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什么是SSD和PSSD?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21-7-21 10:40
作者:
芯达人
标题:
什么是SSD和PSSD?
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rives)简称 SSD,是用固态电子存储芯片阵列而制成的硬盘,由控制单元、存储单元(Nand Flash 芯片,有些会带缓存芯片)和 HOST接口(诸如 SATA,SAS, PCIE等)三大部分组成,通过将数据读写到互连闪存芯片的芯片层进行工作。
固态硬盘在接口的规范和定义、功能及使用方法上与普通硬盘的完全相同,在产品外形和尺寸上也完全与普通硬盘一致,其芯片的工作温度范围很宽,读取数据时不像机械硬盘受到磁盘运转速度和极限的影响。
延伸: 什么是 PSSD-移动固态硬盘
顾名思义,PSSD 就是Portable(可移动)SSD的意思,也就是把原来装在电脑里的固态硬盘,做成了传统移动硬盘的形式,类似 U盘,具有体积小、读取快、容量大、受外力的影响小的特点 。
SSD在读写优势和抗振动、抗冲击、灵活性等方面都非常有优势,自身显著的优点支持它有更广泛的应用,目前已经大面积应用于军事、车载、工控、视频监控、网络监控、网络终端、电力、医疗、航空、导航设备等领域。
时间:
2021-7-21 10:49
作者:
芯达人
标题:
SATA3.0接口有哪些特点
最常见的SATA接口之SATA3.0
SATA3.0/SATA 6Gbps都是对SATA Revision 3.0的简称,它代表所使用的是SATA Revision 3.0标准,相对于SATA Revision 2.0来说速度更快。SATA是硬盘接口的标准规范,事实上,SATA 6Gbps接口是一个不太规范的说法,正确说法是SATA III(SATA3.0),理论传输带宽6Gbps,市面上普通2.5 英寸SSD以及HDD 硬盘都使用这种接口,大多数人买的硬盘也是这种接口。
SATA3.0最大优势就是非常成熟,能够发挥出主流SSD最大性能。虽然比起新接口的16Gbps甚至32Gbps带宽差了些,但普通2.5英寸SSD也没这么高的需求,550MB/s+的读写速度也够用了。
SATA3.0的通用性和局限性
SATA3.0通用性非常高,基本上2008年以来的电脑都是支持的,差别可能是有些老电脑会让SSD回到降速模式的SATA2.0和 SATA 1.0模式。SATA3.0是完全支持向下兼容的,只是新规范产品与旧规范产品相连时速度会自动降至3Gbps或1.5Gbps。
需要注意的是,一些老电脑的主板可能仅有SATA2.0,这类接口由于最大支持的速度有限,无法完全发挥出SSD的性能,因此一些老爷机或者主板年龄较大的电脑用户,一般不建议升级SSD,除非更换支持SATA3.0的主板。
不过SATA-IO组织还表示,第三版规范仅用于内部SATA接口,而已在研发之中的更新版本“SATA Revision 3.1”会重点把e-SATA外置接口的速度也提高到6Gbps,并解决外置接口耐用性(插拔次数)、更长数据线下的稳定性和扩展性等问题。
时间:
2021-7-21 11:00
作者:
芯达人
标题:
mSATA接口的实用性和局限性有哪些
mSATA 接口,全称迷你版SATA接口(mini-SATA)。是早期为了更适应于超极本这类超薄设备的使用环境,针对便携设备而设计开发的接口。
该接口是SATA协会开发的新的mini-SATA(mSATA)接口控制器的产品规范。可以把它看作标准 SATA 接口的 mini 版,在物理接口上(也就是接口类型)跟 mini PCI-E 接口是一样的。
mSATA具有SATA接口标准一样的速度和可靠性,提供小尺寸的产品,如Notebooks/ Netbook/Ultrabook的系统开发商和制造商更高效能和符合经济效益的储存方案。
该接口主要是用在注重小型化的笔记本上面,新的控制器可以让SATA技术整合在小尺寸的装置上,比如说商务本,超极本、笔记本、轻薄本等等,台式机,主流笔记本依旧使用SATA3.0。
mSATA的实用性和局限性
mSATA产品是唯一能够适应超级本环境的存储硬盘,容量大,体积小,性能强是它的显著特点,通过mini PCI-E界面传输信号,传输速度支持1.5Gbps、3Gbps、6Gbps三种模式。
mSATA接口是SSD小型化的一个重要过程,不过 mSATA 依然没有摆脱SATA 接口的一些缺陷,比如依然是走的SATA通道,速度也还是6Gbps。诸多原因没能让mSATA接口火起来,反而逐渐被更具升级潜力的 M.2接口所取代。
时间:
2021-7-21 11:02
作者:
芯达人
标题:
如何快速分辨M.2 SSD的运行速度?
