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2020中国5G经济报告(100页)上篇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20-11-8 23:31
作者: haibing76     标题: 2020中国5G经济报告(100页)上篇

2020中国5G经济报告(100页)上篇
在中国,政府的积极支持与行业资本的投资形成了充 满活力的5G产业环境。中国消费者具备拥抱新科技 的态度,为5G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空间。人口众多和 快速部署将使中国成为一个活跃、极具挑战性和竞争 日益激烈的市场,通信使能的ICT和行业创新是更 大的5G市场的重要驱动因素。设备制造商、芯片供 应商、电信运营商、相关产业应用、平台提供商、消费 群体和政府支持构建的生态系统,将大大降低5G产 业链的投资风险。

国家层面高度重视5G发展。 我国政府将5G纳入国 家战略,视为实施国家创新战略的重点之一《。“十三五” 规划纲要》、《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等战略规划 均对推动5G发展做出了明确部署。早在2013年,工 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科技部支持产业界 成立了IMT-2020(5G)推进组,组织移动通信领域产 学研用单位共同开展技术创新、标准研制、产业链培 育及国际合作。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国5G发展取 得明显成效。

中国在5G研发建设方面付出巨大努力。三大运营商 以及主流设备厂商正加紧进行5G技术测试和产品 研发,国家政策的支持发挥了重要作用,坚定了5G 网络部署的前进步伐。中国是5G研发领域的先驱者 之一,政府规划并指导完成了全球首个5G测试项目, 中国比原计划提前开始第三阶段的5G技术研发测试, 由国内和国际企业多方参与实地测试,行业监管机构 号召展开更多5G应用试验,重点关注芯片、系统和 其他设备的互联互通。在国家层面支持下,从制定标 准、研发、网络基础设施技术、建立产业链到参与重点 应用情景等方面,中国已是5G发展过程中的领先者。 北京市政府计划在北京副行政中心、2019年北京世 界园艺博览会、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和2022年冬奥会 等地点和活动期间进行商用级5G网络演示。得益于 广泛的光纤网络可用性、4G成熟度以及政府支持等 诸多因素,中国市场已做好准备成为在全球数字化经 济5G创新的试验平台。

中国消费者采用新科技的态度领先全球。毕马威 2018年发布的全球消费者洞察报告《Me, My Life, My Wallet》对各国消费者进行调查,发现中国消费 者在采用科技态度方面领先全球,其中大概53%受 访中国消费者表示对新科技非常感兴趣,每当有新 产品便会率先购买,比例远高于全球平均的29%;同 时91%受访中国消费者表示愿意向企业提供个人数 据以换取利益,例如更好的客户体验、个性化定制服 务、以及更好的产品和服务等,高于其他全球受访者 75%的比例。

中国将是全球最大的5G市场

到2025年,中国将占 据全世界30%的连接, 这意味着中国将是全 球最大的5G市场。

全球移动通信网络正向5G时代迈进,5G将成为全 球范围的产业投资主题,未来5到10年将进入投资 黄金期。产业基金在5G产业发展过程起到了资本补 充作用,充足的“弹药”可以为工业4.0、物联网、大 交通、智能家居、金融科技、智慧城市等场景应用领 域创新创业提供良好的基础。据投中研究院不完全统计,当前与5G主题相关的产业基金目标规模已近 千亿规模。具备产业背景的企业与市场化投资机构 合作密切(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II期规模达 2000亿元,其中部分资金将投资于5G领域,各行业 参与者众多),5G行业专业能力和市场投资专业能 力的组合成为产业基金的标准配置。

5abbbbf1e3f24b1b8f8070eab1bb8e67


在经历了 1G 落后、2G 跟随、3G 突破、4G 同步后,中 国在 5G 网络应用上有望实现产业引领。在技术标准 方面,中国倡导的5G概念、应用场景和技术指标已纳 入国际电信联盟(ITU)的5G定义,中国企业提出的 灵活系统设计、极化码、大规模天线和新型网络架构 等关键技术已成为国际标准的重点内容。截至2019 年5月,全球共28家企业声明了5G标准必要专利, 中国企业声明数量占比超过30%,位居首位1 。在产业发展方面,中国率先启动5G技术研发试验,加快了 5G设备研发和产业化进程,中国5G产业发展的关键 要素都已齐备,包括频率、芯片、终端、运营商等。这 得益于中国5G产业链中公司的快速成长,如主流设 备公司华为、中兴、烽火等,运营商及基础设施公司中 国移动、电信、联通、中国铁塔等,PCB、光通信及上 游原材料公司等也布局积极。

480feb3e22bc41c6a6c5ad5f9c1e9020


在智能手机领域,中国厂商已成为加速全球5G商用 进程的重要力量。2019年,小米、OPPO、一加、中兴、 努比亚等中国厂商在全球率先发布了多款5G终端。

5G商用进程有哪些挑战?

