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为了转型发展,中国移动有“必先自宫”的勇气吗?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21-2-19 22:22
作者: 苏阿阿     标题: 为了转型发展,中国移动有“必先自宫”的勇气吗?

文 / 通信敢言

上文分析了深陷中年危机深坑的中国移动和2013年前后的微软非常相似!但今天的微软已经重拾辉煌,中国移动还在质疑声中迷茫。
那微软的成功,中国移动能复制吗?
微软是怎么做的?用一句话来概括,“欲练神功,必先自宫”!微软在纳德拉上台后,主要做了六件事——1、更换了最高领导者;2、砍掉非主航道业务板块;3、大规模裁员;4、变革组织架构,云优先;5、集中炮弹打云;6、坚持技术创新。
纳德拉在接手微软后曾经公开表示,微软落后的根本原因在于:颠覆自己极其成功的商业模式时畏首畏尾。事实上,微软推进这六件事情是要有莫大的勇气的,毕竟当时以Windows为中心的业务体系赚取了微软超过90%的收入,要去把这一切完全推倒重来,微软当时的心情就跟岳不群举刀挥向自己的命根子时是一样的。但成大事者就必须这么狠!

今天,中国移动有这种“必先自宫”的勇气吗?我们一条一条来看:
第一、更换最高领导者
微软选择了纳德拉,是一场冒险,因为纳德拉此前是个纯技术派,也没有2C的履历。但纳德拉最大的优点是,他是一个不断突破“这不能做”的禁区的人。
对今天的中国移动而言,“突破‘这不能做’禁区“也非常重要,中国移动有钱有人有资源有渠道,能做的事情很多,但过去这么多年里,一直把自己绑定在“基础通信”这艘破船上,“这不能做、那不能做”的思维在中国移动根深蒂固,如果有人跳出来带领大家突破这种思维,这非常必要!
但是,中国移动比微软要难很多,微软再大也只是一家上市公司,要干啥不干啥,说服一帮股东就行了。但中国移动不行,它是一家国企央企,它的经营范围是被监管部门划定的,原则上不能突破划定的范围。
所以,无论中国移动的最高领导者是谁,其实他能左右的事情是相当有限的,他虽然是这艘巨轮的掌舵者,但这艘巨轮的航行方向是被锁死的。所幸,云业务在被划定的经营范围之内,而今天中国移动的最高领导班子也已经明确了云业务的重要性,也在倾整个企业之力在推进。
第二、砍掉已成负累的业务板块
过去的微软犯了很多大企业同样的错误,通过不停地收购来试图构筑自己的护城河,增加自身的安全感,比如,为了把windows操作系统移植到手机上,微软不光自己尝试做手机,还煞费苦心把诺基亚收购了。决心转型后的微软决定聚焦,开始大刀阔斧地砍掉那些已成负累的业务,包括把诺基亚手机业务半卖半送地抛售了。
而今天的中国移动也存在业务版图太大,导致精力分散,无法专攻同一个城墙关口的问题,想想,中国移动这些年成立了30多个专业公司,此外一些大的省公司内部也衍生出很多业务,这么多年过去了,事实上很多业务已经成为了发展的包袱、负累,甚至有些我们根本不知道它存在的价值是什么,但我们似乎从来没有看见过中国移动主动去关停一个业务、撤销一个专业公司。
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主要还是人的问题,业务关停了,公司撤销了,人怎么办?!此外还有公司内部势力划分的问题,每项业务都是有分管领导的,每个专业公司都是有分管副总裁的,撤销一个公司,这意味着彻底否定领导的指挥能力,谁能做这个决策?
第三、大规模裁员
纳德拉上任后,为微软划清了未来的战略发力点,聚焦出了主营业务,更重要的是他杀伐果决地砍掉了与主航道不符的业务,裁掉了2.6万人,占比高达20%!
中国移动有必要大规模裁员吗?太有必要了!
中国移动能大规模裁员吗?很难!
中国移动有近50万员工,在全世界所有企业中排名第15,在国内排第五。问题是,中国移动需要这么多员工吗?不需要,甚至员工多了,对企业而言并非好事,毕竟中国移动不是劳动密集型的流水线工厂,不会因为员工多了就增加产量。相反,员工多了对中国移动而言会增加很多负担——
比如,中国移动成立的前五年是战斗力最强的,后来慢慢的,吃饭的人变多了,赚钱的人却变少了。公司做大之后,就会出现败家子,平庸的中层和摸鱼的员工,久而久之,整个团队就会逐渐丧失活力,战斗力下降,最终走向衰落。
