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很现实的问题,电联不可能在农村搞3.5g,n1大规模覆盖是必然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21-3-7 11:01
作者: just10086     标题: 很现实的问题,电联不可能在农村搞3.5g,n1大规模覆盖是必然

rt……城镇3.5g,乡村肯定n1
时间:  2021-3-7 11:03
作者: 移动N年老用户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时间:  2021-3-7 11:05
作者: yz98061

不是n1有多强,是4g太敷衍,做个3+5双载波就搞定的事情
时间:  2021-3-7 11:05
作者: 马云的云

移动N年老用户 发表于 2021-3-7 11:03
所以移动肯在农村建n41不?

会,不过用普通8T8R天线+RRU,跟现在的B39一样,成本低。而且是按需覆盖,不追求连续覆盖。
时间:  2021-3-7 11:06
作者: just10086

移动N年老用户 发表于 2021-3-7 11:03
所以移动肯在农村建n41不?

农村有b38的地方都有n41
时间:  2021-3-7 11:06
作者: 移动N年老用户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时间:  2021-3-7 11:07
作者: yz98061

移动N年老用户 发表于 2021-3-7 11:03
所以移动肯在农村建n41不?

反正我这儿几个电信没信号的地方,移动也没信号,电信双模的地方,移动有的是单模
时间:  2021-3-7 11:07
作者: 移动N年老用户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时间:  2021-3-7 11:07
作者: 马云的云

8T8R 2.6G HPUE终端的上行覆盖水平跟4T4R 2.1G普通终端相比只差0.5dB,可视为同等水平。
时间:  2021-3-7 11:08
作者: 移动N年老用户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时间:  2021-3-7 11:09
作者: 马云的云

移动N年老用户 发表于 2021-3-7 11:07
那么没有b38的地方呢?

那当然就没有n41咯。
时间:  2021-3-7 11:12
作者: 移动N年老用户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时间:  2021-3-7 11:14
作者: yz98061

移动N年老用户 发表于 2021-3-7 11:08
你所在的江苏地区4G都能跑3、400M,要5G有何用!

上海才能跑三四百,江苏只能跑200+,而且现在统一限速300了,4G也不断掉速中,明显故意的
时间:  2021-3-7 11:30
作者: just10086

移动N年老用户 发表于 2021-3-7 11:12
干得漂亮

有700M,666
时间:  2021-3-7 11:41
作者: 移动N年老用户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时间:  2021-3-7 11:42
作者: 移动N年老用户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时间:  2021-3-7 11:44
作者: yz98061

移动N年老用户 发表于 2021-3-7 11:42
4G都跑那么快了,还要5G有何用!

人多的地方用用,不过我一直去的一个饭店依然是死角,原来4g就没啥信号,5g依然没信号,门外b1 b3 n78全满
时间:  2021-3-7 11:46
作者: 移动N年老用户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时间:  2021-3-7 11:56
作者: just10086

移动N年老用户 发表于 2021-3-7 11:41
快,接着发帖说移动不需要700M,哈哈哈哈

移动拿700M的目的,是为了让电联拿不到
时间:  2021-3-7 11:58
作者: yz98061

移动N年老用户 发表于 2021-3-7 11:46
用不上,用不上,你用4G就足以,我们这些山卡拉的城市才是需要5G。

你得问问为什么泰国农村都可以大面积覆盖4g+,广东再三线的城市也不应该不如泰国吧?
时间:  2021-3-7 12:03
作者: 移动N年老用户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时间:  2021-3-7 12:05
作者: 移动N年老用户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时间:  2021-3-7 12:08
作者: yz98061

移动N年老用户 发表于 2021-3-7 12:05
有什么好问的,国与国之间能一样么?看你这说法像极了“崇洋媚外”,外国的月亮总是比较圆!

