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人家园

标题: 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规范(上)  [查看完整版帖子] [打印本页]

时间:  2021-10-15 11:19
作者: 小王子321     标题: 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规范(上)

UDC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50373 - 2006
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规范
Design code for
communication conduit and passage engineering




2006 -12 -11 发布
2007 -05 -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规范
Design code for
communication conduit and passage engineering
GB 50373 - 2006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2 0 0 7年5月1日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
525
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
《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规范》的公告
现批准《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 GB 50373—2006,自2007年5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2. 0. 1 2.0.4、2.0.5、2.0.6、3. 0. 1 (3、5)、3.0.3、6.0.1、6.0.2 6. 0. 3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 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二。。六年十二月+—日


本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建标E 2004] 67号文件“关于印发 《二OO四年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定、修订计划》的通知”要求,由 信息产业部综合规划司负责组织成立了规范编制组,在参考目前 国内有关标准和收集有关工程通信管道及材料的使用情况,并广 泛征求各方意见后制定的。
本规范主要对通信系统工程的管道及通道的规划与设计作出 规定和要求,共分11章。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通信管道与通 道规划的原则、通信管道与通道路由和位置的确定、通信管道容量 的确定、管材选择、通信管道埋设深度、通信管道弯曲与段长、通信 管道铺设、人(手)孔设置、光(电)缆通道、光(电)缆进线室设计。
本规范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信息产 业部负责日常管理,由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原信息产业部邮电设 计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随 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地址:河南省郑 州市互助路1号,邮编=450007),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范主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
主编单位: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
主要起草人:陈万虎尹卫兵顾荣生
        1 )
通信管道与通道规划的原则         2       
通信管道与通道路由和位置的确定         3       
通信管道容量的确定         5       
管材选择        6       
通信管道埋设深度         7       
通信管道弯曲与段长        8 )
通信管道铺设         9 )
人(手)孔设置         ID
光(电)缆通道        13)
光(电)缆进线室设计         14)
本规范用词说明 :条文说明■-


1
1.0.1为了适应现代化城市建设与信息发展的需要,统筹安排通 信管道与通道在城市的地下空间位置,协调与城市其他工程管线 之间的关系,并为通信管道与通道的规划和管理提供依据,制定本 规范。
1. 0.2本规范适用于城市新建地下通信管道及通道工程的设计。 1.0.3通信管道和通道的建设应按照统建共用的原则进行。
1.0.4根据通信管道建设的特点,通信管道应超前建设,使工程 能尽早形成生产能力,尽快产生经济效益。
1.0.5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中必须选用符合国家有关技术 标准的定型产品。未经国家有关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检验合格 的管材,不得在工程中使用。
1. 0. 6通信管道与通道的建设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 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通信管道与通道规划的原则
2.0.1通信管道与通道规划应以城市发展规划和通信建设总体 规划为依据。通伯管道建设规划必须纳入城市建设规划。
2.0.2通信管道与通道应根据各使用单位发展需要,按照统建共 用的原则,进行总体规划。
2.0.3通信管道的总体规划应包括主干管道、支线管道、驻地网 管道等规划和建设方案,除考虑使用外,还应考虑形成管道网络、 实施可能性和经济性。
2.0.4对于新建、改建的建筑物,楼外预埋通信管道应与建筑物 的建设同步进行,并应与公用通信管道相连接。
2.0.5城市的桥梁、隧道、高等级公路等建筑应同步建设通信管 道或留有通信管道的位置。必要时,应进行管道特殊设计。
2.0.6在终期管孔容■较大的宽阔道路上,当规划道路红线之间 的距离等于或大于40m时,应在道路两恻修建通信管道或通道; 当小于40m时,通信管道应建在用户较多的一侧、并预留过街管 道,或根据具体情况建设。
2.0.7通信管道与通道的建设宜与相关市政地下管线同步建设。


3通信管道与通道路由和位置的确定
3.0.1通信管道与通道路由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1通信管道与通道宜建在城市主要道路和住宅小区,对于城 市郊区的主要公路也应建设通信管道。
2选择管道与通道路由应在管道规划的基础上充分研究分 路建设的可能(包括在道路两侧建设的可能)。
3通倩管道与通道路由应远离电蚀和化学腐蚀地带。
4宜选择地下、地上障碍物较少的街道。
5应避免在已有规划而尚未成型,或虽已成型但土壤未沉实 的道路上,以及流砂、翻浆地带修建管道与通道。
3.0.2选定管道与通道建筑位置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宜建筑在人行道下。如在人行道下无法建设,可建筑在慢 车道下,不宜建筑在快车道下。
2高等级公路上的通信管道建筑位置选择依次是:中央分隔 带下、路肩及边坡和路侧隔离栅以内。
3管道位置宜与杆路同侧。
4通信管道与通道中心线应平行于道路中心线或建筑红线。
5通信管道与通道位置不宜选在埋设较深的其他管线附近。
3. 0.3通伯管道与通道应避免与燃气管道、高压电力电缆在道路 同侧建设,不可避免时,通信管道、通道与其他地下管线及建筑物
间的最小净距,应符合表3.0.3的规定。
3. 0.3通値管道、通道和其他地下管线及建筑物间的最小净距表
其他地下管线及建筑物名称
平行净距m)
交叉净距m)
已有建筑物
2.0
规划建筑物红綫
1.5