2019年6月6日,工信部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发放 5G 商用牌照。展望未来,中国5G 的商用面临众多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通信技术供给和相关行业应加强沟通

通信行业和相关行业沟通不足。通信行业仍是推动 5G与应用融合的主力。相关行业客户、主管部门、各 地政府、产业园区及应用产业环节参与力度有限,通 信行业对各行业需求的挖掘深度不足,而行业客户对 5G技术理解有限。政府与业界都需要继续加大对5G 的宣传与推广,让更多相关行业了解到5G的巨大价 值。业界也需要找准相关行业真正的需求,有的放矢 而不是“想当然”。因此,业界需要寻找行业痛点与5G 结合的突破口,深入探索与相关行业共赢的全新商业 模式。

5G应用“政府热、通讯热、相关行业冷”的破解之道

中科创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是智 能操作系统产品和技术的供应商,致力于提供智 能操作系统产品、技术和解决方案。公司立足于操 作系统,聚焦人工智能技术,助力并加速智能手机、 智能物联网、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的产品化与技 术创新。中科创达与智能终端产业链中的芯片、元 器件、终端、软件与互联网厂商以及运营商等全球 领先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具有独特的相 关整合优势。针对5G应用“政府热、通讯热、相关 行业冷”的问题,中科创达CTO邹鹏程提出以下破 解之道:

A. 降低客户接受新技术的门槛

客户不接受新技术的主要原因包括:新技术投入 的成本过高、不具备开发条件以及不了解新技术 及其成果。这就需要服务商提供模块化的交钥匙 方案,例如将OS软件系统、应用APP和开发套件 打包提供解决方案;随着产品应用规模扩大,单位 成本随之下降。

B. 帮助相关行业理解5G技术及应用

通信行业对其他行业需求的挖掘不够深入,而行 业客户对5G技术的理解有限,二者沟通存在隔阂。 成功的样本能起到试点示范作用:以展厅形式,让 行业客户试用体验5G应用成果,促进服务提供商 与相关行业客户深度交流,提高服务意识,以解决 客户痛点。

C. 政府给予项目支持,鼓励服务提供商建立系统服务提供平台或智库

目前有三类“产品+客户”模式。第一类:单个产品 对上亿客户(例如手机等智能终端),厂商数量少, 只需提供一个5G应用解决方案。第二类:中等数 量的厂商与产品类别(例如智能电视和智能音箱), 需提供几类5G应用解决方案。前两类产品均面向 消费者,只要能推出爆款即可赢利。第三类则是长 尾客户,该类客户为企业带来的利润较少,但由于 数量较多,每一个方案都需要个性化定制。第三类 客户是5G行业应用服务商的目标。以制造业企业 开发5G应用为例:对企业自身而言,培养研发人 员成本太高;如果选择对外委托,一方面不够信任 规模较小的公司,另一方面,规模较大的服务公司 可能因为金额较低不愿接单。此时需要既了解行 业需求、又了解通讯技术的中型服务型企业扮演 重要角色:他们了解小公司的优势资源,能够快速 整合最优秀的技术型人才以及对行业用户体验和 需求保持关注的相关者,建立一种组织机制和商 业模式,为行业提供高效定制化的系统解决方案。

不同行业对低延时、高可靠、定位等都有不同的特殊 需求,但5G标准和网络有个成熟和演进的过程,需要 匹配起来。各行业的数字化智能化速度也很快,5G需 要尽快提供支持。5G终端和产业应用的成熟还需要过 程。目前能够支持5G的手机主要以华为、OPPO、一加、 小米、三星为主,无论款式和价格,5G手机性能提升 和价格降低都还需要时间。价格能够被市场普遍接受的5G终端至少还需要一年以上,这是客观的产业规律。 目前可以体验的4K/8K直播、无人机、VR/VR/XR、云 游戏,以及自动驾驶、智能工厂、远程手术等5G应用 仍处于演示阶段,5G应用还需要传统行业与电信行 业共同协同创新。短期之内难以看到基于5G的创新 型杀手级应用,4G增强型应用将是5G发展初期的主 流业务。

5G网络建设和运营面临新难题

5G建网成本高。5G网络使用频谱较高,基站密度 较大,将导致基站数量特别是城市基站数量激增。根 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估算,在同等覆盖情况下,5G 中频段基站数量将是4G的1.5倍左右,由于初期 5G设备成本较高,5G网络投资规模将是4G的2-3 倍。除无线网外,5G网络的部署还包括传输网、核心 网。传输网折合到单个基站上的成本约合5万到10 万元(人民币),5G核心网在部署初期的单程是造价 约为1000万到3000万元(人民币) 。

