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IP over ASON??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05-11-25 09:25
作者: netmarket
标题: IP over ASON??
一方面,随着业务的发展,IP网承载越来越多的业务,不同的业务对IP网提出不同的要求,例如语音业务要求毫秒级的保护倒换。又如CN2定位在一个高质量的业务承载平台,网络的可靠性是它考虑的一个重点;另一方面,ASON是目前传输领域的研究热点,它最大的一个特点是提供多种保护恢复机制,提高网络的可靠性。
基于上述两点,IP网需要提高可靠性,而ASON能提供高的网络可靠性,那么是否可以采用“IP over ASON”来组网?
目前传统的IP网承载方式是“IP over DWDM”,如果采用“IP over ASON over DWDM”,相当于在“IP over DWDM”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层ASON网络,那么增加这层ASON网络有什么作用?
请大家讨论一下“IP over ASON”的可行性。包括技术上是否可行,经济性上是否可行。。。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25 9:26:50编辑过]
时间: 2005-11-25 11:15
作者: DNU
ASON是光传输设备的方向,但是看来搂主对光传输设备的发展历程不是很清楚喔!
首先是概念有点混淆!
其实任何一个设备的方展都是集成化!譬如NGN
METRO/MSTP集成了ATM/ETHERNET,支持二层交换,ASON其实就是MSTP的下一代产品,都是IP over SDH,只不过交换功能更强了,也许可以支持强大的3层功能,以后就不要路由器了。。。。。。,甚至可以将DWDM集成进来!
时间: 2005-11-25 14:59
作者: netmarket
以下是引用DNU在2005-11-25 11:15:00的发言:
ASON是光传输设备的方向,但是看来搂主对光传输设备的发展历程不是很清楚喔!
首先是概念有点混淆!
其实任何一个设备的方展都是集成化!譬如NGN
METRO/MSTP集成了ATM/ETHERNET,支持二层交换,ASON其实就是MSTP的下一代产品,都是IP over SDH,只不过交换功能更强了,也许可以支持强大的3层功能,以后就不要路由器了。。。。。。,甚至可以将DWDM集成进来!
我这里所说的“IP over ASON”是指采用ASON来承载IP网络,类似“IP over DWDM”这种概念。跟MSTP之类的东西没有任何关系,MSTP只是在SDH设备上增加了数据接口,并增加了一定的数据处理能力而已,“IP over ASON”跟MSTP是不同的两个概念,它不会对数据业务做任何处理,只是透传。
目前IP网主流的承载方式是“IP over DWDM”,如果采用"IP over ASON"这种方式,它有什么好处?
时间: 2005-11-25 15:06
作者: DNU
IP 如何直接over DWDM,我是有点不明白,能告诉我这种产品的功能架构吗?
实际是在IP over SDH基础上增加一个DWDM功能模块(譬如波长转换、MUX/DEMUX、放大器),任何设备都是在原来的基础上,慢慢发展的!
时间: 2005-11-25 15:42
作者: DNU
光传输的方展是多年前就提出了,没什么新意,如果非要给每个阶段取个名字的话如下(其实是不能完全分开的):
SDH->METRO/MSTP->ASON->ION
每下一代兼容前一代,都是在能提供所有SDH业务的基础上,能够提供数据业务,只不过是交换能力和管理能力越来越强!
目前数据、SDH、DWDM是分开的,最终的发展是集成到一块儿!
时间: 2005-11-25 15:46
作者: DNU
ASON也是IP over SDH!
时间: 2005-11-25 16:54
作者: yaoling
以下是引用DNU在2005-11-25 15:46:00的发言:
ASON也是IP over SDH!
这个,怎么能这样说呢?
时间: 2005-11-25 16:57
作者: fallleaf
我预测,至少5-7年,数据,SDH,波分还是分开的
时间: 2005-11-25 17:09
作者: yaoling
迟早还是要集成的啊!我们一起努力!!!:)
时间: 2005-11-25 17:11
作者: DNU
以下是引用yaoling在2005-11-25 16:54:00的发言:
这个,怎么能这样说呢?