还有一个大问题,如今中国移动内部重复岗位非常多,导致整体效率低下,每年都忙着招人,但是由于岗位设置等原因,往往是十个人干五个人的活,“摸鱼”和“形式加班”现象严重,出现问题就都忙着“甩锅”。此外,由于人浮于事,劳产率持续下降,员工收入也不进反退。
中国移动能通过大规模裁员来解决这些问题吗?很难。至少在当前的体制下,中国移动作为央企不可能大幅裁员,因为这必然会引起极大的负面社会效应。中国联通试图通过混改去瘦身健体,但最终效果和承受的压力都摆在面前。
第四、重塑组织架构
曾经一度,组织架构成为微软最为人诟病的地方,几大并行的业务板块相互敌对,抢占资源,其中又以Windows一家独大,抑制了其他创新。纳德拉上任后,改变先前完全以Windows为中心的策略,转向了云,将企业重点从规模庞大的、收入可支付所有人薪水的服务器和工具业务,转向微不足道的、几乎没有任何收入、甚至是亏损的云业务。事实证明,他的决策是对的。
从今天来看,中国移动的组织架构就像一个大杂烩,既有为发展传统基础通信业务的原有架构,又有为拓展新业务而在原架构上衍生出来的新架构,还有一个高高在上、掌控着资源和决策权的总部,这就是所谓的“总部主管、专业主建、省公司主战”,但在实际落地中各方的角色、权益却出现错位,出现专业公司与省公司争夺利益、专业公司与总部争夺决策权、专业公司与专业公司之间争夺地盘等情况。比如,政企改制后,政企公司与省公司争利的局面才终于得以打破,但咪咕公司与各省之间的关系到现在似乎还没有理清楚,其他很多专业公司的定位还相当模糊,比如中移物联网公司。
更重要的是,微软放弃以Windows为中心的策略,中国移动有勇气放弃以通信服务为中心的策略吗?!
第五、将资金、人力等全部“弹药”集中于云业务上
从2013年开始的后面几年,微软几乎把所有钱都放在发展云业务上,比如在全球各地大规模建数据中心;比如,铺设云场景,花262亿美金收购LinkedIn,将海量商业用户引向云。到今天,正是云业务构筑的发展蓝图,撑起了投资者对微软的想象空间,也撑起了微软的未来。
中国移动这两年也在大张旗鼓地发展云业务,对中国移动来说,云计算既是新型信息基础设施,也是实现政企业务突破的关键方向,发力云计算是中国移动唯一的选择。
从云计算发展的周期来看,中国移动的入局已经晚了不止一步,像阿里云这样的对手,已经完成了成体系的技术和商业模式,形成了品牌,也占领了市场,那些天生适合上云、愿意上云的企业都大部分上云了,可以说云计算市场上那些低垂的果实都被阿里云这些先行者摘光了,留给中国移动的是什么?要么是挑剔的政府、金融这些难啃的骨头,要么就是那些三瓜两枣的夫妻店。
但中国移动也并非全无机会,因为它有强大的网的能力,中国移动唯一的机会就是在短时间内将网的能力云化,让用户能够以最便捷的方式接入云网一体能力,这是中国移动唯一能够建构差异化竞争优势的地方。这里网的能力是广义的,包括固网、专线、物联网、通信网、5G切片等各种形态。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中国移动本身就是DICT服务提供商,从IDC到上云就是个业务转型过程,中国移动本地销售渠道具有较大优势,但是,在云计算技术这块上确实是短板,虽然成立了专业公司去加强这块的积累,但由于国企的薪酬体制限定,还是很难聚拢、吸引高技术人才,未来很可能还是被迫采取与其他技术更强云厂家合作的模式,以更快速地争夺市场。但若是失去了技术的基石,后面的大厦能建多高,这真不好说。
第六、持之以恒地坚持技术创新
微软重回正轨,分析师事后复盘,认为微软最成功的一点是:让每个人和每个组织都能获得强大的技术,即技术的全民化,这就是纳德拉给微软找到的新的灵魂。
那中国移动能注入这个新灵魂吗? 曾经,中国移动绝对是技术创新的佼佼者,但过去很多年里,中国移动面临最大的困扰就是——技术空心化,过度依赖外包以节省成本,在关键技术上的“买办”观念,被强势厂商深度捆绑等等,让中国移动创新基因日渐流失。
当然,据我所知,近两年来中国移动已经努力在做一件事情——核心能力内化,希望把关键领域的核心能力回收,同时也常态化地在内部开展各种创新活动,这是一个好的现象,但中国移动能力空心化的根源在于薪酬分配机制,这一点不突破,中国移动很难重新沉淀创新的基因。



