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CMCC今年拆了一堆4G基站空出频段建设5G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20-12-8 19:13
作者: CTUSER     标题: CMCC今年拆了一堆4G基站空出频段建设5G

结果菊花荣耀改产4G手机了。。。
马上就要海量4G菊花机上市了
CMCC怎么应付?
重装TD-LTE基站起来嘛?


时间:  2020-12-8 21:04
作者: xyaivy

B3塞满
时间:  2020-12-9 00:30
作者: 马云的云

2.6GHz AAU反开3D MIMO TD-LTE跑的欢着呢。
时间:  2020-12-9 00:31
作者: 马云的云

xyaivy 发表于 2020-12-8 21:04
B3塞满

根本用不上B3 FDD,60MHz的3D MIMO TD-LTE容量是40MHz FDD-LTE的8倍。
时间:  2020-12-9 00:35
作者: 马云的云

3D-MIMO TD-LTE 60MHz支持48个流,每个流55Mbps,总计2640Mbps。LTE-FDD 2x20MHz支持4个流,每个流75Mbps,总计300Mbps。后者总吞吐率只有前者的1/8.8。

移动3D-MIMO AAU是最牛叉的4G设备。
时间:  2020-12-9 01:59
作者: 联通5年老用户

马云的云 发表于 2020-12-9 00:35
3D-MIMO TD-LTE 60MHz支持48个流,每个流55Mbps,总计2640Mbps。LTE-FDD 2x20MHz支持4个流,每个流75Mbps, ...

因为地形等因素实际能启用的流有多少个?不要总拿理论性能来唬人。我这边移动B41经常是TM7-8L,Rank1
时间:  2020-12-9 06:53
作者: wongsang

马云的云 发表于 2020-12-9 00:35
3D-MIMO TD-LTE 60MHz支持48个流,每个流55Mbps,总计2640Mbps。LTE-FDD 2x20MHz支持4个流,每个流75Mbps, ...

3D mimo也可以用在B3。不过TDD那么多频谱,现在又提升了资费,容量也够了
时间:  2020-12-9 07:49
作者: youx

马云的云 发表于 2020-12-9 00:35
3D-MIMO TD-LTE 60MHz支持48个流,每个流55Mbps,总计2640Mbps。LTE-FDD 2x20MHz支持4个流,每个流75Mbps, ...

LTE-FDD 2x20MHz支持4个流,每个流75Mbps,总计300Mbps

多少手机支持?
时间:  2020-12-9 08:31
作者: 马云的云

youx 发表于 2020-12-9 07:49
LTE-FDD 2x20MHz支持4个流,每个流75Mbps,总计300Mbps

多少手机支持?

可以MU-MIMO
时间:  2020-12-9 08:32
作者: 马云的云

联通5年老用户 发表于 2020-12-9 01:59
因为地形等因素实际能启用的流有多少个?不要总拿理论性能来唬人。我这边移动B41经常是TM7-8L,Rank1

我意思是FDD跟TDD比容量,为了同等条件,都拿理论峰值比。总不能FDD拿理论峰值比,TDD拿实际值比吧?
时间:  2020-12-9 08:32
作者: 马云的云

wongsang 发表于 2020-12-9 06:53
3D mimo也可以用在B3。不过TDD那么多频谱,现在又提升了资费,容量也够了

目前B3的设备不支持3D MIMO而B41的设备支持。
时间:  2020-12-9 08:36
作者: cnqq9999


时间:  2020-12-9 08:46
作者: wongsang

马云的云 发表于 2020-12-9 08:32
目前B3的设备不支持3D MIMO而B41的设备支持。

投资B41的确比B3划算。毕竟频宽大
时间:  2020-12-9 08:55
作者: 马云的云

wongsang 发表于 2020-12-9 08:46
投资B41的确比B3划算。毕竟频宽大

另外支持FDD-LTE 3D-MIMIO的手机太少了,几乎都是5G手机才支持,4G手机均不支持FDD-LTE 3D-MIMIO,但所有4G手机都天然支持TD-LTE 3D-MIMO,所以投资B41 3D-MIMO是没毛病的。FDD-LTE 3D-MIMO要成熟至少还要3年。
时间:  2020-12-9 09:52
作者: Angel0772

马云的云 发表于 2020-12-9 08:55
另外支持FDD-LTE 3D-MIMIO的手机太少了,几乎都是5G手机才支持,4G手机均不支持FDD-LTE 3D-MIMIO,但所有 ...