这一块不如东南亚是事实,我们做的好的地方是高铁之类的,绝对不是通信。通信能夸的就是宽带多给20%的网速,这点其他国家没有的
时间:  2021-3-7 12:25
作者: 移动N年老用户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时间:  2021-3-7 12:27
作者: yz98061

本帖最后由 yz98061 于 2021-3-7 12:30 编辑
移动N年老用户 发表于 2021-3-7 12:25
所以,这就是你疯狂嘲讽国内网速辣鸡的理由?


本来就辣鸡,原来有几个好的城市因为建5g也拆了,上海17年就有三载波了。我跟你说还不如亲自去试一下,别去发达国家,就去东南亚那种落后的,用当地最大运营商的卡看看

但是你改变不了这种情况,我吐槽一下还不行吗
时间:  2021-3-7 12:27
作者: 马云的云

移动N年老用户 发表于 2021-3-7 11:12
干得漂亮

都说过了,农村不追求连续覆盖,农村B39也不是连续覆盖。
时间:  2021-3-7 12:28
作者: 马云的云

移动N年老用户 发表于 2021-3-7 11:41
快,接着发帖说移动不需要700M,哈哈哈哈

的确不需要,有B8就够了。
时间:  2021-3-7 12:28
作者: 移动N年老用户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时间:  2021-3-7 12:29
作者: 马云的云

移动N年老用户 发表于 2021-3-7 12:03
对对对,赶紧再发帖哭喊移动不需要700M,哈哈哈哈

现在没700M,又不是上不了网。
时间:  2021-3-7 12:29
作者: 移动N年老用户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时间:  2021-3-7 12:30
作者: 马云的云

移动N年老用户 发表于 2021-3-7 12:28
干得漂亮

谢谢你对移动的认可和赞美。
时间:  2021-3-7 12:30
作者: 移动N年老用户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时间:  2021-3-7 12:31
作者: 移动N年老用户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时间:  2021-3-7 13:31
作者: Vortex

  2021-3-7 12:29
700M


时间:  2021-3-7 13:31
作者: Vortex

  2021-3-7 12:29
700M


时间:  2021-3-7 13:31
作者: Vortex

  2021-3-7 12:29
700M


时间:  2021-3-7 13:32
作者: Vortex

马云的云 发表于 2021-3-7 12:29
现在没700M,又不是上不了网。

你跟这些阴阳怪气的讲道理一点用都没有,以前哭900,现在哭700,巴不得所有频率都是阿斗通的,这公司的精神股东们上限也就这样
时间:  2021-3-7 13:37
作者: stone_yang999

我就担心一个问题,电联室分是不是就不玩n78直接升级现有室分到n1? 4G用1.8G打底+n2100MHz做微分布?这样的话对室分设备厂商的n78设备就惨了
时间:  2021-3-7 13:48
作者: Vortex

stone_yang999 发表于 2021-3-7 13:37
我就担心一个问题,电联室分是不是就不玩n78直接升级现有室分到n1? 4G用1.8G打底+n2100MHz做微分布?这样的 ...

你没猜错,移频室分早有了,电联根本不用,就是在等N1
时间:  2021-3-7 14:22
作者: zih

如果700M能4家共享的话,农村就没N1什么事了。不过N1注定要用来做主流的室分,不可或缺。

将来N1+N3(FDD)频谱聚合起来,室内5G将可以达到N78的100M(TDD)频宽,所以我觉得N3也应该提到议事日程上了。
时间:  2021-3-7 14:30
作者: etuotech

马云的云 发表于 2021-3-7 11:05
会,不过用普通8T8R天线+RRU,跟现在的B39一样,成本低。而且是按需覆盖,不追求连续覆盖。

如果产业链能支持16T6R的N41频段AAU最好啦
时间:  2021-3-7 15:12
作者: stone_yang999

Vortex 发表于 2021-3-7 13:48
你没猜错,移频室分早有了,电联根本不用,就是在等N1

移动的单缆移频MIMO已经落地好几个省份,电联暂时没有,但是广研院的方案也是势在必行的,只是这样投资的整体规模就会缩小,无线的话补盲还是可以有的
时间:  2021-3-7 15:14
作者: Vortex

stone_yang999 发表于 2021-3-7 15:12
移动的单缆移频MIMO已经落地好几个省份,电联暂时没有,但是广研院的方案也是势在必行的,只是这样投资的 ...

