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有限空间作业职责、应急处理方案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19-6-3 10:43
作者: cyl_1217
标题: 有限空间作业职责、应急处理方案
有限空间作业职责、应急处理方案
1、有限空间作业的人员的职责:
应了解整个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确认作业环境、作业程序、防护设施、作业人员符合要求后,授权批准作业;及时掌握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条件变化,当有限空间作业条件不符合安全要求时,终止作业。
2、有限空间作业的基本要求。
(1)明确密闭空间作业的责任人,包括被批准进入作业的劳动者和外部监护或监督人员及其责任;
(2)在密闭空间外设置警示标识,告知密闭空间的位置和存在的危害;
(3)作业前要进行有关的职业安全卫生培训;
(4)在实施密闭空间作业前,必须检测并评估密闭空间可能存在的职业危害,以确定该密闭空间是否准入作业;
(5)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未经允许的劳动者进入密闭空间;
(6)提供密闭空间作业的合格安全防护措施、个体防护用品及报警仪器;
(7)提供应急救援保障。
3、有限空间作业流程:
(1)有限空间作业前,必须严格执行“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根据施工现场有限空间作业实际情况,对有限空间内部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在作业环境条件可能发生变化时,施工单位应对作业场所中危害因素进行持续或定时检测。
(2)对随时可能产生有害气体或进行内防腐处理的有限空间作业时,每隔30分钟必须进行分析,如有一项不合格以及出现其他情况异常,应立即停止作业并撤离作业人员;现场经处理并经检测符合要求后,重新进行审批,方可继续作业。
(3)实施检测时,检测人员应处于安全环境,未经检测或检测不合格的,严禁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进行施工作业。
(4)检测指标应当包括氧气浓度、易燃易爆物质浓度值、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值等。
(5)有限空间作业危害因素检测可由施工单位自行检测,检测时应认真填写《特殊部位气体检测记录》,相关人员签字;临时作业或施工单位缺乏必备检测条件时,也可聘请专业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填写《特殊部位气体检测记录》,并由检测单位负责人审核并签字。
(6)根据检测结果,施工单位现场技术负责人组织对作业环境危害情况进行评估,制定预防、消除和控制危害的措施,确保作业期间处于安全受控状态。
(7)有限空间作业的施工单位应在有限空间入口处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告知存在的危害因素和防控措施。
(8)有限空间作业前和作业过程中,可采取强制性持续通风措施降低危险,保持空气流通。严禁用纯氧进行通风换气。
(9)进入密闭空间作业时,应当至少有两人同行和工作。若空间只能容一人作业时,监护人应随时与正在作业的人取得联系,作预防性防护。
4、有限空间救援的程序
有限空间发生事故时,监护者应及时报警,救援人员应做好自身防护,配备必要的呼吸器具、救援器材,严禁盲目施救,导致事故扩大。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
Powered by C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