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中国第一颗5G卫星通信测试成功:天地万兆宽带,转自快科技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20-2-19 18:05
作者: baiy9099
标题: 中国第一颗5G卫星通信测试成功:天地万兆宽带,转自快科技
据银河航天官方消息,2月16日,中国第一颗通信能力达10Gbps的低轨宽带卫星顺利完成通信能力测试,这也是国内第一次验证低轨Q/V通信,堪称中国“太空互联网”的—大步。
1月16日,银河航天的这颗首发星搭乘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这是快舟一号甲第8次执行发射任务。
该卫星是全球首颗Q/V高频毫米波频段的低轨宽带卫星,也是我国首颗由商业航天公司研制的200公斤量级的卫星,单星可覆盖3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大约50个上海市的面积,轨道高度为1200千米。
进入5G时代后,地面基站依然很难覆沙漠、海洋等所有区域,低轨宽带通信卫星恰恰可以解决全球网络覆盖和接入的难题,有望让全球处于信息贫困的40亿人接入网络世界。
时间: 2020-2-19 18:21
作者: 自由之声
费用肯定不低吧
时间: 2020-2-19 18:42
作者: just10086
给地面基站使用的?
时间: 2020-2-19 18:58
作者: ABC2019
边远地区上网,飞机轮船汽车等移动交通工具上网,野外工作人员随身携带上网。
50个上海市共享10Gbps网速。
时间: 2020-2-19 20:01
作者: piseen
这么高能收到信号?不懂
时间: 2020-2-19 20:10
作者: ziyanji2007
自由之声 发表于 2020-2-19 18:21 
费用肯定不低吧
先把噱头搞出来,现在资费估计都没有办法制定。
时间: 2020-2-19 20:25
作者: 139转联通
和铁塔互补,挺好
时间: 2020-2-19 20:43
作者: sos2006ma
坐等后续消息
时间: 2020-2-19 21:48
作者: wangleiaihuahua
piseen 发表于 2020-2-19 20:01 
这么高能收到信号?不懂
卫星通信啊,你以为是微波通信,需要视距传输?
时间: 2020-2-20 01:36
作者: 7ghk
低軌道不是同步軌道, 需要波束成型天線陣列或者機械天線 自動對準才有戲, 造價一定高, 應該不會跟貧窮人口拉上什麼關係.
时间: 2020-2-20 08:01
作者: dgzq662885
轨道是宝贵资源,这个轨道高度不是随便用的吧,哪个国家谁先占上就有优势
时间: 2020-2-20 08:07
作者: sigra
wangleiaihuahua 发表于 2020-2-19 21:48
卫星通信啊,你以为是微波通信,需要视距传输?
GPS的1.5G也不能有遮挡啊,宽带卫星频率肯定更高,估计比ku ka都高
时间: 2020-2-20 10:55
作者: cnqq9999
地面固定终端或者大部头手机使用把
时间: 2020-2-20 11:08
作者: yz98061
延迟炸死
时间: 2020-2-20 11:22
作者: zhangjijian
Google非死不可都发送几百个上天了,国内就这样朝鲜式的,能踏实做事别吹吗?
时间: 2020-2-20 11:59
作者: just10086
zhangjijian 发表于 2020-2-20 11:22
Google非死不可都发送几百个上天了,国内就这样朝鲜式的,能踏实做事别吹吗?
搞清楚,朝鲜日被封锁
时间: 2020-2-20 13:42
作者: hzz2323
太空遵循谁先占谁用的原则先占了再说
时间: 2020-2-20 15:12
作者: snzgh
hzz2323 发表于 2020-2-20 13:42 
太空遵循谁先占谁用的原则先占了再说
wu di xian
时间: 2020-2-20 15:16
作者: 马云的云
本帖最后由 马云的云 于 2020-2-20 15:17 编辑
卫星通信也就只有海面上用了吧?
不要说陆地表面,哪怕是陆地上空的飞机,其实也可以连地面基站,成本肯定比连卫星便宜。
时间: 2020-2-20 15:19
作者: ianzou
没有星间交换网的低轨卫星都是耍流氓,6个小时才能通信一次,一次几十秒。
时间: 2020-2-20 15:19
作者: 马云的云
不过话说回来,海洋里也不是不能建基站,弄个氢气球,用四根绳子拴住,绳子上捆住水泥块儿,下沉到海底固定。
链路回传的话,用海底光缆。供电就用潮汐能、太阳能、风能发电。
时间: 2020-2-20 16:13
作者: 马云的云
ianzou 发表于 2020-2-20 15:19 
没有星间交换网的低轨卫星都是耍流氓,6个小时才能通信一次,一次几十秒。
到时候发射几千颗上去,就每时每刻头顶都有了。
时间: 2020-2-20 16:28
作者: coffee198375
马云的云 发表于 2020-2-20 16:13 
到时候发射几千颗上去,就每时每刻头顶都有了。
梦想再大点骚年,星链是3W+颗,我们也要同一量级,轨道占了再说,兔子已经不是穷逼了。。。。
时间: 2020-2-20 16:29
作者: coffee198375
ianzou 发表于 2020-2-20 15:19 
没有星间交换网的低轨卫星都是耍流氓,6个小时才能通信一次,一次几十秒。
占轨道资源是根本,其他都是次要的。。。。
时间: 2020-2-20 16:57
作者: 马云的云
coffee198375 发表于 2020-2-20 16:29 
占轨道资源是根本,其他都是次要的。。。。
低轨卫星很容易掉下来的,占轨成本很高。
时间: 2020-2-20 18:23
作者: wjyfdc
哎我去
时间: 2020-2-20 21:23
作者: coffee198375
马云的云 发表于 2020-2-20 16:57 
低轨卫星很容易掉下来的,占轨成本很高。
其实并不高,星链计划类似的微型卫星就是消耗品,轨道维持能力3年以上,详见微信公众号“小火箭”邢强博士的可行性研究。。。。
时间: 2020-2-21 10:41
作者: 坡_special
这不是一般人能用的,如果商用,算算使用人数,发射运维成本,那是天价啊。
时间: 2020-2-21 10:48
作者: daybyear
ABC2019 发表于 2020-2-19 18:58 
边远地区上网,飞机轮船汽车等移动交通工具上网,野外工作人员随身携带上网。
50个上海市共享10Gbps网速。 ...
