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网格极大提升了运营商员工的收入,但这是最后的晚餐吗?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21-1-5 20:51
作者: 苏阿阿     标题: 网格极大提升了运营商员工的收入,但这是最后的晚餐吗?

文/ 运营商暴疯语
今天是关于"网格"的最后一篇。
为了写好这篇文章,我特意去找了几个网格人员聊了一下,梳理了下面几个事实:

1、大部分网格人员的收入确实比以前要高,最高的可能是以前的4、5倍,而更让我意外的是,反而是中西部省份的网格化改革中,网格人员的收入提升是更大的。

2、网格也分"三六九"等,有油水充足的、也有贫瘠的,所以当网格长也不是那么容易,比如一些油水充足的网格长竞选过程中似乎很容易产生寻租空间,而一些贫瘠的地方,一刀切地推行离职承包则引发很多不足向外人道的"灰色事件"。

3、网格人员的工作强度比此前确实高很多,光从工作时长上看就远超从前,由于网格遵循的是多劳多得上不封顶、可减人不减资,所以网格人员的都非常拼。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离职承包的网格长的压力尤其大,因为他不光要把自己的工资赚回来,还要把网格中其他人员的工资赚回来,所以,网格人员的工作状况长期来看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4、网格的考核指标是真的多,一个网格承担70+的绩效指标真不是谣传,谁能想到,一个网格还要承担党建考核的指标,还要定期通报"学习强国"的学习情况,网格也不是"法外之地"。此外,还有一些号称向网格赋能的课程要限期学习,学习不完要被通报,甚至可能影响整体网格考核分数,这是不是有点本末倒置了?!

5、网格当前承担的营销任务非常繁重,每个月的任务,有几个网格经理是通过自己的网格去完成的?网格都是公开的,谁都可以进去做业务。而那些奇葩任务,比如和家相册、和目、和彩云等等,名字起的让人听得一头雾水!都是网格经理自己掏钱买业务去完成任务!

6、当前大部分网格的考核非常粗放,比如在某些省市就是简单的横向对比,把全市的所有网格放一起比较业绩,然后分出三六九等,然后打分,并以此作为网格考核的结果,但事实上,网格之间的差异化极大,这样的评价方式缺乏客观合理。
以上是简单总结的几个事实,先放在前面以正视听吧,下面我们开始今天的分析。
前文讲到,网格的生命线在于产品,只有运营商能够自上而下源源不断地向网格提供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网格的生命才有可能延续。

而比较悲观的是,如果运营商不能拿出好的产品去支持网格的生命力延续,那事实上,无论运营商承认与否,运营商推行网格化最大的作用就是:消化掉那些过剩的落后生产力,解决"员工包袱"问题,同时,把他们推向残酷的市场,榨取他们最后一点廉价的价值,让他们在血与火的竞争中再燃烧一把。
当然,我们希望结局不是如此,也不该如此。



现在我们很难对网格的未来一言断之,它有可能走向一个双方共赢的好的结局,也有可能走向一个满盘皆输的坏结局——

我们先谈好的结局,好的结局就是:

对运营商来说,
好的结局就是建立了一套更加贴近用户的营销组织,可以取代过去那些不太听话的渠道商、代理商,在这个基层营销组织的支撑下,运营商的运营会更加精细化,资源匹配更加合理有效。

如果做成了,这绝对是一项伟大的工程,想想,哪个企业能够建立一套深入到整个国家细小肌理的营销、服务体系?这套体系将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举个例子来说明——

今天三大运营商都非常重视云计算业务,都把之视为未来发展的主业,而当前云市场基本被阿里巴巴、腾讯、华为、百度等几个互联网/IT巨头瓜分掉了,运营商做云计算还有机会吗?有!机会就在于那些下沉在社会底层的中小企业,2018年以后,大的互联网企业基本都已经上云了,剩下的是大量中小互联网企业没有上云,但对于阿里云这样的巨头来说,这些中小企业并不能带来合适的增长。

比如,一家头部大型企业的单个项目可能就需要上万个虚拟机,每年为阿里云带来上千万元收入,但一家中小企业可能仅需要不到10台虚拟机,一年贡献几千上万块钱,甚至都无法覆盖阿里云销售人员去营销、谈判产生的成本。

而这就给了运营商机会,借助深入到社会每个角落的网格,运营商可以深挖每一个细小的需求,中小企业、甚至夫妻店,网格都可以覆盖到,而产生的成本可以摊薄在其他业务和服务中去,反正市场总是要跑的,谈个专线的同时谈一笔云业务,其成本是一样的,这就是运营商的优势,也是网格值得期待的未来。