时间:  2021-2-20 08:25
作者: swindly

先把那些不知所谓的专业公司、研究院之类的砍掉,然后把总部、省、市公司的人砍掉一半
时间:  2021-2-20 08:34
作者: rapemeist

高岗砍一半,估计还有点希望
时间:  2021-2-20 08:36
作者: hbe01563jp

那么问题来了,国企的薪酬体制限定是从何而来?有能力撼动它的人,有动力去撼动它吗?盲目砍人没有用,削一个集团领导,下面搞不好可以养一个区县公司了,但是成本靠这种方式能省?为什么不能加?这很奇怪~
时间:  2021-2-20 09:03
作者: gz3gboy

中国是有特色的市场经济,不是完全由市场来决定的,不存在自宫的勇气一说
时间:  2021-2-20 09:07
作者: caoziliang2008

运营商跟软件公司比?
什么意思?为什么不跟老美的运营商比?
作者脑子进水?
时间:  2021-2-20 09:20
作者: stranger

很深刻啊!
时间:  2021-2-20 09:27
作者: 圈圈叉叉

道理谁都懂,落实起来难度很大
时间:  2021-2-20 09:39
作者: winnyterry

微软的轻资产企业,中移动是重资产运营商,企业性质完全不可比,人员数量也不是一个数量级。这样对比多余了。
时间:  2021-2-20 10:12
作者: ldcr

虽是企业,但是社会责任也很重要。要挣钱,对于三个运营商,太简单了
时间:  2021-2-20 11:14
作者: founderate

中国移动员工和干部的素质和能力普遍更不上了,内部又不重视培养,没有规则意识,这些跟国家监管是没关系的,是移动自己的问题
时间:  2021-2-20 11:24
作者: wzzxlsh

老老实实做好管道,就是国家赋予运营商的任务。
时间:  2021-2-20 12:59
作者: it1010

本帖最后由 it1010 于 2021-2-20 14:13 编辑

      
①、首先中移动和尾软有可比性吗?
换人的事想想就算了,过年回去斗牛牛玩过吧?轮来轮去坐庄家还不是那几个人?有些人就是神主牌立个位的!没啥实际用途。
②、至于非主营业务,得看实际情况吧?砍一点留一点也未尝不可。
当前运营商马上就要成为纯管道的专业修路工人了,修路工人在服务区加油站卖个汽水凉茶帮补下有什么问题?







时间:  2021-2-20 13:15
作者: gz3gboy

it1010 发表于 2021-2-20 12:59
大言不惭!
①、首先中移动和尾软有可比性吗? 换人的事想想就算了,过年回去斗牛牛玩过吧?轮 ...


