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3gpp标准-5G认证EAP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21-8-26 10:36
作者: lijh37     标题: 3gpp标准-5G认证EAP

3gpp标准-5G认证
EAP架构
EAP(ExtensibleAuthentication Protocol),可扩展认证协议,是一种普遍使用的支持多种认证方法的认证框架协议,主要用于网络接入认证。该协议一般运行在数据链路层上,即可以直接运行于PPP或者IEEE 802之上,不必依赖于IP。EAP可应用于无线、有线网络中。
EAP的架构非常灵活,在Authenticator(认证方)和Supplicant(客户端)交互足够多的信息之后,才会决定选择一种具体的认证方法,即允许协商所希望的认证方法。认证方不用支持所有的认证方法,因为EAP架构允许使用一个后端的认证服务器(也就是AAA服务器),此时认证方将在客户端和认证服务器之间透传消息。
图1 EAP典型使用组网(Ethernet)
该协议支持重传机制,但这需要依赖于底层保证报文的有序传输,EAP不支持乱序报文的接收。协议本身不支持分片与重组,当一些EAP认证方法生成大于MTU(MaximumTransmission Unit,最大传输单元)的数据时,需要认证方法自身支持分片与重组。
EAP认证方法目前大约有40种,IETF的RFC中定义的方法包括:EAP-MD5、 EAP-OTP、EAP-GTC、EAP-TLS、EAP-SIM和EAP-AKA, 还包括一些厂商提供的方法和新的建议。AP过程
EAP过程由认证方发起,而认证协议一般都是由客户端发起,为了在特定的认证协议上支持EAP过程,认证协议需要增加一个或多个的附加报文来满足条件。如以太网上的认证通常情况下是以客户端发送EAPOL报文开始的。
EAP的典型过程如下:
1、Authenticator发送请求报文EAP-Request给Supplicant(客户端),表明EAP认证开始。该请求由一个字段标明需要请求的数据是什么。这个字段包含Identity(询问对端的身份), MD5-challenge(MD5挑战字)等。上述发送EAP-Request的步骤在某些情况下也可省去,比如在有线网络中,Authenticator(有时也称为NAS)已经根据客户端连接的端口识别用户身份,或者通过MAC地址,IMSI卡等识别用户身份的情况下。
2、Supplicant针对Authenticator发过来的请求回应一个响应消息EAP-Response,该消息包含了请求消息中请求的字段信息,如身份识别信息。
3、Authenticator继续发送EAP-Request消息,消息中包含具体EAP Type及其协议数据,Supplicant对此做出响应。根据EAP Method的不同,此步骤可能会交互多次。
EAP交互过程是Supplicant与Authenticator一来一往的过程,每次只能处理一个EAP报文,在收到响应之前不能发送新的请求,即锁步机制(Lockstep)。因此Authenticator要负责请求消息的重传。如果重传一定次数后都没有收到应答消息,这次的EAP过程就要被终结。重传后收到应答消息或者一直没有收到应答消息,Authenticator都不发送成功或者失败消息。
4、交互多次之后,会出现两种情形:Authenticator不能确认Supplicant的接入权限,此时必须发送EAP-Failure,终结此次的EAP过程;或者确认接入权限,此时必须发送EAP-Success消息。
Authenticator也可以作为PassThrough设备,透传EAP报文。这种情形下Authenticator检查EAP的Code,Id及Length并将报文转发出去。Authenticator需要将EAP Code为2(Response)的报文转给后端的认证服务器,将EAP Code=1(Request),3(Success),4(Failure)的报文转给Supplicant。在这个处理过程中除非Pass ThroughAuthenticator实现了某种EAP Methods,一般是只将消息转发,并不去检查EAP Methods Layer的的消息头(即EAP Type)。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