那我也愿意用B3...B41天线吹得再牛室内信号一坨那个还不是渣渣
时间:  2020-12-9 09:53
作者: 马云的云

Angel0772 发表于 2020-12-9 09:52
那我也愿意用B3...B41天线吹得再牛室内信号一坨那个还不是渣渣

室内信号一坨主要还是优化不到位,没做定向覆盖,跟频段关系不大。
时间:  2020-12-9 10:51
作者: CTUSER

马云的云 发表于 2020-12-9 00:35
3D-MIMO TD-LTE 60MHz支持48个流,每个流55Mbps,总计2640Mbps。LTE-FDD 2x20MHz支持4个流,每个流75Mbps, ...

确实牛掰
时间:  2020-12-9 15:03
作者: swdong123456

5G怼不上去了,还是4G靠谱
时间:  2020-12-9 15:24
作者: StephenShenLL

会不会顺便提升下4G CAT等级?
时间:  2020-12-9 15:43
作者: wongsang

马云的云 发表于 2020-12-9 08:55
另外支持FDD-LTE 3D-MIMIO的手机太少了,几乎都是5G手机才支持,4G手机均不支持FDD-LTE 3D-MIMIO,但所有 ...

手机不是支持4T4R这种mimo吗
时间:  2020-12-9 17:02
作者: xyaivy

马云的云 发表于 2020-12-9 00:31
根本用不上B3 FDD,60MHz的3D MIMO TD-LTE容量是40MHz FDD-LTE的8倍。

天天纸上谈兵谈容量 不如来谈谈某司license的问题 这个更现实一点
时间:  2020-12-9 17:48
作者: 碧海蓝天0321

你哪里没4G信号啦?建设基站,要看手机的?
时间:  2020-12-9 18:38
作者: 马云的云

xyaivy 发表于 2020-12-9 17:02
天天纸上谈兵谈容量 不如来谈谈某司license的问题 这个更现实一点

license有啥问题,无非是钱的问题。
时间:  2020-12-9 18:41
作者: yz98061

马云的云 发表于 2020-12-9 18:38
license有啥问题,无非是钱的问题。

有钱建这么多站怎么没钱给热点地区买几个license,联通买的license都比移动多
时间:  2020-12-9 18:41
作者: 联通5年老用户

马云的云 发表于 2020-12-9 18:38
license有啥问题,无非是钱的问题。

这钱给运营商员工不好吗
时间:  2020-12-9 19:10
作者: 枫叶荻花秋瑟瑟

联通5年老用户 发表于 2020-12-9 01:59
因为地形等因素实际能启用的流有多少个?不要总拿理论性能来唬人。我这边移动B41经常是TM7-8L,Rank1

有道理!感觉他说的那一套,好像是一些宣传彩页上的噱头。。。。一般来说MIMO的“流”是指在同一段频谱上,同时传送的不同数据流。。。即使基站侧能发射48个流,手机也没有那么多天线,也无法解码,纯属忽悠。。。
时间:  2020-12-9 20:36
作者: 马云的云

枫叶荻花秋瑟瑟 发表于 2020-12-9 19:10
有道理!感觉他说的那一套,好像是一些宣传彩页上的噱头。。。。一般来说MIMO的“流”是指在同一段频谱上 ...

