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对2019政府工作报告通信部分的深入解读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19-3-5 14:29
作者: xzclass
标题: 对2019政府工作报告通信部分的深入解读
国务院总理5日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持续推动网络提速降费。开展城市千兆宽带入户示范,改造提升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网络,推动移动网络基站扩容升级,让用户切实感受到网速更快更稳定。今年中小企业宽带平均资费再降低15%,移动网络流量平均资费再降低20%以上。在全国实行“携号转网”,规范套餐设置,使降费实实在在、消费者明明白白。
众所周知,全国人大政府工作报告,是国家宏观政策的风向标。所以,每个行业,都会关注报告中和本行业相关的内容,并认真进行分析和研究。
研究的结论,对于了解行业未来发展方向,制定企业经营目标和战略,至关重要。
通信行业,也是一样。今年的报告中,和通信行业相关的内容,同样是字字珠玑。
接下来,就让小枣君给大家做一个简要的解读。
▌ “开展城市千兆宽带入户示范”
这句话,意味着政府鼓励运营商对城镇区域FTTH(光纤入户)做进一步升级,从目前的百兆为主,升级到千兆宽带接入。家庭光纤宽带的网速,将提升到1000Mbps。
目前,我国只有少数城市和小区具备1000Mbps的光纤宽带接入能力。大部分城市地区,宽带服务能力是20~200Mbps。
小枣君认为,推行千兆宽带,主要的困难不是技术上的,而是需求和成本之间的平衡。
家庭宽带,即使是100Mbps,也足够看4K甚至8K超高清视频,玩游戏更是轻松应对。下载电影,如果按2GB大小来算,也只需要2×1024MB÷12.5MB/s=163.84秒。属于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升级为千兆宽带,在用户体验上来说,并不会有太大的区别。但设备升级替换带来的成本增加,是不得不考虑的重要不利因素。
此外,“老破小”居民区的设备改造,成本会更高,加上物业的阻挠和漫天开价,无疑会影响运营商升级宽带的积极性。这些成本,显然也会转嫁到用户身上,也是用户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某运营商200M和1000M宽带的资费对比
其实,与其升级千兆,我更希望总理能推动运营商放开家庭宽带上行速率。目前家庭宽带,下行速率往往没有问题,问题在于上行速率——上行速率被运营商强行限制为下行速率的十分之一,这个非常可恶。
随着云计算、物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家庭数字化的逐步推进,普通家庭用户的上行带宽需求会越来越大。放开上行速率的限制,意义深远。
▌ “改造提升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网络”
这个和物联网密切相关,也和5G密切相关。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不久前,有一篇《这块屏幕可能改变命运》的文章,在朋友圈疯传。
虽然这篇文章的内容存在很大争议,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远程教育本身具有重大的意义。它可以通过高速稳定的网络,将资源传递到更广阔的范围。对于改善目前资源分配不平衡的现状,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远程医疗,也是如此。
远程医疗相比远程教育来说,对通信技术的要求更高。例如远程医疗中最难的远程手术,肯定需要5G这样的低时延高可靠性网络来支撑。
5G网络下的远程手术
未来,通信网络会带来更多的远程应用场景,这些场景将逐渐改变我们的生活。
▌“推动移动网络基站扩容升级,让用户切实感受到网速更快更稳定。”
这个就不用多说了吧,上个月联通招标LTE基站,我们已经讨论过,不管5G会怎样发展,运营商都必须有一张非常稳定可靠的打底网络。最适合这项使命的,显然是4G LTE网络。LTE必将持续投入,进行扩容升级,以便更好地完成使命。
目前我们国家的通信网络,虽然已经非常强大,但仍然存在覆盖漏洞和容量瓶颈。信号弱甚至没有信号的现象,仍时常遇到,相信大家都有相同的感受。
所以,4G网络的深度覆盖和优化,任重而道远。
▌ “今年中小企业宽带平均资费再降低15%,移动网络流量平均资费再降低20%以上。”
降资费这个话题,每年总理都会提。这几年提速降费的执行效果,相信大家都看到了。
对广大用户来说,这肯定是好事。但是对通信行业来说嘛……你懂的,又是一场腥风血雨。
其实,如果是充分市场竞争的情况下,资费合理下降当然是好事。但我觉得,目前最应该优化管理,提升效率,控制成本的单位,反而没有这么做,只是把成本压力进一步下沉到下游企业,导致利润更加微薄,竞争更加残酷。这可能并未总理本意吧。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报告中强调中小企业宽带资费下降,应该是国家鼓励创新创业的一种政策支持。小枣君作为一名创业者,感受还是很深的,运营商给企业安装宽带,通常比家庭宽带费用贵得多。从技术和设备来说,两者其实是一样的。
▌ “在全国实行‘携号转网’”
最最重要的,携号转网!