时间:  2021-2-20 13:51
作者: it1010

gz3gboy 发表于 2021-2-20 13:15

我是看到说“砍掉主营业务”才回2/3点的?
时间:  2021-2-20 13:55
作者: just10086

gz3gboy 发表于 2021-2-20 09:03
中国是有特色的市场经济,不是完全由市场来决定的,不存在自宫的勇气一说

社会责任就是提速降费
时间:  2021-2-20 14:00
作者: Ebates

自宫是不可能滴,要说换换业务设计,换换人,减点庸余可具备操作性
时间:  2021-2-20 14:27
作者: it1010

just10086 发表于 2021-2-20 13:55
社会责任就是提速降费

提速降费必然的!但不能只靠运营商单方面放血回馈。应该由整个网络生态各环节共同承担,最佳方案就是以税养网。运营商不需要考虑投资回报(由增加的网络税税收补贴),当然就可以更专业的更踏实的最好「修路工人」。广大用户也可以用到相对便宜的优质网络服务,也会有多余的钱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增长。
时间:  2021-2-20 14:51
作者: yuehui201

这得看领导人的决心和毅力了,在国内做件事情总是曲折的,人性是趋利避害的,触及灵魂比触及利益要简单多了!
时间:  2021-2-20 16:17
作者: sunqiuyao

确实有各种深刻又棘手的通用性问题....
时间:  2021-2-20 16:21
作者: highpeak

社会主义国企对标资本主义私企,是脑残还是神经病?让华为对标一下IBM还说得过去。
夹带的私货太多,比如叫嚣大规模裁员。大规模裁员暴露的就是高层的懒政、无能。
人家运营上高层比你想得周到,比如去年的移动配股,今年的电信配股,都是激活员工积极性的非常实用的措施。
有人才有未来,才有精力搞转型!
时间:  2021-2-20 16:23
作者: tianzhongshan

难啊!
时间:  2021-2-20 20:37
作者: kokata

飞信失败了才是错失了万亿的风口吧?
时间:  2021-2-20 21:16
作者: ziyanji2007

圈圈叉叉 发表于 2021-2-20 09:27
道理谁都懂,落实起来难度很大

不是很大,是特别理想主义,根本不可能啊。
时间:  2021-2-20 21:17
作者: ziyanji2007

winnyterry 发表于 2021-2-20 09:39
微软的轻资产企业,中移动是重资产运营商,企业性质完全不可比,人员数量也不是一个数量级。这样对比多余了 ...

是啊,有点莫名其妙,怎么不和中国石油对比,170万员工
时间:  2021-2-20 21:17
作者: ziyanji2007

founderate 发表于 2021-2-20 11:14
中国移动员工和干部的素质和能力普遍更不上了,内部又不重视培养,没有规则意识,这些跟国家监管是没关系的 ...

移动要是你说的这么菜,是怎么做到行业第一的?
时间:  2021-2-20 21:33
作者: wycx

国情不一样,国企的监管以及自身的体制注定无法效仿!
时间:  2021-2-21 22:41
作者: lailaif

开玩笑呢,高层中层不干活的不裁,去搞一线员工?一线员工拿着最少的钱干着最累最脏的活,还要时时面临所谓改革被裁员调岗的风险,这什么世道?撤掉一个上层职位可以省下十个甚至几十个员工的薪水。
时间:  2021-2-22 10:27
作者: 电信业小白白

商业公司和中央企业是两回事,商业公司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社会组织,央企那是特么践行国家战略的重要工具,搞清楚对象再去对比。
时间:  2021-2-22 10:56
作者: glt0416

swindly 发表于 2021-2-20 08:25
先把那些不知所谓的专业公司、研究院之类的砍掉,然后把总部、省、市公司的人砍掉一半

砍的结果是:人员是留下一堆不干活和不会干的。业务是留下一堆不赚钱和短线的业务!移动的弊病是体制,不是具体的任何事!体制不对头,积重难返是必然!
时间:  2021-2-22 11:48
作者: founderate

ziyanji2007 发表于 2021-2-20 21:17
移动要是你说的这么菜,是怎么做到行业第一的?