这带宽也就打打电话,发发短信和图片。
时间: 2020-2-21 10:52
作者: fieldmouse
低轨卫星覆盖需要的数量巨大啊
时间: 2020-2-21 10:53
作者: ABC2019
daybyear 发表于 2020-2-21 10:48 
这带宽也就打打电话,发发短信和图片。
打电话,发短信,几百K几兆十几兆带宽低速上网(人少的时候几十兆几百兆也是可以的),用于野外作业人员、越野族,没有移动通信网络的地区安装监测设备(物联网设备)上传数据。
卫星通信流量费肯定比地面移动通信网络要高得多,因此,同时使用的人也不会很多。有移动通信网络,优先使用移动通信网络。没有移动通信网络的区域,才会使用卫星通信。作为移动通信网络的一种补充。
时间: 2020-2-21 12:37
作者: 13869145568
太空互联网,航天基站,天地万兆,沙漠海洋全覆盖,涨姿势。
时间: 2020-2-21 14:12
作者: yinfang00150537
抢占轨道和频谱是关键,其他的都还是扯蛋!
首先,跟5G有毛关系,啥都想跟5G扯上点关系;
其次,人家国外的OneWeb,StarLink都已经干了好几十颗了,都是一箭二十几星的发,你发一个就吹牛B不得了了;
再次,你一个星星在天上飘啊飘的,没有星星通信,你靠地面站做传输?搞毛啊
时间: 2020-2-21 14:33
作者: xuhaifeng
简单测算一下资费,假设卫星造价+发射费用1亿元,在轨寿命5年,最大可用流量是10G*60秒*60分*24小时*365天*5年=1576800000G(全寿命),则每G流量的卫星成本是1亿元/1576800000G=0.064元/G。这只是简单算法,还要加上地面测控站成本、地面网关成本、人员成本、管理成本、互联网成本、会计成本等等,卫星和网络可用率、用户使用率等,1元-10元/G差不多了。
时间: 2020-2-21 15:27
作者: ran2cn
大喜事
时间: 2020-2-21 16:48
作者: coffee198375
坡_special 发表于 2020-2-21 10:41 
这不是一般人能用的,如果商用,算算使用人数,发射运维成本,那是天价啊。
真不是天价,铱星在美国空军接手后现在已经实现盈利,商业航天利润巨大,马斯克就是看中这个才大力大展低成本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如果将来电磁弹射发射卫星技术成熟后(兔子目前最领先),发射微型通信卫星的成本还将大大低于化学火箭。。。
时间: 2020-2-21 19:12
作者: 信丰寻星
不吹会死呀,卫星覆盖那么广,容量怎么搞,你以为是传输广播电视是广播的方式
时间: 2020-2-21 21:05
作者: Mirage2000
也就做个试验,否则一颗嗖的一下就过去了。
时间: 2020-2-22 05:52
作者: it1010
高频频率是多少?
时间: 2020-2-22 19:31
作者: sctvss
手机那么弱的信号,能和卫星直接连通?
时间: 2020-2-22 20:16
作者: 7ghk
马云的云 发表于 2020-2-20 15:19
不过话说回来,海洋里也不是不能建基站,弄个氢气球,用四根绳子拴住,绳子上捆住水泥块儿,下沉到海底固定 ...
氫氣球會漏氣,維護太困難。
时间: 2020-2-23 12:06
作者: lihao82
10G也就1M速度10000人,就这个鬼样
时间: 2020-2-24 15:39
作者: 坡_special
coffee198375 发表于 2020-2-21 16:48 
真不是天价,铱星在美国空军接手后现在已经实现盈利,商业航天利润巨大,马斯克就是看中这个才大力大展低 ...
国内放开要看政策。单站容量始终是个大问题。
时间: 2020-2-26 01:00
作者: 马云的云
7ghk 发表于 2020-2-22 20:16 
氫氣球會漏氣,維護太困難。
发展特殊材料,尽量减少漏气。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
Powered by C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