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如果在原来没有GMSC的情况下新开一个GMSC,那需要GMSC需要和MSC、HLR、TA、TB局各开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06-2-24 13:13
作者: caca     标题: 如果在原来没有GMSC的情况下新开一个GMSC,那需要GMSC需要和MSC、HLR、TA、TB局各开

   如果在原来没有GMSC的情况下新开一个GMSC,那需要GMSC需要和MSC、HLR、TA、TB局各开多少个link?
   请各位大侠指教。
时间:  2006-2-24 15:21
作者: lib

GMSC和MSC一般设4条LINK;
GMSC和HLR一般设4条LINK或8条;
GMSC和TA,TB局一般各设2条LINK。
时间:  2006-2-28 09:47
作者: caca

谢谢2楼这位大侠,那为什么这么开呢
时间:  2006-2-28 10:00
作者: bluesky2345

GMSC和MSC一般设4条LINK
GMSC和HLR一般设4条LINK或8条
GMSC和TA,TB局一般各设2条LINK


这样设置是根据实际的情况配置:
GMSC和HLR一般设4条LINK或8条,因为GMSC和HLR是纯信令,所以链路负荷较大,配置链路较多,而且一般采用2M信令!
GMSC和MSC一般设4条LINK,vMSC都要和gMSC相连,信令和话路都有!
GMSC和TA,TB局一般各设2条LINK,信令和话路都有!

时间:  2006-2-28 10:00
作者: bluesky2345

以下是引用lib在2006-2-24 15:21:00的发言:
GMSC和MSC一般设4条LINK;
GMSC和HLR一般设4条LINK或8条;
GMSC和TA,TB局一般各设2条LINK。



回复奖励!
时间:  2006-3-1 09:10
作者: caca

谢谢bluesky2345,那HLR多少用户给开4条,多少用户给开8条,而又多少用户给开高速2M呢?
时间:  2006-3-1 17:24
作者: 小楼夜雨

先开吧,呵呵,不够了再扩容~~
时间:  2006-3-2 11:11
作者: caca

那开8条先:)
时间:  2006-3-2 14:48
作者: 小楼夜雨

如果HLR信令端口足够的话,开8条也无妨嘛~~~
时间:  2006-3-3 10:42
作者: awan555

我也明白拉
感谢楼上的大哥拉!!!!!!!!
时间:  2006-3-4 17:32
作者: sonus

问的也粗,答的也粗!楼主是移动的吧,而且是个省网,你先说清楚这个省的信令网结构,(看你描述的,估计都是采用直联呢,比较奇怪),然后再根据话务模型和这个GMSC的定位来计算,那有这样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呵呵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3-4 17:33:35编辑过]


时间:  2006-3-7 12:52
作者: caca

11楼的这位大虾真是厉害,这个省的信令结构的确是GMSC与高低信直连的,话务模型我也有,只是GMSC的定位是什么意思呢,知道它之后该用什么算法计算呢?期待您的指教。
时间:  2006-3-7 13:55
作者: bluesky2345

大家积极发言,好贴有奖励!
时间:  2006-3-10 09:36
作者: caca

SONUS,请您指导一下,等待中
时间:  2006-3-11 22:08
作者: sisley

基本同意11楼的说法,首先看信令网结构(LZ的网络可能性比较大是三级设置两级转接的混合结构,而且直开信令比较多,有点复杂的),然后是话务模型(BHCA、BHSM、智能呼叫比例、被叫比,LU/BH、鉴权等)。
GMSC要和TA、TB是什么网元,难道GMSC要和汇接局直接建立信令链路吗
时间:  2006-3-12 18:58
作者: sisley

3、GMSC信令链路计算

  ■  传递话路接续ISUP消息所需链路数量
    每呼叫TUP信令消息平均字节:54.75 bytes;
    ISUP信令消息平均字节:67.5 bytes;
    每条64K信令链路可以承载的局间话路数量:C=64*1024*T*G/(e*M*L);
    GMSC话务总量根据话务模型可得;
    所需TUP/ISUP链路数量=GMSC话务总量/每条64K信令链路可以承载的局间话路数量/话路中继负荷。

  ■  取路由信息所需链路数量

    每普通呼叫流程取路由最大字节数量:133 bytes;
    每智能呼叫流程取路由最大字节数量:325 bytes;
    忙时移动普通用户需通过GMSC的呼叫次数:X 次/用户/小时;
    忙时移动智能用户需通过GMSC的呼叫次数:Y 次/用户/小时 (X、Y根据话务模型为常数,按目前运营商话路接续原则,本地固定呼叫本地移动等呼叫类型需通过GMSC取路由信息);
    平均用户忙时取路由信息字节数量=133*X*普通用户比例+325*Y*智能用户比例;
    取路由信息GMSC所需链路数量=平均每用户忙时取路由信息字节数量*8*GMSC用户数量/(64*1024*3600);
    取路由信息所需链路数量=平均用户忙时取路由信息所需字节数量*8 / (64*1024*3600)。