当时行业里只有移动,电信是做固网的,联通在玩CDMA。。
时间:  2021-2-22 11:49
作者: founderate

lailaif 发表于 2021-2-21 22:41
开玩笑呢,高层中层不干活的不裁,去搞一线员工?一线员工拿着最少的钱干着最累最脏的活,还要时时面临所谓改 ...

你觉得中高层会自己裁自己?他们改革是对上面交差而已。。都是整员工
时间:  2021-2-23 08:23
作者: ziyanji2007

founderate 发表于 2021-02-22 11:48:15 当时行业里只有移动,电信是做固网的,联通在玩CDMA。。

CDMA不是移动,不是固网,那是什么?
时间:  2021-2-23 09:05
作者: founderate

ziyanji2007 发表于 2021-2-23 08:23
CDMA不是移动,不是固网,那是什么?

2G时代CDMA有啥用?买个手机还要烧好,几个人用?硬杠没意思
时间:  2021-2-23 16:04
作者: lovebugzhang

微软是一家公司,中国移动是几十家公司和更多的子公司
时间:  2021-2-23 19:57
作者: ziyanji2007

founderate 发表于 2021-2-23 09:05
2G时代CDMA有啥用?买个手机还要烧好,几个人用?硬杠没意思

2G时代CDMA很差???
时间:  2021-2-24 12:27
作者: founderate

ziyanji2007 发表于 2021-2-23 19:57
2G时代CDMA很差???

技术是最先进的,但是在中国吃不开
时间:  2021-2-24 12:50
作者: dgzq662885

薪酬不是问题,是机制问题,给市场化高薪必须按市场化的节奏和考核来监管,不能行政命令乱指挥,客户反馈和市场是最直接的反映,最关键的,国资考核不能太急功近利,有的三年五年才开始赢利,就不能因第一年赔本就砍掉,那么运营商永远不会有好产品面世
时间:  2021-2-24 23:03
作者: Yan-YY

不过,成立了一堆专业公司,而专业公司又严重依赖第三方,其实偏离了成立专业公司的初衷,管理人员大量增加,确实需要重新思考、定位。
时间:  2021-2-26 10:26
作者: bit_xzhl

rapemeist 发表于 2021-2-20 08:34
高岗砍一半,估计还有点希望

应该领导先改
时间:  2021-2-26 10:27
作者: bit_xzhl

hbe01563jp 发表于 2021-2-20 08:36
那么问题来了,国企的薪酬体制限定是从何而来?有能力撼动它的人,有动力去撼动它吗?盲目砍人没有用,削一 ...

有动力的没能力,有能力的没动力
时间:  2021-2-26 10:28
作者: bit_xzhl

caoziliang2008 发表于 2021-2-20 09:07
运营商跟软件公司比?
什么意思?为什么不跟老美的运营商比?
作者脑子进水?

确实,各有特点
时间:  2021-2-26 10:28
作者: bit_xzhl

圈圈叉叉 发表于 2021-2-20 09:27
道理谁都懂,落实起来难度很大

楼上说的挺好,能落实的人都不想落实
时间:  2021-2-26 10:30
作者: bit_xzhl

winnyterry 发表于 2021-2-20 09:39
微软的轻资产企业,中移动是重资产运营商,企业性质完全不可比,人员数量也不是一个数量级。这样对比多余了 ...

企业责任也不一样
时间:  2021-2-26 10:30
作者: bit_xzhl

ldcr 发表于 2021-2-20 10:12
虽是企业,但是社会责任也很重要。要挣钱,对于三个运营商,太简单了

挣钱容易也是靠政策,责任时必须的
时间:  2021-2-26 10:31
作者: bit_xzhl

founderate 发表于 2021-2-20 11:14
中国移动员工和干部的素质和能力普遍更不上了,内部又不重视培养,没有规则意识,这些跟国家监管是没关系的 ...