M.2接口原名NGFF接口,是 Intel推出的一种替代 mSATA 的新的接口规范,也是为超极本(Ultrabook)量身定做的新一代接口标准,即Next Generation Form Factor。
根据改名前后把M.2接口分为B-key和M-key接口两种类型。B-key接口可以支持SATA总线和最高PCI-EX2的总线标准(这里说的是支持PCI-EX2,但是不支持NVMe协议),而M-key接口是支持NVMe高速协议的标准,理论上也是向下兼容B-key接口的(具体要以厂商的设计说明为准)。
简单来说就是B-key接口的SSD可以插在M-key接口的插槽上,但是反过来是不可以的。在尺寸上,M.2接口也是有五种长度尺寸的,分别是2230、2242、2260、2280和2210,其中最常见的就是2280。
M.2接口的SSD宽度22mm,单面厚度2.75mm,双面闪存布局也不过 3.85mm的厚度,mSATA 类似,也是不带金属外壳的,但 M.2 具有丰富的可扩展性,最长可以做到110mm,可以提高SSD容量,实用性更强。
M.2接口的优势明显
M.2接口能够同时支持PCI-E通道以及SATA,其中前者在提高速度方面更轻松一些。最开始该接口所采用的是PCI-E 2.0 x2通道,理论带宽10Gbps,可以说它也突破了SATA接口理论传输瓶颈。
如今的M.2接口全面转向PCI-E 3.0 x4通道,甚至有些已经到PCI-E 4.0通道了,理论带宽达到了32Gbps,相比以往水准提升了很多,这也让SSD性能潜力大幅提升。另外,该接口固态硬盘还支持NVMe标准,和现在的AHCI比较起来,通过新的NVMe标准接入的SSD,在性能提升方面非常明显。
不管是从非常小巧的规格尺寸上讲,还是说从传输性能上讲,这种接口要比mSATA接口好很多。正是因为SATA的接口瓶颈越来越突出,现在很多主板厂商都开始在产品线上预留出M.2接口。
小技巧:如何快速分辨M.2 SSD的运行速度?
要怎么分辨M.2 SSD走的是SATA通道还是高速的PCIe通道呢?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产品上是否有PCIe、PCI-E、NVMe这样的标注,如果没有这些标注,并且没有注明速度,那就有很大可能是低速的SATA产品。
注意:有些高速SSD的读写速率差距非常大,常常只有读取速度达到了接口标准,写入速度仅有一半甚至更低,这可不全是M.2的原因,主要是和它采用的SSD主控性能有关。
时间:
2021-7-21 11:04
作者:
芯达人
标题:
SSD高速传输接口——PCI-E接口
在传统 SATA 硬盘中,当我们进行数据操作时,数据会先从硬盘读取到内存,再将数据提取至 CPU 内部进行计算,计算后写入内存,存储至硬盘中;而PCI-E 就不一样了,数据直接通过总线与CPU直连,省去了内存调用硬盘的过程,传输效率与速度都成倍提升。
简单的说,我们可以把两种通道理解成两辆相同的汽车,PCI-E 通道的汽车就像是在高速上行驶,而 SATA 通道的汽车就像是在崎岖山路上行驶,显然PCI-E SSD 传输速度远远大于SATA SSD。
目前 PCI-E 接口通道能到PCI-E 4.0,可提供理论峰值为32GB/秒的数据宽带,支持协议标准包括SATA标准和NVME协议,能够满足未来一段时间的使用,而且早期 PCI-E 硬盘不能做启动盘的问题早解决,现在旗舰级SSD大多会选择PCI-E 接口,所以在装SSD时可以着重看一下是否配备有PCI-E 接口。
PCI-E 接口的优势及应用
在SATA接口的SSD发展开始时,就已经出现了PCI-E接口的SSD,后者优势可以说非常明显。至于其他SSD,无论使用的是何种接口,都是从SATA 向原生PCI-E走进,而PCI-E接口的SSD直接是一步到位,没有了中间过程。
不过,PCIE硬盘最开始主要是在企业级市场使用,因为它需要不同主控,所以在性能提升的基础上,成本也高了不少。至于消费级市场,对该产品并没有太大需求,只是在近几年PCI-E硬盘才开始在高端消费市场流行起来。