多个手机啊。
时间:  2020-12-9 22:50
作者: 枫叶荻花秋瑟瑟

马云的云 发表于 2020-12-9 00:35
3D-MIMO TD-LTE 60MHz支持48个流,每个流55Mbps,总计2640Mbps。LTE-FDD 2x20MHz支持4个流,每个流75Mbps, ...

您这么一说,我这样的初学者就有点糊涂了。。。您说的这个怎么感觉是MIMO的原理机的做法?这个需要在终端侧具备很强的解码运算能力才行吧。。

实际的实用化的做法应该是,对于48个流的发射系统,每个流都是2640Mbps,这48个流,决定了48个不同空间位置上的终端可以接入。通过在发送端的编码,48个流当中,每个流一般来说都包含了发给48个终端的数据流。由于编码考虑了传播路径和信道估计等因素进行类似“预畸形”的处理,故每一个终端接收到的信号,刚好就是给这个终端的数据流,发给其他终端的信号在这个位置上都抵消为零了。。。这样,终端就不需要很强的处理能力。。。这样的系统最多允许48个终端同时达到2640Mbps。。。如果需要接入更多地终端,就要对60M的频谱进行分割,并在时间上进行分时复用。。。。
时间:  2020-12-9 22:53
作者: 枫叶荻花秋瑟瑟

wongsang 发表于 2020-12-9 15:43
手机不是支持4T4R这种mimo吗

估计手机2X2TR 可能是主流。。。
时间:  2020-12-10 01:42
作者: 马云的云

枫叶荻花秋瑟瑟 发表于 2020-12-9 22:50
您这么一说,我这样的初学者就有点糊涂了。。。您说的这个怎么感觉是MIMO的原理机的做法?这个需要在终端 ...

我说的跟你说的一回事,就是MU-MIMO,不是SU-MIMO,倒是不用48个终端,是48根天线就行,每个终端4根天线的话,12个终端可以同时接收。更多终端的话,继续时域频域切割。
时间:  2020-12-10 01:43
作者: 马云的云

枫叶荻花秋瑟瑟 发表于 2020-12-9 22:53
估计手机2X2TR 可能是主流。。。

是的,1800支持4R的手机不多,基本都是2R,苹果这种高端机才支持4R。
时间:  2020-12-10 07:54
作者: wqfreebird

枫叶荻花秋瑟瑟 发表于 2020-12-9 22:50
您这么一说,我这样的初学者就有点糊涂了。。。您说的这个怎么感觉是MIMO的原理机的做法?这个需要在终端 ...

48流/60M,对应20M带宽就是16流(NR把60M带宽当成一个小区用,其定义这个小区的流数规格就是16流)。也就是每个RB上面盖楼,最多16层。LTE终端很多是1发2收,因此SU-MIMO肯定在一个RB上面盖不了16层楼。必须用MU-MIMO。但是MU-MIMO对环境、用户分布等要求比较多,估计在摆点的情况下可以到16流。通常情况下,64天线到8流差不多了。
时间:  2020-12-10 11:15
作者: xtreme_x

youx 发表于 2020-12-9 07:49
LTE-FDD 2x20MHz支持4个流,每个流75Mbps,总计300Mbps

多少手机支持?

考虑到终端数量,就算单个手机不支持,多个终端的情况下也是有容量提升的。
时间:  2020-12-10 15:21
作者: HaGogo

CMCC今年拆了一堆4G基站空出频段建设5G
命题不成立,哪有拆呢?
只是4G退频给5G而已
时间:  2020-12-10 16:56
作者: jlt2003

马云的云 发表于 2020-12-10 01:42
我说的跟你说的一回事,就是MU-MIMO,不是SU-MIMO,倒是不用48个终端,是48根天线就行,每个终端4根天线的 ...

正交频才用两个方向。两个正交频有间隙可以再加。傅里叶变化派生出多种
时间:  2020-12-10 17:22
作者: 马云的云

wqfreebird 发表于 2020-12-10 07:54
48流/60M,对应20M带宽就是16流(NR把60M带宽当成一个小区用,其定义这个小区的流数规格就是16流)。也就 ...