应该联系上下文来看,单独一句话是有点问题,应该是说"本质上都是IP over SDH"
时间: 2005-11-25 17:24
作者: vincent.sh
ASON不就是智能的SDH嘛,IP OVER ASON等于IP OVER SDH ,算不得什么新应用新概念。
时间: 2005-11-25 17:29
作者: DNU
光传输从PDH到SDH/DWDM是一个质的飞越,各个设备供应商和运营商都从中偿到了甜头!当然也包括光通信工程师呀!想想当年L公司工程师待遇就知道了!
其实目前不少厂家的多业务光传输系统已经能够提供稳定的数据业务,不过这些都是基于二层交换的,不支持三层功能。而且交换功能和QoS不是很强,不少厂家提出了RPR功能(有完善的QoS),但是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
我个人认为从SDH/DWDM到ION将是一个质的飞越,甚至到ASON就应该是一个质的飞越了!我们目前只差一步,不过这一步太艰难了!
时间: 2005-11-25 20:26
作者: fssw
ASON层面的保护恢复和IP路由层面的保护恢复,如何协调解决,目前还是待研究的问题吧,各位。
时间: 2005-11-25 23:26
作者: Soloman
我预测,至少5-7年,数据,SDH,波分还是分开的
----------------------------
太低估技术的发展了,我的观点是1~2年,立此存照吧,呵呵
时间: 2005-11-26 21:06
作者: fssw
DWDM和SDH应该还是分开的
但是简单的CWDM和SDH应该是融合的
这个从一些厂家的设备演进当中应该可以看出,比如HW,ASB,ECI,都有这样的东西了。
悲哀,朗讯没有,呵呵,怎么活呀,哈哈。
时间: 2005-11-26 21:58
作者: Tonylu
以下是引用fssw在2005-11-26 21:06:00的发言:
DWDM和SDH应该还是分开的
但是简单的CWDM和SDH应该是融合的
这个从一些厂家的设备演进当中应该可以看出,比如HW,ASB,ECI,都有这样的东西了。
悲哀,朗讯没有,呵呵,怎么活呀,哈哈。
兄弟,跳去HW吧,给你高点工资。
时间: 2005-11-27 13:13
作者: fssw
这不是围城么,你想出来,我想进去。
时间: 2005-11-27 18:39
作者: Soloman
DWDM和SDH应该还是分开的
但是简单的CWDM和SDH应该是融合的
这个从一些厂家的设备演进当中应该可以看出,比如HW,ASB,ECI,都有这样的东西了。
悲哀,朗讯没有,呵呵,怎么活呀,哈哈。
----------------------------
你说的CWDM是指1310和1550两个波的产品吗?和SDH集成又是什么意思呢?我知道的Universal支持CWDM的SFP,这个算不算是集成?还是说有其他更多功能?
时间: 2005-11-27 21:41
作者: fssw
我说的是1550附近的波,集成就是一个子架上实现SDH和WDM的功能。
我倒是头一次听说UNIVERSAL支持CWDM的SFP,具体是什么样子?
如果是销售告诉你的,产品研发计划,那么估计要等一年的样子
我知道的确定消息是明年上半年,推出CORE盘多光口的东西。这样的话,支持ASON也就可以想像了。
时间: 2005-11-27 23:09
作者: Soloman
这个倒是没有,我差了一下资料,所谓的CWDM的SFP,其实就是波长是CWDM中规定的一种,信号出来直接就可以复用到一个光纤上。不过只有2.5G的CDWM SFP。
CORE盘多口这个东西,和ASON没有什么关系把,何况我个人对ASON这个东西的前进并不看好,相比起来,我觉得IP over DWDM 和ORADM更有前途。
时间: 2005-11-27 23:26
作者: fssw
那我知道了,你说的是彩盘。
端口少的话,就没办法做ASON。
时间: 2005-11-28 23:21
作者: Soloman
想Universal这样仍然是ADM结构的系统,似乎做ASON本来就不太好,我也没有听说有做ASON的计划啊。
比如华为ONS3500,他是其他支路盘都可以采用MESH保护呢,还是只有线路口可以?