你觉得他们会不用这些能甚至直接用现成RRU+DAS只是换个基带板就能开出来的5G图标的办法,反而转头去折腾要改造的移频MIMO?电信可没那个闲工夫
时间:  2021-3-7 15:20
作者: 马云的云

zih 发表于 2021-3-7 14:22
如果700M能4家共享的话,农村就没N1什么事了。不过N1注定要用来做主流的室分,不可或缺。

将来N1+N3(FD ...

光n1也能啊,n1可是2x50MHz,跟n78的100MHz一样了。
时间:  2021-3-7 15:21
作者: 马云的云

etuotech 发表于 2021-3-7 14:30
如果产业链能支持16T6R的N41频段AAU最好啦

能支持,但贵。搞8T8R可利旧4G时代移动30万D频段无源天线,只需要新买160MHz带宽的RRU就行。
时间:  2021-3-7 15:23
作者: 马云的云

stone_yang999 发表于 2021-3-7 15:12
移动的单缆移频MIMO已经落地好几个省份,电联暂时没有,但是广研院的方案也是势在必行的,只是这样投资的 ...

DAS移频搞MIMO就是脱裤子放屁,单载波2T2R和双载波1T1R有何区别,直接让手机支持2载波CA不比上2通道MIMO省事儿?这个技术4G初期就在试验,就推不开,原因就在于此。
时间:  2021-3-7 15:28
作者: stone_yang999

Vortex 发表于 2021-3-7 15:14
你觉得他们会不用这些能甚至直接用现成RRU+DAS只是换个基带板就能开出来的5G图标的办法,反而转头去折腾要 ...

移频MIMO融合3/4/5G原有室分的方案算是目前已知最优低成本的解决方案?也许还有更好的方案,移动已经落地,电联也势必跟进,这个电信内部已经定论,相信很快就看得到落地项目
时间:  2021-3-7 15:32
作者: 马云的云

stone_yang999 发表于 2021-3-7 15:28
移频MIMO融合3/4/5G原有室分的方案算是目前已知最优低成本的解决方案?也许还有更好的方案,移动已经落地 ...

成本肯定不算最低,把蘑菇头都改有源在很多场景下根本不具备可行性,成本最低、可复制性最好的方案依然是纯无源DAS,这个毫无疑问。嫌带宽不够就上2载波聚合,让gxb把2.3G给重耕了,2.3G和2.6G各开1个100MHz NR载波,聚合成200MHz NR载波,跟2T2R 100MHz是一样的速率。高通x55芯片都支持200MHz载波聚合。
时间:  2021-3-7 15:32
作者: Vortex

stone_yang999 发表于 2021-3-7 15:28
移频MIMO融合3/4/5G原有室分的方案算是目前已知最优低成本的解决方案?也许还有更好的方案,移动已经落地 ...

我不知道移频室分的物料是怎么的,不过我感觉国内公司的尿性,多半又是严重依赖ADI,Altera,这种就没有意义了,核心器件都山寨化才能真正降低成本
时间:  2021-3-7 15:33
作者: Vortex

马云的云 发表于 2021-3-7 15:23
DAS移频搞MIMO就是脱裤子放屁,单载波2T2R和双载波1T1R有何区别,直接让手机支持2载波CA不比上2通道MIMO省 ...

要做室内N78是移频是刚需,至于你说的CA,目前你去找个CA的NR终端?成本高得不可思议
时间:  2021-3-7 15:34
作者: stone_yang999

马云的云 发表于 2021-3-7 15:23
DAS移频搞MIMO就是脱裤子放屁,单载波2T2R和双载波1T1R有何区别,直接让手机支持2载波CA不比上2通道MIMO省 ...