虽然 PCI-E SSD 有诸多好处,但也不是每个人都适合。
PCI-E SSD 由于闪存颗粒和主控品质问题,总体成本较高,相比传统 SATA 固态硬盘价格贵一些。
另外,由于 PCI-E 会占用总线通道,入门以及中端平台CPU通道数较少,都不太适合添加 PCI-E SSD,只有Z170或者X79、X99这样顶级平台,才可以完全发挥 PCI-E SSD 的性能。
时间:
2021-7-21 11:04
作者:
芯达人
标题:
SATA接口延伸版——SATA Express接口
在SATA 6Gbps速度之后,SATA接口再想提升速度就比较困难了。对此SATA-IO最终拿出了SATA Express接口的解决方案,也就是SATA Express。
SATA Express接口是由两个SATA接口和一个辅助接口组成,理论上速度就是6Gb/s+6Gb/s=12Gb/s,实际上由于损耗可能也就10Gb/s左右的速度,由于接口体积较为臃肿,所以限制了其在笔记本电脑领域的应用,而且SATA-E是SATA和PCI-E界面的结合体,但其PCI-E通道只有两个,后续推出的M.2接口体积更小,接口外形更节省空间,并且PCI-E通道更是翻倍,速度更快,所以就极大程度上的压缩了SATA-E的生存空间。
或许这个接口很多人听都没有听过的,因为它只出现了在两代主板上,该产品做得唯一比较明智的地方就是向下兼容了SATA 6Gbps接口。随着成本更低,速度更快的M.2接口的出现,现在很少有厂商愿意在主板上提供SATA Express接口,未来是否还能继续存在也是未解之数。
时间:
2021-7-21 11:09
作者:
芯达人
标题:
倍速传输U.2接口的速度有多快
U.2原名SFF-8639,U.2接口的最大特色就是高速/低延迟/低功耗,支持NVMe标准协议,并且走的是PCIE3.0×4通道,理论传输速度高达32Gbp,SATA只有6Gbps,比SATA快了足足5倍!
U.2不但能支持SATA-Express规范,还能兼容SAS、SATA等规范。因此大家可以把它当做是四通道版本的SATA-Express接口,它的理论带宽已经达到了32Gbps,与M.2接口毫无差别。
U.2乘着NVMe技术的东风,从服务器、企业级硬盘开始走入消费类硬盘,但过程异常缓幔。虽然U.2比M.2更具备散热和容量的优势,也不会像PCI-E SSD一样占用主板插槽,但是普及率并不高。
消费级市场更是Intel一家独大,最为常见的U.2 SSD就是Intel 750系列。但国产存储品牌不开始不断推出U.2 SSD,这对于U.2 SSD的普及算是个利好的消息,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多的应用设备。
时间:
2021-7-21 11:13
作者:
芯达人
标题:
遵循这6条注意事项,SSD的使用寿命更长
SSD使用注意事项:
1) 不要在电脑使用的时候,进行突然断电操作。
2) 保存有数据的SSD,至少需要三个月通电运行一次,保护数据。
3) SSD不要塞的过满,推荐各个分区都保留有1/3至1/4的空闲空间,让SSD存储临时文件,以及数据整理。
4) SSD的所有分区必须是4K对齐的分区。
5) 装配固态硬盘最好在 Windows7或以上级别系统使用,新型的固态技术,对驱动方面要求有一定要求,低于 Windows7版本,会造成很多驱动无法加载,导致硬件没法达到最理想效果。
那么采用什么办法可以对齐好呢
1.在安装系统时,最好采用自带分区工具进行分区
2.采用固态硬盘厂商提供的4K对齐软件进行对齐。(建议不要随意采用第三方软件对齐)
6)定期升级SSD固态硬盘固件
升级方法:进入自己使用固态硬盘品牌的网站,下载自己同型号最新版本下载安装就行了。
时间:
2021-7-21 11:20
作者:
芯达人
为啥要给我合并?
时间:
2021-7-21 11:20
作者:
芯达人
单独发不行吗?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