8流也不少了,密集城区用户密集,高流数概率大。
时间:  2020-12-10 17:25
作者: 王七岁

根据实际运营商人的情况来说,45G并存,并没有大家想像的退一堆4G 开5G,这个是不存在的。
时间:  2020-12-10 17:57
作者: h200hh

浪费
时间:  2020-12-10 19:32
作者: 夜猫子呆瓜

坚守4G手机的我多么明智
时间:  2020-12-10 19:56
作者: xuqz


时间:  2020-12-11 14:14
作者: 枫叶荻花秋瑟瑟

马云的云 发表于 2020-12-10 17:22
8流也不少了,密集城区用户密集,高流数概率大。

8流是什么意思。。。如果手机只有2个接受通道,那单个终端就只能支持 2 流吧。。。而且,对于高度密集的区域,比如,一个写字楼办公室内集中分布的用户,基站侧的空间分辨率难以支持空分复用,对这样的用户群组,就只能每个终端使用不同的频谱,而不能复用相同的一段频谱吧。。。。这可能也是使用毫米波的初衷?
时间:  2020-12-11 14:27
作者: yz98061

枫叶荻花秋瑟瑟 发表于 2020-12-11 14:14
8流是什么意思。。。如果手机只有2个接受通道,那单个终端就只能支持 2 流吧。。。而且,对于高度密集的区 ...

iphone是4流的,网络有明显改善,这东西还是有点用的
时间:  2020-12-11 17:25
作者: 马云的云

枫叶荻花秋瑟瑟 发表于 2020-12-11 14:14
8流是什么意思。。。如果手机只有2个接受通道,那单个终端就只能支持 2 流吧。。。而且,对于高度密集的区 ...

可以多终端同时接收。
时间:  2020-12-11 17:28
作者: 马云的云

枫叶荻花秋瑟瑟 发表于 2020-12-11 14:14
8流是什么意思。。。如果手机只有2个接受通道,那单个终端就只能支持 2 流吧。。。而且,对于高度密集的区 ...

空间分辨率是啥?你发明的概念?ZTE测试过,4部手机紧挨着叠罗汉,每部手机4流,可以同时16流打满。

波束空间独立性并不是指波束终点独立,而是路径独立即可。比如多个波束都是从A发射到B,但中间经过反射,从C点反射是一条路,从D点反射又是一条路,从E点反射也是一条路,考虑到多次反射,独立路径就更多了。
时间:  2020-12-11 18:23
作者: 枫叶荻花秋瑟瑟

马云的云 发表于 2020-12-11 17:28
空间分辨率是啥?你发明的概念?ZTE测试过,4部手机紧挨着叠罗汉,每部手机4流,可以同时16流打满。

波 ...

"4部手机紧挨着叠罗汉,每部手机4流,可以同时16流打满", 这4组码流用的应该是不同的子载波频谱。。否则,每个手机就无法解码了。。。这样一来,频谱利用率就跟4G没啥差别
时间:  2020-12-11 18:35
作者: 马云的云

枫叶荻花秋瑟瑟 发表于 2020-12-11 18:23
"4部手机紧挨着叠罗汉,每部手机4流,可以同时16流打满", 这4组码流用的应该是不同的子载波频谱。。否则, ...

当然是相同的时频资源,这个测试的目的就是证明空分复用与终端位置无关,只与传播路径独立性有关。
时间:  2020-12-11 18:50
作者: 马云的云

枫叶荻花秋瑟瑟 发表于 2020-12-11 18:23
"4部手机紧挨着叠罗汉,每部手机4流,可以同时16流打满", 这4组码流用的应该是不同的子载波频谱。。否则, ...