这个产品是单缆,不是传统DAS要两根馈线,现在有两种方式,一种馈电;需要更换耦合器,腔体功分器是不需要更换的,天线全部替换成有源MIMO天线,另一种是什么都不变,替换无源天线为有源天线,单独供电方式,移动选择前者,电联选择后者

时间:  2021-3-7 15:34
作者: 马云的云

stone_yang999 发表于 2021-3-7 15:28
移频MIMO融合3/4/5G原有室分的方案算是目前已知最优低成本的解决方案?也许还有更好的方案,移动已经落地 ...

移动也只是几个项目试点移频DAS,谈不上规模落地。
时间:  2021-3-7 15:35
作者: Vortex

stone_yang999 发表于 2021-3-7 15:34
这个产品是单缆,不是传统DAS要两根馈线,现在有两种方式,一种馈电;需要更换耦合器,腔体功分器是不需要 ...

后面一种新建为主,移动主要是想利旧
时间:  2021-3-7 15:36
作者: 马云的云

Vortex 发表于 2021-3-7 15:32
我不知道移频室分的物料是怎么的,不过我感觉国内公司的尿性,多半又是严重依赖ADI,Altera,这种就没有意 ...

应该不至于,蘑菇头有源改造后貌似不需要数字化,就是一个纯模拟的系统。
时间:  2021-3-7 15:36
作者: Vortex

马云的云 发表于 2021-3-7 15:32
成本肯定不算最低,把蘑菇头都改有源在很多场景下根本不具备可行性,成本最低、可复制性最好的方案依然是 ...

这不是废话?无源DAS当然最便宜,但是如果不能无源呢?什么最低?
时间:  2021-3-7 15:36
作者: Vortex

马云的云 发表于 2021-3-7 15:21
能支持,但贵。搞8T8R可利旧4G时代移动30万D频段无源天线,只需要新买160MHz带宽的RRU就行。

直接用旧RRU开60Mhz的就是
时间:  2021-3-7 15:37
作者: tianzhongshan

就按你的规划实施!

附件: mmexport364a1f8c06563e0fb997e2f8bd4409b3.jpeg (2021-3-7 15:37, 43.52 KB) / 下载次数 6
https://www.txrjy.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NDc1MDIwfDA4MjllY2Y4fDE3NjE0OTg1NjB8MHww
时间:  2021-3-7 15:37
作者: 马云的云

Vortex 发表于 2021-3-7 15:36
这不是废话?无源DAS当然最便宜,但是如果不能无源呢?什么最低?

不能无源,当然是Wi-Fi那种微功率的最低。

你没发现吗?成本和功率成正比,功率越小,集成度越高,成本越低。
时间:  2021-3-7 15:37
作者: Vortex

马云的云 发表于 2021-3-7 15:36
应该不至于,蘑菇头有源改造后貌似不需要数字化,就是一个纯模拟的系统。

TDD起码得有一个数字芯片做同步
时间:  2021-3-7 15:38
作者: stone_yang999

Vortex 发表于 2021-3-7 15:35
后面一种新建为主,移动主要是想利旧

主要和频率相关,移动频率2.6GHz,原有室分大部分器件支持到2700MHz,所以移动只是单变频模式。电联由于频率实在太高,原有器件无法支持,所以电联版本是双变频模式,成本稍高
时间:  2021-3-7 15:39
作者: 马云的云

stone_yang999 发表于 2021-3-7 15:34
这个产品是单缆,不是传统DAS要两根馈线,现在有两种方式,一种馈电;需要更换耦合器,腔体功分器是不需要 ...

我说的就是单缆,单缆搞200MHz载波聚合是不是能达到双缆100MHz单载波一样的效果?
时间:  2021-3-7 15:40
作者: 马云的云

stone_yang999 发表于 2021-3-7 15:38
主要和频率相关,移动频率2.6GHz,原有室分大部分器件支持到2700MHz,所以移动只是单变频模式。电联由于频 ...