时间: 2005-11-29 00:07
作者: fallleaf
Universal不会做成ason,
3500的支路盘MESH保护是什么意思?3500的槽位还是少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29 0:08:21编辑过]
时间: 2005-11-29 09:03
作者: netmarket
大家跑题了。。。还是回到 IP OVER ASON 这个主题上来吧。
这里说的 IP OVER ASON 是指采用ASON网络来承载IP网络
时间: 2005-11-29 09:25
作者: fallleaf
保护怎么协调。一种ASON不做保护,让IP层面保护,那好像ASON没用了,一种是ASON做保护,他和IP层面如何协调
时间: 2005-11-29 09:48
作者: netmarket
以下是引用fallleaf在2005-11-29 9:25:00的发言:
保护怎么协调。一种ASON不做保护,让IP层面保护,那好像ASON没用了,一种是ASON做保护,他和IP层面如何协调
至于保护的问题,可以分析一下:
1)目前IP网的保护可以抵抗路由器节点失效和链路失效,而ASON只能为IP网的链路提供保护恢复。
2)目前,IP网的保护恢复时间,快速路由收敛时间已经得到大大改善,一般在比较大的IP网中,收敛时间可以在1S内完成;如果采用MPLS FRR,时间更短,一般认为可以在几十毫秒内完成。
3)在ASON网络中,严格区分保护和恢复,其中,1+1的保护倒换时间就非常短(<50ms);而动态恢复的时间就比较长。
4)至于两层之间的协调问题,如果ASON采用1+1保护,发生链路故障时,应该优先采用光层的保护(即ASON保护),可以在IP网中设置一定的拖延时间,这样,在尽量少的时间内ASON完成的保护倒换,从IP网来看,网络拓扑没有发生改变;如果ASON采用动态恢复机制,则可以让两层同时启动保护,如果ASON网先完成,从IP网来看,网络拓扑没有发生改变,如果IP网先完成,IP网则采用新路由传递数据,而后ASON也跟着完成保护恢复,此时从IP网看来,原来的拓扑已经修复,IP网可以考虑再次收敛,重新选择原来的路由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29 9:50:07编辑过]
时间: 2005-11-29 09:55
作者: fallleaf
从1,2,3来看,好像ASON没啥用,还是要用1+1的话
时间: 2005-11-29 10:47
作者: laiyihua
组建ASON网络的首要就是建立MESH网,用OSN3500可以实现。
时间: 2005-11-29 11:12
作者: fallleaf
3500最大80G,能支持4个10G光口,少了些
时间: 2005-11-29 11:12
作者: U.U
搞了半天没人说到点子上
说两个ASON的特点
一是恢复时间短,有了GR(SBR)就不用什么1+1保护了(需meshed网络结构)
二是由路由器发起请求,实时建立path(需路由器支持G-MPLS)
说白了就是靠信令了,所以才有S的功能了
现在做的好的也就是第一点,多数情况还都是把所谓的ASON设备当DXC或大型ADM在用(没用到控制平面)
BTW:CWDM在国内没市场阿,海外用的多一些
时间: 2005-11-29 11:19
作者: fallleaf
我理解GR其实就是不断寻找一条保护路径,和1+1类似。
由路由器发起请求,是指UNI吧,想法虽好,不知道如何用。
还有个想法,以后业务均ip化了,如果直接跳过传输层面,路由器之间用光纤组建MESH网,依靠mpls的机制,是否能满足要求,是否就不要传输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29 11:21:31编辑过]
时间: 2005-11-29 12:19
作者: netmarket
以下是引用U.U在2005-11-29 11:12:00的发言:
搞了半天没人说到点子上
说两个ASON的特点
一是恢复时间短,有了GR(SBR)就不用什么1+1保护了(需meshed网络结构)
二是由路由器发起请求,实时建立path(需路由器支持G-MPLS)
说白了就是靠信令了,所以才有S的功能了
现在做的好的也就是第一点,多数情况还都是把所谓的ASON设备当DXC或大型ADM在用(没用到控制平面)
BTW:CWDM在国内没市场阿,海外用的多一些
“恢复时间短,有了GR(SBR)就不用什么1+1保护了”,呵呵,你真的太不了解GR了!!!!你也太不了解ASON的动态恢复了!!
“由路由器发起请求,实时建立path”,这个对IP网有什么作用?目前需要吗?
