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网传个别省市开始关闭NSA基站,这几百万5G手机用户怎么办?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20-12-3 22:53
作者: 苏阿阿     标题: 网传个别省市开始关闭NSA基站,这几百万5G手机用户怎么办?

最近三大运营商都纷纷宣称,已建成全球最大的SA(独立组网)5G网络,三家之间还为争夺世界第一的名头进行了一番唇枪舌剑。而在喧闹背后,则隐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隐秘角落"——
近日,有消息称,随着SA逐步覆盖和正式商用,个别省(或地市)已采用关闭NSA基站、全部使用SA基站的技术方案。

从网络运营管理的角度看,关闭NSA是必然之举,因为这有助于简化网络结构,降低运维成本,同时,更重要的,这也能释放出4G核心网的资源,挽救用户对于4G网络的使用体验。
但是,这将引发另一个问题——使用NSA 5G手机的用户还能用上5G网络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一旦NSA基站都关闭了,NSA 5G手机自然就无法连接5G网络了。在疑似运营商官方对于该问题的处理方案中,运营商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了,"这会造成原来在NSA覆盖区域,用户能使用到5G网络,若强切成SA后,用户在该区域会发现手机上没有5G信号,也无法使用5G网络,从而产生疑惑或不满,可能产生投诉及舆情风险。"
同时,运营商也为此做好了准备——"请省内各地市市场部主动与后端部门沟通, 了解本地NSA/SA切换方案,与客服、网运等前后端部门共同制定服务应对方案与解释口径,密切关注互联网舆情,做好风险防范。"
遗憾的是,运营商只是为防范网络舆情风险做好的了准备,但却没有为那群花了几千块购买了NSA 5G手机的用户的解决方案做好了准备。
遥想2019年7月,正值5G商用之初,当时业界出现了影响广泛的"真假5G手机之争",当时争论的导火索是:当时华为跳出来高调宣称,搭载高通X50基带芯片的、仅支持5G NSA的所谓5G手机是"假5G手机",而以小米、OPPO、vivo为代表的高通阵营则对此表示了抗议,并拉上了工信部的专家来为其站台,斩钉截铁地说,"无论SA还是NSA都是真5G,都将长期并存,用户的NSA手机肯定能长期使用。"
如今,才过去了一年多时间,当时用户购买的昂贵的NSA手机就可能连不上5G网络了!这个锅应该谁来背?
从NSA到SA,运营商轻飘飘地就完成了转身
在运营商的规划中,很明确,5G NSA就是一个过渡阶段的产物,5G网络迟早是要过渡到SA,并沿着SA的方向发展的,但为什么最开始的时候,运营商愿意砸重金去建NSA网络呢?难道运营商就不怕浪费投资吗?
事实上,对运营商来说,SA和NSA前端的设备是一样的,其最大的区别是背后的核心网不一样,等5G的核心网建成了,前端设备可以通过软件升级的方式,直接从NSA调为SA,是软件侧的问题,跟硬件没有太大关系,所以根本不存在所谓的投资浪费。

所以说,从NSA到SA,运营商轻飘飘地就完成了转身,但对于那些手持NSA 5G手机的用户而言,这个转身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用户被谁骗上了破船?
高通第一枚支持SA网络的基带芯片是X55,而这枚芯片正式投产商用已经是2020年初的事情了,这意味着在整个2019年里,支持5G网络的基带只有华为的巴龙5000及高通的X50。巴龙5000同时支持SA独立组网和NSA非独立组网,而高通X50仅支持NSA。
当时整个市面上,除了华为的两款手机Mate20X 5G和Mate30 5G以外,绝大多数手机采用的是X50基带,只能支持NSA,比较主流的手机型号包括小米9 Pro 5G、iQOO Pro 5G、三星Note10+ 5G、中兴AXON 10 Pro 5G、vivo Nex 3 5G等。

我大概翻查了2019年的数据,2019年全年,国内手机市场总体出货量3.89亿部,其中2G手机1613.1万部、3G手机5.8万部、4G手机3.59亿部,5G手机1376.9万部。按照这个数据推测,国内用户手中的NSA 5G手机可能超过800万。
按照智能手机平均使用周期2.8年来算,如果第一批NSA手机用户使用至今也不过是一年出头,这意味着后面还有两年时间,他们将拿着一款高价买来的5G手机,却用不上5G网络!
为什么这些用户会掉坑里了呢?"黑心"的终端厂商肯定是首当其冲要背锅的,这个自不用多说,甚至我认为用户可以诉诸法律去解决这个问题;其次当时为NSA手机"洗地"的专家、媒体也要背一部分的锅,收钱洗地,非常不道德!另一部分锅,我觉得运营商也逃不掉!
2019年5G标准其实远谈不上成熟,在R15中只是满足了eMBB场景,而剩下uRLLC和mMTC两个场景是在今年确定的R16中满足的。但是,就是在标准尚未成熟的情况下,运营商毅然上马建设5G网络。
运营商认为,普通移动用户只需要eMBB、能高速上网就足够了,uRLLC和mMTC那是企业用户关心的事情,既然NSA就能够满足高速上网,何必等到SA标准成熟呢?于是,为了抢占5G市场先机,国内三大运营商强先上了NSA,这导致了5G市场提前繁荣了,网络有了,终端厂商自然是不甘人后的,于是就有了轰轰烈烈的NSA手机生产、销售热潮,于是就有了800万用户掉坑里的"盛况"。