总理说了,要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携号转网。这个态度可以说是很明确了。
什么是“携号转网”?
顾名思义,携号转网就是带着号码换网络。或者说,换网不换号。
携号转网
举个例子:你现在是139开头的中国移动号码,办理“携号转网”之后,号码保持不变,但运营商归属关系变了——业务套餐变成了电信或联通的,使用的网络和服务,也变成电信或联通的。这就是携号转网。
携号转网这项业务有助于打破垄断壁垒,便于用户进行自主选择,将进一步刺激运营商之间的竞争,带给消费者更多的实惠。对用户来说,肯定是好事。
“携号转网”,也叫“号码携带”
其实,这项业务已经很老了,掐指一算,在国内都至少已经有十三年的历史。
早在2006年10月,当时的信息产业部(也就是现在工信部的前身)就发布了630号文件——《信息产业部关于保障移动电话用户资费方案选择权的通知》,首次提到“携号转套餐”或“携号转品牌”政策。
虽然携号转网的想法很早就被提出,但推进落地的速度非常缓慢。
直到2010年11月22日,第一批携号转网试点才在天津、海南启动。
后来,又过了四年,2014年9月20日,第二批携号转网试点在江西、湖北、云南落地。
如今,2019年了,仍然是这五个试点省市,没有变化。
根据工信部的规划,至少要到2020年,“携号转网”才能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这次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无疑是给了工信部更大的压力,将加快这项业务的推广速度。
好啦,以上就是小枣君对政府工作报告中通信相关部分内容的解读。
通信需求是人类的基本需求。随着5G的到来,我们国家会更加重视通信行业的发展,也会加大对通信行业的投入。对于我们通信人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也是艰巨的社会责任。唯有更加努力的拼搏奋斗,才能建设更快更好的网络,为用户提供完美体验,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附件: 640?wx_fmt=png (2019-3-5 14:28, 26.05 KB) / 下载次数 0
https://www.txrjy.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zg5Mjc3fDhmNDRjMjNifDE3NTUwMTk3NjR8MHww
附件: 640?wx_fmt=jpeg (2019-3-5 14:28, 31.71 KB) / 下载次数 0
https://www.txrjy.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zg5Mjc4fDU3MmRhY2IyfDE3NTUwMTk3NjR8MHww
附件: 640?wx_fmt=png (2019-3-5 14:28, 14.08 KB) / 下载次数 0
https://www.txrjy.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zg5Mjc5fDNjYTJiZjVhfDE3NTUwMTk3NjR8MHww
附件: 640?wx_fmt=jpeg (2019-3-5 14:28, 31.08 KB) / 下载次数 0
https://www.txrjy.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zg5MjgwfGM4NDlkNzg5fDE3NTUwMTk3NjR8MHww
时间: 2019-3-5 15:56
作者: benix
【推动运营商放开家庭宽带上行速率】
这个任重道远,普通老百姓和政府目前很难能去关注这种细节
时间: 2019-3-5 15:58
作者: 清风凉从
benix 发表于 2019-3-5 15:56 
【推动运营商放开家庭宽带上行速率】
这个任重道远,普通老百姓和政府目前很难能去关注这种细节
上行速率应该会提升,但是不会和下行对称。如果对称了,运营商的专线业务就卖不动了。
时间: 2019-3-5 16:01
作者: 非法用户
远程医疗相比远程教育来说,对通信技术的要求更高。例如远程医疗中最难的远程手术,肯定需要5G这样的低时延高可靠性网络来支撑。
这个论断不正确,不过现在都这么说,三人成虎
时间: 2019-3-5 16:04
作者: benix
清风凉从 发表于 2019-3-5 15:58 
上行速率应该会提升,但是不会和下行对称。如果对称了,运营商的专线业务就卖不动了。
估计千兆起来后,围绕上下行不对称,各地运营商会开发各种五花八门的差异化宽带套餐,
比如什么网红套餐、网游套餐、网商套餐、SoHo套餐等等应运而生…
时间: 2019-3-5 16:11
作者: 马云的云
清风凉从 发表于 2019-3-5 15:58 
上行速率应该会提升,但是不会和下行对称。如果对称了,运营商的专线业务就卖不动了。
很简单,不给你公网IP,就算你上行200M、300M,没有公网IP,能代替专线?