  ■  智能业务所需链路数量

    只有针对主被叫的智能业务在本GMSC触发才会对GMSC-STP之间的CAP消息数量产生影响,而这主要取决于本地智能业务开展的种类以及各类呼叫的话务模型。
    每种智能业务产生的CAPs计算如下:
    每用户每秒在GMSC触发智能呼叫次数=本地智能业务话务量*此类型智能业务拨打比例*呼叫在GMSC触发系数/此业务平均通话时长;
    智能业务每秒CAPS数量=每用户每秒在GMSC触发智能呼叫次数*每呼叫CAPS消息个数(根据呼叫类型取常数)*每消息字节数量(根据呼叫类型取常数);
    每条CAP链路支持智能业务用户数量=64k链路带宽* CAP链路负荷*链路不平衡系数/(智能业务每秒CAPS数量*8);
    GMSC触发智能业务所需链路数量=GMSC用户总容量/每条CAP链路支持智能业务用户数量。

  4、TMSC与STP之间链路数量

    TMSC与STP链路是为了完成长途呼叫的ISUP消息传递,可参照GMSC中计算ISUP的计算步骤:
    每呼叫TUP/ISUP信令消息平均字节=M*L;
    每条64K信令链路可以承载的局间话路数量=64*1024*T*G/(e*M*L);
    计算与TMSC相关的呼叫类型占话务总额百分比:X,根据话务模型测算在一定范围内为常数,包括本地移动呼叫省内省外移动、固定等呼叫类型,得出TMSC相关话务总量;
    所需ISUP链路数量=TMSC相关话务总量/每条64K信令链路可以承载的局间话路数量/话路中继负荷。


时间:  2006-3-13 09:21
作者: caca

向长官致敬,非常的谢谢您的帮助! 可是不好意思想问一下,在“每条64K信令链路可以承载的局间话路数量:C=64*1024*T*G/(e*M*L)”中的T和G是什么含义。还有取路由信息的链路是和哪个局向联的呢,是不是MAP呢?请您多多指教。
时间:  2006-3-13 17:49
作者: zxcvb

学习了,不错
时间:  2006-3-13 22:11
作者: 沟通重新开始

这完全根据MSC到GMSC的话务量、中继数以及当地的业务规模有关
一般GMSC-MSC开8或16条
    GMSC-HLR开16条64k,或2条2M高速信令
    GMSC-TA、TB一般不开信令,TA、TB仅转接话务,信令通过LSTP、HSTP转接
时间:  2006-4-9 10:51
作者: woodpacke

