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支持大部分市场需求:28nm芯片国内产业链2年内有望成熟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20-10-15 15:17
作者: 穿裤衩的狗     标题: 支持大部分市场需求:28nm芯片国内产业链2年内有望成熟

C114讯10月15日专稿(蒋均牧)前有华为后有中芯国际,芯片,无疑是最近两年备受关注、热度爆表的一个话题。在巨大外部压力下,自力更生、构建国产化的半导体产业链成为必然。那么不用含美国技术的设备,我们需要多久才能支持大部分的需求?综合公开信息,这一天似乎并不遥远。

众志成城,国产化可期

危机,从来都是危险与机遇并存。尽管当前的形势相当严峻,但中国向来并不缺乏独立研发创新的能力和底气。从客观上,美国的限制也给我国半导体产业创造了发展和完善产业链的良机。

一方面,美国修改出口管制规则背景下,国际垄断者参与的减少,令国内半导体产业对于国产化设备和材料的诉求亦节节攀升,只要能造出来就不愁卖,极大地激发了上游中国公司的热情。

另一方面,政府正大力推进我国半导体产业的国产化程度,给出不少利好政策。8月4日,国务院发布《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其中提到国家鼓励的集成电路线宽小于28纳米(含)且经营期在15年以上的集成电路生产企业或项目,第一年至第十年免征企业所得税;国家鼓励的65纳米(含)且经营期15年以上的集成电路生产企业、项目,第一年至第五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六年至第十年减半征收。

同时,资本大量涌入半导体产业。IT桔子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资本对芯片产业的投资情况,同比呈近10倍增长,环比增长65%,一些公司甚至在创业早期阶段就获得了10亿元以上的投资。据智东西不完整统计,从今年第二季度开始到7月23日,我国一级市场的半导体投融资交易事件为77起,已公开交易总额达267亿人民币,共有72家半导体公司获投。中芯国际7月份科创板上市时,也引得大量机构和战略投资者参与。此外,中国公司亦持积极招募吸纳人才,《日经亚洲评论》8月报道称,自去年以来,两家政府支持的芯片制造商已从台积电聘请了100多名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和经理。

28nm产业链1-2年内可完全国产化

实际上,我国半导体产业已有不少好消息陆续传出。比如在最为核心的设备也是被提及最多的光刻设备方面,近来有消息称上海微电子即将于2021年交付首台国产的28nm光刻机。

或许在许多人看来28nm制程工艺相比5nm、7nm还相差甚远,但实际上作为成熟制程与先进制程的分界点,28nm除了对功耗、尺寸要求比较苛刻的手机、电脑芯片,已能满足当前市场上的大部分需求,像是物联网、家电、通信、交通、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工业制造。

从2019年全球晶圆代工产能分布,包括我国每年进口的3000亿美元芯片中也可以看到,28nm以上制程才是主流。这意味着一旦完全掌握28nm芯片制造技术,我们很大程度上就能满足国内发展所需。

前段时间不少分析机构、媒体对芯片制造过程中涉及的关键设备、材料,以及它们的国产替代大约能在何时实现进行了盘点,发现绝大多数设备和材料在28nm这个节点上基本已不存在技术问题,瓶颈主要在于光刻机和光刻胶,而后者也有望在1-2年内做到28nm产线的落地。

全球产业链呼唤合作再启

过去几十年来,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紧密分工协作,早已形成芯片设计、代工制造、设备供应垂直分工的专业合作模式。主要芯片设计公司集中在美国、中国、欧洲、新加坡、日本、中国台湾,芯片生产制造主要集中在中国、韩国、日本、欧洲、新加坡、中国台湾,相互依存,高度依赖。全球各个芯片代工厂广泛使用来自不同国家的芯片制造设备,其中部分设备需要依赖美国。

美国的做法破坏了全球合作的信任基础,并对国际半导体产业造成了严重伤害,国外亦有大量理智的机构和人士对此作出了批评,呼唤再启合作。据日媒报道,对华为的禁令可能会导致日本企业损失高达1万亿日元;美国半导体协会和国际半导体协会也对美国政府的做法表示了担忧,因为这也对美国企业的芯片销售造成了巨大的限制。

在政府的大力推动和14亿人口市场的强劲需求下,国内芯片产业上下游的国产化进程正在不断提速,特别是28nm国内产业链经过1-2年的努力就有望成熟,从而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时间:  2020-10-16 09:58
作者: sunny0251

危机,从来都是危险与机遇并存。加油,中国芯片。
时间:  2020-10-16 11:13
作者: 虚拟语气

可以通过立法规定安装量到一定数量级比如一亿的app必须提供c语言版本,建立统一推送联盟,减少系统卡顿,等一等国产芯片,然而都是一堆猪队友,手机越用越卡,频繁换机还是便宜外国公司
时间:  2020-10-16 12:40
作者: lizzcat

所以美国允许台积电向华为供货这个制程以上的产品
时间:  2020-10-16 15:06
作者: coffee198375

开始上道了。。。。
时间:  2020-10-16 15:41
作者: 联通5年老用户

虚拟语气 发表于 2020-10-16 11:13
可以通过立法规定安装量到一定数量级比如一亿的app必须提供c语言版本,建立统一推送联盟,减少系统卡顿,等 ...

你让那些连git都用不清楚的号称985 211大学毕业的996程序员去写C语言?算了吧。怕不是一上来就把两个char*直接相加
时间:  2020-10-16 15:42
作者: jnjn

楼主自己回去再用28nm的soc手机试试
时间:  2020-10-16 15:59
作者: 虚拟语气

联通5年老用户 发表于 2020-10-16 15:41
你让那些连git都用不清楚的号称985 211大学毕业的996程序员去写C语言?算了吧。怕不是一上来就把两个char ...

初创企业不好说,但头条鹅厂1688做出个纯c轻量版的app还不容易?
但想着推送联盟都整不出来,要求大厂也是想想………………了
朝廷对助长国产芯片根本没什么规划
时间:  2020-10-16 16:50
作者: shuijiao

由领先全球变成凑合能用
时间:  2020-10-17 07:41
作者: 南博兔

人家5nm成熟了,我们还是任重道远
时间:  2020-10-19 07:32
作者: ziyanji2007

28nm、2年、有望、成熟……好凄惨的现实!
时间:  2020-10-20 09:09
作者: txlb123

其实28nm是一个技术关,有点类似游戏过关打BOSS一样的,过了这个关,后面14,7,5,甚至3nm制程升级就没有那么挑战了。
时间:  2020-10-20 09:27
作者: dreamchn

南博兔 发表于 2020-10-17 07:41
人家5nm成熟了,我们还是任重道远

没有设备材料,我看比中国还落后,这里说的是产业链,更难。不单是几纳米。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