后面这些用户该怎么办呢?借用阿Q的精神胜利法,就权当当时买了一部4G手机,以后就当成4G手机用就行了,4G还省电。而积极一点的想法,希望工信部能够对运营商有所管控,以兑现当时的承诺——"NSA单模5G手机在明后年,甚至未来多年都能正常使用!"



时间:  2020-12-3 23:33
作者: dewidabe

还早的很,我这3家全都只有NSA,  电信和联通有SA,但是不稳定,在测试 还没正式开放  还得特定用户去营业厅才给开

退NSA没这么快
时间:  2020-12-3 23:37
作者: 没事来看看

当时忽悠上5G的,最来劲的不就是华为吗?明明知道NSA是个过渡性技术,还在忽悠啊。
时间:  2020-12-3 23:39
作者: Vortex

X50实际理论上是能升级SA的,之前没有SA是因为核心网太多东西都还没有定,但是你觉得这些厂家可能良心么,一般都会以不支持某一两个软件特性拒绝你
时间:  2020-12-4 00:16
作者: pc1383838438

没事来看看 发表于 2020-12-3 23:37
当时忽悠上5G的,最来劲的不就是华为吗?明明知道NSA是个过渡性技术,还在忽悠啊。

所有的厂家包括运营商都知道NSA是过渡技术,运营商反正硬件投资不会浪费很多能直接改造SA,苦的的那些高价买了x50基带的消费者,至少华为提供的终端都是SA+NSA双模不至于淘汰那么快。当时华为不是还宣传支持双模才是真5G,结果很多人和厂家不服气还在网上争论么?结果那些手机厂家到了2020就都发双模终端了(说白了是自己只能等高通之类的上层玩家出产品)
时间:  2020-12-4 02:27
作者: Vortex

pc1383838438 发表于 2020-12-4 00:16
所有的厂家包括运营商都知道NSA是过渡技术,运营商反正硬件投资不会浪费很多能直接改造SA,苦的的那些高价 ...

呵呵,你以为菊厂早期的软件支持?根本没更新
时间:  2020-12-4 09:25
作者: skl

Vortex 发表于 2020-12-04 02:27:24 呵呵,你以为菊厂早期的软件支持?根本没更新

一直有 不过在开发者模式里面
时间:  2020-12-4 10:14
作者: pc1383838438

本帖最后由 pc1383838438 于 2020-12-4 10:16 编辑
Vortex 发表于 2020-12-4 02:27
呵呵,你以为菊厂早期的软件支持?根本没更新


一直都支持,在开发者模式里面选。19年中搞SA建设我们测试机只能买华为来做,为啥?2019只此一家别无分号,而且你咋不说2020年出的还有很多高通终端把SA开关隐藏没有推送要在开发者模式选勒?双标?
时间:  2020-12-4 13:22
作者: 飞翔的湖南人

这锅运营商不背,运营商都是被强迫上的。去找宫刑布吧
时间:  2020-12-4 13:51
作者: 马云的云

后面这些用户该怎么办呢?借用阿Q的精神胜利法,就权当当时买了一部4G手机,以后就当成4G手机用就行了,4G还省电。
~~~
这不是阿Q精神,这确实是实实在在的好处。很多人买了SA 5G手机也一样关掉5G开关当4G手机用。毕竟现在5G手机除了测速时,别的时候跟4G体验区别不大。
时间:  2020-12-4 14:21
作者: lion2k2cn

我们省纯NSA手机用户2万
时间:  2020-12-4 14:43
作者: carisz

重庆只有电信可以用SA,营业厅给开,联通说在测试,暂时还没开权限,移动一问三不知,也没办法使用
时间:  2020-12-4 15:12
作者: 保温

删帖子,都是瞎操心的主
时间:  2020-12-4 17:38
作者: oooooooo

网传?不会就是这个帖子开始的吧?
时间:  2020-12-4 17:46
作者: 电信十年老用户

hw每天除了吹自己就是黑别人。真是恶心人的厂家。且不谈商品还那么山寨感十足,价格高贵。
时间:  2020-12-4 17:48
作者: 电信十年老用户

每天都要看几篇黑别人的软文。被禁了最近吹自己山寨手机好的软文终于消停了点。黑别人倒是变本加厉了。这种搞法真丢人。
时间:  2020-12-4 23:32
作者: vote1234

我小米10还不是关闭5g用,只有下载时开5g
时间:  2020-12-5 12:05
作者: lihao82

NSA估计还得2年吧。。。智能机3年也差不多了。。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