一句话来概括一下,网格对运营商而言是能真正发挥作用的,并非运营商单纯为了解决"员工包袱",如果运作得好,网格是可以成为运营商再次腾飞的基石的。


而对员工来说,好的结局就是:员工可以取代过去的渠道商、代理商,把过去他们赚钱的钱拿部分过来放到自己的口袋里,这肯定是比正常工资要高的。这就相当于没有中间商赚差价,运营商也高兴,网格员工也高兴。

除收入之外,其实网格人员的成长性相比于运营商员工是要更好的,毕竟压力能倒逼人成长,所以网格人员是要跟着运营商的业务成长的,而随着运营商业务范围的扩大,网格人员的业务知识覆盖面也相应变大,正如那句话所说的,"职场上最好的实力就是拥有可以随时离开的能力"。

一句话概括下:如果网格运营得好,进入良性循环,网格可以给员工带来更高的收入、更具成长性的舞台。


再谈坏的结局,坏的结局就是:
对运营商来说,坏的结局是:如果运营商不能源源不断地向网格输送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那网格就只是运营商在市场竞争中最后一场"拼刺刀"的那把"刺刀",拼尽全力扎向对手的身上,而刺刀的下场大概率是折断的。

后果就是,运营商通过网格提前透支了传统通信市场的最后一点增量,也进一步恶化了三大运营商之间的竞争关系。而在此之后,网格就会陷入垂死挣扎,然后很快变成毫无生命力的一潭死水。

对员工来说,坏的结局是:如果网格失去好产品的供养,那这把刺刀就很快"折断",失去了生命力,那网格人员也就无路可走了,运营商把他们推向残酷的市场,榨取他们最后一点廉价的价值,让他们在血与火的竞争中再了燃烧一把,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下场还不如在运营商呆着。



那是什么决定了这两种不同的结局呢?
产品!产品!产品!

虽然很多人认为影响网格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包括管理协同、授权机制、监管和财权体系、考核关系与员工激励等等,但核心还是在于产品,有好的产品,就如同给网格注入一股清泉,整个网格也就活了过来。

所以,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在2020年工作会议上正式提出的推行基层网格化运营的举措,这真的是具有无比勇气和自信的一种硬核体现,因为这是一场在血与火之间的舞蹈,是陨落,还是化身凤凰,我们拭目以待吧。

关于网格的话题,我想表达的已经全部说完了,这是前面两篇文章的链接,感兴趣的童鞋可以去看看,有不同看法的欢迎交流,希望通信行业越来越好!

后面我们想谈一下"中国移动的中年危机"的问题,不光是中国移动近年来发展步履蹒跚,更重要的是,中国移动那50万员工也不再年轻,平均年龄每年增长,不再是十年前那些风华正茂的天之骄子了,他们对中年危机的恐惧该如何派遣?
欢迎关注!


时间:  2021-1-5 23:19
作者: jiayuanfuguan0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时间:  2021-1-5 23:23
作者: jiayuanfuguan0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时间:  2021-1-6 08:30
作者: 心如蓝天

楼主真的是费心了
时间:  2021-1-6 09:22
作者: 通信推动人类

但愿都能赚到钱, 多给点好政策,多设置写好的产品支撑网格~
时间:  2021-1-6 09:26
作者: Ebates

文章很长,没细看,挑其中一段看的,这个云计算业务,运营商的人想都别想,还想靠垄断或C端坑用户那套手段是颗粒无收的
时间:  2021-1-6 09:40
作者: cnqq9999

没有了解过,就不发言了
时间:  2021-1-6 09:43
作者: lizzcat

目前来看,更像是为了摆脱人员问题、收入问题的被动之举啊
时间:  2021-1-6 10:28
作者: andywong

就是员工离职做渠道商呗
时间:  2021-1-6 10:29
作者: scnc001

所谓网格化,一是甩包袱,还省五险两金的钱,二是权利寻租,给公司相关人员营造滋生腐败的土壤。
时间:  2021-1-6 10:34
作者: Ebates

本帖最后由 Ebates 于 2021-1-6 10:35 编辑
scnc001 发表于 2021-1-6 10:29
所谓网格化,一是甩包袱,还省五险两金的钱,二是权利寻租,给公司相关人员营造滋生腐败的土壤。