时间: 2005-11-29 15:17
作者: laiyihua
从长远来看,用OSN3500组建MESH网容量肯定不够,运营商这样做考虑的也只是两年的需求,到时候再去升级。
时间: 2005-11-29 16:06
作者: wkq3k
有个想法,以后业务均ip化了,如果直接跳过传输层面,路由器之间用光纤组建MESH网,依靠mpls的机制,是否能满足要求,是否就不要传输了。
----------------------------
和你讨论一下,路由器的光口贵不贵?它的光口互连能传多远,有100公里吗?
时间: 2005-11-29 16:20
作者: fallleaf
呵呵,如果是155或622可以上sdh,也不必谈ason了,如果GE或2.5G,那么用ip+dwdm,而不是ip+sdh+dwdm或ip+sdh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29 16:23:05编辑过]
时间: 2005-11-29 17:13
作者: laiyihua
路由器之间组成MESH网?没听说过这种说法。
时间: 2005-11-29 23:13
作者: Soloman
路由器之间组成MESH网?没听说过这种说法
--------------------------
其实cisco的光设备主要就是提供这种方案,其实就是ip+DWDM,DWDM实现点对点的传输,IP路由器实现各种网络保护什么的。但是现在WDWM的物理层的管理能力比较差,还是赶不上SDH。
另外,现在ORADM也比较有声势。
时间: 2005-11-29 23:17
作者: Soloman
从长远来看,用OSN3500组建MESH网容量肯定不够,运营商这样做考虑的也只是两年的需求,到时候再去升级
-----------------------------------
小网络,比如城域网,建个ASON意义好像不大。
时间: 2005-11-29 23:46
作者: laiyihua
在城域骨干层上才会考虑建立ASON网,ASON网也只有在业务量大的情况下才能发挥出它的优势:比如说跨环节点问题、带宽利用率问题等等。在汇聚层面上采用的是SDH环网结构,接入层一般是链或者环。
时间: 2005-11-30 08:59
作者: U.U
以下是引用netmarket在2005-11-29 12:19:00的发言:
“恢复时间短,有了GR(SBR)就不用什么1+1保护了”,呵呵,你真的太不了解GR了!!!!你也太不了解ASON的动态恢复了!!
“由路由器发起请求,实时建立path”,这个对IP网有什么作用?目前需要吗?
懂ASON的动态恢复就直说,不用这样哼哼唧唧
UNI和ENNI需不需要用不是你说的算得,呵呵
时间: 2005-11-30 09:06
作者: fallleaf
以下是引用U.U在2005-11-30 8:59:00的发言:
UNI和ENNI需不需要用不是你说的算得,呵呵
把道理讲明白就行了。我想问问,UNI的应用有哪些,怎么用
时间: 2005-11-30 09:09
作者: U.U
以下是引用fallleaf在2005-11-29 11:19:00的发言:
我理解GR其实就是不断寻找一条保护路径,和1+1类似。
由路由器发起请求,是指UNI吧,想法虽好,不知道如何用。
还有个想法,以后业务均ip化了,如果直接跳过传输层面,路由器之间用光纤组建MESH网,依靠mpls的机制,是否能满足要求,是否就不要传输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29 11:21:31编辑过]
GR和SNCP不同处是不建交叉连接,不同的SRG可以公用资源阿
还有就是针对多次故障,SNCP就不行。当然,SNCP+恢复更好,呵呵
ip跳过传输层面现在还在争论中,希望不要,否则这个版面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其实就是cisco和传统设备商的竞争嘛,就像没法说wimax和3G/4G哪个更好。
象你说的依靠mpls的机制,能保障电信级别的服务吗?以后NGN/IPTV之类的上了对业务质量的要求要比现在高很多
时间: 2005-11-30 13:06
作者: netmarket
ASON技术有很多优势,可以分析一下IP OVER ASON的潜在优势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30 13:07:48编辑过]
时间: 2005-11-30 15:05
作者: DNU
以下是引用U.U在2005-11-30 9:09:00的发言:
GR和SNCP不同处是不建交叉连接,不同的SRG可以公用资源阿
还有就是针对多次故障,SNCP就不行。当然,SNCP+恢复更好,呵呵
ip跳过传输层面现在还在争论中,希望不要,否则这个版面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其实就是cisco和传统设备商的竞争嘛,就像没法说wimax和3G/4G哪个更好。
象你说的依靠mpls的机制,能保障电信级别的服务吗?以后NGN/IPTV之类的上了对业务质量的要求要比现在高很多
同感!
