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中信科可否收购爱立信、诺基亚、贝尔等在华业务,拓展产品线?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21-10-10 15:12
作者: 枫叶荻花秋瑟瑟     标题: 中信科可否收购爱立信、诺基亚、贝尔等在华业务,拓展产品线?

中信科产品线比较单一,优势产品主要集中在传送领域,无线、数通、专网等都不敌H28、Z26.

现在三毛、诺基亚、贝尔等都比较困难,中信科可否收购三毛、诺基亚、贝尔等在华业务,拓展产品线?

时间:  2021-10-10 17:01
作者: digfact

为啥不考虑整合251,这次小船能回来,光靠251就行了?国家在背后付出了多少?
时间:  2021-10-10 21:24
作者: HWZTEALUERCSNSN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时间:  2021-10-10 21:56
作者: 枫叶荻花秋瑟瑟

digfact 发表于 2021-10-10 17:01
为啥不考虑整合251,这次小船能回来,光靠251就行了?国家在背后付出了多少?

其哪些产业技术价值较高?
时间:  2021-10-11 01:18
作者: shuijiao

你要说收购美国 还能更嗨点
时间:  2021-10-11 09:49
作者: weish

1,收购后,工资按谁的标准来?如果保持现有待遇,中信科自己员工怎么办?
2,收购的到底是人还是知识产权还是产品?是可以直接生产基站了?恐怕不能。
3,收购后能否盈利,如果不能,哪个大佬来背锅?怎么证明能盈利?能从H和Z嘴里夺食。
4,中信科不是跟大唐合并没几年么,有产品啊。
5,通信设备进入衰退期,不值得新入场了。
时间:  2021-10-11 13:13
作者: 枫叶荻花秋瑟瑟

weish 发表于 2021-10-11 09:49
1,收购后,工资按谁的标准来?如果保持现有待遇,中信科自己员工怎么办?
2,收购的到底是人还是知识产权 ...

高薪的老员工估计早就经济自由了,一般也不会再求职了。

只能收购新员工和产品线,或者做贴牌代理?
时间:  2021-10-11 13:27
作者: wqfreebird

这就和下棋一样,保留一些劫材。你这直接把劫材变成实地了。现在还没有到收官环节。
时间:  2021-10-11 14:32
作者: ziyanji2007

weish 发表于 2021-10-11 09:49
1,收购后,工资按谁的标准来?如果保持现有待遇,中信科自己员工怎么办?
2,收购的到底是人还是知识产权 ...

这几个问题非常好啊!赞

1,信科的工资水平,和外企无法相比,这个非常巨大的挑战
2,收购中国区业务毫无价值,要么就是知识产权。但这玩意又不分中国区。
3,没法盈利。
4,信科的实力还难以操盘无线和华为竞争
5,这个倒不是问题。
时间:  2021-10-11 14:52
作者: coffee198375

你没理解国企领导的核心任务是什么。。。。
时间:  2021-10-11 17:17
作者: 没事来看看

其实在传送领域,中信科比华为 中兴也有不小的差距
时间:  2021-10-11 18:13
作者: SigmaGG

90%的份额都是HW ZTE了,还需要这些垃圾企业做什么?还不如让华为收购中信科 烽火 大唐这些不是更好,至少让资源利用的更充分了。避免养一些无意义的企业。
时间:  2021-10-11 21:27
作者: 枫叶荻花秋瑟瑟

SigmaGG 发表于 2021-10-11 18:13
90%的份额都是HW ZTE了,还需要这些垃圾企业做什么?还不如让华为收购中信科 烽火 大唐这些不是更好,至少让 ...

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一项研究成果已经严格地形式化地从逻辑上证明,2家企业必然构成垄断同盟,3家必然不能达成垄断同盟
时间:  2021-10-11 22:40
作者: SigmaGG

枫叶荻花秋瑟瑟 发表于 2021-10-11 21:27
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一项研究成果已经严格地形式化地从逻辑上证明,2家企业必然构成垄断同盟,3家必然不 ...

这些杂七杂八的国企就算了吧 也没啥技术含量 就为了所谓的竞价还要造这么多电子垃圾也没必要。再说了现在有两家外企存在 也没形成什么有效竞价。不如全部收购,倒闭的倒闭
时间:  2021-10-11 23:29
作者: h200hh

shuijiao 发表于 2021-10-11 01:18
你要说收购美国 还能更嗨点

也是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