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运营商能否通过互联网思维来卖流量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18-1-29 19:44
作者: liuyahuicn     标题: 运营商能否通过互联网思维来卖流量

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想听听大家的意见,如有不合适之处还望各位专家前辈指正。

核心内容是:运营商能否通过互联网思维来卖流量?

主要基于以下几点:
1. 当前运营商的主要思路是把流量卖给用户,然而当前社会现状以及心理下,让广大用户掏更多的钱买流量及其困难,因此运营商增加收入也就难上加难。
2. 部分运营商(如联通),选择跟互联网企业(如腾讯)合作,推出合作性质的卡(如大王卡),姑且称之为合作卡。合作卡的背后互联网企业肯定是付出了成本的。然而作为用户却不得不面临选边站的情况。不过这里透露了一个技术细节,运营商其实是有能力识别特定应用产生的流量的。

于是我就产生了如下的想法:
运营商能否直接将流量打包卖给互联网公司(如阿里),那么用户在使用特定的APP(如阿里系的APP)进行访问时,产生的流量由阿里公司付费,而用户则不需要为该部分流量买单。这样,对于互联网公司而言,可以增加用户黏度,提升访问量,访问量提升可以带来广告收入,产品销量等的提升。同时,互联网平台也可以将这部分流量费用折算到产品价格中,从而让用户间接买单(类似于我国的间接税收,广大用户虽然时时刻刻都在为国家交税,然而却没有因为交税而少消费购物)。
从用户角度,第一,用户无需换卡,第二,用户可以自由使用阿里,腾讯系的APP,反正都是免流量。
有人会说,互联网公司为啥要为运营商做嫁衣裳呢?我个人觉得吧,这对互联网公司也是有利的,运营商完全可以采取各个击破的方案,比如,只要拿下了阿里,就不怕腾讯京东不就范。

粗糙的想法,还有诸多不完善之处,欢迎大家拍砖。

时间:  2018-1-29 19:58
作者: starlancer

首先,运营商确实能识别应用流量,DPI本来就不是什么神奇的东西
其次,和运营商合作的时候并不是通过运营商识别流量来计算的,而是把特定接入点的IP报备给运营商作为流量计算白名单来算的
时间:  2018-1-29 20:11
作者: scnc001

本帖最后由 scnc001 于 2018-1-29 20:12 编辑

所谓互联网思维,就是羊毛出在猪身上。实打实的收入,代表了通信产业,互联网公司买得起吗
时间:  2018-1-30 09:19
作者: liuyahuicn

scnc001 发表于 2018-1-29 20:11
所谓互联网思维,就是羊毛出在猪身上。实打实的收入,代表了通信产业,互联网公司买得起吗

也许互联网公司确实买不起整个通信产业,或者,更确切点说是整个通信产业的流量。
但是,不可忽视的一点是大王卡等合作卡们也确实是在尝试。
时间:  2018-1-30 09:22
作者: liuyahuicn

starlancer 发表于 2018-1-29 19:58
首先,运营商确实能识别应用流量,DPI本来就不是什么神奇的东西
其次,和运营商合作的时候并不是通过运营商 ...

应该还是能够识别的,可能我这个例子举的不恰当。
之前有一段时间,联通曾经干过一件事情,就是用户在查询自己通信消费的时候,联通单独把微信流量列出来了。曾经一度,大家还在讨论运营商是不是要对微信收费了。
时间:  2018-1-30 11:38
作者: scnc001

liuyahuicn 发表于 2018-1-30 09:19
也许互联网公司确实买不起整个通信产业,或者,更确切点说是整个通信产业的流量。
但是,不可忽视的一点 ...

试水不等于能全面推行
时间:  2018-1-30 11:49
作者: cagethelephant

这不就是定向流量吗?最多有个前付后付的区别

自己没业务是没用的,就算网络中立能保持下去,最优先的流量你又能跑什么有价值的业务呢?
时间:  2018-1-30 15:58
作者: 古道西风肥牛

现在的互联网卡不就是定向免流嘛,通过免流,促使用户更多的使用互联网公司的APP,提升使用率,增加盈利。
时间:  2018-1-30 16:03
作者: dgzq662885

应该向定向企业收费,用户低资费获得资源,定向企业获得量和收入,用户实现低支出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