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中兴未来不可能类似波音案,只能类似Nortel破产清算!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18-4-23 08:44
作者: yonica
标题: 中兴未来不可能类似波音案,只能类似Nortel破产清算!
本帖最后由 yonica 于 2018-4-23 09:11 编辑
1,类似波音,不可行。
波音,即使在当年,也是全球民航机老大,是军用飞机的top3供应商。供货合同都排在3-10年之后,有的甚至更久,利润高,可腾挪空间大。区区6.15亿(8.15亿)美元和解罚款,实在小意思。
而,中兴的所有系统合同,无论正在执行,还是刚签约即将执行的,利润都不是很高,扛不住太多的和解追加罚款。这和解追加罚款,肯定远大于9亿美元。另外,中兴的终端业务,季度或半年采购的其他元器件,只能转卖,这部分亏损不大,但也不会少。
2,网上有说:“中兴卖壳” 或 “中兴转型为技术服务公司”,也不可行。
然而,中兴的那些系统合同,利润都不高,可能也是要倒贴钱,才能卖得出去的。
潜在的接盘侠,大唐电信自己亏损净资产可能为负,烽火通信没有移动业务不敢接,华为肯定不接,新YT没胆量接。这些接盘侠,还怕自己被美国盯上;另外大唐电信/烽火通信是国有控股,正在传说合并,不会吃下已经属于管理层控制的中兴。
3,中兴品牌,已成为负资产。
个人的终极建议:
选项1:扩大中底层的员工,的个人持股额和范围比例 (选择其中2-2.5万员工,平均每人5万股。因为业务收缩后,必然会裁员,剩下的不超过3-4万人)!如此,中兴的核心管理层,和其他公众股东,将自己部分股份,让渡出来,以每股10-15元钱价格,定向给这些中底层员工配股。这是,唯一可以救命的方案。
或,选项2:破产清算,类似Nortel,最后卖专利。裁员补偿,及计提和冲销所有损失后,还能剩1/4的市值么?
=============
另外转发一篇文章:
22日晚间,一篇《对梁宁龙芯文章的一点看法》在朋友圈流传,称对梁宁的解读“完全不能同意”。
文章称,“方舟2001年我就测试过,bug无数,不说市场竞争力了,就算是他们贴钱别人也未必愿意用得,倒贴不起debug的成本。”
“说难听一点,如果中兴华为早期大量的跟这样的公司合作项目,都不用美国制裁,早就因为成本太高产品投放市场太慢倒球了。”
作者表示,“我真的觉得方舟那帮人竞争中输掉,没什么想不开的。”
时间: 2018-4-23 09:18
作者: yonica
本帖最后由 yonica 于 2018-4-23 09:26 编辑
补充:
中兴的那些系统合同,利润都不高,如果不卖出去,自己又没办法执行,那么就得被客户索赔,赔款罚款的金额也是天文数字。
另外,终极建议的选项1里,还是会业务收缩,必然/会/裁/员,剩下的不超过3-4万人。
时间: 2018-4-23 09:26
作者: 玉米粒
也不喜欢动不动上升到民族大义,但是想想,少了一个同行跳槽的选择,对大家未必是好事,唇亡齿寒,兔死狐烹。中兴是猪队友,但好歹他是国内同行跳槽时不多的选择之一。
时间: 2018-4-23 09:32
作者: yonica
本帖最后由 yonica 于 2018-4-23 11:40 编辑
玉米粒 发表于 2018-4-23 09:26 
也不喜欢动不动上升到民族大义,但是想想,少了一个同行跳槽的选择,对大家未必是好事,唇亡齿寒,兔死狐烹 ...
其实,以全球来看,通信设备的业务,是成熟和萎缩的。而 物联网和其他嵌入式智能业务,却是一个即将爆发的机会。通信设备商的技术员工,转行到 物联网和其他嵌入式智能,是很容易的。
无人驾驶/VR/AR,算是 嵌入式智能业务 的一种。
医疗数据化,和人工智能在辅助医疗和辅助养老上的应用,很多也是 嵌入式智能业务的一种。
这些,是当前比较火爆,以及未来爆发的成长方向,祸福相倚,也许因祸得福了呢?
