模型的Q.821.1和Q.822.1。这些标准在综合网管的实现进程中无疑将起着积极的指导作用。但是,CORBA在传输网管方面应用,标准缺乏细化,无论是开发商还是运营商对CORBA在传输网管方面应用的复杂性还有一个认识和消化过程,因此,借助CORBA技术实现SDH网管平台的多厂商综合的技术条件还不成熟,传输网管应用产品离综合网管的实际需求在一个时期里会存在距离,运营商的综合网管建设还会遇到来自除网管技术之外的复杂问题的困扰。

时间:  2003-9-18 15:12
作者: 家园客人

***传输网技术和业务的演进(发展的多样性)

近几年,实际的传输网更多的是扮演着城域数据信息传送的角色,有50%以上的传送业务来自于IP数据。由于IP协议结构体系并不关心传送层面机制,因此,一个完整的IP城域网从核心、汇聚到接入层面几乎都将城域传输网的作为安全的承载平台。IP城域网各层面服务对象是有差异的,这导致它的数据流量和接口类型各异,传输网的技术发展正适应了IP数据业务的这一特点,对应的,传输网管业务也表现得与以往存在差异,具体的特征为:
1. 域波分和长途波分系统的引入。波分系统的显著优点在于它具有高度的业务透明性、优良的网络扩展性、业务调度的灵活性和可管理性,它与未来光传送网体制兼容,易与下一代智能光网络平滑衔接。广域网和城域网利用波分系统组网的现实效益是,波分系统可以充分利用现有光纤资源(G.652或G.655),数10倍的提高传输容量,保证IP网络的<50ms的保护倒换时间,通过POS接口,路由交换机可以和波分系统平滑衔接,从而简化了IP传输层面的网络结构,特别适合作为大区核心路由交换机间的信息传送平台。波分节点设备有两种:一种是OADM,完成节点光分插复用功能,另一种是OADM和电ADM/MADM混装框,它除具有光分插复用功能外,还具备SDH的上、下电路和复用功能,一般相应网管平台分别为不同的系统,它最主要的功能是完成光层的电路配置操作。从网管系统角度看,波分节点设备网元结构不同于SDH的,它有专门被管对象类定义(信息模型)。对综合网管平台来说,就是增加了一个波分网元的CMIP代理,在此,除遇到多厂商信息模型转化外,还会遇到增加业务类型等问题,,,
2.  核心层数据流的粗颗粒化(级联);核心路由和汇聚路由使用POS接口增多,随着在汇聚层和接入层的二层交换网形成,GE/FE接口也越来越多的被使用,这些IP和以太网信息在SDH的固定带宽信道传送须要速率适配,SDH的虚容器级联或虚级联保证了这种适配的有效性。目前,在核心层的单厂商SDH环VC-4的级联用的较多,在汇聚层和接入层VC-4和VC-12级联或虚级联用的较多,而且有许多级联电路是穿越多厂商SDH网,在不同的厂商网管平台上进行这种“拼接”配置,操作烦琐,容易出错。对处理类似的业务来说,删繁简并,提高配置的准确性,是综合网管需要考虑的。
3. 汇聚层和接入层业务的多变性;随着客户业务应用的开展,城域传输网的这两个层面的结构不是一成不变,它会受业务量和业务种类变化的驱使而呈多变性。对于现今具有上千网元节点的网络来说,为应对一个网元节点设备的增、删变化,网管平台上要做许多的端到端配置操作,而这种响应的时效性,比起当初的简单网络环境下要逊色的多,这尤其表现在接入层的专线业务和深入信息小区的SDH网元节点的开通上,响应迟缓意味着市场信誉的降低。所以,综合网管就是要适应城域传输网结构的多变性这一特点。,,,
4. 多业务接入方式在接入层的引入; MSTP技术看中的是SDH业务传送的可靠性,ATM业务及以太网业务与之结合,为利用现有SDH网络资源,拓展可靠的二、三层网络接入业务打开了广阔的空间。目前,MSTP设备已经逐渐在.汇聚层和接入层开始应用,从实际网络应用看,基于ATM的MSTP多用于小区DSLAN的延伸,ATM部分的应用层网管和SDH应用层网管一样,都是基于CMIP。基于以太网的MSTP多用于汇聚层和接入层,且为组网设备运用方便,以太网端口和交换部分与SDH部分有一体和分离之别,传统的以太网网管用的是SNMP,于是,对综合网管来说,又有一个SNMP到CMIP 的网关问题。就良好的网络端到端管理要求而言,由于汇聚层和接入层以太网接入点多、分布广,对于诸如VLAN隔离、VPN和SDH的级联等的复杂配置操作,如果不在同一个强有力的网管平台上完成,那是难以想象的。
综上所述,传输网正朝着大容量、高带宽、接口综合化和接入分布广的方向发展,它的技术体制已经从传统的SDH结构体系演化出来,使得长途传输网和本地传输网分别朝着广域传输网和城域传输网方向的演进,这样,传输综合网管在还没有跨越多厂商、多业务和管理域统一的初始鸿沟的时候,却又面临着传输网结构、技术和业务类型变化带来的挑战。因此,结合网管技术发展滞后特点和传输网演进特点考虑,目前,仅在传输网管平台谈综合,对迫切需要提高传输网运维效率的运营商来说,已不太切合实际。

时间:  2003-9-22 13:58
作者: 豹子

都是从网上下载来的,没有实际的维护经验。看来,从事传输专业真是没有什么发展了。
时间:  2003-9-24 17:03
作者: 家园客人

啊??????太不客气拉!!这都是咱的大作!!!
时间:  2003-9-24 18:05
作者: xindexin

随着新技术的产生和运用,各技术间相互交叉运用,不再存在单纯的技术。这对通讯工程建设、设备管理维护提出新的要求,运营商和服务商提供商要尽快适应要求,培养全面人才和建立适合的工作流程。
时间:  2003-9-25 14:33
作者: 豹子

虽然综合网管前途艰辛,但我估计还是要建立综合网管。尽管还起不了多大作用!
时间:  2003-10-8 16:22
作者: marliyar

有钱赚,有官当就好!管他那么多干嘛
时间:  2013-1-16 13:13
作者: zzhhbb

哎,空谈误国呀。运维就象是消防员,每天到处救火,不要谈什么预防为主,抢修为辅。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