5G运维成本高。一方面5G新技术采用带来基站功 耗高,初期单基站用电量是4G的3至4倍(后期有 望随着产业成熟逐步降低),另一方面2G/3G/4G/5G 网络共存带来异厂家设备互通难题,网络间互操作 复杂度大,短时间内破解网络规划、组网、运维难题 存在不确定性。

在选址和配套建设方面需要政策和社会支持。5G建 设存在站址资源需求大、站点选址难、物业准入难、 租金高等问题,有些写字楼和小区的物业开出了每个 5G基站30万元的进场费用,加大运营商成本。此外, 在电力、传输等方面均涉及大量改造,目前改造流程 复杂,滞后于5G的发展,需要国家在选址、配套设 施建设方面予以政策支持。

普通消费者和行业用户较难看到5G的长期裨益与回报

运营商和相关产业的市场回报与成本投入不清晰,尚 未形成可盈利的商业模式,这表现为C端消费者买 单意愿不高,B端行业用户在没有看到投资回报之前 亦不愿为5G连接付费。

C端消费者习惯了低资费不限量套餐,买单意愿不 高。5G网络是5G商用的基本前提,国内运营商正在 加快推进5G网络的建设,在提速降费持续推进、4G 投资成本还未完全回收、5G盈利模式尚不清晰等因 素的影响下,运营商将难以应对5G网络建设运营的 巨额资金投入。不限量套餐虽然能帮助运营商抢夺 到用户,但是也导致运营商增量不增收,流量收入剪 刀差加剧。三大运营商的ARPU(每月每用户平均收 入)集体下降。其中中国移动2018年手机ARPU值 53.1元,同比下降8%;中国电信2018年手机ARPU 值50.05元,同比减少8.3%;中国联通2018年手机 ARPU值45.7元,同比减少4.7% 。运营商要积极探 索基于信息服务的商业模式。

B端行业用户在没有看到投资回报之前不愿为5G 进行新的投入。发展B端市场是5G时代运营商的重 点突破领域,但移动网络运营商的管道商业模式可能 受到相关行业用户的挑战。比如在制造业企业中,运 营商为其提供5G解决方案之后,如果5G网络的价 格很高,工业互联网改造的初衷是降低成本,在企业 看不清回收投资的商业模式的情况下,企业并不愿意 为此买单。如何收回5G网络前期服务投资是摆在运 营商面前很现实的问题,运营商和相关行业都需要深 入思考5G带来的服务提升和商业模式的创新。

市场亟需培养5G复合型高端人才

5G相关岗位需求量迅猛增长。5G成为高科技领域倍 受瞩目的风口,其低时延、高可靠的特性将大大促进无 人机、自动驾驶、智能生产等领域的应用发展,需要大 量系统规划、应用开发和服务人才。据猎聘统计,2018 年5G领域企业人才需求同比2017年增加57.62%。 2019年 是“5G商用元年”,在不同领域内,2019年 同比2018年的人才需求将分别增加20%-80%不等。 在未来,相关岗位的人才需求量还会继续上升。

5G岗位对人才综合能力要求提高。5G是一个高科 技的交叉领域,对从业人员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涉 及移动通信技术、网络规划与设计、网络云化能力、 大数据和AI以及行业解决方案等,以应对5G多端 点、多场景的应用需求,制定个性化的解决方案。根 据猎聘2019年5月发布的《2019年中国5G人才需 求大数据报告》,从5G人才需求在各大行业的分布 来看,互联网、电子通信、机械制造排名最高,占比为 41.57%、36.96%、14.56%;而5G领域的十大核心 职能的人才需求大多都具有互联网行业和电信行业的 属性。

政策环境供给和5G创新需求应相辅相成

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的制定与实 施,对于实现5G的经济价值 至关重要。标准是促进创新成 果转化的桥梁和纽带,创新是 提升标准水平的动力。



附件: 5abbbbf1e3f24b1b8f8070eab1bb8e67 (2020-11-9 07:48, 28.71 KB) / 下载次数 0
https://www.txrjy.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NDYxODQ1fDIxNWI5MjE4fDE3NTI4Mzk0MDh8MHww

附件: 480feb3e22bc41c6a6c5ad5f9c1e9020 (2020-11-9 07:48, 19.98 KB) / 下载次数 0
https://www.txrjy.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NDYxODQ2fDMxNmViNGYxfDE3NTI4Mzk0MDh8MHww
时间:  2020-11-11 15:10
作者: menghuahua

没有连接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