上海社会保险太费钱了,最低一年得24000,算上公积金,最低得3万,还没算到手的工资
时间:  2021-1-6 11:16
作者: face.you

顺应趋势,看总体效果,不断改进措施,还是应该支持!
时间:  2021-1-6 11:27
作者: lijiwen06

感觉是最后的晚餐,前些年不曾听说有离职,感觉现在特别多。
时间:  2021-1-6 11:47
作者: xyxiadun

恶意竞争之下,说什么都很苍白无力。中国移网渗透率140%,宽带渗透率110%,市场在哪里呢?无非就是从移动到联通,从联通到电信罢了。云在哪里?三家运营商哪个有自己的云?都是为别人作嫁衣而已。没市场了,设备是别人的,平台是别人的,技术是别人的,自己只有使用权,什么?可以创新?什么都没有的企业,拿什么创新?到最后只能搞笑的从电费、办公成本、营销成本下手了,再然后,只好从员工绩效下手了。要想创新,只能有自己的技术、平台、员工,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否则,再过几年,除了到国外去发展,国内只能是一地鸡毛,妻离子散了。
时间:  2021-1-6 13:09
作者: coffee198375

网格目前来看是利大于弊的。。。。
时间:  2021-1-6 13:39
作者: crazybluesky

又见网格的深入剖析。一针见血的说明了产品对网格的重要性。绊住活力的,是机制,没有权责利对等的放权,高效的流程支撑,灵活的决策,网格是会被网的。
时间:  2021-1-6 16:01
作者: Timmykle

好文章
时间:  2021-1-6 16:26
作者: wanglm88

,有深度!
时间:  2021-1-6 16:37
作者: czzkx2019

变相裁员卸包袱,通信业是竞争最充分的行业,在市场饱和ARPU值不断下降的情况下,网络化是短兵相接的拼刺刀式竞争,结果无非因补贴导致真实ARPU急速降低。
时间:  2021-1-6 18:33
作者: czzkx2019

在全球货币大放水之下,这几年公务猿薪酬已腾飞,慢慢地会传导至社会方方面面。而运营商资费特别是ARPU值不断向下,这意味着通信消费在GDP中的占比也在下降,终有一天会承受不住成本的。可见,网络化承包,甚至裁员都只是深海溺水者缓口气而已,亏损死亡仅一步之遥
时间:  2021-1-7 08:38
作者: 无耻的风

网格人员对比运营商员工。。。。。。以前看月亮的时候,叫人家小甜甜,现在新人胜旧人了,叫人家牛夫人,歪个楼,所谓的倒三角在这种体制下就是一个笑话。
时间:  2021-1-7 09:11
作者: 大宝1027


时间:  2021-1-7 09:27
作者: baosn

网格搞了这些年,还是没形成预期的效果
时间:  2021-1-7 13:51
作者: ffiline

产品 产品  产品,关键的还是产品,目前运营商的产品只是在3家运营商中竞争,自相残杀,对于运营商这个运营平台更多的是在做嫁衣,没有自己的产品,一切的机构改革只能是强弩之末。
时间:  2021-1-7 14:34
作者: fanjianwusg

xyxiadun 发表于 2021-1-6 11:47
恶意竞争之下,说什么都很苍白无力。中国移网渗透率140%,宽带渗透率110%,市场在哪里呢?无非就是从移动到 ...

虽然有些偏颇,但是现实表面的确是这样的
时间:  2021-1-8 09:29
作者: 保温

杨杰在电信搞划小搞网格化,到了移动又搞这一套,决心把小岗村copy到底
话说你这么搞用的都是在电信时的想法和手法,是不是涉嫌剽窃电信的职务成果,违法保密规定吧?

一个员工跳槽到移动都被所谓保密协议抠得死死的,掌握大量企业核心机密的CEO说走就走,保密协议是看人下菜吧!!
时间:  2021-1-13 08:19
作者: maxbird

以前叫班组,现在叫网格,考核下沉到网格,再明确了责任而已。其实以前班组也有明确的责任。
时间:  2021-1-13 08:21
作者: maxbird

coffee198375 发表于 2021-1-6 13:09
网格目前来看是利大于弊的。。。。

班组改改名而已,再给班组领导提提待遇,再明确下承包责任。。
时间:  2021-1-13 09:10
作者: kalajiji

其实还是产品的问题,网格分三六九等,区域也是分发达和发展中的,发展中地区推发达地区能消费得起的套餐就是错的,结果考核体系只看高消费套餐,发展中地区怎么办呢。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