时间: 2005-11-30 16:23
作者: netmarket
其实现在网络中很少大规模布置MPLS,MPLS也有它的局限性,例如网络规划困难、难于实现端到端的MPLS等,所以采用MPLS也很难满足电信级的要求
时间: 2005-12-1 10:50
作者: laiyihua
在骨干层网络还是用得到的,ASON的关键技术就是MPLS,这正好满足了电信级的需求啊。
时间: 2005-12-1 10:56
作者: netmarket
其实,现在的ASON与MPLS可以说没有任何关系,目前ASON是基于SDH技术的,而MPLS基于二层和三层的。它们时间唯一有关系之处是:ASON中采用的信令(RSVP-TE和CR-LDP)是源自于MPLS的信令,在MPLS信令的基础上扩展而来的。
时间: 2005-12-1 11:02
作者: laiyihua
那还是有一定关系的了,ASON源自于路由器技术。
时间: 2005-12-1 16:00
作者: JODAN713
ASON更多的是在体现一种更复杂的网络结构和路由选择,提供更多的保护方式以适应多种QOS的需求,其第三层到底由什么技术或设备来承载,是DWDM设备(OXC等)还是传统的SDH设备,现在还不是很清晰,至于IP OVER ASON要看你最终采用对等方式,还是重叠方式来建设ASON,而且我觉得楼主的提法比较含糊.DWDM设备现在都透传的,可能诚域波分设备对数据接口的提供能力更强一些,但发展程度比起SDH和IP的融合来看,还差一些,SDH设备现在看很多厂家都可以支持三层了,至于以后什么样,我估计3年以内ASON技术才能将规范完善,相应的设备厂家也会对ASON的主要承载技术有一个整体的方向.我觉得最终在干线层面和城域层面成熟速度会更快,相信DWDM技术的发展会决定ASON的走向的!
时间: 2005-12-1 16:07
作者: fallleaf
手头有份资料,感兴趣可以到http://www.fallleaf.net资料下载去看看。
其中有对IP网和ASON的关系的分析。
文中的倾向是ASON成为业务网才有作用。现在主要的问题是ASON向谁提供,是传统的大客户还是运营商自己的业务网。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1 16:28:54编辑过]
时间: 2005-12-1 23:06
作者: Soloman
ASON更多的是在体现一种更复杂的网络结构和路由选择,提供更多的保护方式以适应多种QOS的需求,其第三层到底由什么技术或设备来承载,是DWDM设备(OXC等)还是传统的SDH设备,现在还不是很清晰,至于IP OVER ASON要看你最终采用对等方式,还是重叠方式来建设ASON,而且我觉得楼主的提法比较含糊.DWDM设备现在都透传的,可能诚域波分设备对数据接口的提供能力更强一些,但发展程度比起SDH和IP的融合来看,还差一些,SDH设备现在看很多厂家都可以支持三层了,至于以后什么样,我估计3年以内 ASON技术才能将规范完善,相应的设备厂家也会对ASON的主要承载技术有一个整体的方向.我觉得最终在干线层面和城域层面成熟速度会更快,相信 DWDM技术的发展会决定ASON的走向的!
------------------------------
那家的SDH设备有3层的功能了?具体说说?
时间: 2005-12-2 09:26
作者: laiyihua
现在的SDH设备支持的还是2层的功能,ASON才具备三层吧。
时间: 2005-12-2 09:37
作者: fallleaf
以下是引用laiyihua在2005-12-2 9:26:00的发言:
现在的SDH设备支持的还是2层的功能,ASON才具备三层吧。
???
时间: 2005-12-3 00:59
作者: laiyihua
应该是MSTP支持2层的吧。
时间: 2005-12-3 02:01
作者: Soloman
老实听人说有MSTP支持3层的,到底是那个型号呢?听说思科的ONS15450可以,那位了解吗?
