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菊厂推非主流SUL?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21-9-16 12:00
作者: 客家人     标题: 菊厂推非主流SUL?

1. 为了所谓的自主强行违背国际主流,没啥好结果,顺从主流才能更国际化,否则就是独来独往、闭门造车,不会获得国际上产业链的大量支持,又要回到移动3G时代的终端产业链情况。看美国不爽的国家多的是,人家也不会选择在民用技术上不用国际主流,而是某些特殊领域追求自主,民用领域显然国际化的技术生态更好。

2. SUL优化比CA难,如果有自主选择权的话,运营商应该不太会选这种奇怪的方案。自动选用当前最合适载波跑上下行,再配合其他载波来辅助下行显然是更自然的方案,且后续升级也方便。另外n79这种高频也不适合作为主载波,更适合下行补充,作为独立载波终端又要多功放,不知是哪个厂提出来n79独立载波的。

3. 菊厂都造不出5G手机了,国际上不认可菊厂方案,没必要牺牲大部分用户利益去弄一个现网支持终端数量极低的东西。NR CA很快就会普及,同样可以明显改善上行问题,虽然速率不一定非常好,但是也算是一个比较平衡的解决方案了,目前ZTE也是偏向于这个方案的。


看到那么多手里拿着高通888手机的人,还在骂高通不支持超级上行,倒不如期盼下NR CA啥时候上,一个被国际抛弃的提案有啥好期待的

千万不要以为规模大=主流,当年移动3G可是没签下苹果。别人宁愿放弃市场,也不愿意增加这个成本还给用户一个烂体验
时间:  2021-9-16 12:53
作者: 枫叶荻花秋瑟瑟

SUL是啥?超级上行链路?
连普通有线光纤宽带都限制 上下行比例 1:20,手机要那么大上行干啥?
时间:  2021-9-16 13:01
作者: Vortex

纯属辣鸡创新
时间:  2021-9-16 13:04
作者: oooooooo

转贴建议注明出处
时间:  2021-9-16 13:05
作者: xnwzp

这不是早上的原帖么。。。  
时间:  2021-9-16 16:19
作者: 卖愿望的小菇凉

经验 3
时间:  2021-9-16 16:39
作者: liuwang78

说多了都是泪,3家运营商继续投钱呗,还能咋地
时间:  2021-9-16 16:40
作者: silverbullet2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时间:  2021-9-16 23:04
作者: coffee198375

看疗效。。。。
时间:  2021-9-17 08:26
作者: zzandss

SUL注定是一个没有啥前途的技术
时间:  2021-9-17 08:45
作者: wqfreebird

SUL原始出发点也是为了帮运营商扩大3.5G站间距,避免3.5G因为建站间距小,导致建站数量大比例增加。我看R18里面的FSA等特性仍在坚持沿着这个方向走。主要的问题是产业链要配合一起做,例如终端芯片和终端要做成必选特性,不然就不能按照一个普适场景来建网,最终站点只能加密,导致预期结果达不成。
时间:  2021-9-17 15:58
作者: SOHU2021

CA才是王道 SUL只是骗钱的工具
时间:  2021-9-17 15:59
作者: oooooooo

SOHU2021 发表于 2021-9-17 15:58
CA才是王道 SUL只是骗钱的工具

何以见得?
时间:  2021-9-18 03:33
作者: SOHU2021

oooooooo 发表于 2021-9-17 15:59
何以见得?

SUL 和  CA 之争 其实就跟当年的  ATM 和 IP技术之争类似


时间:  2021-9-18 07:48
作者: wqfreebird

SUL有其自身的优势和缺点,但是这都不是关键,关键点是看产业链的支持。
如果手机芯片不强制支持,哪怕只有部分手机不支持SUL,对于运营商来说就不能按照支持SUL来组网,也就是通过SUL减少C band的站点数。这一点就是90%等于0%。这也是SUL最大的尴尬点所在。如果SUL要成功,必须在3GPP里面强制SUL是手机必选功能。但是这个要在第一个5G协议版本这么强行规定,但是这个时间窗已经错过去了。
时间:  2021-9-18 09:57
作者: oooooooo

SOHU2021 发表于 2021-9-18 03:33
SUL 和  CA 之争 其实就跟当年的  ATM 和 IP技术之争类似

哪个相当于IP?
时间:  2021-9-18 14:30
作者: 123就是123

一个基站干两个基站的活
时间:  2021-9-18 15:05
作者: jnjn

看到那么多手里拿着高通888手机的人,还在骂高通不支持超级上行
----------
普通用户哪知道那么多
时间:  2021-9-19 00:22
作者: undebug25

你发一个抄写别人的技术贴,也挺难为你的,不知道你自己看的懂你发的这些字吗?
时间:  2021-9-19 10:36
作者: wqfreebird

主不主流,其实主要看产业链的构建。
SUL推出的出发点是合理的。当时假设是3.5G组网,没有5G的第二个频段。为了帮助运营商减少建站数量,减少建站成本,因此期望做到3.5G和其他低频站点共站址部署,而不是2-3倍的建站数量。因此期望增加3.5G的下行和上行覆盖距离。对于下行通过增加发射功率、广播信道SSB、业务信道利用MM形成的更窄波束等技术。而对于上行,则手段非常缺乏,因此想到了借用其他低频的上行信道。
现在发生了几点变化:
1、中国移动采取了2.6G频谱,一个非常大的SUL潜在客户不用SUL了。
2、一开始采取NSA组网,而非SA。
3、如果按照SUL方式建网,必须是有的终端都支持才能真正减少建站数量。因为要照顾不支持SUL的手机在网络中也能够正常使用。即使只有10%的终端不支持SUL,也必须放弃SUL,也即是90%等于0。更何况一些主流手机芯片和终端开始并不支持SUL。因此SUL除非在5G第一个协议版本,将其写成必选特性,不然就无法达到最初的节省建站数量的目标。也就是当5G第一个版本没有将SUL列为必选特性之时,已经注定了SUL的命运。
4、等SA开始组网了,又开始推5G第二载波了。也就是5G自己有了一个提升3.5G频段上行覆盖的帮手,通过TDM CA方式也可以缓解3.5G上行覆盖问题。这一点是本帖正在讨论的内容。其实这一点已经不重要了,因为第3点更加关键。

总之,SUL的推出一开始是有其正常的商业逻辑的,而非为了技术而技术。但是最最最关键的时间点,在5G第一个版本没有将SUL推成手机的必选特性,已经注定了其后来的命运。
时间:  2021-10-5 08:41
作者: undebug25

能把三个字母代表的单纯说出来不?@客家人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