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产品经理干系人和需求分析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21-2-22 10:39
作者: lisidi0428     标题: 产品经理干系人和需求分析

对于B端产品来说,研究用户即是研究产品干系人,类似于C端研究用户细分人群,但又有所区别。通常产品干系人主要包括:决策者(出资者)、使用者、评价者。决策者通常不是产品经理来搞定,由企业高管或销售人员来直接对接,决策者在实际执行中不会直接向产品经理提需求,而是经企业高管或销售人员来转达需求。通常决策者如果有需求的话,也都是定性需求,如系统可以提升业务效率、系统安全性应该有保障等,很少会出现具体的、定量的需求。
使用者同C端产品的用户类似,是未来会直接、间接使用系统的人,干系人中不仅会包含软件的使用者,还会包含系统的运维人员,运维人员会提出一些系统的部署、维护方面需求。
评价者主要指会提出一些验收标准但又不使用系统的人,如法务、采购、财务等部门人员,有时他们还会具有一票否决权。
例如书中所说的“Y模型如下图2所示,是对用户需求多思考一下为什么要这么做(目标/动机),怎么样实现这个产品功能
                 
                            2 需求分析“Y模型”
“1”是用户需求场景,经常简单说成用户需求。这是起点,是表象,是需求的第一种深度——观点和行为。“1”这个阶段的问题主要是Who(用户)、What(需求)和Where/When(场景)。
“1”“2”“2”“4”这个阶段,对应上一章提到的需求的三种深度。其间,要回答Why:不停地往下深挖需求。当然,有些细碎的用户需求,不一定会挖到“4”,所以“2”“4”是虚线。
“2”是用户需求背后的目标和动机,是需求的第二种深度,产品经理在思考用户目标时也要综合考虑公司、产品的目标。
“3”是产品功能,是解决方案,是实施人员能看懂的描述。(竞品不仅是3相似的产品,也包括1相同的产品)
“4”“2”再到“3”的过程中要想清楚“How”:问题怎么解决。
“4”是人性,或者说价值观,是需求的第三种深度,是需求的本质。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