电联也可以单变频啊,上行用2100做SUL不就得了。
时间:  2021-3-7 15:41
作者: Vortex

stone_yang999 发表于 2021-3-7 15:38
主要和频率相关,移动频率2.6GHz,原有室分大部分器件支持到2700MHz,所以移动只是单变频模式。电联由于频 ...

那这些设备如果都是L1的,是不是只是一些类似MMDS LO 下变频器的非数字元件呢?除去跟踪模块,我看有些厂能用展讯的UE芯片做跟踪
时间:  2021-3-7 15:42
作者: yz98061

马云的云 发表于 2021-3-7 15:39
我说的就是单缆,单缆搞200MHz载波聚合是不是能达到双缆100MHz单载波一样的效果?

单缆很多吗?二线城市都很多是双缆了
时间:  2021-3-7 15:42
作者: Vortex

马云的云 发表于 2021-3-7 15:37
不能无源,当然是Wi-Fi那种微功率的最低。

你没发现吗?成本和功率成正比,功率越小,集成度越高,成本 ...

你说的这种,联通在用,一种微分布,不过物料估计很多也是美系元件,成本不低,因为是有源的
时间:  2021-3-7 15:43
作者: stone_yang999

Vortex 发表于 2021-3-7 15:41
那这些设备如果都是L1的,是不是只是一些类似MMDS LO 下变频器的非数字元件呢?除去跟踪模块,我看有些厂 ...

对的,非数字产品,就是变频直放站,关键技术是在同步这块,方案有很多种
时间:  2021-3-7 15:43
作者: 马云的云

Vortex 发表于 2021-3-7 15:37
TDD起码得有一个数字芯片做同步

变频只是改变载波频率,相当于先下变频到中频再上变频,跟同步有啥关系,信源端有GPS做同步。
时间:  2021-3-7 15:44
作者: 马云的云

本帖最后由 马云的云 于 2021-3-7 15:44 编辑
yz98061 发表于 2021-3-7 15:42
单缆很多吗?二线城市都很多是双缆了

95%都是单缆,双缆不平衡的也只能当成两条单缆用。
时间:  2021-3-7 15:45
作者: Vortex

马云的云 发表于 2021-3-7 15:43
变频只是改变载波频率,相当于先下变频到中频再上变频,跟同步有啥关系,信源端有GPS做同步。

收发切换啊,你不然以为为什么头端要供电?接收的上行信号要上变频
时间:  2021-3-7 15:46
作者: 马云的云

本帖最后由 马云的云 于 2021-3-7 15:47 编辑
Vortex 发表于 2021-3-7 15:42
你说的这种,联通在用,一种微分布,不过物料估计很多也是美系元件,成本不低,因为是有源的

它那个微分布集成度太低,没法做到SOC,而且功率还是太大。

我说的就是做到终端模组那种集成度和功率(最大23dBm),一片模组多少钱?也就是三四十块钱吧。

我意思是必须按照做终端的思路去做这种BaseStation,才能充分降低成本。


时间:  2021-3-7 15:47
作者: Vortex

stone_yang999 发表于 2021-3-7 15:43
对的,非数字产品,就是变频直放站,关键技术是在同步这块,方案有很多种

模拟元件才能把成本做低,做低了才有吸引力
时间:  2021-3-7 15:48
作者: Vortex

stone_yang999 发表于 2021-3-7 15:43
对的,非数字产品,就是变频直放站,关键技术是在同步这块,方案有很多种

反正我看到有个厂专利用的是商用UE的芯片做的同步,成本直接降到100块,连FPGA都不需要了,就是不知道怎么实现的
时间:  2021-3-7 15:48
作者: Vortex

马云的云 发表于 2021-3-7 15:46
它那个微分布集成度太低,没法做到SOC,而且功率还是太大。

我说的就是做到终端模组那种集成度和功率( ...