中兴通讯首席科学家向际鹰: 现有5G技术体系已是优化组合

人民邮电报   2019-03-16

5G作为一个新事物,存在大量未知的、有待探索的问题。向际鹰认为,一定程度上网络上流传的一些文章作了一些积极探索,例如某文中关于“5G需求”“5G新业务”的描述有一定道理,这些也是一直困扰业界的问题。然而整体看有两点值得商榷:第一,有些文章的技术性较强,提出了大量技术观点作为论据,但仔细分析这些技术观点,大部分存在问题,这可能导致错误的推论。第二,即使论据正确,也无法支撑这么大的结论,何况论据本身有问题。针对传言中的一些技术观点,向际鹰逐一做了说明和澄清。他认为,包括Massive MIMO和NOMA等技术在内的5G技术体系已经是优化组合了。

在复杂环境下Massive MIMO的空分复用仍有很大增益

一些文章中认为Massive MIMO在复杂环境下难以工作,因此不能实用化。对此,向际鹰认为恰恰相反。首先:Massive MIMO之所以能够步入实用,最大的驱动因素恰好是解决了复杂环境下的空分效率问题。其次,进一步可以证明,环境越复杂(富散射、衍射、反射、多径),Massive MIMO的容量增益越稳定健壮。

对于传言中所提到的问题,在传统的智能天线时代是存在的,因为传统的智能天线像雷达一样,在空中生成几何波束(GoB),原理是将空间能量集中,减少用户干扰。在空旷环境下,几何波束确实可大幅提升容量。但在复杂(例如富散射)环境下,几何波束形状不能得到保持,很快弥散到整个空间,破坏了用户之间的正交性(产生干扰),从而失去空分增益。这也是为什么早期智能天线只在农村有很大增益,而在城区基本没有增益。

然而Massive MIMO并不形成几何波束,而是生成逻辑波束(EBB),当处于简单环境中,EBB自动退化为GoB,但在其它环境中,EBB实时根据当前信道状态形成最优解。打个修马路的比方,GoB只能修直路,一马平川时没有问题,而一旦有楼宇遮挡,或有山峦起伏,立刻失效。而EBB则随时测量环境,有楼就绕过,有起伏则随之越伏。理论上EBB可在任意环境下做到数学意义上的最优,而GoB只在平直环境下有解。

EBB并不是一个新算法,在十二年前就开始淘汰GoB,转到EBB,通信业近几年通过自研矢量处理芯片等技术,解决了更大规模EBB的复杂性问题,因此Massive MIMO空分复用技术得到实用,成为我们最为看好的一种5G技术。

针对“复杂环境下的空分复用仍然有很大增益”这个论断,向际鹰拿出了实测量数据来支撑。

他介绍说,Massive MIMO从一开始就面向复杂环境求解,而产品推出之初已经通过自研专用芯片解决了复杂性问题。因此,中兴的测试特意重点考察复杂环境,而商用环境更是多种多样。中兴做过一种极端环境下的测试,把十余部手机背靠背叠在一起,远离基站,如果采用传统的几何波束,波束宽度为几米,因此完全无法区分厘米级的不同手机。然而Massive MIMO却可以成功区分出它们,仍可达到平均四五倍的增益。

除复杂环境的充分测试外,中兴还有十余个国家的商用经验,从中总结出3种场景模式:广州的高楼场景,维也纳的密集场景,日本的体育馆场景。这些都是实际的复杂场景,在上述场景下我们都观察到了成倍的频谱效率增益。虽然上述应用大部分使用的是4G版本,但原理和效果与5G类似的。

针对“如何理解‘环境越复杂,空分增益越稳定’?”这一问题,向际鹰表示,正因为Massive MIMO采用EBB算法,避免了传统GoB的缺陷,理论上在任意环境下均可达到数学上最优。评价“健壮性”的一个指标是所谓“空分条件数CN”,可严格证明,当处于简单环境(农村、平原)时,条件数CN随着手机的位置而剧烈变化,只有当手机物理位置上远离时,条件数才较好(较低),否则较差。而在复杂环境下(富散射、衍射、反射、多径),则无论手机位置如何,条件数CN均很稳定。这进一步从理论上解释了为何传统几何波束只在开阔地带有用,而Massive MIMO在所有场景下均适用。
时间:  2020-12-11 19:04
作者: 马云的云

