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攥紧你的不限量流量卡,否则巨惠将彻底失去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20-3-16 10:58
作者: chzh4719     标题: 攥紧你的不限量流量卡,否则巨惠将彻底失去

惨淡的2019年已经过去,虽然三大运营商尚未公布其年度财报,但是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2019年通信业统计公报》显示,去年全年三大运营商主营业务收入仅同比增长0.8%,增量仅有90亿元。相对于万亿规模的营收,90亿元的增量真是微不足道。作为主要收入动能的流量业务,其增量更是无法抵御语音的缩减量,失去了力挽狂澜的作用。因此,彻底改变曾经的流量玩法,已经成为运营商越来越迫切的需求,即便在5G已经到了的情况下。



一、流量不限量,让运营商进入了负增长噩梦


混改后的中国联通与腾讯合作于2017年推出腾讯王卡。自此三大运营商为了赢得竞争优势而竞相推出各种名头的不限量套餐产品(百度圣卡、阿里宝卡等等)。伴随着监管层强力推行提速降费和用户的第二卡槽热情,三大运营商开始了不限量套餐的竞相降价扩容销售。通信市场上的热情被点燃,移动电话用户在超过人口总量之后又于2018年出现了新一波高速增长,并且增长态势延续到2019年。



可以说,2018年用户DOU的飙升既与提速降费有关,也与不限量套餐的大量低价推广有关。然而由于不限量套餐导致的流量的超低价甚至低于成本价销售直接让流量业务的增量不增收。囿于相互的信任程度,通信行业内靠三大运营商自己已经难以停止流量的负效竞争。根据2019全年情况计算推出的流量平均单价更是仅有4.99元/GB,当年12月份更是降低到了4.36元/GB,这相较2018年流量平均单价的8元/GB,现在的这种降幅可以说成自由落体式暴跌了。


最近的新闻媒体报道显示,中国移动2019年流量资费下降47%,到年底时已降至0.006元/MB,目前手机上网综合单价仅为2012年的五十分之一。中国移动进一步表示,在流量单价降费方面,从2016年到2019年,其流量资费分别下降了36%、43%、62%和47%。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的情况应该也大体相当。


流量单价的持续快速下滑不但没有促进薄利多销的加速到来,反而让流量业务逐渐失去了进一步运营商空间。2019年,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同比增长71.6%,全年移动互联网月户均流量(DOU)达7.82GB/户/月,是上年的1.69倍,12月当月DOU高达8.59GB/户/月。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流量业务虽然总量最大、占比最高,但是由于增速有限,导致的增量自然非常有限。主营业务中的主要动能增长失速,让运营商进入了负增长噩梦。



二、监管层及时强力出手,推动运营商营收触底反弹


面对已经进入负增长的噩梦,很多人将此归咎为监管层强力推行的提速降费。虽然提速降费确实推动了流量单价的下调,但是与其说是提速降费导致的营收负增长趋势,还不如说是运营商内部无序竞争下对流量经营把控失败的结果。面对监管层2018年年度流量单价降低30%的要求,运营商对流量经营把控失败以至于让流量单价在半年内直接降低了46.2%,2018全年更是直接降低了62.8%。2019年监管层的降费要求和运营商的实际降费幅度与2018年的情况类似,都是超额完成。运营商虽然是非常讲政治的,但是现在的情况有点过犹不及,毕竟自己已经把行业逼到了悬崖边上。


监管层出手强力推动三大运营商下架不限量套餐,并要求停止负效营销。实际上运营商的经营走势在接近负增长之后,从2019年下半年开始逐步反弹并取得了全年增长的成就。如果没有监管层的强力介入,2019年三大运营商的营收必然是负增长。原因也非常简单,有兴趣的读者可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开一季度和二季度的通信行业公布营收走势进行推算。有了监管层的强力介入,运营商的营收不得实现了逆转,而且还有90亿元的增量。



对关注资本市场的读者来说,还有一个利好消息,那就是运营商的净利润将大概率同比增长。公开报道的新闻显示,中国联通初步测算2019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49.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22%,但是其同步预期2019年移动主营业务收入预计比2018年有所下降。一增一降的背后其实是监管层强力推动运营商大规模削减营销费用的结果。虽然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尚未公布盈利预期,但是大概率将是增长的。



三、下大力量迁转,降低存量不限量流量卡规模


虽然运营商一直在下大力培育新兴业务,但是毕竟其业务规模还仅仅是个添称的角色。虽然三大运营商已经于去年11月初同步开始了5G业务发售,但是4G仍然是运营商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主要收入来源。在流量已经被玩得塌陷的基础上,运营商开始了大规模补救操作。


