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5G小站的“理想与现实”:商用部署仍面临诸多挑战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20-9-18 10:59
作者: 无聊小北     标题: 5G小站的“理想与现实”:商用部署仍面临诸多挑战

2020年是5G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快速推进、5G行业应用纷纷落地的一年。众所周知,现网5G普遍运行在中高频段,在同样覆盖面积下,5G需要建设比4G更多的基站,同时考虑到室内覆盖的需要,小基站在网络建设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如此趋势下,运营商对于5G小基站的需求以及面临的挑战是什么呢?第22届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期间,中国移动研究院无线与终端技术研究所副所长邓伟在“小基站助力5G建设论坛”上对此进行了解答。



他表示,在5G时代,中国移动对小基站寄予厚望,但5G商用部署仍面临着部分产品成熟度有待提升、产业上下游发展不均衡等挑战,希望业界能够重视5G小站的部署问题,同时提高售后、交付和运维能力。

小站需求迫切

据邓伟介绍,中国移动积极开展5G建设,构建覆盖全国精品网络。截至8月底,中国移动已经建成30万个基站。

“在5G时代,我们对小基站寄予厚望。5G对小站的需求,一是多,二是早,”邓伟说道,中国移动的2.6GHz、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的3.5GHz,以及将来的毫米波,这种频率用宏站做建设的性价比不高,考虑用小基站来做建设。

5G时代对于小基站迫切需求具体体现在:

克服传统建设的困难。邓伟表示,采用传统建设方案,将面临室外小站建网成本高,室内无源DAS室分难以改造、难以可视化管控等问题,亟需性价比高、易于部署和管理的5G小基站(含微站和皮站)及创新建设方案。

满足更丰富场景业务。邓伟表示,垂直行业千差万别,业务丰富,5G小站具有部署方便、容纳量高、帧结构更灵活的特点,可满足行业网大上行等多样性、差异化需求。

理想:5G小站相对4G小站的优势所在

相对于4G,5G小站有哪些异同呢?对于室内小站而言,4G时代可以分为一体化皮站、拓展化皮站和分布式皮站。4G以无源大室为主,分布式皮站作为最主要的补充,拓展化皮站和一体化皮站没有发展起来,主要靠非宏站厂商在做。邓伟介绍到,5G微站和皮站产品架构和4G类似,借鉴4G一体化皮站部署的困难,5G有源室分将以分布式和拓展型为主。

接着,邓伟展开介绍了二者的不同之处:第一,应用场景更广泛。4G皮站定位在中低价值、小面积区域,如一体化皮基站,发射功率小、覆盖范围有限、小区容量低,主要应用于企业、办公室、营业厅等中先行室内场所;而5G皮站则拓展全业务、多类型、各类价值解决方案,如2TR/4TR、多小区、多频多模等。

第二,技术要求更高。邓伟指出,场景更广泛也决定了对5G皮站要求会更高,5G皮站带宽更宽、功率更高、小区数更多、站型更丰富。

第三,网络结构更简化。借鉴4G小站部署经验,不同的厂商有不同的网管,在运维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相比于4G,5G皮站基于三层架构,直接接入核心网,无需接入网关,另外标准化南向接口,部署统一智能网管。

第四,功能更丰富。邓伟指出,在中国移动提出5G+计划里,5G+4G是强调网络基础,5G+AICT则要求CT技术与IT 技术结合。“只有CT技术很难赋能千行百业,我们希望云和网统一。小基站不能仅仅看成是一个小基站,而是做为云网协同的点,要具备DICT融合的能力、数据创新应用的能力,要能感知用户数据、感知环境,在此基础

上做创新性的应用,使网络能够更好地服务云,通过云平台更好的为行业提供更多适配性的服务、更丰富的功能。”

现实:5G商用部署仍面临诸多挑战

在“仰望星空”之后,仍需回到现实。邓伟强调,5G小基站部署仍面临诸多挑战。

首先,部分产品成熟度有待提升。邓伟指出,目前产业链有很多厂商完成2.6G 2TR 100MHz原型机开发,但小区数、功耗、用户容量等有待提高,多模高带宽支持能力不足;其次,与宏站厂商的皮站相比,5G皮站成本及功耗还面临挑战。

邓伟表示,宏站厂商的皮站成熟,并且已经实现规模商用,但非宏站厂商的5G皮站功能性能有待优化,仍需进一步提高成本竞争优势,如软硬件指标、产品丰富度、系统集成能力、网络交付能力、运维支撑能力等。

其次,产业上下游发展不均衡。邓伟指出,5G小站产业链呈现中间厚、两头薄的橄榄球形特点,两端上下游发展不均衡,系统集成商很多,但服务能力待增强,芯片等产业投入少、产业缓慢。其中,上游解决方案单一,SoC不成熟,生态也不够成熟;中游,产业链投入系统集成较多;下游,落地服务、应用、商业模式薄弱。

“上、中、下游有待均衡发展,做强5G小站产业链,”邓伟说到。

最后,邓伟呼吁业界能够重视部署问题。他表示,5G小站需考虑部署成本高、同频干扰等技术关键问题,同时要提高售后、交付、运维能力,中国移动很迫切的希望产业能加快繁荣,真正能够尽早的大规模、高性价比把小站部署到网络中去。


时间:  2020-9-18 11:11
作者: 枫叶荻花秋瑟瑟

小基站能实现大规模MIMO、波束成形、高阶QAM等5G特性吗?如果不能,那跟4G有啥区别。。。此外,由于天线距离受限,是不是需要6GHz以上的频段,才能实现MIMO?
时间:  2020-9-18 11:31
作者: jethrowang13

说白了,需要,但是需要大厂搞。
时间:  2020-9-18 11:39
作者: ABC2019

发现5G小站,不如发展WIFI小基站。
WIFI小基站采用入户光纤宽带回传,工作在免费的WIFI频段,与运营商基站不存在相互干扰问题,与WIFI集成,成本低,容易随光纤宽带和WIFI进入千家万户。在楼梯间,地下停车场这类局部覆盖盲区,运营商可以去部署WIFI小基站,解决覆盖盲区问题。

WIFI小基站设计成内网和外网两个完全隔离的数据传输通道,内网承载WIFI,由用户管理,账号密码认证,与普通WIFI完全一样。外网承载WIFI小基站,由运营商管控,通过SIM卡识别用户,数据路由回归属运营商网关。所有运营商的用户,都可以通过WIFI小基站接入网络。通过远程监控,终端小基站和网关三方双向认证,加密传输,动态口令(原始的动态口令,调试时人工输入,终端通过运营商基站接入网络时,随时更新动态口令)等措施,使得外网小基站数据传输通道达到电信级安全和私密标准。

WIFI小基站工作在免费WIFI频段,WIFI6有丰富的频率资源,并且引入很多5G技术,支持多终端同时工作,相当于一个简化版的工作在免费频段的适用于低速移动短距离覆盖这类场景的数据传输通道,支持10Gbps传输速率。在近距离覆盖低速移动这种场景,性能与5G完全一样。

终端自动在运营商网络和5G小基站之间漫游切换。移动到WIFI小基站覆盖范围,信号稳定,有富余容量时,自动漫游切换到WIFI小基站待机打电话上网。安装WIFI小基站的有登录密码的终端,数据业务优先选择WIFI(不产生流量费)。用户离开WIFI小基站覆盖范围,自动漫游切换到运营商网络。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