时间: 2019-3-5 20:22
作者: zlk_zlk
上行十分之一?呵呵,你压根不了解通信业政策,又何必写这么一堆。
时间: 2019-3-6 10:33
作者: ivan523
我们这里200m上行是40m。
时间: 2019-3-6 13:07
作者: menglingpei
其实通信费用及套餐最好实行国家定价,政府让咱们怎么卖咱们就怎么卖,多好,我最见不得让领导天天操心
时间: 2019-3-6 14:38
作者: mygodzj
马云的云 发表于 2019-3-5 16:11 
很简单,不给你公网IP,就算你上行200M、300M,没有公网IP,能代替专线?
不都切到IPv6了嘛,外面再套个隧道,这个应该不是大问题吧
时间: 2019-3-6 15:14
作者: jin6808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网运分离
时间: 2019-3-6 15:33
作者: 马云的云
mygodzj 发表于 2019-3-6 14:38 
不都切到IPv6了嘛,外面再套个隧道,这个应该不是大问题吧
IPv6的IP,是动态的还是静态的?如果是动态的,每24小时换一次,企业也用不了吧。
时间: 2019-3-6 20:49
作者: hellopython
非法用户 发表于 2019-3-5 16:01 
远程医疗相比远程教育来说,对通信技术的要求更高。例如远程医疗中最难的远程手术,肯定需要5G这样的低时延 ...
人类根本就没什么业务需要端到端的1ms时延。。。
时间: 2019-3-11 10:02
作者: 清风凉从
hellopython 发表于 2019-3-6 20:49 
人类根本就没什么业务需要端到端的1ms时延。。。
无人驾驶是需要的。
时间: 2019-3-11 10:47
作者: haohetao
hellopython 发表于 2019-3-6 20:49 
人类根本就没什么业务需要端到端的1ms时延。。。
无人机,导弹也需要
时间: 2019-3-11 10:52
作者: haohetao
马云的云 发表于 2019-3-5 16:11 
很简单,不给你公网IP,就算你上行200M、300M,没有公网IP,能代替专线?
ipv6也是动态的,另外80端口是封闭的
时间: 2019-3-11 11:30
作者: haohetao
本帖最后由 haohetao 于 2019-3-11 11:34 编辑
hellopython 发表于 2019-3-6 20:49 
人类根本就没什么业务需要端到端的1ms时延。。。
你误会了一件事情,这里的延时是手机到基站的延时,不是手机到手机的延时,在手机上这个延时的改进你是体会不到的
光速从北京到广州是7ms,你觉得端到端1ms可能吗?
时间: 2019-3-11 11:49
作者: 马云的云
haohetao 发表于 2019-3-11 10:52 
ipv6也是动态的,另外80端口是封闭的
所以了,家宽终究是家宽,不能取代专线。
时间: 2019-3-11 11:52
作者: 马云的云
清风凉从 发表于 2019-3-11 10:02 
无人驾驶是需要的。
无人驾驶不依赖网络连接,不然一没信号就出事故还得了。
时间: 2019-3-11 12:10
作者: haohetao
马云的云 发表于 2019-3-11 11:52 
无人驾驶不依赖网络连接,不然一没信号就出事故还得了。
网络是辅助的,可以降低事故,提高效率
时间: 2019-3-11 13:22
作者: 马云的云
haohetao 发表于 2019-3-11 12:10 
网络是辅助的,可以降低事故,提高效率
所以对网络延迟没有特别高的要求。
时间: 2019-3-11 13:36
作者: lzghit
马云的云 发表于 2019-3-5 16:11 
很简单,不给你公网IP,就算你上行200M、300M,没有公网IP,能代替专线?
