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为什么到现在还有这么多“5G 无用论”?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21-5-31 21:54
作者: 苏阿阿     标题: 为什么到现在还有这么多“5G 无用论”?

文/悲了伤的白犀牛

近日,工信部公布,我国已累计建成5G基站81.9万个,占全球70%以上,覆盖了全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5G发展,中国一人跑在快车道上!但是,“不和谐”的是,当前仍流传很多“5G无用论”的说辞,为什么呢?
今天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每一代移动通信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比如,1G是从0到1的创造性技术,它颠覆了人类的通信方式,但1G发展并不好,因为它有很多技术上的缺陷,加上终端成本等因素,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2G解决了1G的大部分技术缺陷,终于在民用市场实现了大规模应用,深刻地改变了世界。
然后到3G,从技术体系上看,3G是颠覆性的,它实现大容量数据通信,创造了一种全新的通信方式,实现了无线通信与多媒体通信结合,但由于技术缺陷和应用有限,3G发展也并不好,尤其是在中国市场,成为了过渡性系统;而4G的技术体系基本与3G保持一致,是3G技术的长期演进状态,但它成功解决了3G的核心问题,加上当时市场上数据应用也开始繁荣,4G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中以中国市场为甚!
梳理一下规律:1G弱,2G强,3G弱,4G强,这里面绝对不仅仅是巧合,其间是蕴含并反映了技术成熟和市场成熟的客观规律。

到了5G,按照上述规律,5G的发展应该是偏弱的,也就是过渡性系统。这会成为事实吗?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第一、5G是颠覆性的技术吗?
从技术体系上看,5G似乎算不上颠覆性,5G技术大部分没有向上升级(调制和OFDM),就算是最响亮的massiveMIMO技术之前也有,也可以应用在4G网络上(多扇区),5G技术相比4G没有太多突破性、本质性的升级,其底层技术、工作原理还是原来那一套,从单纯的通信技术层面来看,革新性确实略显不足
但是,从性能指标上看,5G是划时代的,比如5G的用户体验速率(平均0.1-1G)、端到端低时延(1ms)、移动性(500Km/H)和连接密度数(每平方公里一百万),这些性能在4G上是做不到的。
但划时代的一个明显标志就是,应用的发展跟不上技术的发展。这也许正是每一个先进技术的宿命。

第二、5G会成为一个过渡性系统吗?
先说答案,我认为会,5G当前发展的状态其实正在走向一个过渡性系统。
1.从应用发展角度
从当前看,5G的主流应用场景其实还是停留在ToC,停留在“高速下载”这个单一场景上,产业链总是在讲ToB的故事,故事是可以讲得很丰满,但现实往往很骨感。
如果说无人驾驶需要5G,现在能有几台车在无人驾驶?其实轮船、飞机……已经实现了无人驾驶,但是如果飞行员不上飞机,乘客敢上飞机吗?就是这个道理。——这是任正非说的
所以,从应用发展的角度看,5G ToB的时代还没有到来,至少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现实场景对网络的需求,并不必须要5G,真正的5G应用场景还需要市场去自我挖掘,而到时候,我们可能已经站在6G的门口了,也许6G才是真正的2B产业时代。

2.从5G网络建设角度
今天几乎所有的宣传文章里都在说“5G建设快速发展”“5G基站规模全球第一”,这给我们传递出一个假象——我们5G网络正在以创纪录的速度在飞速发展!
但事实恰恰与之相反!
从2019年下半年,三大运营商开始动手建5G网络,到今天,已经接近2年时间,我们建了多少5G基站?81.9万个!
这是什么概念?我们拿4G来做一个比较,4G是2013年底商用的,它的建设速度是这样的: 14年85万、15年92万、16年86万、17年65万、18年44万、19年172万。
可以看到,14、15两年全国就建了177万个4G基站,是5G数量的一倍!更关键的是,由于牌照的原因,2014年其实只有中国移动在大规模地建4G网络,而14、15年,光中国移动自己就建了110万个4G基站!
与4G的建网速度相比,5G的建网速度可以说是“龟速”!其速度跟3G网络差不多——3G当时商用两年多,建了72万个3G基站,但是,要知道,3G基站的覆盖性能可比5G强太多。以5G的覆盖能力,82万个5G基站的覆盖水平远不如72万个3G基站,5G网络的可用性可想而知。
春江水暖鸭先知,对于5G的发展潜力、5G是否有巨大需求、5G是否过渡性网络,运营商是最有话语权的,当然,运营商是不会直接告诉你“我不看好5G”的发展,但它们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答案了。

回到标题,为什么到现在还有那么多人在反复地提及“5G无用论”?因为总有一些人会在众人陷入狂热的时候保持一份理性,他们不是为了唱衰5G、打倒5G,只是为了告诉人们,别急,路还远着呢!



