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5G用户使用体验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19-11-9 09:20
作者:
ABC2019
标题:
5G用户使用体验
1、信号覆盖半径小,衰减很快、室内没信号。这是高频段信号衰减快、穿透性差必然带来的结果。
2、信号不稳定、断断续续。这是智能天线带来的必然结果。
3、耗电量大。手机耗电量大,影响待机时机,5G网络覆盖盲区多,漫游切换多有关,与高频段信号衰减也有关。最致命的是基站耗电量,是4G的几倍,加上5G基站数量更多,对于运营商来说,电费是噩耗。
--------------------------------------
高频段,大规模智能天线,这类5G网络,只能用于在实验室测试一下理论最高网速,在热点区域做一点热点覆盖。采用高频段和大规模智能天线,大规模组网,对于运营商来说,是一场噩梦。要达到覆盖区内300M以上网速的
连续稳定的5G信号覆盖
,需要非常多的基站,会带来非常高的网络建设维护成本,非常高的耗电量。经济性太差。
-------------------------------------
高频段的5G,大规模智能天线,只能用于热点区域的覆盖。在室外热点地区,安装AAU进行覆盖;在体育场火车站商城等大型建筑物,建设5G室分系统。
------------------------------------
5G信号广覆盖和深度覆盖,还得另辟蹊径。
-----------------------------------------
1.8G,2.1G频段重耕,4G/5G动态共享频率资源。可以提升覆盖效果,减少覆盖盲区。采用FDD,并且实现上下行解耦,上行和下行可以是任意频率的组合,上行和下行,都按需分配频率资源。根据终端位置、基站负荷情况,系统动态调度和分配频率资源。采用定向天线阵列,采用多个定向波束对目标区域进行覆盖,而不是采用波束飘忽不定的大规模智能天线,可以大幅度提升信号的稳定性,对高速移动用户的支持能力,可以大幅度降低耗电量。载波、通道、天线按需开启,低负荷时自动关闭部分载波、部分通道、部分天线,降低耗电量。
-----------------------------------------
对1G以下频率资源进行重新规划,主要是400M,500M,600M,700M,800M,900M这些低频段资源。非常丰富。对于确有特殊需求的行业,分配一定的专用频段,建设专网。根据频率使用范围,按使用地域进行分配,不同地域的,可以共用专用频段。大部分频率资源,形成大块的连续频段,用于组建低频段的5G广覆盖和深度覆盖基础网络。企业和行业以及政府部门的一般性业务,可以由5G网络切片来承载。有丰富的频率资源支撑,支持几百兆甚至1G的网速,没有问题。高频段可以超过这个网速,但是,只是在基站附近,随着与基站的距离增加,网速快速衰减。低频段的网络,衰减慢,在距离基站较远的地方,仍然可以获得不错的网速。室外穿透到室内,仍然可以获得不错的网速。在低频段基础覆盖网上,可以开展移动通信服务,中低速上网服务(几百兆甚至1G的网速,其实也不低了),广播电视节目和语音广播节目的无线广播服务、组播服务、点播服务,物联网服务。低频段的覆盖广度和深度,优于中高频段。信号好,盲区少,终端驻留低频段的5G网络,漫游切换少。加上低频段信号传播损耗低,以及根据负载自动按需开启载波、通道和天线的技术,可以大幅度降低网络能耗,降低终端能耗。夜间低峰期,中高端载波、通道和天线基本上全部关闭,低频段也只是开启部分载波,例如根据业务需求,某个波束按需开启20M,10M,甚至只有5M的载波,网络耗电量可以大幅下降。有需求时,瞬间按需开启更多的载波,低频不满足需求时,开启中高频。
---------------------------------------------
对于一般楼宇,居民小区,入户光纤宽带+WIFI小基站,是最经济适用的5G网络信号覆盖方式。借助入户光纤回传,不需要另外敷设光缆;借用免费的公共频段,部署再多的WIFI小基站,也不会与运营商基站信号造成干扰。电费用户自己掏钱,运营商连电费都省掉了。用户回到室内,切换到WIFI小基站待机、打电话、上网,可以大幅度减轻室外基站的负荷。低峰期,室外基站采用少量低频段载波覆盖,就可以满足需求。
WIFI小基站,在普通WIFI路由器基础上,切分成内网和外网两个完全隔离的数据传输通道。内网由用户管理,承载WIFI。外网由运营商管控,承载移动用户接入。通过双向认证、动态密码、加密传输,远程监控等等措施,达到电信级的安全标准。运营商的所有客户,都可以通过WIFI小基站接入,通过SIM卡进行用户识别。WIFI小基站的外网,成为运营商网络的一个组成部分。
除了通过光纤回传的WIFI小基站,通过5G/4G网络回传的CPE,MIFI,也可以做成WIFI小基站。把CPE或者MIFI放在信号好的窗口边,WIFI小基站信号覆盖室内,内网有WIFI局域网信号,外网有蜂窝网络接入信号。通过WIFI小基站的外网,运营商的所有客户,都可以接入网络。相当于一个随时携带的小基站。
WIFI6可以达到10G的网速,不输给5G基站。WIFI外网保留低时延这类5G特性。WIFI与5G深度融合,用户可以在WIFI小基站之间、在WIFI小基站与5G基站之间自动漫游切换。WIFI相当于一个工作在免费的公众频段的,针对覆盖半径小、用户距离近、信号好、用户移动速度低、用户量不大这类特殊场景,简化设计的室内小基站。借助WIFI的规模效应,进入千千万万的家庭、办公室。可以低成本的覆盖普通楼宇、居民小区、地下停车场等等室内区域。
--------------------------
高频段、大规模智能天线,只适用于热点区域覆盖。
想要建设高质量的、经济性好、人人用得起的5G网络,还得重耕4G低频段资源,开垦400~1G这块低效率使用的频率资源,发展WIFI小基站。
时间:
2019-11-9 11:30
作者:
ifuxue
所以4G会是一个长期的打底网,重耕4G低频并不经济实用
时间:
2019-11-9 12:07
作者:
ABC2019
ifuxue 发表于 2019-11-9 11:30
所以4G会是一个长期的打底网,重耕4G低频并不经济实用
4G长期做打底网,维持多模网络,维护费用和电费消耗,比单模网络要高。
终端支持多模,复杂度和成本会比较高。
多模网络和终端,应当在过渡期存在,不应当长期存在。当然,过渡期可能是3年,5年,甚至更长时间。
4G做打底网,5G终端在4G和5G网之间漫游切换,切换速度慢,影响使用体验。
如果有5G低频段的广覆盖和深度覆盖网络做打低网。终端在5G网内低频和高频之间切换,速度要快得多。
5G网络分流掉大部分流量,4G网络负荷下降以后,可以采用4G/5G动态共享频段的方式。建设5G低频网络。
4G的低频资源都很少,800M,900M,每家运营商10M左右。
开发更多的低频段资源,用于建设5G网络。400~1G频段,除了少部分用于行业专用频段。其他的全部用于5G低频网,划分大块的频率资源,用于5G网络。效果会非常好。
广播电视占用大量的低频段资源,现在基本上都用入户光纤、用手机移动网络在看电视,点播视频。大量的优质资源,被闲置浪费,被低效率使用。应当收回来,用于移动通信网络。同时,可以在5G网络,开展广播电视节目广播,组播和点播业务。手机可以直接收看。比CMMB,DTMB这些没有几个人在使用的东西,好得多。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