用户 想 要 公网IP 也很容易
本地 对 想要 的 直接 找
线务员 然后 报上来
就会 分配 公网IP 只不过 不是 固定而已
时间: 2019-3-11 13:49
作者: 马云的云
lzghit 发表于 2019-3-11 13:36 
用户 想 要 公网IP 也很容易
本地 对 想要 的 直接 找
线务员 然后 报上来
不是固定的肯定不能用来接服务器。
时间: 2019-3-11 14:09
作者: haohetao
本帖最后由 haohetao 于 2019-3-11 14:44 编辑
马云的云 发表于 2019-3-11 13:22 
所以对网络延迟没有特别高的要求。
如果单看一条数据或许没那么敏感,如果成千上万条数据在传输呢,这样造成的累积效应就明显了
降低时延也不是什么高科技,只是根据应用场景设置帧长和时隙参数以进行网络优化,以实现更好的效果,实际中这个值也未必是固定的。有时候降低延迟也不是为了满足什么需要,而是为了提高网络整体使用效率,比如毫米波。
如果同时通信的人比较多的话那就不是1ms了,而是大家排队等,1ms可能还要乘个n倍,这个1ms肯定是单个终端的实验室数据。
时间: 2019-3-11 17:29
作者: 马云的云
haohetao 发表于 2019-3-11 14:09 
如果单看一条数据或许没那么敏感,如果成千上万条数据在传输呢,这样造成的累积效应就明显了
降低时延也 ...
咋可能排队啊,OFDMA是并行传输啊。同一个1ms可以同时传输100个RB啊,这还是20MHz带宽,如果是100MHz带宽呢?
时间: 2019-3-11 17:46
作者: haohetao
本帖最后由 haohetao 于 2019-3-11 19:00 编辑
马云的云 发表于 2019-3-11 17:29 
咋可能排队啊,OFDMA是并行传输啊。同一个1ms可以同时传输100个RB啊,这还是20MHz带宽,如果是100MHz带宽 ...
都是时分加频分,urllc不可能给你100MHz,100个RB才算个啥,一定范围内车辆再加上其它设备肯定不够。
考虑极端情况及未来20年的需求,我觉要有一个区域内达到10万个车联终端的准备(假定信号幅射1-3公里)。
车联终端包括车辆,路端设备,电动车,行人等。
行人可以在体内或衣服上植入芯片,让汽车更容易探测行人,从而对行人进行保护。
时间: 2019-3-11 19:05
作者: 马云的云
haohetao 发表于 2019-3-11 17:46 
都是时分加频分,urllc不可能给你100MHz,100个RB才算个啥,一定范围内车辆再加上其它设备肯定不够。
考 ...
你搞笑吧,1-3公里???城市里顶多100-300米。农村有可能,问题是农村1-3公里可能一辆车都没有,几十个人。
时间: 2019-3-11 19:06
作者: haohetao
本帖最后由 haohetao 于 2019-3-11 19:07 编辑
马云的云 发表于 2019-3-11 19:05 
你搞笑吧,1-3公里???城市里顶多100-300米。农村有可能,问题是农村1-3公里可能一辆车都没有,几十个人 ...
高速呢,还有城市主干道,高架桥
总要考虑到极端情况吧
时间: 2019-3-11 19:21
作者: 马云的云
haohetao 发表于 2019-3-11 19:06 
高速呢,还有城市主干道,高架桥
总要考虑到极端情况吧
3公里的高速能有多少车?全堵满也就几百辆。
时间: 2019-3-11 19:36
作者: hellopython
haohetao 发表于 2019-3-11 11:30 
你误会了一件事情,这里的延时是手机到基站的延时,不是手机到手机的延时,在手机上这个延时的改进你是体 ...
这个我知道,本来就是无线侧到核心网的1ms延时,只不过,现在被很多外行自媒体渲染后,很多人已经以为这个1ms是端到端的延迟了,认为今后打个游戏有1ms延迟的人多的是。。。
时间: 2019-3-11 19:38
作者: haohetao
本帖最后由 haohetao 于 2019-3-11 19:41 编辑
马云的云 发表于 2019-3-11 19:21 
3公里的高速能有多少车?全堵满也就几百辆。
还有高架桥,另外不能光考虑车,所有参与交通的设备和人都是潜在的车联网终端。
http://www.cheyun.com/content/17794
时间: 2019-3-11 19:43
作者: 马云的云
haohetao 发表于 2019-3-11 19:38 
还有高架桥,另外不能光考虑车,所有参与交通的设备和人都是潜在的车联网终端。
http://www.cheyun.com/ ...
你说的场景是城市还是农村啊。
如果是农村,覆盖1-3公里,人口很稀少。
如果是城市,覆盖100-300米,虽然车和人都很多,但100-300米内,也不可能是10万量级,最多最多1千的量级。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
Powered by C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