难,ASIC成本太高,不然也不会出现comba之类的厂家拆开全是FPGA的事了
时间:  2021-3-7 15:48
作者: 马云的云

本帖最后由 马云的云 于 2021-3-7 15:49 编辑
Vortex 发表于 2021-3-7 15:45
收发切换啊,你不然以为为什么头端要供电?接收的上行信号要上变频

不,上行不变(起码移动5G不用变),上行并没有MIMO需求,变什么频,老一套就完了。

头端供电是下行第二路信号要变频,模拟芯片要工作也得供电不是?

时间:  2021-3-7 15:49
作者: stone_yang999

Vortex 发表于 2021-3-7 15:47
模拟元件才能把成本做低,做低了才有吸引力

还是那句话技术在好,还得回归价值的本性
时间:  2021-3-7 15:49
作者: Vortex

马云的云 发表于 2021-3-7 15:46
它那个微分布集成度太低,没法做到SOC,而且功率还是太大。

我说的就是做到终端模组那种集成度和功率( ...

其实该想下怎么利用UE芯片来做BS,TDD起码射频上是可行的,关键底层怎么反过来
时间:  2021-3-7 15:51
作者: Vortex

马云的云 发表于 2021-3-7 15:46
它那个微分布集成度太低,没法做到SOC,而且功率还是太大。

我说的就是做到终端模组那种集成度和功率( ...

我有个想法,3GPP之前不是引入一种D2D的玩意儿么,如果强制要求接收PUSCH格式,微室分的芯片就好办了
时间:  2021-3-7 15:51
作者: 马云的云

Vortex 发表于 2021-3-7 15:49
其实该想下怎么利用UE芯片来做BS,TDD起码射频上是可行的,关键底层怎么反过来

这个海思和紫光应该去考虑,应该不难,但海思估计没动力,紫光么,可能研发能力不太够。
时间:  2021-3-7 15:51
作者: 马云的云

Vortex 发表于 2021-3-7 15:48
难,ASIC成本太高,不然也不会出现comba之类的厂家拆开全是FPGA的事了

能规模量产就能压低成本啊。
时间:  2021-3-7 15:54
作者: 马云的云

Vortex 发表于 2021-3-7 15:36
直接用旧RRU开60Mhz的就是

那就浪费100MHz载波板的能力了。
时间:  2021-3-7 15:54
作者: Vortex

马云的云 发表于 2021-3-7 15:51
这个海思和紫光应该去考虑,应该不难,但海思估计没动力,紫光么,可能研发能力不太够。

你让某厂自费武功?想太多,展讯倒是有点可能,不过那又是ASIC了,关键在于用COTS UE芯片,才能走量上去
时间:  2021-3-7 15:55
作者: 马云的云

本帖最后由 马云的云 于 2021-3-7 15:56 编辑
Vortex 发表于 2021-3-7 15:33
要做室内N78是移频是刚需,至于你说的CA,目前你去找个CA的NR终端?成本高得不可思议

成本总会降下来的,就像4G,一开始也不支持CA,后来呢?2CA 3CA甚至5CA都冒出来了。

不过移频的确是n78的刚需。但移动不推动移频的话,电联室内用不了n78,岂不是对移动来说是利好?
时间:  2021-3-7 15:56
作者: Vortex

马云的云 发表于 2021-3-7 15:55
成本总会降下来的,就像4G,一开始也不支持CA,后来呢?2CA 3CA甚至5CA都冒出来了。

不过移频的确是n7 ...