时间:  2021-5-31 22:26
作者: 小小小小小小

底层搬砖人感受5g手机在通信体验上是个巨大的倒退(除了网络新特性),体积大待机变短资费高。5g的高速网络要带上平板电脑等高性能的设备玩,需要随身带的手机不能增肥(现实里一骑绝尘安卓机太强占有欲正在远离大批普通用户)
时间:  2021-5-31 22:37
作者: pfju

路已经修好,但车还没造出来,看上去冷冷清清,所以说没用
时间:  2021-6-1 02:26
作者: 没空没空没空

本帖最后由 没空没空没空 于 2021-6-1 03:03 编辑

工矿企业的移网已经发展了几十年,WLAN从技术到应用很成熟。专频专网的基站、漏波、波导、电力猫……是主流。移动设备定位还是差分北斗、磁钉、格雷母线……靠谱。
时间:  2021-6-1 06:05
作者: Gratch

讨厌各行各业都强行和5g扯上关系,搞的好像没了5g就要瘫痪似的
时间:  2021-6-1 08:34
作者: wqfreebird

主要是5G初期宣传的起点比较高,要使能千行万业,使能工业互联网,使能工业制造等等。认为eMBB只是其中一个场景而已。结果到现在还是主要依赖eMBB,而且网络流量占比才10%。只能说理想和现实差距有点儿,所以才失望。这和偶像某一天形象坍塌类似,主要是前面期望值比较高。
时间:  2021-6-1 08:45
作者: jiayuanfuguan0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时间:  2021-6-1 08:57
作者: demon999

5G无用论,只是因为没用5G
时间:  2021-6-1 08:58
作者: maybeonly

运营商有话语权?那样的话他们本打算租用nsa的设备的时候是怎么被买下的……

对于一般用户来讲,5G时代的流量涨价了!涨价了!涨价了!
体验?对比一夜之间从EDGE到LTE-TDD,5G根本没什么变化。

人体的总带宽是有限的。对于一般人来讲,720p足以,即便是欣赏,也难以欣赏超过4K的影片。
至于同时传输多路的VR,只是想象罢了,就算5G有能力这么做,服务端也没有能力,毕竟某云对于超过5Mbps的就属于“大带宽”了,这还没说计算资源等等的开销。

空口延迟1ms是好的。但是,真正的实用性会被质疑,毕竟边缘计算还仅限于cdn的今天,地理上的延迟是不可忽略的。

提高连接数是真正有用的。在外国,基站跟不上;在国内,不允许你开那么多卡。(好吧,这个会解决)

热点补容是目前最现实的应用。

说应用,无人驾驶的话4G也可以,不要想象在远端操作无人驾驶的车辆,技术上不现实,因为你无法保证无缝覆盖。远程医疗就更扯蛋了,请乖乖用光纤+室内无线系统(LTE或者Wifi什么都行)。救护车上动手术?网优同学们,你们身上负担的不再是用户投诉,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用户阿!受得了吗……这。
时间:  2021-6-1 09:06
作者: 深圳普通用户

Gratch 发表于 2021-6-1 06:05
讨厌各行各业都强行和5g扯上关系,搞的好像没了5g就要瘫痪似的

噱头。特别是想要上市或已经上市的企业
时间:  2021-6-1 09:17
作者: ddcczz001

因为之前一直是业务驱动,所以蓬勃发展,

而现在是技术驱动,没有落地点。
时间:  2021-6-1 09:20
作者: hzjppkk

通信费用涨了,运营商亏了,5G不是一个双输么
时间:  2021-6-1 09:27
作者: junking

按高铁的标准建轨道,上面跑的是普通火车
时间:  2021-6-1 10:08
作者: vote1234

除了下载测速快点,普通用户真没啥感觉。
时间:  2021-6-3 09:36
作者: zlk_zlk

hzjppkk 发表于 2021-06-01 09:20:03 通信费用涨了,运营商亏了,5G不是一个双输么

有人赢了啊,看看人家的年终奖,像是一个被制裁了两年的公司么?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