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移动通信系统中继端口和信令链路的计算

山东省移动通信局 欧阳晋文


1 基站控制器BSC与MSC之间的中继端口配置
  计算BSC至MSC方向中继端口数,首先需掌握BSC总的话务量,以BSC总的话务量E除以每条话路所能承受的话务量e(0.7Erl),得到BSC所需的话路数,再除以30,即为2Mb/s电路端口数P
   P=E/(0.7×30)
  BSC的话务E=该BSC能够处理的最大用户数乘以每个用户的平均话务量,此话务量是该BSC能够处理的最大话务量。在BSC开通的初期,所连接的基站不多,实际话务量可能远小于BSC能处理的最大话务量,为合理利用中继电路,避免浪费,这时BSC的话务量可取目前所连接基站的无线容量的总和,而每个基站的无线容量可根据每个站的载频数、服务等级去查Erl表得到。
2 MSC至其他交换机的中继端口配置
  首先,应根据部颁规定及实际的话务数据统计建立起有关的话务模型。组成话务模型的基础话务数据有:移动用户忙时平均话务量、移动用户呼叫固定用户的比例、固定用户呼叫移动用户的比例、移动用户呼叫移动用户的比例、本地呼叫与长途呼叫的比例、平均呼叫时长、中继电路呼损等。
  现以某MSC到固定网市话局之间的中继端口为例予以说明:
  MSC服务的用户数  150000
  移动用户忙时平均话务量   0.025Erl/户
  移动用户呼叫固定用户的比例   50%
  固定用户呼叫移动用户的比例  40%
  移动用户呼叫移动用户的比例  10%
  本地呼叫与长途呼叫的比例    80%:20%
  至市话交换机中继电路呼损    1% 则MSC的总话务量=15000×0.025=3750Erl
  至市话交换机的话务量(含呼损) =3750×50%×80%=1500Erl
  至市话交换机的话务量(去除呼损)=1500×(100%-1%)=1485Erl
  至市话交换机的中继端口数=1485/(0.7×30)≈71 MSC至其他交换机的中继电路的端口数量的计算方法与此类似,计算的关键在于准确统计出到各方向的话务量占本交换机总话务量的比例。
3 信令链路的计算
3.1 话务模型
  每用户平均忙时话务量(e)  0.025Erl
  每次呼叫及位置更新所需平均消息信令单元数量(m)  32
  消息信令单元的平均长度(字节)(L)  20
  信令链路速率(R)  64kb/s
  信令链路的负荷能力(G) 0.4Erl
  一次呼叫的平均时长(T) 60s
  每条中继链路的平均负荷(E) 0.7Erl 3.2 BSC与MSC之间每条信令链路能支持的最大用户数的计算方法
  首先计算出每个呼叫在信令链路上占用的时间t:
  t=(8×m×L)/R=(8×32×20)/64000=0.08s/呼叫
  其次根据信令的负荷能力计算出一条链路的忙时呼叫次数BHCA:
  BHCA=G×3600/t=0.4×3600/0.08=18000次呼叫/h
  单个用户的忙时呼叫次数bhca:
  bhca=(e×3600)/T=(0.025×3600)/60=1.5次呼叫/h
    则每条信令链路能够支持的最大用户数=BHCA/bhca=18000/1.5=12000个用户
3.3 MSC与MSC之间信令链路的计算
  MSC之间的信令链路除少量越局切换功能外,主要完成电话呼叫的建立、监视和释放等电话接续功能,每次呼叫所需消息单元数量相对较少,平均为5.5个,消息信令单元的平均长度为17.5个字节。在MSC之间的信令链路更多关心的是一条信令链路能够支持多少条中继话路。
  每次处理的信令链路上占用的时间t:
  t=(8×5.5×17.5)/64000=0.012s/次
  每条链路能处理的忙时呼叫次数BHCA:
  BHCA=G×3600/t=0.4×3600/0.012=120000次
  每条中继电路的忙时呼叫次数bhca:
 bhca=0.7×3600/60=42次呼叫/s 则每条信令链路能够支持的最大中继链路数=BHCA/bhca=120000/42≈2857条
  每条信令链路能够支持的最大2Mb/s中继端口数=2857/30≈95个
3.4 HLR与MSC之间的信令链路的计算方法
  HLR设备负责移动用户的漫游、位置更新及鉴权等移动性管理功能,因此HLR与MSC之间的信令流量相对较大,所需信令链路的数量也较普通MSC之间多。据一般统计,每个用户在忙时取漫游数据、位置更新和取鉴权集时每次处理平均消息字节数为520字节。
  每次处理在信令链路上占用的时间t:
  t=(8×520)/64000=0.065s/次
  每条链路能处理的忙时呼叫次数BHCA:
  BHCA=G×3600/t=0.4×36000/0.065≈22154次处理/h 根据话务统计资料,忙时位置更新次数为0.8次/h、忙时鉴权次数为0.7次/h,每个用户忙时呼叫次数为1.5次/h,而去固定网的呼叫是不需要到HLR查询漫游数据的,故每个用户忙时对HLR要求的处理次数为:
    0.8+0.7+1.5×0.5=2.25次/h
  HLR每条信令链路能支持的用户数为: 22154/2.25≈9846个用户
4 说明
  根据各地网络运行情况的不同,各地移动用户的话务模型会有所不同,在进行具体的工程计算时,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话务统计数据对采用的话务模型进行修正。
  信令链路的负荷能力一般是以0.4Erl计算的。有些厂家的设备由于处理机的能力较强,甚至能达到0.8Erl,其信令链路能够处理的用户数和中继链路数也相应较多。

时间:  2006-4-11 09:43
作者: chenyongjian

GMSC-MSC由于跑的信令以TUP(ISUP)为主,信令负荷相对较低,一般开2条既可。
GMSC-HLR这是由于上面跑的是查询HLR的MAP消息(SRI/SRI ACK),根据网间话务以及HLR的容量决定开多信令链路。在两条以上,最好以2的几次方的方式开,比如2/4/8等,一般4-8条就够了。
GMSC-STP,上面主要也是查询HLR的MAP消息(SRI/SRI ACK),如果GMSC还兼作SSP,还有到SCP的交互信令,要根据网间话务负荷情况决定,但一般每平面在2条以上,一般开到4跳就够了。
时间:  2009-12-21 13:17
作者: yangg0027     标题: 看了一头雾水

学习了,我是门外汉,看的一头雾水,但是领导非让做一个关口局的扩容设计,只好求教大家了。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