时间: 2005-12-5 16:30
作者: 传输皮兔
CISCO15454支持三层交换。
但是一般要求在SDH上还是只要支持2层就好了。
现在多业务的融合成为趋势,ASON可以说就是支持MESH的MSTP。也就是说ASON只是加强了传统SDH的保护功能。
时间: 2005-12-6 11:54
作者: barkandshark
ip over ason 这个提法我觉得容易误导。 实际上即使是ip over DWDM 也是给ip穿了衣服的。我了解的是使用POS口,实际上是SDH的信号结构。
那么ASON里面传ip信号也是要封装的,现在流行的GFP也是MSTP里面的东西。
为什么要搞ip over ASON?我理解是ip over DWDM 有些大材小用了。对于ip信号而言,50ms的保护时间太奢侈了。所以把它放到ASON里面,通过降低服务等级的方式来获取利益。可能到秒级的倒换时间对ip信号都无所谓,这样传送网就可以做文章了。
还有一个原因是和ip网络的流量模式有关,通过UNI,i-nni,E-NNI等使得路由器能够fully-mesh,即全直达连接,减少路由器里的转发包,这样就可以大大降低路由器的投资。
ASON并非为了取代路由器的功能,只是在2层上提供帮助。
所知有限,大伙凑合着看看。
时间: 2005-12-7 20:44
作者: Soloman
以后ip也有VoIP的业务,2秒的时间,对语音基本上就是不可行的。
时间: 2005-12-10 11:28
作者: happysad
IP OVER ASON的提法容易和IP OVER SDH/DWDM混淆。之所以产生POS等接口,是因为现在的SDH传输网有自己的帧结构,IP等业务要通过它来承载,方便物理层对信号进行监控处理,这就迫使数据设备进行接口转换,这也是为何传输网的多业务传送能力急需提高的原因了,未来的ASON,应该是能给客户信号提供一个透明、能适应各种业务协议的接口,至于ASON采用的传送层面技术,发展方向也应该能适应这种要求,如OXC等等。
时间: 2005-12-10 14:35
作者: Soloman
IP OVER ASON的提法容易和IP OVER SDH/DWDM混淆。之所以产生POS等接口,是因为现在的SDH传输网有自己的帧结构,IP等业务要通过它来承载,方便物理层对信号进行监控处理,这就迫使数据设备进行接口转换,这也是为何传输网的多业务传送能力急需提高的原因了,未来的ASON,应该是能给客户信号提供一个透明、能适应各种业务协议的接口,至于ASON采用的传送层面技术,
~~~~~~~~~~~~~~~~~~~~~~~~~~~~~~~~~~~~~什么叫做透明,通用的接口?现在任何协议,在SDH上传输的时候,从上面看下去,也是透明的,并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跑在SDH上面,至于通用,现在的协议,都能映射入SDH。可以说SDH已经是一个透明的,通用的业务接口了!
发展方向也应该能适应这种要求,如OXC等等
时间: 2005-12-12 14:28
作者: ningcj
ASON是SDH技术合IP等数据技术的融合,是传输技术的发展,将来发展应该是SDH,IP等数据的融合体,省去了中间的路由器等设备.
时间: 2005-12-13 08:33
作者: laiyihua
ASON设备对于承载大容量的IP包还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
时间: 2005-12-13 09:07
作者: fallleaf
前面有几个帖子对ASON的概念有些模糊
时间: 2005-12-14 16:45
作者: cacti
首先得搞清楚IP到底是业务网还是承载网,IP网络的结构,链路的冗余情况和QoS要求,再来考虑采用什么传输!
就目前看来,ASON能够提供不同级别的链路保护,和IP OVER SDH/DWDM相比,区别仅此而言!
“ASON技术从它提出开始就是为了适应数据业务的迅猛增长,这种趋势在城域传送网中表现得最明显,从理论上来说,ASON技术是非常适用于城域传送网的”,目前的ASON只是使用了整个功能的一小部分,只有当UNI、SC等技术成熟以后,IP OVER ASON才能显示出其价值!
时间: 2005-12-19 14:56
作者: messon
个人觉得ASON相对于MSTP是一个飞跃,类似与从PDH发展到SDH
理由是MSTP只是在SDH的基础上增加了数据接入和处理功能而以,而传送平面没有多大的改变,而ASON设备实现的是按照用户需求动态进行光路连接的能力,对于传统的传送平面来说是一个质的变化。
IP over ASON这个提法是可行的,因为通信的发展趋势是集成化程度越来越高,多种业务可能都在一个设备上进行处理,业务网直接承载在ASON上是发展的趋势。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
Powered by C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