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预计离中国版星链部署还需要15年时间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21-4-9 12:35
作者: just10086     标题: 预计离中国版星链部署还需要15年时间

根据不可靠产业链消息,大概率是在6g中后期,2035年开始部署
时间:  2021-4-9 12:36
作者: 马云的云

不掌握可回收火箭技术,甭想玩儿低轨道卫星群。
时间:  2021-4-9 12:37
作者: 马云的云

不掌握可蛔收火箭技术,甭想玩儿低轨道卫星群。
时间:  2021-4-9 12:42
作者: just10086

本帖最后由 just10086 于 2021-4-9 12:43 编辑
马云的云 发表于 2021-4-9 12:37
不掌握可蛔收火箭技术,甭想玩儿低轨道卫星群。


有个想法。星链也采用高低频组网。3.6g+ku波段
时间:  2021-4-9 12:44
作者: 马云的云

just10086 发表于 2021-4-9 12:42
有个想法。星链也采用高低频组网。3.6g+ku波段

3.6G ?那得直径两米的大锅。
时间:  2021-4-9 12:48
作者: just10086

马云的云 发表于 2021-4-9 12:44
3.6G ?那得直径两米的大锅。

等着,这就给弄个和伞一样的可折叠大锅
时间:  2021-4-9 12:49
作者: just10086

马云的云 发表于 2021-4-9 12:44
3.6G ?那得直径两米的大锅。

3.6g用小锅也可以,只不过收发效率会降低
时间:  2021-4-9 12:51
作者: 马云的云

just10086 发表于 2021-4-9 12:49
3.6g用小锅也可以,只不过收发效率会降低

说白了卫星轨道得降低,尽量靠近地面,这样距离短,收发功率就可以尽量小,不需要大锅。

卫星轨道高度越低、卫星数量就得越多,意味着火箭运载能力就得越强,发射成本就得越低。

说穿了还是个火箭的问题,不是卫星的问题。
时间:  2021-4-9 12:54
作者: Ebates

马云的云 发表于 2021-4-9 12:37
不掌握可蛔收火箭技术,甭想玩儿低轨道卫星群。

回收这个降低成本也不是无限,还得一箭很多个星,发射后能跑到自己的轨道

更重要一个,需求问题,由于驻军没有能实现全球扩张,日不落帝国的时代还没到来

企业高质量的走出去战略,目前收效甚微,也就意思意思把,大部分业务和利润还是要集中国内
时间:  2021-4-9 13:04
作者: 虚拟语气

马云的云 发表于 2021-4-9 12:51
说白了卫星轨道得降低,尽量靠近地面,这样距离短,收发功率就可以尽量小,不需要大锅。

卫星轨道高度 ...

精密仪器制造技术也得过关,否则每颗重量一二十倍才能实现别人的功能,几万颗上去那成本感人,何况市场只有那么多,留给天朝的就那么点
时间:  2021-4-9 13:21
作者: Ebates

马云的云 发表于 2021-4-9 12:51
说白了卫星轨道得降低,尽量靠近地面,这样距离短,收发功率就可以尽量小,不需要大锅。

卫星轨道高度 ...

SPACEX 的猎鹰9号带回收功能低轨运载能力是15.6吨,不带回收功能低轨运载能力是22.8吨

航天科技第一研究院的长征-5号低轨运载能力是25吨,长征5号从运力来说应该和猎鹰9号相当,

但回收可重复利用的火箭技术,我们没玩过,都是单程车票

星链的卫星单颗只有227公斤,60颗合计是13.62吨,中国一箭多星的最高记录是一箭20星。
时间:  2021-4-9 13:23
作者: Ebates

虚拟语气 发表于 2021-4-9 13:04
精密仪器制造技术也得过关,否则每颗重量一二十倍才能实现别人的功能,几万颗上去那成本感人,何况市场只 ...

应该不会发那么多,我感觉最后是欧洲其他国家参与,分担一些,不会是美国独家参与

按现在的速度一年只能发射不到1000颗,寿命只有5年,后续发射是补换,这个发射能力也跟不上那么大的发射任务
时间:  2021-4-9 14:10
作者: lmzdgbzl

马云的云 发表于 2021-4-9 12:51
说白了卫星轨道得降低,尽量靠近地面,这样距离短,收发功率就可以尽量小,不需要大锅。

卫星轨道高度 ...

350公里就是最低的卫星轨道了,不能再低了,再低就不是卫星了,会掉下来的。
时间:  2021-4-9 14:20
作者: 五笔拼音

星链技术是否会减少大气层密度
时间:  2021-4-9 14:20
作者: czzkx2019

我们光纤已到户,不用星链。
只是5G太奇葩,缺点太多,估计会催生6G早点到来,而5G与民族TD一样:再别康桥。
时间:  2021-4-9 14:23
作者: 虚拟语气

Ebates 发表于 2021-4-9 13:23
应该不会发那么多,我感觉最后是欧洲其他国家参与,分担一些,不会是美国独家参与

按现在的速度一年只 ...

星链可以做到一周发射一次
时间:  2021-4-9 15:04
作者: 战国君

理想很美好
时间:  2021-4-9 15:28
作者: Ebates

虚拟语气 发表于 2021-4-9 14:23
星链可以做到一周发射一次

受制于天气各种因素影响
时间:  2021-4-11 22:21
作者: wsq401

czzkx2019 发表于 2021-4-9 14:20
我们光纤已到户,不用星链。
只是5G太奇葩,缺点太多,估计会催生6G早点到来,而5G与民族TD一样:再别康桥。 ...

显然,5G的商业进展,比预期的慢,比4G的更慢。3G到4G,老百姓是实实在在感受到变化,再加上运营商的终端政策,4G真是大跃进,用户(老百姓)、运营商、代理商、政府,都很高兴。商业成功,产业成功,监管成功。
5G,老百姓好像没有感受到大变化,就是换了个套餐名称,跟4G有啥差别呢。没有必要去买5G手机。另一方面,行业集团客户,有刚需的,只是一个一个点,比如港口,还没有连接成一条线、两条线,比如医疗应用,示范应用之后,大家静悄悄;有些行业客户所需求的大带宽上行,还需要增强上行技术或者超级上行,加大了投入需求,如此,2B2C都不如人意,运营商哪里有钱、有动力去大干快上呢,鸡和蛋的问题
所幸,监管看到问题,强调是“适度超前”,强调4G/5G网络的协同,这里面如何适度,恐怕是运营商、行业客户、监管,多多磨合沟通协调,4G/5G网络将会长期共存。5G的路,还很长。4G,还会存在十年、二十年,
时间:  2021-4-12 09:09
作者: 巨魔装载机

这会不会涉及到“翻Q”的问题。。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