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5G 模组 Open CPU架构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21-6-22 09:31
作者: ZTE0915     标题: 5G 模组 Open CPU架构

OpenCPU最初是由中科大的学生在32位的RISC CPU设计的一个开放式计算机系统,此系统可以允许用户进行部分的结构设计、模块设计、I/O操作等,后来其所有的技术文档和源码都以共享的方式在网上公布,成了一个开源的CPU设计,所以命名为OpenCPU。OpenCPU应用到在无线通信模组上,主要是为了用户可以共享模块内的处理器和FLASH资源。
OpenCPU和AT模式的差异
图1 OneMO模组OpenCPU模式和普通AT模式拓扑结构差异
图1为普通应用模式,通常用户应用程序运行在外加MCU上,使用串口发送AT指令及反馈实现与模组的交互;图2为OpenCPU模式,用户程序可把模组当做MCU,入口函数由main变成opencpu_task_main(名称根据具体模组而定)即可,通过函数调用实现与模组的交互。
简单的说,OpenCPU模式下,模组进行了一次彻底“反腐斗争”,收缴的资源提供给广大用户使用,用户不需要外置MCU,与之对应的电源、外围器件也自然可以省掉,总之在模组内用户程序可以享受到分房分车分老婆、包吃包住包二奶的待遇,从此过上没羞没臊的幸福生活。
OpenCPU模式相对于普通模式的优势
从图1和2对比可以看出,两者最主要的区别是OpenCPU模式下不需要外加MCU,由此带来的好处有:
使用OpenCPU模式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OpenCPU的功能虽然强大,而且还能省1个控制器,是不是AT指令方式就没必要了呢,OpenCPU模式是否适合所有业务场景呢,肯定不是的。
OpenCPU应用范围虽然广泛,但如果在选择OpenCPU模式开发前,以下几个情况需要慎重考虑。
① OpenCPU相比AT模式开发难度和工作量都要大的多,一般开发时使用的Free RTOS系统,如果用户没有开发OpenCPU和Free RTOS的经验,开发周期会很长甚至开发不出来,周期长也就意味着更多的研发成本;
② OpenCPU开发相当于定制模组固件,开发完固件后,用户需要自行将固件烧录到模组内,这就需要用户有烧录模组固件的合作厂家资源,当然烧录也是需要烧录费;
③ OpenCPU模式因为没有外接的控制器,当模组出现无法自恢复的情况时,没有外面的控制器来控制模组重启,可能会存在不能用的风险,因此在使用前需要评估产品的风险等级
当用户需要开发的设备需求量比较大时可有效分摊研发、固件烧录等产生的费用,有效降低产品成本,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时间:  2021-8-23 17:00
作者: qkb_75@163.com

和百度百科,几乎丝毫不差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