时间: 2018-4-23 09:38
作者: 玉米粒
yonica 发表于 2018-4-23 09:32
其实,以全球来看,通信设备的业务,是成熟和萎缩的。而 物联网和其他嵌入式智能业务,却是一个即将爆发的 ...
世上没有绝对的事,免得到45之后再转型,更累更没机会。
时间: 2018-4-23 09:39
作者: yonica
本帖最后由 yonica 于 2018-4-23 10:14 编辑
新浪,近8年,就是靠股东们,让渡大部分股份 ,给相当大数量的员工,成功渡劫,还活得很好的。
时间: 2018-4-23 09:44
作者: yonica
玉米粒 发表于 2018-4-23 09:38 
世上没有绝对的事,免得到45之后再转型,更累更没机会。
是啊,主动应变,持续学习,才是根本。
时间: 2018-4-23 11:26
作者: warrriorgod
关键有没有可能转圜,是否中美之间可以通过某些其他方面的条件来规避
时间: 2018-4-23 11:41
作者: yonica
warrriorgod 发表于 2018-4-23 11:26 
关键有没有可能转圜,是否中美之间可以通过某些其他方面的条件来规避
我同意前面跟贴的意见,别用 中兴事件,绑架或碰瓷 到 中美贸易战 这个主题。
时间: 2018-4-23 12:20
作者: 玉米粒
warrriorgod 发表于2018-04-23 11:26:23
<p>关键有没有可能转圜,是否中美之间可以通过某些其他方面的条件来规避</p>
本来就是中美的利益博弈,特朗普本质是个商人,实话说大家都是吃瓜群众。
时间: 2018-4-23 15:05
作者: yonica
玉米粒 发表于 2018-4-23 12:20 
本来就是中美的利益博弈,特朗普本质是个商人,实话说大家都是吃瓜群众。
ZF要救的多了,还捞得动中兴么?
时间: 2018-4-24 08:31
作者: bluealbum
至少会保留各产品线的研发设计能力
时间: 2018-4-24 09:07
作者: yonica
本帖最后由 yonica 于 2018-4-24 09:09 编辑
bluealbum 发表于 2018-4-24 08:31 
至少会保留各产品线的研发设计能力
收购中兴的机构/公司,执行一样的拒绝令待遇:
根据中兴的和解文书,任何并购和中兴的后继者,都会受到2016那个和解文书的约束。所以,即使把中兴分拆卖掉,对于接盘者而言,也是一样存在拒绝令,而且有毒。
==========
所以,拆分卖壳的想法,不work。
时间: 2018-4-25 07:40
作者: yonica
本帖最后由 yonica 于 2018-4-25 07:43 编辑
修改一下:
选项1:扩大中底层的员工,的个人持股额和范围比例 (选择其中2-2.5万员工,平均每人10万股。因为业务收缩后,必然会裁员,剩下的不超过3万人)!如此,中兴的核心管理层,和其他公众股东,将自己的一半股份,让渡出来,以每股5-8元左右价格,定向给这些中底层员工配股,设定业绩目标,在7年后才能全盘兑现。这是,唯一可以救命的方案。也是,让原有股东们,残余价值最大的方案。
时间: 2018-4-25 07:51
作者: alpha_fu
yonica 发表于 2018-4-23 09:18
补充:
中兴的那些系统合同,利润都不高,如果不卖出去,自己又没办法执行,那么就得被客户索赔,赔款罚 ...
因为不可抗力而无法履行合同,索赔啥?
时间: 2018-4-25 07:53
作者: yonica
本帖最后由 yonica 于 2018-4-25 07:54 编辑
alpha_fu 发表于 2018-4-25 07:51 
因为不可抗力而无法履行合同,索赔啥?
请定义中兴系统项目合同里的“不可抗力”,和依据的纠纷仲裁法律(一般是项目建设所在地法律),是否包含本次“拒绝令”。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
Powered by C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