续表3.0.3
其他地下管钗及建筑物名称
平行净距m)
交叉净窿m)
给水管
d W300nun
0.$
0,15
300mm Vd ^500mm
l.0
d >500mm
1.5
汚水、排水管
1.0
0.15
热力管
1.0
0.25
燃气管
压力 <300kPa(压力 W3kg/cm2)
ho
0.3
300kPa V 压力 <800kPa
(Skg/cm2 V压力 <8kg/cm2)
2.0
电力电缆
35kV以下
0,5
0.5
335kV
2.0
高压铁塔基础边
>35kV
2.50
通僧电缆(或通信管道)
0.5
0.25
通信电杆、照明杆
0.5
绿化
乔木
1,5
灌木
1.0
道路边石边缭
1.0
铁路钢轨(或坡脚)
2.0
淘渠(基础底)
0.5
涵洞(基础底)
0. 25
电车執底
1,0
铁路轨底
1.5
1主干排水管后铺设时,其施工沟边与管道间的平行净距不宣小于1.5mo
2当管道在排水管下部穿越时,交叉净距不宜小于0. 4m,通值管道应作包封 处理。包封长度自排水管道两侧各长2m
3在室越处2m范围内,燃气管不应做接合装置和附属设备;如上述情况不能 避免时,通僧管道应做包封处理。
4如电力电缆加保护管时,交叉净距可减至0.15m
3.0.4人孔内不得有其他管线穿越。
3.0.5通信管道与铁道及有轨电车道的交越角不宜小于60°o 交越时,与道岔及回归线的距离不应小于3m与有轨电车道或电 气铁道交越处如采用钢管时,应有安全措施。
4


4通信管道容量的确定
4. 0.1管孔容量应按业务预测及各运营商的具体情况计算,各段 管孔数可按表4. 0. 1的规定估算。
4. 0.1管孔数量表
^期别
使用性质
本 期
远 期
用户光(电)缆管孔
根据规划的光(电)缆条数
馈线电缆管道平均每
80。线对占用1孔; 配线电缆管道平均每
400线对占用1
中继光(电)缆管孔
根据规划的光(电)缆条数
視需要估算
过路进局(站)光(电)缆
根据需要计算
根据发展需要估算
租用管孔及其他
按业务预测及具体情况计算
视需要估算
备用管孔
23
视具体情况估计
4.0.2管道容量应按远期需要和合理的管群组合型式取定,并应 留有适当的备用孔。水泥管道管群组合宜组成矩形体,高度宜大 于其宽度,但不宜超过一倍。塑料管、钢管等宜组成形状整齐的群 体。
4.0.3在同一路由上,应避免多次挖掘,管道应按远期容量一次 建成。
4. 0.4进局(站)管道应根据终局(站)需要量一次建设。管孔大 48孔时可做通道,由地下光(电)缆进线室接岀。
5管材选择
5.0.1通信管道通常釆用的管材主要有:水泥管块、硬质或半硬 质聚乙烯(或聚氯乙烯)塑料管以及钢管等。
5.0.2水泥管块的规格和使用范围应符合表5.0.2的要求。
5.0.2水泥管块规格
孔数X孔径
(mm)
标称
外形尺寸 长XX(mm)
适用范围
3X90
三孔管块
600X360X140
城区主干管道、配线管道
4X90
四孔管块
600X250X250
城区主干管道、配线管道
6X90
六孔管块
600X360X250
城区主干管道、配线管道
5.0.3通信用塑料管的管材主要有两种,聚氯乙烯(PVC-U) 高密度聚乙烯(HDPE)管,在高寒地区的特殊环境宜采用高密度 聚乙烯(HDPE)管。
5. 0.4钢管宜在过路或过桥时使用。
5.0.5关于管材的选用,对于城区原有道路各种综合管线较多、 地形复杂的路段应选择塑料管道,用于光缆敷设的专用管道宜选 用塑料管道;在郊区和野外的长途光缆管道建设应选用硅芯管塑 料管道。