马云的云 发表于 2020-12-11 18:50
中兴通讯首席科学家向际鹰: 现有5G技术体系已是优化组合

人民邮电报   2019-03-16

该文是向博士回应咱们论坛的通信巨匠 @杨学志 出品的一篇著名的文章《5G将是一个彻底的失败 》
时间:  2020-12-11 22:21
作者: 枫叶荻花秋瑟瑟

马云的云 发表于 2020-12-11 18:35
当然是相同的时频资源,这个测试的目的就是证明空分复用与终端位置无关,只与传播路径独立性有关。

个人感觉,可以从一般普通物理的角度分析一下,当然,如果您说 Z司取得重大突破,采用了量子技术或元素,那我就限于知识范围,不清楚了。。。

从普通电磁学看,取2000MHz中位数频率估算,该频段的波长约为15cm,基本上跟手机的线度相当。如果基站侧不根据上述4个终端位置的细微差别进行空分编码,而且4组流使用相同的频谱,那么对于其中任意一台手机,由于只有4个接收通道,也就只能获得4个约束条件,解码4个自由度的码流。那么,其余12个流带来的同频干扰,就完全无法排除掉。。

那么,这种情况下,可能就需要在基站侧引入空分复用编码,对其余3组流进行相位等参数的控制。这样呢,其余3组流的信号,在第一个手机所在位置的互相抵消了。故第 1 部手机只接收到了属于它自己的4个流。。。。

然而,由于上述2000MHz左右的载波波长与手机的大小接近,且发射侧的天线、器件等精度所限,如果空间分辨率并不足够好,恐怕是给4个手机的16个流的空分复用的发射参数都是相同的,因此无法在如此贴近的情况下使用MIMO,至于Z 司的演示,估计有可能在时间上进行了切分,采用了时分复用。。。这样以来,频谱效率就跟4G差不多了。。。同理上述分析,700M频段波长更长,更不可能实现大规模MIMO。。
时间:  2020-12-11 22:27
作者: 枫叶荻花秋瑟瑟

马云的云 发表于 2020-12-11 18:50
中兴通讯首席科学家向际鹰: 现有5G技术体系已是优化组合

人民邮电报   2019-03-16

多谢提供资料。社区需要您这样的大师为大家提供学习提高的环境和氛围。。。
时间:  2020-12-11 23:24
作者: 马云的云

枫叶荻花秋瑟瑟 发表于 2020-12-11 22:21
个人感觉,可以从一般普通物理的角度分析一下,当然,如果您说 Z司取得重大突破,采用了量子技术或元素, ...

你完全混淆了Beam Forming和MIMO的概念,BF的空分复用是基于多个独立方向的波束,而MIMO空分复用是基于多个独立性的传播信道。

你看看老式802.11n的路由器就明白了,只有两根天线,每根天线都是全向发射,完全不支持移相,当然也不支持波束赋形,为什么可以形成独立的2个流?因为空分复用编码完全不需要考虑相位控制,空分复用编码只与不相关的天线数成正比,2个流是如此,16个流也是如此,只需要基站端拥有16根不相关的发射天线、手机端拥有16根不相关的接收天线即可。手机端形成16根不相关的接收天线很容易,只要所有天线间距全部大于1/2波长,且传输环境具备富散射、衍射、反射、多径条件,不要求这16根天线在同一部手机上,甚至16部手机,每部手机出1根接收天线都没问题,只要这些天线间距符合前述条件。如果都是4天线手机,手机自身4根天线肯定是不相关的,那么4部手机只要它们放置的距离大于1/2波长(十几厘米)即可,这个条件很容易做到,并不需要巨大的角度差异,更与波束的几何形状无关,基站天线哪怕全向发射都没问题。

只有传播新道缺乏富散射、衍射、反射、多径条件时,信道相关性加大,MIMO空分复用无法工作,此时才需要引入BF,形成几何形状的波束,指向不同的位置。
时间:  2020-12-12 11:47
作者: 枫叶荻花秋瑟瑟

马云的云 发表于 2020-12-11 23:24
你完全混淆了Beam Forming和MIMO的概念,BF的空分复用是基于多个独立方向的波束,而MIMO空分复用是基于多 ...

