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软交换盛行-传输专业是否会消失?[讨论]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05-12-20 10:33
作者: nick281     标题: 软交换盛行-传输专业是否会消失?[讨论]

软交换正成为各大电信运营商的投资方向,几乎所有新装电话交换机和adsl设备都采用IP内核,这些设备上行都采用IP方式,走IP城域网,请大家讨论传输专业是否会消失。作为GBIT路由协议同时出现的密集波分复用技术会不会没有用武之地。
时间:  2005-12-20 15:53
作者: forestgamp

IP内核和传输有啥关系,怎么也都要光电转换的,城域网就不用光端机呀?!!!
时间:  2005-12-20 23:20
作者: kingjump

这个我也来听听,IP内核是否放弃了sdh的体系
时间:  2005-12-20 23:25
作者: thtelecom

不可能会放弃传输啊.嘛数据都要经过传输啊
时间:  2005-12-21 08:56
作者: nick281     标题: 城域网-光端机

以下是引用forestgamp在2005-12-20 15:53:00的发言:
IP内核和传输有啥关系,怎么也都要光电转换的,城域网就不用光端机呀?!!!

城域网基于gbit路由技术,cisco的12000系列,华为的ne5k,都可以用1对10G光卡对联提供10G带宽,走的是ip包,光端机是基于pdh的,城域网怎么会用光端机呀。
时间:  2005-12-22 13:59
作者: fallleaf

这是哪儿跟哪儿呀
时间:  2005-12-22 15:21
作者: RexInChina

无论如何,长途网是要经过传输的。
时间:  2005-12-23 12:39
作者: forestgamp

以下是引用nick281在2005-12-21 8:56:00的发言:
城域网基于gbit路由技术,cisco的12000系列,华为的ne5k,都可以用1对10G光卡对联提供10G带宽,走的是ip包,光端机是基于pdh的,城域网怎么会用光端机呀。


Gbit路由技术也不可能由接入端直接提供光电转换,只有在骨干接点才会采用CISCO等高端设备,如果不用光端机,业务如何汇集?
光端机是基于PDH的?
兄弟,对传输鄙视之前,最好先了解一下传输原理,别以为传输的都是没有技术含量的.

时间:  2005-12-24 17:29
作者: 住小草山

传输的特点在于能够提供电信级保护。
以后如果有某种技术对直接的ip传输能够提供50ms的保护时间,
那个时候就是传输的末日。

比如全光网,波长保护等概念,不过好像这些概念仍然属于传输的范畴,呵呵
时间:  2005-12-26 11:22
作者: yebi

软交换是引入IP内核,将原来的TDM过度到IP包
提供固话彩铃、秘书等增值业务。即进行了智能化改造
将来将取代传统的TDM交换机
NGN、3G对传输的影响在于以后对2M通道的需求减少,大部分走光口
特别是在核心层面。关键在与各运营的规划
传输是不太重要,我真的有感觉
原理的东西不用了解,我们需要知道的就是:别人让怎么开业务就怎么开业务,但是谁都少不了,都得依靠咱们。
时间:  2005-12-26 11:38
作者: hxliuchao

我个人的认为传输是不会消失的,它是基础网有好多是其他所不能替代的。
时间:  2005-12-27 12:10
作者: 期待之后

中心站点为NGN核心设备,到用户的话必须通过城域网的接入站点,而核心层至接入层必须通过传输方可到达!所以传输不可能被淘汰。
时间:  2005-12-27 13:18
作者: 白云飞2008

  只能说传输的用武之地可能越来越小,不过传输也在发展。在ip一统天下的今天,atm不还是没有完全淘汰马?
时间:  2005-12-28 14:00
作者: cateye

目前而言,软交换承载于IP网络,但IP承载网是跑在传输系统上的,核心/汇聚层的155M/2。5G的是IP Over SDH,10G的是IP Over DWDM。接入层可能用到MSTP。总而言之,软交换和传输并不矛盾,怎么会有传输没有必要的想法???
时间:  2005-12-29 21:33
作者: kingjump

国外的基于分组的mspp就是纯IP的网络.
时间:  2005-12-29 22:01
作者: 春小麦

支持1下
时间:  2006-1-3 09:29
作者: thtelecom

现在一般都是基于SDH了。.PDH很少了.除了那种点到点的
时间:  2006-2-6 15:40
作者: zjphlmk

是融合!而不是消失,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传输、交换和数据都将融合在一起,很难区分专业了。
你说MSTP是传输设备还是数据设备呢??
时间:  2006-2-8 09:24
作者: 布袋熊

软交换不影响传输,NGN的发展倒是可能改变原有传输专业的思路~
时间:  2006-2-8 20:43
作者: lzqsoft

数据正在不断的向传输渗透,mstp就是个证明。
但是,数据要抛开传输是不行的,从整个网络上来讲,
数据不能提供50ms的保护。个人认为:在接入层,数据
和传输正在走向融合,比如传输设备也可以提供二层
交换的功能。在汇聚和骨干层,数据确实可以绕开SDH,
走CWDM、DWDM,但是还是属于传输的范畴。况且,传输
也在不断发展,也在向IP化发展。
时间:  2006-2-10 16:59
作者: zgq

有那位数据专家能作出一个方案,以一个有300万固定电话用户的大城市,比如武汉,把现有的电信业务全部都不经过传统的传输网络,全部通过光纤直连方式连接到IP城域网(当然可以经过2-3层交换机汇聚),将会出现什么情况,如何解决各种业务的QOS和大客户的SLA等级服务,以此说明数据设备完全可以取代传统的传输设备。还是根据不同情况,把数据设备与SDH(或MSTP)结合起来,可以得到最合理的方案。
时间:  2006-3-14 20:34
作者: tubie8888

这也要讨论?
时间:  2006-3-15 14:26
作者: nick281

以下是引用zgq在2006-2-10 16:59:00的发言:
有那位数据专家能作出一个方案,以一个有300万固定电话用户的大城市,比如武汉,把现有的电信业务全部都不经过传统的传输网络,全部通过光纤直连方式连接到IP城域网(当然可以经过2-3层交换机汇聚),将会出现什么情况,如何解决各种业务的QOS和大客户的SLA等级服务,以此说明数据设备完全可以取代传统的传输设备。还是根据不同情况,把数据设备与SDH(或MSTP)结合起来,可以得到最合理的方案。

我对这也不是很清楚,不过就软交换模式来讲,不是不能实现的,现在建的ngn核心节点可以做到500万+500万的softswitch核心,所有远端ngn节点通过ip城域网上联到ngn核心,ip设备提供的pos接口走裸纤(没有sdh保护)单端口传输带宽可以做到10g,至于核心节点至其他城市乃至其他省份的链路,目前可能还是基于非ip模式的
时间:  2006-3-16 12:12
作者: wzhj1213

这是不同的两个区域,传输专业消失不敢想见后果。
时间:  2006-3-16 16:31
作者: commsky

ting...............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