6通信管道埋设深度
6. 0.1通信管道的埋设深度(管顶至路面)不应低于表6.0.1 要求。当达不到要求时,应釆用混凝土包封或钢管保护。
6.0.1路面至管项的最小深度表m)
类别
人行道下
车行道下
与电车轨道交越 (从轨道底部算起)
与铁道交越 (从轨道底部算起)
水泥管、塑料管
0.7
0.8
1.0
1.5
钢管
0.5
0.6
0.8
L2
6.0.2 进入人孔处的管道基础顶部距人孔基础顶部不应小于
0.40m,管道顶部距人孔上覆底部不应小于0.30mo
6. 0.3当遇到下列情况时,通信管道埋设应作相应的调整或进行 特殊设计:
1城市规划对今后道路扩建、改建后路面高程有变动时。
2与其他地下管线交越时的间距不符合表3.0.3的规定时。 3地下水位高度与冻土层深度对管道有影响时。
6. 0.4管道铺设应有一定的坡度,以利渗入管内的地下水流向人 孔。管道坡度应为3%0-4%0,不得小于2. 5%。;如街道本身有坡 度,可利用地势获得坡度。
6.0.5在纵剖面上管道由于躲避障碍物不能直线建筑时,可使管 道折向两段人孔向下平滑地弯曲,以利于渗水流向人孔,不得向上 弯曲(即形弯)。
7通信管道弯曲与段长
7.0.1管道段长应按人孔位置而定。在直线路由上,水泥管道的 段长最大不得超过150m塑料管道段长最大不得超过200m高等 级公路上的通信管道,段长最大不得超过250m对于郊区光缆专 用塑料管道,根据选用的管材形式和施工方式不同段长可达 1000m
7.0.2每段管道应按直线铺设。如遇道路弯曲或需绕越地上、地 下障碍物,且在弯曲点设置人孔而管道段又太短时,可建弯管道。 弯曲管道的段长应小于直线管道最大允许段长。
7.0.3水泥管道弯管道的曲率半径不应小于36m,塑料管道的曲 率半径不应小于10mo弯管道中心夹角宜尽量大。同一段管道不 应有反向弯曲(即“S”形弯)或弯曲部分的中心夹角小于90°的弯 管道(即nr形弯)。


8通信管道铺设
8.0.1通信管道铺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管道的荷载与强度,其设计标准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及规定。
2管道应建筑在良好的地基上,对于不同的土质应采用不同 的管道基础。
3在管道铺设过程和施工完后,应将进入人孔的管口封堵严 密。
4对于地下水位较高和冻土层地段应进行特殊设计。
5管群组合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管群宜组成矩形,其高度不宜小于宽度,但高度不宜超过 宽度一倍。
2        横向排列的管孔宜为偶数,宜与人孔托板容纳的光(电) 缆数量相配合。
8.0.2铺设水泥管道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土质较好的地区(如硬土),挖好沟槽后应夯实沟底。
2 土质稍差的地区,挖好沟槽后应做混凝土基础。
3 土质较差的地区(如松软不稳定地区),挖好沟槽后应做钢 筋混凝土基础。
4 土质为岩石的地区,管道沟底应保证平整。
5管群组合,宜以6孔管块为单元。
6水泥管块接续宜采用抹浆平口接续。
8. 0. 3铺设塑料管道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土质较好的地区(如硬土),挖好洶槽后应夯实沟底,回填 50mm细砂或细土。
2 土质稍差的地区,挖好沟槽后应做混凝土基础,基础上回 50mm细砂或细土。
3 土质较差的地区(如松软不稳定地区),挖好沟槽后应做钢 筋混凝土基础,基础上回填50mm细砂或细土。必要时对管道进 行混凝土包封。
4 土质为岩石的地区,挖好沟槽后应回填200mm细砂或细 土。
5管道进入人孔或建筑物时,靠近人孔或建筑物侧应做不小 2m长度的钢筋混凝土基础和包封。
6管孔内径大的管材应放在管群的下边和外侧,管孔内径小 的管材应放在管群的上边和内侧。
7多个多孔塑料管组成管群时,应首选栅格管或蜂窝管。
8同一管群组合,宜选用一种管型的多孔管,但可与波纹塑 料单孔管或水泥管组合在一起。
9多层塑料管之间应分层填实管间空隙。
10塑料管道的接续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塑料管之间的连接宜采用承插式粘接、承插弹性密封圈 连接和机械压紧管件连接。
2        多孔塑料管的承口处及插口内应均匀涂刷专用中性胶合 粘剂,最小粘度应不小于500MPa • s,塑料管应插到底, 挤压固定。
3        各塑料管的接口宜错开。
4        塑料管的标志面应在上方。
5        栅格塑料管群应间隔3m左右用专用带捆绑一次,蜂窝 管等其他管材宜釆用专用支架排列固定。
11 一般情况下,管群上方300mm处宜加警告标识。
12当塑料管非地下铺设时,对塑料管应采取防老化和机械 损伤等保护措施。
8.0.4铺设过路钢管管道应采用顶管或非开挖方式。桥上铺设 宜采用沟槽或桥上固定。






附件: GB50373-2006 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规范.pdf (2021-10-15 11:13, 703.64 KB) / 下载次数 8
https://www.txrjy.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NTAwNjk2fDBlOTJhNTJifDE3NTYyNzEwMjl8MHww
时间:  2022-11-2 10:02
作者: mobi2015

正需要
时间:  2022-11-14 16:52
作者: wljxuzhou

好东西,
时间:  2023-7-31 08:35
作者: noah_yan

{:1_1:}





通信人家园 (https://www.txrjy.com/) Powered by C114