空分编码并不是波束成形,波束成形是3G时代炒作的噱头伪概念。。。实际上,相控雷达等波束成形的设备,其发射振子成千上万,才能获得很好的波束形状,而移动通信有限的几个天线,完全无法成形。

至于您说的“老式的802.11n”,这个我推测其路由器侧也是采用了空分编码的。因为其接入的很多终端是不支持MIMO的wifi设备,如果路由器侧只是简单的2流全向发射,那接收端就无法处理同频干扰,也无法解码
时间:  2020-12-12 13:56
作者: 马云的云

本帖最后由 马云的云 于 2020-12-12 13:58 编辑
枫叶荻花秋瑟瑟 发表于 2020-12-12 11:47
空分编码并不是波束成形,波束成形是3G时代炒作的噱头伪概念。。。实际上,相控雷达等波束成形的设备,其 ...


空分编码和全向发射是二选一的么?难道不是同时使用的?看样子你对编码有什么误解。
时间:  2020-12-14 10:35
作者: vvbeyondvv

你们说的这些专业知识从哪能学到啊   
时间:  2020-12-14 10:39
作者: tianzhongshan

4g不让以前好用了,都把重点放在5g上了!
时间:  2020-12-14 13:08
作者: 枫叶荻花秋瑟瑟

vvbeyondvv 发表于 2020-12-14 10:35
你们说的这些专业知识从哪能学到啊

网易公开课、B站公开课、mooc慕课、教育部国家级1800门精品课、全球各主要大学的公开课、“学习强国”网站。。。
时间:  2020-12-14 13:34
作者: CTUSER

枫叶荻花秋瑟瑟 发表于 2020-12-12 11:47
空分编码并不是波束成形,波束成形是3G时代炒作的噱头伪概念。。。实际上,相控雷达等波束成形的设备,其 ...

你现在的职业是什么,怎么研究这么专业的东西?

时间:  2020-12-14 22:10
作者: 枫叶荻花秋瑟瑟

CTUSER 发表于 2020-12-14 13:34
你现在的职业是什么,怎么研究这么专业的东西?

过奖了,也谈不上专业,都是在本社区阅读大家的贴子学到的。。
时间:  2020-12-15 11:37
作者: fzhq1994

目前我们配置扩容小区容量是按照一个64T 20M 3D 是一个8T 20M的 2.5倍配置的。
FDD1800的2×20M容量是TDD 8T 20M的1。5倍
时间:  2020-12-15 13:36
作者: 马云的云

fzhq1994 发表于 2020-12-15 11:37
目前我们配置扩容小区容量是按照一个64T 20M 3D 是一个8T 20M的 2.5倍配置的。
FDD1800的2×20M容量是TDD  ...

高楼较多的区域,3D的增益应该不止2.5倍,设备商定点测试都是4~6倍的小区吞吐量增益,实际商用中即使考虑到非完美场景,也应该有至少3~4倍的增益。
时间:  2020-12-18 15:15
作者: vvbeyondvv

vvbeyondvv 发表于 2020-12-14 10:35
你们说的这些专业知识从哪能学到啊


时间:  2020-12-18 15:16
作者: vvbeyondvv

枫叶荻花秋瑟瑟 发表于 2020-12-14 22:10
过奖了,也谈不上专业,都是在本社区阅读大家的贴子学到的。。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