你可真是个鬼才,的确,那就不要推了
时间:  2021-3-7 15:57
作者: 马云的云

Vortex 发表于 2021-3-7 15:54
你让某厂自费武功?想太多,展讯倒是有点可能,不过那又是ASIC了,关键在于用COTS UE芯片,才能走量上去

要用UE芯片搞的话,从L1/L2/L3协议设计阶段开始就要考虑UE和BS的共通性了,不然芯片厂商也没动力让每个UE芯片都增加BS功能的支持。
时间:  2021-3-7 16:00
作者: 马云的云

Vortex 发表于 2021-3-7 15:51
我有个想法,3GPP之前不是引入一种D2D的玩意儿么,如果强制要求接收PUSCH格式,微室分的芯片就好办了

对,但D2D似乎成了纸面标准,没几个手机支持。而且那个D2D和802.11这种终端直通还不太一样,貌似只能传输很小的数据量,毕竟时频资源还是要在BS调度下工作。
时间:  2021-3-7 16:06
作者: 马云的云

Vortex 发表于 2021-3-7 15:51
我有个想法,3GPP之前不是引入一种D2D的玩意儿么,如果强制要求接收PUSCH格式,微室分的芯片就好办了

设备商和运营商都不希望终端能够D2D,不然运营商咋赚流量费?设备商咋卖基站?D2D扰乱了设备商和运营商正常的商业模式,只能停留在纸面,或者所谓专网。
时间:  2021-3-7 16:07
作者: Vortex

马云的云 发表于 2021-3-7 16:06
设备商和运营商都不希望终端能够D2D,不然运营商咋赚流量费?设备商咋卖基站?D2D扰乱了设备商和运营商正 ...

我的意思室分发送D2D格式信号,终端接收而已,没说终端能发送D2D信号
时间:  2021-3-7 16:23
作者: etuotech

马云的云 发表于 2021-3-7 15:20
光n1也能啊,n1可是2x50MHz,跟n78的100MHz一样了。

高!
时间:  2021-3-7 16:31
作者: zih

马云的云 发表于 2021-3-7 15:20
光n1也能啊,n1可是2x50MHz,跟n78的100MHz一样了。

南方电信很多地方室分用了B1,最多能开出30M的N1,要开满50M的话,要么B1全赶到B3去,要么N1 30M+N3 20M。
时间:  2021-3-7 17:20
作者: 马云的云

zih 发表于 2021-3-7 16:31
南方电信很多地方室分用了B1,最多能开出30M的N1,要开满50M的话,要么B1全赶到B3去,要么N1 30M+N3 20M。 ...

对啊,4G全部用B3,电联共享3个B3载波,也应该够用了。
时间:  2021-3-7 17:21
作者: 马云的云

Vortex 发表于 2021-3-7 16:07
我的意思室分发送D2D格式信号,终端接收而已,没说终端能发送D2D信号

如果终端不需要D2D功能的话,终端芯片肯定不会增加D2D功能支持。
时间:  2021-3-7 21:06
作者: applefeng66

马云的云 发表于 2021-3-7 12:28
的确不需要,有B8就够了。

我们这乡下的B8下载只有600-800K/s之间。。。看个高清视频都卡,哎
时间:  2021-3-8 08:44
作者: cnqq9999

3.5G覆盖农村太亏了,
时间:  2021-3-8 09:21
作者: tianzhongshan

可以
时间:  2021-3-8 10:41
作者: lujie5000

发展5G新基建,主要是满足物联网的广泛需求,比如车联网、飞联网、智慧农业等广覆盖的需求,低频段5G频谱资源700M是最好的频段,覆盖、带宽是投资收益最好的,可以允许电联通过异网漫游的方式有偿使用移广共建的700M5G网络,协同发展推动中国的移动信息化技术发展。
时间:  2021-3-8 14:31
作者: hjh_317

用户基数太小
时间:  2021-3-8 18:24
作者: tianzhongshan

n1今年会规模铺开
时间:  2021-3-8 23:27
作者: 东东1995

应该是吧。
时间:  2021-3-9 08:36
作者: HaHa139377

对于农村的数据业务,其实4G都差不多了
时间:  2021-3-9 08:52
作者: crazybluesky

你说对了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