国企通病
时间:  2021-2-26 10:31
作者: bit_xzhl

wzzxlsh 发表于 2021-2-20 11:24
老老实实做好管道,就是国家赋予运营商的任务。

这个确实马虎不得
时间:  2021-2-26 10:32
作者: bit_xzhl

it1010 发表于 2021-2-20 12:59
①、首先中移动和尾软有可比性吗? 换人的事想想就算了,过年回去斗牛牛玩过吧?轮来轮去坐庄家还不是 ...

嗯,看国家怎么引导了
时间:  2021-2-26 10:33
作者: bit_xzhl

kokata 发表于 2021-2-20 20:37
飞信失败了才是错失了万亿的风口吧?

放不开手脚,没想互联互通
时间:  2021-2-26 11:14
作者: bit_xzhl

wycx 发表于 2021-2-20 21:33
国情不一样,国企的监管以及自身的体制注定无法效仿!

确实,体量这么大就不要比速度了
时间:  2021-2-26 11:15
作者: bit_xzhl

lailaif 发表于 2021-2-21 22:41
开玩笑呢,高层中层不干活的不裁,去搞一线员工?一线员工拿着最少的钱干着最累最脏的活,还要时时面临所谓改 ...

谁去裁这些高层
时间:  2021-2-26 11:15
作者: bit_xzhl

电信业小白白 发表于 2021-2-22 10:27
商业公司和中央企业是两回事,商业公司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社会组织,央企那是特么践行国家战略的重要工具,搞 ...

确实,目的不一样
时间:  2021-2-26 11:15
作者: bit_xzhl

glt0416 发表于 2021-2-22 10:56
砍的结果是:人员是留下一堆不干活和不会干的。业务是留下一堆不赚钱和短线的业务!移动的弊病是体制,不 ...

很多人都不敢惹
时间:  2021-2-26 11:16
作者: bit_xzhl

founderate 发表于 2021-2-22 11:49
你觉得中高层会自己裁自己?他们改革是对上面交差而已。。都是整员工

确实,越改越麻烦
时间:  2021-2-26 11:16
作者: bit_xzhl

lovebugzhang 发表于 2021-2-23 16:04
微软是一家公司,中国移动是几十家公司和更多的子公司

大集团
时间:  2021-2-26 11:17
作者: bit_xzhl

dgzq662885 发表于 2021-2-24 12:50
薪酬不是问题,是机制问题,给市场化高薪必须按市场化的节奏和考核来监管,不能行政命令乱指挥,客户反馈和 ...

不行政是不可能的
时间:  2021-2-26 11:17
作者: bit_xzhl

Yan-YY 发表于 2021-2-24 23:03
不过,成立了一堆专业公司,而专业公司又严重依赖第三方,其实偏离了成立专业公司的初衷,管理人员大量增加 ...

确实,专业公司自己就应该专业
时间:  2021-2-26 11:32
作者: founderate

bit_xzhl 发表于 2021-2-26 11:17
确实,专业公司自己就应该专业

移动专业公司都是提篮子的,连政企业支这种公司都他妈提篮子,真的狠,招那么多985的人才,都被那些傻逼领导浪费了,他们是真的要向全国人民谢罪。。
时间:  2021-2-27 08:29
作者: dgzq662885

Yan-YY 发表于 2021-2-24 23:03
不过,成立了一堆专业公司,而专业公司又严重依赖第三方,其实偏离了成立专业公司的初衷,管理人员大量增加 ...

成立专业公司没有错,错的是领导只想懒省事,挣快钱,最后把该成为人才的人都浪费掉了,做技术得有梯队,传帮带形成人才循环,才能使产品在稳中不断提升,依赖第三方不就是飞信模式,没有掌握核心技术的自己队伍,最后自己把自己玩死吗
时间:  2021-2-27 17:23
作者: hnhhqb

中国不是西方资本主义,国有企业不会去追求高利润,而是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拉动就业。运营商一直说要改革,要节省成本。诸位请看看,运营商这么多人,为什么还要建这么多社会渠道网点?每年都要拿出大把大把的银子,给渠道商发佣金,还给予大量的运营补贴,为什么?自营不香吗?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