可能有读者与我们一样收到了运营商鼓动把流量不限量套餐迁转为其他的限量套餐的电话或者短信通知。最近这样的鼓励迁转套餐的通知呈现了越来越频繁的态势。在流量单价持续降低而且有监管层推动提速降费的大环境下,运营商不好逆势提高流量单价。因此,对运营商来说,提升流量经营价值的做法就只有最大程度降低流量不限量套餐的存量规模。毕竟相对不限量套餐,普通套餐的溢出费用是运营商的重要收入来源。


三大运营商推出的5G套餐价格和容量基本相当。我们认为随着5G的建设加速,5G用户的大规模发展也将被提上日程,届时鼓励大家由4G套餐升级为5G套餐的推销将会更多。或者说,运营商将会借助5G网络覆盖的持续完善和5G终端的持续降价,加速推动5G套餐对4G套餐,特别是对4G不限量套餐的迁转或者替换。


对运营商来说,流量不限量套餐价值太低,因此有必要缩减其规模。对于广大用户来说,要不要更换自己的流量不限量套餐,当然也要看自己的需求。对于手握容量大而价格低的用户来说,我们奉劝大家一定要三思之后再弃卡或者迁转成其他普通套餐。当然愿意紧跟潮流的用户,可以试水5G套餐,即便是4G手机也可以办理和使用。实际上全国的5G套餐用户已经超过2000万户,未来的增长速度还会进一步加快。


最早发端于国外市场并在国内市场横冲直撞之后,流量不限量套餐已经到了被逼迫退出历史的节奏中,就像2018年三大运营商疯狂向广大用户推销以扩大其规模时一样。虽然对运营商来说流量不限量套餐已经成为历史,但是流量不限量套餐的影响远未结束。虽然广大用户来说还可以继续享受流量不限量的巨惠,但是能不能拿得住,还要看自己能不能禁得起运营商的各种疯狂轰炸推销。



时间:  2020-3-16 11:50
作者: 自由之声

限速了有啥意思。
时间:  2020-3-16 11:56
作者: 富裕科技123

利润低,财务报表的一种处理方式而已,说白了,又觉得后悔了,想毁约
时间:  2020-3-16 12:15
作者: zjhaozyl

对的,中国运营商没有一点诚信精神。特别是移动。
时间:  2020-3-16 12:28
作者: dudu244

这么多套餐,用到限速的我感觉还是少数吧
时间:  2020-3-16 13:44
作者: yaotouwan941

dudu244 发表于 2020-3-16 12:28
这么多套餐,用到限速的我感觉还是少数吧

本地一折冰和本地沃派畅视卡4g版每个月都会用过限速,一折冰40限3,100限1,沃派畅视卡15限7.2,无二次限速和封顶
时间:  2020-3-16 13:58
作者: Artist2018

我认真地看完了。

1.“中国移动进一步表示,在流量单价降费方面,从2016年到2019年,其流量资费分别下降了36%、43%、62%和47%。”
诡异的是,从2016年到2019年,我一个普通用户的每月通信支出却分别上涨了50%、40%、30%、20%(大概数字),家人也一样支出增加,我想不少人也和我一样......

2."毕竟相对不限量套餐,普通套餐的溢出费用是运营商的重要收入来源。"
我觉得这溢出费用才是运营商(这里特指移动)的收入大头吧,像广东Liu氓动大部分普通套餐,都是30/G、50/G的套外安心包,我格外小心都中过几次招....

3."或者说,运营商将会借助5G网络覆盖的持续完善和5G终端的持续降价,加速推动5G套餐对4G套餐,特别是对4G不限量套餐的迁转或者替换。"
作者万万想不到的是,广东Liu氓动对4G不限量套餐的迁转或替换,使用的竟然是龌龊、违法违规的手段——套餐写明限速不高于1Mbps,时间用即使手段背后限速不高于0.5Mbps......

综上,我觉得我应该是属于那种紧紧握住达量限速套餐的人了,两三年后如果没有合适的套餐,那就只能携号转网看看?

时间:  2020-3-16 14:50
作者: sos2006ma

本帖最后由 sos2006ma 于 2020-3-16 14:50 编辑

限速后正常使用还能用多少?
时间:  2020-3-16 17:02
作者: 16675988182

好在180包年流量。
时间:  2020-3-16 17:54
作者: dudu244

yaotouwan941 发表于 2020-3-16 13:44
本地一折冰和本地沃派畅视卡4g版每个月都会用过限速,一折冰40限3,100限1,沃派畅视卡15限7.2,无二次限速 ...

你厉害,我两个无限卡,没有一个用完流量过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